查文庫>工作計劃> 實用的中學學科工作計劃4篇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實用的中學學科工作計劃4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學科工作計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1

  在新學期裡,根據學校年度工作計劃,本學期科學館工作指導思想是:加強學校科學館實驗儀器、班級電教平臺、電腦室的管理、使用,讓儀器裝置充分發揮其價值,讓學生能透過實驗來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工作計劃和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特擬定本學期如下工作計劃:

  一、理化生實驗工作

  1、理化生實驗員要根據各年級各學科教學計劃制定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計劃。並配合好學科教師完成好各類實驗教學工作。

  2、理化生實驗員對各自管轄的上學期採購的實驗用品、實驗器材按國家示範高中標準整理、登記造冊、貼標籤,上架。實驗員每週對儀器室、藥品貯存室要清理打掃一次,保證無灰、無鏽、整潔。

  3、實驗儀器、藥品進出登記制度,每次購買入庫的儀器藥品要如實登記,教師因演示實驗需要拿走的儀器和藥品也要登記簽字,並要求及時歸還,對於損壞的儀器要登記,對於違規操作和故意損壞的儀器要賠償,不允許將藥品和儀器借給外人,確因工作關係需外借的,必須徵求主管領導同意,方可外借。

  4、 加強儀器、藥品的保管,一方面要把無用的實驗用品整理清理出,另一方面要把有用的物品按照要求放置整齊。還要做好有用藥品的回收,努力提高儀器藥品的使用水平。實驗室的貴重儀器藥品、危險藥品要放入危險品室雙鎖保管制,堅持定期檢查,以防流失、損壞變質。

  5、規範整理好實驗檔案。在本學期中做好各實驗的實驗記錄的必集和歸檔。並按時填寫相應試驗開出數、開出率,完成實驗室材料的歸檔管理,做到科學、規範,便於查閱。

  二、電腦室和電教平臺的管理工作

  1、加強對電教裝置的管理、使用、保養和維修工作,提高電教器材的完好率。本學期開學初,組織電教員、電腦教師對電腦室和電教平臺進行一次全方面的的檢查和維修工作。

  2、強化班級電教裝置管理力度,大幅度提高電教裝置利用率。

  3、對於各年級的電教平臺、電腦室的管理進行合理的分工,做到責任到人,管理到位。

  4、做好人機對話考試室,電腦一,電腦二室的維修。

  5、配合好教育局安裝高考監控及遮蔽系統。

  三、配合學校做好其他工作。

  徐中科學館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2

  全面落實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處工作目標,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師師德修養和業務能力,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力爭20xx年高考大面積豐收。樹立我為三中增光添彩的思想,進一步提高我校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爭創佛山市名優科組。

  工作目標及要求

  1.高一教學,重點突出“趣”、“廣”、“新”。完成必修模組1的教學和檢測。籌建“廣東省中學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培訓班”。

  2.高二教學,重點突出“穩”“精”“高”,理科班完成必修模組2和必修模組3的教學和檢測;文科班完成必修2和必修3的部分內容的教學。積極做好參加廣東省中學生生物聯賽的準備。

  3.高三教學,特別強調“紮實、快捷、實用、高效”的八字備考方針,爭取第一輪複習取得好的效果。文基、理基在廣州一模前完成第一輪複習,生物選修班結束第一輪複習,並在14周左右開始第二輪複習。

  4.教師要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風格;重視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思考,要積極撰寫優秀教學個案、教學反思和論文;要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

  本學期主要工作內容

  1.進行師德教育,做好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

  2.重視“職初教師”的適應性發展,促進年輕教師銀必豐和張遠芬在近三年內向“經驗型教師”成長;重視“經驗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促進魏麗瓊、鄧學基等教師快速成長為“學科骨幹教師”。

  3.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確保教學進度,保證學生考試的成績和質量。

  4.做好備課組的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備課組集體備課的優勢。

  5.配合學校落實各年級的活動課計劃及實施。

  6.配合學校做好教育教學優秀論文徵集、評比活動。

  主要措施

  1.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2.教學常規檢查內容及要求

  (1)備課本檢查:①學期教學計劃;②教學進度表;③教案的編寫(教學目標、難點、重點、練習、教後記等);④備課本內不要有貼上現象。

  畢業班要有複習計劃,複習課教案檢查要素基本同上。

  (2)聽課本檢查:①聽課節數;②聽課簡評;③聽課記載情況等。要求:5年以上教齡的教師每月聽課不少於2節,每學期至少聽課10節;5年以下教齡的教師每月聽課不少於3節,每學期至少聽課15節。

