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旅遊> 西安旅遊的作文4篇

西安旅遊的作文

西安旅遊的作文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安旅遊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安旅遊的作文 篇1

  今天,是我第一次去遠門旅遊——西安,我就早早地起床,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了蕭山機場,這次也是我第一次坐飛機。

  到了機場,首先換了登機牌,接著過安檢,然後登上了飛機。開始飛機在跑道上走路,到了紅線內飛機就起飛了。在這過程中,飛機的噪音很大,飛機越飛越高。透過雲層就可以清晰的看見千姿百態、形態各異的雲,他們向我們飄來,彷彿在向我們招手,我又感覺像孫悟空那樣,踩著筋斗雲翻了個十萬八千里。鳥瞰大地,地面就是一張地圖,高樓大廈像螞蟻,又像標點符號。經過兩小時的路途,終於到了西安。

  我們首先到了鐘樓和鼓樓。它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鼓樓比鐘樓大四歲,迄今已有838年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今天,即增長了見識,又玩的開心了。

西安旅遊的作文 篇2

  都說大理風光美,此次一行果然沒有辜負期待,它的閒適優美一語難盡,它的美是南方秀色與北方純樸交織在心間。

  沐浴著大理下關的風,髮絲被拂起來,蒼山邊大理城盡收眼底:主體是魄的建築,月白色的飛簷點綴其上。屋頂深色有坡度,大概是雨季氣候多變的原因,為了防止積水才修建成這樣。遠遠看向那片山腳處的建築,蒼山給它帶來了獨有的魅力。那修建在山上不同高度的白色房子,與天空中的白色雲朵相互輝映,連成一片白色的夢境。

  到了洱海邊,水看起來尚且潔淨,對岸的一座山峰是深深的綠色,伴著雲南高原深鬱藍色的.天空,水天一色,讓心靈都開闊了。深呼一口氣,清新的空氣中有淡淡湖水氣味。藍色的水面上倒映著陽光與雲朵,波光粼粼。淡淡薄薄的光芒,細撒其上,如同薄霧。

  洱海之岸——蒼山腳處是天龍寺,旁邊是上關花園。上關花是一種紫紅色的花,可惜我去賞時已錯過了花季。嘆氣間,便去一覽關上關花的圖片,那是一種看起來極有活力的花朵,花瓣展開著,就像是一直伸開雙手,想要擁抱這一隅天地。花園裡綠草如茵,各種樹木舉著綠色的枝杈,深深淺淺的綠色舒展著,煥發出生機與活力。間或地上有溝渠,清流而下,平添幾分趣味。

  乘纜車上蒼山,山峰還算低,卻看見另一座山上是薄薄的雪,如同絮狀的白雲氤氳在山頂之上。當下是夏季,卻有雪景可眺望。山上是雪,而山下是花草樹木,一種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脫穎而出,這麼和諧,這麼美。

  我喜歡大理開闊的風光水色、清新秀麗的風景。這開闊有北方氣質,這清新秀麗是南方雅緻。我眼中的大理是一個微笑中的異族“女子”,她的穿戴,有著濃重的裝飾與繁複的花紋,卻在眉眼中看的出細緻與淡雅,一顰一笑動人不已。她的皮膚是蒼山潔白的雪,她的雙瞳是洱海月色裡的水光,她的秀髮帶著下關清風綰起的俏麗,她的顏色是上關齊放的嬌妍花朵。大理恬靜地立在那裡,微笑間帶來無限的風情。

西安旅遊的作文 篇3

  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到西安去。雖然相隔萬里,卻止不住我火熱的心,想盡早到哪兒去。

  西安,歷經了幾世幾朝的滄桑,見證了多少風風雨雨,王朝更替。如今斯人已逝,而西安卻依然屹立於歷史的風口浪尖,繼續他永無止境的使命,傲視世間一切興衰榮辱。

  寒冷的銀光從天際傾瀉下來,流淌在西安衰頹的城牆上,讓本已斑駁的蕭牆更覺觸目驚心。風沙襲來,他巋然不動,一任自己的身軀接受風暴的洗禮。所以,西安是有心的,而且他的心是那般空明純淨,讓人仰止。

  孤雁南飛時,冰冷寂靜的荒原上,會有低沉的壎聲響起,那是西安的魂靈!壎聲在西安傳起來最是空曠和雄渾,讓聽的人心悸魂繞,彷彿終日不絕於耳。現在想起繞樑三日的鄙陋,壎聲應該會繞樑三年也不絕,直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

  西安,是西安人的西安,但也是我的西安。如果說故鄉是我現實的故鄉,那麼西安就該是我夢中的故鄉,我一直追尋的方向!沒有必要解釋,不需要理由,一切,都應該那麼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我想念西安,想念他的風沙,他的月光,他的城牆,他的壎聲,他的魂靈!

  我想站在那寂靜的荒原上,抬頭看灰色的蒼穹,任強勁的風吹散鬢髮,吹到臉上,也吹走一切的悵惘,吹走世間一切興衰榮辱,只一個人靜靜的看碧空雲捲雲舒。

  我想站在滄桑的城樓上,俯瞰蒼茫大地,看風過塵起,感嘆人生須臾,感嘆風華不在,吹一曲紅蕭,吟得意詩文。

  愛西安,夢西安,念西安……

西安旅遊的作文 篇4

  今年暑假我、媽媽和外公一起去西安旅遊。

  一到西安,我到旅館放了下行李,就坐車去兵馬俑。到了兵馬俑我們來到了1號廳,只見裡面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黃土坑,坑裡面有數以萬計的衛兵、馬和戰車。突然,我看到了好大一塊布蓋在土上面,後來我聽講解員說了才知道,佈下面是有顏色的兵馬俑,現在不敢挖出來,因為現在的技術還不行,一挖出來,見了陽光顏色就會沒有了,都象現在的這樣的土青色。我們又來到2號廳,裡面的展品和1號廳差不多,只是有一些工作人員還在挖文物、拼碎片。裡面的光線暗暗地,聽說也是為了保護文物,當然也不允許用閃光燈拍照。接下來的3號廳也和前面2個廳差不多,主要有青銅戰車,透過玻璃還是可以看到以前的青銅工藝還是很厲害,馬做得很逼真,我覺得以前的工匠們的技術一點也不比現在人差。最後來到了4號廳,它是最獨一無二的了,因為裡面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從土裡挖出來的文物,有各種各樣兵馬俑,站著的、跪著的、牽著馬的等等,還有很多圖片,聽講解員講,兵馬俑都是根據真正計程車兵的模樣做出來的,所以我們看起來為什麼這麼逼真。

  最終秦始皇的墓還是有很多的迷,現在沒有去開挖,因為是要保護它,我想總有一天,等我們的技術提高了,還是可以解開這個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