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小學寫景作文:魯迅的故里

小學寫景作文:魯迅的故里

小學寫景作文:魯迅的故里

  導語:古城紹興,以古樸典雅、恬淡清幽的面容吸引著大批遊人,那也是魯迅的故里所在,小編整理有關魯迅的故里,歡迎閱讀。

 

  第一篇:魯迅的故里

  正月初四,我們去了位於紹興的魯迅故里,眾所周知,魯迅生前寫過許多好文章,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白話小說》,有《狂人》……,能來到他的故里,我既開心又激動。

  到了魯迅故里,天下起了雨,像是給魯迅的家遮了一層面紗,又像是魯迅在思念自己的家人,但是魯迅故里還是遊人如織,絲毫不受雨水的影響。我們的第一站便是參觀魯迅祖居。進門抬頭就看見“翰林”兩字,隨著人群再往裡走依次是德壽堂、香火堂、書房、臥室,最後是一個大大的廚房。每間房子之間都有走廊相連線,不會受到日曬雨淋,房間裡的傢俱儲存完好,也十分精美。用我老媽說的話:不愧是翰林之家呀。

  接著,我們參觀了與魯迅祖居隔河相望的三味書屋。聽說魯迅先生的桌子上刻著一個“早”字,果然,有一張舊桌子上刻著一個“早”字,為什麼刻早字呢?因為有一次魯迅的母親生病了,他要伺候母親,天天遲到,先生就用戒尺抽打魯迅,於是魯迅為了不遲到,才在桌子上刻下一個“早”字,來提醒自己不要遲到。

  然後,我們又來到魯迅先生小時候的樂園——百草園。我完全不理解老媽嘴上說的百草園: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我發現百草園的菜,都像被大雨遮蓋貼在地面上,地上的小蟲子,都驚慌失措地爬回了洞裡,一隻巨大的螞蟻緊張地在原地轉圈……。

  遊玩好百草園,我們去坐了一下具有紹興水鄉特色的烏篷船,吃了紹興特色小吃臭豆腐。

  今天真開心!魯迅故里真好玩!

  第二篇:魯迅的故里

  古城紹興,以古樸典雅、恬淡清幽的面容吸引著大批遊人,卻又以一個不苟言笑的老人般莊嚴述說著二千五百多年來深厚的文化底蘊:“治水英雄”大禹、“書聖”王羲之、“鑑湖女俠”秋瑾,更有一位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先生讓我們的內心莫名的激動……

  國慶假期,我迎著明媚的陽光,踏進了魯迅故居。

  一進大門,就能看到一大塊牌子,右邊是魯迅先生夾著香菸的樣子,左邊是通向景區古樸的巷子,上面寫著“魯迅故居”四個大字。

  往小巷走去,街邊的商鋪熱鬧非凡,有紹興特產——會稽山黃酒、茴香豆、龍鬚糖、麥芽糖等,空氣中還飄散著臭豆腐獨有的味道。三三兩兩的烏篷船停在中間窄窄的河道上,似乎重現著昔日的江南水鄉。也正是這小小的烏篷船,載著魯迅走出紹興,走向上海,走向世界,走上了振興中華的偉大曆程!

  我隨著人群緩緩向魯迅的家移去,參觀了他的臥室。簡陋的屋子裡沒有多餘的擺設,桌子上陳列著一些簡單的書寫工具。旁邊是一張不大的`床,外面是一個半圓,上面有個頂。牆壁上掛著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靜心感受,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思考。

  在一路七拐八彎後,我穿過了一座拱形門,到了魯迅兒時戲耍的天堂——百草園,現在的百草園早已分不清哪棵是高大的皂莢樹,哪棵是結過桑葚的桑樹,只有一堵半人高的泥牆,想必這就是當年魯迅拔何首烏弄壞的牆了。一片屬於紹興的棕黃色,記憶中的人兒還在吃著茴香豆,聽著小橋流水與烏篷船的故事。

  參觀了“魯迅紀念館”後,我離開了“魯迅故居”,走在石子鋪的小道,回味著魯迅當年在“三味書屋”學習的情景,細細的品味著紹興悠久燦爛的文化……

  第三篇:魯迅的故里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寫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記》、《孔乙己》、《吶喊》等等。今天,我們全家去魯迅故里參觀遊玩。

  我們來到魯迅故居。房子裡的傢俱都是木頭做的,因為年代久遠,有些陳舊,但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

  “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過書的私塾,屋裡散發著一股花香。正對門的牆中間上方掛著一塊匾: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梅花鹿伏在古樹下。魯迅坐過的書桌上還刻著一個“早”字,我對這個 “早”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塾師的嚴厲批評,於是就刻下了這個“早”字,用以自勉。有的同學常常遲到卻不以為然,和魯迅比起來是多麼相形見絀啊!

  人人都喜歡玩,魯迅也是。魯迅家後面有一個百草園,那是魯迅曾經的樂園,我彷彿感受到了魯迅快樂的童年。我讓爸爸媽媽用相機拍下這美麗的一瞬間。

  我要像魯迅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第四篇:魯迅的故里

  印象中,紹興似乎從古至今是一個出名人的城市,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紹興也總會給予人一種“老夫子”式的感覺。

  今年的正月,連續的陰雨天,初九那天,終於陽光明媚,媽媽帶我去魯迅故里遊玩,讓我一揭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神秘面紗。

  一到魯迅故里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洋溢著濃郁水鄉風情的大幅浮雕。浮雕上鐫刻著魯迅的半身像以及“魯迅故里”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魯迅像的頭部比壁牆還要高一些,看著魯迅沉思的像,很容易讓人想起先生的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魯迅故居的一條街上,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青瓦白牆的魯迅祖居、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和一座魯迅博物館,佔了整整一條街。穿插在其間的有各色 各樣獨具紹興飲食特色的小吃,如香味飄散的臭豆腐,茴香豆,龍鬚糖等等,還有不少民間特色工藝品。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三三兩兩的烏篷船在河上晃 晃悠悠,不少戴著烏氈帽的遊客坐在船上,別有特色,似乎還在重現昔時的江南水鄉。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

  魯迅故里這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給人感覺彷彿是幾十年前的古鎮繁華小街。與周圍高樓大廈聳立,日新月異的城市相映成趣。

  我和媽媽從老臺門遊覽到新臺門,細細感受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在魯迅故居的後面,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魯迅筆下那個美麗的花園——百草園。百草園名字雖雅,但我看到的卻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

  提到百草園,魯迅曾經無限深情地寫到:“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百草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單是 周圍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站在這個普通的菜園裡,魯迅兒時和小夥伴們玩耍嬉戲的情景卻在我眼前浮現:在矮矮的泥牆根一帶捉蟋蟀、拔何首烏, 夏天在園內納涼,冬日在雪地上捕鳥雀……或許也只有這裡留著魯迅最純真、最自由的歲月。

  游完了魯迅故里,一片屬於紹興特有的江南風情在我腦海裡深深印下了:記憶中的人兒還在吃著茴香豆,喝著溫黃酒,安靜地聽著,屬於烏篷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