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推薦】魯迅的作文9篇

魯迅的作文

【推薦】魯迅的作文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的作文 篇1

  魯迅,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匠,是中華民族的一顆明星。既有偉大的天賦,也有辛勤的勞作。讓我們追隨他的腳步去迎接嶄新的中國,讓我們決心來繁榮文學和社會,讓世界上充滿魯迅的文學。

  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生活歷程無疑是坎坷重重,但他化坎坷為人生的墊腳石,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向革命,面對中國人麻痺的思想,魯迅憤慨不已,本想學醫的他,看見舊社會的腐敗與舊社會吃人的真面目決定棄醫從文。從此,他就從文學的盛毯上用堅定的腳步站起來了,用文學這把利劍來喚醒人們麻醉的思想。

  他是中國文學上的一面光輝旗幟,一面無比耀眼的文學代表旗幟。他的言行猶如鋒利無比的鋼刀,刺進敵人的心窩,只有對他們的仇恨,沒有任何的同情。在生活中,魯迅以筆為刀槍同敵人進行文字較量;在政治鬥爭中,魯迅以氣勢磅礡的文學創作鬥爭,同他們孤軍奮戰,不留情面,在鬥爭中,他明白是非,對他們的醜惡行徑進行了有力的抨擊。

  在白話文運動中,魯迅先生髮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真面目,對此進行了強烈的論述與批判,使他們無地自容。在《孔乙己》《阿Q正傳》中強烈諷刺了農民們的麻醉思想,深刻而及時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又一次對封建社會進行更加猛烈地抨擊,他認為:要改變舊社會必須要用文學武器改變民眾麻木的思想,必須剷除封建社會的餘毒。在《吶喊》中,他號召人們共同吶喊,來喚醒他們的靈魂……

  魯迅,我人生之路的推進劑,讓我明白舊思想終究會被淘汰,它必須要更新,不能孤芳自賞,要明白是非為關鍵,魯迅的偉大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因為他是先進文學的代表,更是文學藝術的里程碑。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魯迅的作文 篇2

  我心目中的魯迅是一位愛國作家,又是一個關心進步青年,同情勞動人民的文豪。

  為什麼說他愛國呢?因為最近我讀了一篇關於魯迅先生為何棄醫從文的。原來魯迅生前是抱著醫學救國的願望,進入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就在學期期間他看了一場電影,電影裡演的就是日本人宰割自己的同胞,他認為,醫學不能拯救中國,中國革命的首要任務,就是喚起民眾,改變國民精神。

  於是,他決定棄醫從文,要用筆和墨來參加戰鬥。他要啟迪人們的覺悟,增強人民的力量,使祖國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強大起來。

  那又為什麼說關心青年同情勞動人民呢?據不完全統計,他一生接待過來訪青年五百多名,親自給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關心青年更不計其數。魯迅先生在世時,他和第第救助一個拉黃包車的車伕,而且魯迅先生對他們家的女傭阿三十分的關心不讓好乾重活。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

魯迅的作文 篇3

  我心目中的魯迅是偉大的、高尚的、平凡的、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曾經評價他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魯迅還非常關心愛護青年,他一生接待過來訪的青年五百多名,給進步青年寫信三千五百多封。魯迅不但關心進步青年,而且關心愛護成千上萬的勞苦大眾、勞動人民。他為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強盛,把自己一生的時間,都奉獻給我們的祖國了。因此,魯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像他那樣珍惜時間、發奮學習、努力工作。實實在在的做一個優秀的學生。

  我清清楚楚的記著,他那黃裡帶白的臉,瘦的真讓人擔心,頭上的頭髮像一把刷子一樣直豎著,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鬍鬚,形成他那獨特的形象和外貌,他逝世時,許許多多的人都來追掉他,向他致敬,有的都失身痛哭,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的花圈和輓聯堆滿房間,各種各樣的人都來了,有工人、學生、青年、老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來呢?因為,魯迅先生是一個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我還清清楚楚的記著他小時候很聰明。接下來,我給大家講幾件逸聞趣事吧!他小時候的名字叫周樟壽,他的老師是一個戴闊邊眼鏡、待人和氣的人,他叫壽鏡吾。一次,上課之前,有一個學生偷看了壽先生的考題“獨角獸”,後來他就去問周樟壽,周樟壽回答說:“四眼狗。”後來那個人真把四眼狗,來回答老師,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每一個學生的答案,壽先生都不滿意,唯獨,周樟壽的答案滿意,因為他以古書《爾雅》中的比目魚來作答。魯迅先生從小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怕苦,不怕累。因此,從小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長大了寫下了許許多多的著名的文章。

  是啊,魯迅更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人。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家人去吃飯,在路上他毫不猶豫的去救助了一位黃包車伕。他們給他取玻璃片,扎繃帶等等。魯迅做過的好事有成千上萬。所以我們一定要像魯迅一樣助人為樂,為大家著想。是啊,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

魯迅的作文 篇4

  他是一位愛國的人;他是一位風趣幽默的人;他是一位關心他人的人。他一生都只為他人考慮,他是一位以筆為矛,一生都憂國憂民的人。他就是平日中隻身著一件樸素的、打著補丁的長衫的魯迅先生。

  當年,他明白了挽救中國人的思想十分重要,於是棄醫從文,從日本留學回來後便發表了《狂人日記》,掀起了一場文學運動。

  他又是一位風趣幽默的人。當自己的小侄女不好好讀書時,他用風趣的話語批評了自己的小侄女,既會讓她當眾難堪,還會對她影響深遠。當小侄女說起鼻子的事情時,他更是用幽默的`語言說自己的鼻子是因為碰壁才碰扁的,逗得眾人哈哈大笑。但他開玩笑時卻也有著憂國憂民,“黑洞洞”不正是在暗指當時舊社會的黑暗嗎?

