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通訊原理模擬訊號源實驗報告

通訊原理模擬訊號源實驗報告

通訊原理模擬訊號源實驗報告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通訊原理模擬訊號源實驗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訊原理模擬訊號源實驗報告1

  1.在易拉罐中分別裝入不同體積的水,依次用金屬棒敲擊聽聲,可用來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空氣柱長短有沒有關係。

  2.將兩個易拉罐用棉線相連做成一個“土電話”,用來說明固體可以傳聲。

  3.將三個易拉罐裝入質量不同的沙,用天平分別測出其質量,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罐和沙所受的重力,用來研究物體的質量與所受重力的關係。

  4.將易拉罐放在傾斜的木板表面,使其從同一位置由靜止分別滑下和滾下,觀察兩種情況下運動的快慢。比較相同情況下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的大小。

  5.用鐵釘在易拉罐不同的高度上扎眼,裝水後比較其噴射的距離。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係。

  6.將空易拉罐口向下在酒精燈火焰上方烤一烤,罐冷卻後能聽到聲音且看到罐變癟了。用來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7.將空易拉罐放在盛有水的盆中浮在水面,而將其捲成一團下沉。說明將密度大於水的材料做成空心物體可以浮在水面上。

  8.用白紙和黑紙包住兩個裝滿水的易拉罐,在太陽下曬相同時間,看誰的溫度升高得多。研究相同條件下的白色物體和黑色物體的吸熱能力是否相同。

  9.用導線及導線夾將電源、開關、燈泡和易拉罐組成串聯電路,閉合開關,看燈泡是否發光。研究易拉罐的材料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氣球在物理演示實驗中的妙用

  (1)聲音在液體中傳播

  材料:手機、氣球、細線、水槽、水。

  方法:先將手機裝入氣球內,用一根長線密封好。然後把它慢慢浸沒於水槽中,並讓手機的螢幕正對著學生。用另外一個手機對其進行撥號,手機開始振鈴。這樣,學生既可以看到手機螢幕的亮光,又可以聽到從手機發出的聲音。如圖1所示。這就證明了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2)水凸透鏡

  材料:氣球、細線、水。

  方法:用一個透明的氣球,在裡面充入一部分水,用細線紮緊,讓太陽光照射氣球,可以觀察到在氣球后面出現了一個很亮的光斑。如果在氣球后面較近的位置放一個物體,氣球就變成了一個放大鏡,透過氣球觀察,就可以看到物體正立、放大的虛像。

  (3)氣體的性質實驗

  材料:氣球、廣口瓶、雙孔橡膠塞、兩根玻璃管(一彎管,一直管)、兩用氣筒。

  ①驗證玻意耳定律,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裝置如圖2所示,在直玻璃管的下端拴一個氣球,把氣球放入瓶中,並用塞子塞住廣口瓶口。先在氣球內充入一定質量的氣體,封閉直管,透過彎管向瓶外抽氣,發現氣球變大;向裡打氣時,氣球又會變小。表明一定質量的氣體在等溫過程中,體積增大,壓強減小,體積減小,壓強增大。即定性地驗證了玻意耳定律。

  ②驗證蓋?呂薩克定律,證明氣體的熱膨脹。

  在氣球內稍充氣,並把直管封閉,然後把廣口瓶放入熱水中,使瓶內受熱,就會發現氣球變大,從熱水中取出後稍冷卻,就發現氣球又逐漸地變小。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體積增大,溫度降低,體積減小。

  說明:玻璃管的封閉可外接一橡皮管,用止水夾封閉橡皮管就可以了。

  (4)物體的沉浮條件

  材料:薄氣球、水、酒精、鹽水。

  方法:用一個薄氣球,裝入水,密封好,緩緩放入水中,就可以看到物體在水中的懸浮現象。然後在氣球中裝入酒精,則可以看到物體在水中的漂浮現象。最後在氣球中裝入鹽水,則會看到物體在水中的下沉現象。這有效證明了液體中物體的沉浮與密度的關係。