  (3)作業批改情況:①是否全批:②是否改正;③有無評價等級;④有批改無日期;⑤批改的到位情況;作業量是否符合。

  3.培養年輕教師

  (1)透過“師傅帶教新手成長制”,以師徒結對的傳統方式,讓銀必豐和張遠芬等新手的教學知識有效轉化為教學能力,促進經驗的快速形成。師傅:繆運良;徒弟:銀必豐張遠芬。

  (2)組織本學科資深教師進入課堂視察、引導,對科組內的“一級教師”貼近觀察並嚴加剖析,不斷提煉經驗,促使他們較快成長為“學科骨幹教師”。

  4.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確保教學進度

  以學校第八週“高效課堂活力課堂”教學開放周為鍥機,探究“高效、活力”課堂教學模式,保證學生考試的成績和質量。

  5.加強年級備課組管理

  (1)每個備課組成員都要有中心發言;備課組成員間資源共享;養成良好的集體備課習慣;做到教學進度統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一致;充分發揮備課組集體備課的力量;鼓勵有創新思維和有個人特色的教學。

  (2)各個備課小組要豐富集體備課的形式,建議除中心發言的活動形式外,每個教師在本備課組內至少上一堂公開課。

  (3)高一和高二備課組要進行新高考的研究,進行大綜合科教學研究和資料積累。

  6.配合學校作好教育教學優秀論文徵集、評比活動。

  7.小課堂—活動課程的開設:高一、高二分別開設“中學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培訓班”。輔導教師:高一輔導班繆運良;高二輔導班高謙增。

  附表:科組主要工作行事周曆

  周次主要工作責任人

  第一週制定科組計劃、備課組計劃教學計劃全體生物教師

  第二週評選論文、開學工作小結、師德教育雷文明

  第三週高三備課組研究課鄧學基

  第五週高三備課組研究課魏麗瓊

  第七週高二備課組公開課梁淑英

  第八週“高效課堂活力課堂”開放周高一高二備課組

  第九周高二備課組公開課鄧智勇

  第十週中段考體育節

  第十一週各備課組做好中段考小結備課組長

  第十四周科組教師外出學習

  第十五週高一彙報課銀必豐

  第十六週教師業務學習雷文明

  第十七週高一新教師彙報課張遠芬

  第十八週組織期末複習備課組組長

  20xx.9.2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3

  一、 問題回顧:我校校本教研的骨架已經基本形成,校本教研工作依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明確主攻方向,全校整體佈局,統一規劃形成四大板塊:展示自我活動(教研組為單位)、“1+N”活動(九鎮學校之間、學校師徒間)、校際交流活動(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之間)、課題牽動活動。四大板塊既有統一教研活動,又有單獨活動,教研分散與統一相結合的方式組成。從開展情況看存在以下主要問題:1。教研組活動學校要求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但缺乏監督,形式注意仍然嚴重。2。對校長、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沒有進行探索、實踐嘗試。學校內部管理層對校本教研工作的認識程度不一,在校本教研工作他們應該做些什麼?3。 結合學校校情,自選課題進行了小課題研究顯得力量單薄。4。校本教研開展過程缺乏監督,特別是在集體備課、研討課評課上,以及研究的連續和準備的充分情況看問題較多。

  二、本期校本教研主要內容:

  1。校本教研四級具體制度建設。

  一級———校長、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二級——教研組(長)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三級————備課組(長)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四級——————教師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 西部農村中學校際協作促進學校均衡發展教研活動實施。至少開2次以上的研討活動,以初三複習研討為重點。

  3。規範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要求,著力從6個方面來規範:

  ①每兩週每位教師要求上校本研討課一次。學科以教研組為單位聽、評課。在學校規定的校本教研活動時間裡研討課、聽評課同時進行。(至少2節課時間)

  ②每次校本教研活動要提前通知教導處,並通知學校校級領導參加。校本教研活動開一次上交檢查一次,每次上交的校本教研活動的`資料要求規範,填寫要完整。研討課的老師在上課前經集體備課研究後,用專用備課紙備好課。

  ③教研組、備課組認真梳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避免研究問題的隨意性,研究活動必須有針對性,研究必須有連續性,最終將問題上升為課題。校本教研活動圍繞問題來展開,集體備課圍繞問題備課,授課者帶著問題上課,聽課者帶著問題聽課,圍繞問題評課。

  ④研討課教師就是本次校本教研活動的中心發言人,發言圍繞以下內容來進行。(1。所授課課標解讀,並作簡單說明。2。對新授課的起點要求是什麼?3。近年來在中考中出現的情況4。本次研討活動的主題是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簡單說明,留下了什麼遺憾。)

  ⑤校本教研活動過程步驟:

  1。帶著問題備課、圍繞問題上課、圍繞問題聽課

  2上課者反思

  3教研組成員評課

  4授課者對大家提出的建議反思

  5教研組總結,下次活動安排。

  聽課之後要評課。評課要防止只唱讚歌,不提意見和建議的傾向。可堅持(123)原則,即每位聽課教師(即評課教師)對上課教師所上的那節公開課進行評議,“肯定一條最值得借鑑的優點,找出兩條突出性問題,提出三條操作性建議”,以幫助上課教師改進其存在的問題。教研組評課望參照評價量表進行。建議從教學思想、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係等方面來認真評課。交流要有深度。

  ⑥教學幫扶活動是教研組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指導教師的幫扶活動最終要體現在幫上,所以每月至少2次的聽被指導教師的課。

  4。做好《開展城市、農村等不同區域以校為本教研活動執行機制、模式與行為的策略研究》課題結題工作。

  5。召開校級課題的階段總結工作會議,對課題實施情況作出監督。

  6。 陳家橋中學電子資料庫建議籌備工作

  電子資料庫建設是提高備課組備課水平,教研組研討水平的重要資源保障。為了作好陳家橋中學電子資料庫建設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議想法:

  1。 注意從網上搜集各地的中考題(要可修改)、單元練習題、自命題、月考題,半期、期末考試題。特別是中考題按型別分類整理。

  2。 根據平時的練習的錯題情況,歸納總結學生的易錯題。

  3。 單元專題複習(可修改)複習資料(包括專題複習測試題,專題複習課件)

  4。 注意從網上搜集課時教案,課時課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再修改使用。正在讓老師去研究教案,提高教案,而不是為了教案而寫教案。

  5。 理科實驗圖片,學生演示實驗flash 動畫。幫助學生建立模型、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演示動畫。

中學學科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科學組將根據教研室和學校教研工作的工作要點,以“基於資料改進課堂教學活動”為主題,結合本校的智學網教科研平臺和基於資料的增值評價制度的實際開展教研活動。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努力最佳化科學課堂教學,加強課堂探究能力的訓練,在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加強科學教研組的教育力量,努力提高科學教學水平。

  二、工作目標:

  1、組織學習《新課程標準》,進行解讀,提高教師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

  2、透過每學期上交兩次“資料背後的故事”,提高教師資料分析的能力。

  3、開展科學實驗競賽輔導工作,提高學生動手實驗能力。

  4、透過開課周活動,積極進行課堂教學交流,提高備課效率,組織好課堂教學各環節,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5、以各活動為載體,完成組內課題。

  三、主要工作措施:

  1、積極

  開展有效教學研究,落實教學規範達標。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以“基於資料改進課堂教學活動”為專題的研討活動,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2、積極動員

  教師參加縣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以及進行相關課題研究。

  3、動員青年教師積極參加課堂教學評比。

  3、抓好學科教學研討工作,重在研究解決教學疑難問題,促進學科教研組解決問題的行動研究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四、具體安排

  9月

  1、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2、傳達初中科學教研組長會議精神。

  3、上學期期末資料有效分析研討。

  4、學習並解讀“新課程標準”。

  10月

  1、開展“如何提高教育論文寫作”研討學習會。

  2、一人一課開課周活動。

  3、第一次月考資料分析研討。

  4、青年教師參加縣課堂教學評比磨課。

  5、期中考試

  11月

  1、期中考試質量分析,並上交資料背後文稿。

  2、一人一課開課周。

  12月

  1、一人一課開課周。

  2、各年級段學生科學競賽活動開展。

  3、課題研究階段性研討。

  4、達標工作開展

  1月

  1、期末複習動員會議。

  2、學期教研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