  (5)動量定理

  材料:大氣球、磚塊、錘子。

  方法:將充好氣的氣球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氣球上面放置一磚塊,這時用鐵錘迅速打擊磚塊,會發現磚塊被擊碎,而氣球完好無損。本實驗省去了海綿這一系統,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理解動量定理,也減去不少因海綿引起的疑惑。

  注意事項:氣球充氣要適量,要保持氣球具有一定的彈性,同時演示時要注意讓學生遠離,防止碎磚塊擊傷學生。

  (6)反衝現象

  材料:氣球、吸管、氣筒、細線。

  方法:如圖3,將吸管插入氣球口,用細線把其紮緊,用氣筒給氣球打足氣,用手堵住吸管,讓吸管口朝下,然後放手,會發現氣球沿直線豎直上升。實驗能夠很好地說明反衝運動。在這裡要注意選用吸管要稍長一些,有利於氣球沿直線上升。

  (7)電荷的相互作用

  材料:鐵架臺、絲線、氣球。

  方法:如圖4所示,氣球充好氣後,用乾燥的絲線將氣球懸掛起來。用乾燥的手擦氣球的表面,使球帶電(手最好先在火上烘乾)。用摩擦過氣球的手去靠近氣球,手會吸引氣球,讓用手摩擦過的另一個氣球靠近它,兩球會相互推斥。這個實驗說明了電荷的相互作用。

  其實對於氣球的應用遠不止這些,比如在瓶吞雞蛋這個證明大氣壓的實驗中,如果把雞蛋換成氣球,將既經濟,又可以迴圈使用,學生也能夠親身實踐,增加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說只有不斷地去思考,去摸索,才能挖掘出更好的實驗,提高物理實驗課堂的效率。

通訊原理模擬訊號源實驗報告2

  物理探究實驗: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準備

  技能準備:

  彈簧測力計,長木板,棉布,毛巾,帶鉤長方體木塊,砝碼,刻度尺,秒錶。

  知識準備:

  1.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平衡。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4.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的大小就等於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數值可從彈簧測力計上讀出,這樣就測出了木塊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

  探究導引

  探究指導:

  關閉發動機的列車會停下來,自由擺動的鞦韆會停下來,踢出去的足球會停下來,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

  運動物體產生摩擦力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物體間要相互接觸,且擠壓;2.接觸面要粗糙;3.兩物體間要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點、方向外,還有大小。

  提出問題: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產生摩擦力的兩種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探究方案:

  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把棉布鋪在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改變木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從而改變接觸面積。

  探究過程:

  1.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2.在木塊上加5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8N

  3.在木塊上加20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2N

  4.在木板上鋪上棉布,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1N

  5.加快勻速拉動木塊的速度,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6.將木塊翻轉,使另一個面積更小的面與長木板接觸,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探究結論:

  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表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接觸面的面積大小無關。

  4.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

通訊原理模擬訊號源實驗報告3

  實驗:研究電磁鐵

  初三()班姓名:座號:

  一、實驗目的:探討電流的通、斷、強弱對電磁鐵的影響;探討增加線圈匝數對電磁鐵磁性的影響。

  二、實驗器材:電磁鐵、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和一小堆大頭針。

  三、實驗步驟:

  1、將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與電磁鐵連成串聯電路。

  2、將開關合上或開啟,觀察通電、斷電時,電磁鐵對大頭針的吸引情況,判斷電磁鐵磁性的有無。

  3、將開關合上,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增大和減小(觀察電流表指標的示數),從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情況對比電磁鐵磁性強弱的變化。

  4、將開關合上,使電路中的電流不變(電流表的示數不變)改變電磁鐵的接線,增加通電線圈的匝數,觀察電磁鐵磁性強弱的變化。

  四、實驗記錄:

  通電

  斷電

  電流增大

  電流減小

  線圈匝數增多

  電磁鐵的

  磁性強弱

  五、實驗結論:

  (1)電磁鐵通電時磁性,斷電時磁性。

  (2)通入電磁鐵的電流越大,它的磁性越。

  (3)在電流一定時,外形相同的螺線管,線圈的匝數越多,它的磁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