  魯迅先生又是一位關心他人的人。他救治車伕,為車伕包紮雙腳,還給了他許多錢,囑咐他在家安心休養。魯迅先生關愛每一個人,連女傭都不例外,他從不讓女傭乾重活,自己病了,反倒讓女傭多休息,他是多麼慈祥的一個人啊!

  但我們親愛的魯迅先生並不一直都那麼嚴肅、正經的,他也有非常“可愛”的一面。透過其他同學我得知魯迅先生酷愛吃糖,並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到他也有這麼“可愛”的一面。他明知道自己牙不好,平日還一顆接一顆地吃,自律好像對他不管用了呢。每次他看完牙醫,都要買一些糖獎勵自己,結果又會牙疼,再看牙醫,再買糖,形成了一個死迴圈。有時兩包糖就能讓他樂開了花,像個小孩一樣!

  這就是我們愛戴的魯迅先生,正直、愛國、憂國憂民、關心他人、可愛都成了他的代名詞,我們永遠愛他!

魯迅的作文 篇5

  到了,到了,我們到了魯迅故里。看著那大幅浮雕上“魯迅故里”四個大字蒼勁有力,眼前便浮現魯迅——那氣宇軒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的形象。

  跨過高高的門檻就是德壽堂,再往前走就是書房,原來小時候魯迅就是在這個書房看書的。穿過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稱“天井”, 這裡原種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得名。

  走著走著,忽然我眼前一亮,啊,原來是三味書屋。書屋正中上方懸掛著“三味書屋”的牌子。走進去,我們看到了一張陳舊的書桌。這書桌極其普通,但卻蘊涵著特別的含義,聽導遊講,這是因為魯迅因故遲到後,受到私塾老師的批評,在書桌上刻下這麼一個早字,用以自勉的書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現出魯迅一筆一畫的刻字與勤逸學習的畫面。然後我們又去了百草園,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遊玩的地方……

  最後,我們買了包孔乙己當時吃的茴香豆,離開了這座文化古鎮。

魯迅的作文 篇6

  魯迅是誰?他是幹什麼的?為什麼大人們都知道“魯迅”而我卻不知道?……帶著諸多的問題,伴著丹桂的飄香,在金秋十月我來到了魯迅故里——浙江紹興。

  站在魯迅故居的前坪,我便猜想著:魯迅的家怎麼會這麼大?他家以前一定很有錢,說不定他小時侯還是個“小地主”呢!我的腳步在不停地前行著,它們把我帶到了魯迅家人的臥室區,我看到了魯迅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其他家人的住所,等級鮮明的住房和房內的紅木傢俱充分表明主人家的富有;光是魯迅讀書遊戲的地方就讓我大開眼界:上早讀的地方叫“三餘書屋”,白天上課的地方叫“三味書屋”,遊戲玩耍的地方是“百草園”……如此看來,他們家一定很重視教育,並且特別注重對魯迅的培養。如果當時的人們家家的環境都有那麼好,家家都能這麼重視教育的話,肯定就能多培養出幾個像魯迅一樣的人才;如果把魯迅以前的學習條件放到現在,小孩子不成材才怪呢!

  最有意思的是在“三味書屋”了:書屋的一角擺放著魯迅小時侯讀書用過的桌子,桌面上刻著一個“早”字;書屋的側面還留了一個小圓門,據導遊介紹說,魯迅小時侯上課時常常趁老師不注意從這圓門溜出去……哎,我以為就我們現在的孩子讀書苦讀書累呢,沒想到名人小時侯讀書也會遲到、早退,還會爬樹掏鳥蛋、摘桑葚,挖地抓蛐蛐,下河坐烏蓬船,趕集看社戲……

  在魯迅博物記念館裡,我看到了魯迅生前的一張張手稿;看到了大人們在“百草園”裡尋找“高大的皂莢樹、光滑的石井欄、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葚…”的文章;看到了由魯迅親筆題寫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等等名言警句……看著一張張記錄著歷史的照片,一件件魯迅生前用過的實物,我深深地知道了:魯迅,他小時侯也曾經像我們一樣淘氣過,也有過像潤土一樣的朋友,他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魯迅,他是作家、醫學家、革命家、藝術家,他用他的文章喚醒了當時已經麻木了的民眾;魯迅,他是一面旗幟、一種精神,就像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裡寫的“他的骨頭是最堅硬的…”一樣,他的身材雖然並不高大,可是他的精神和氣節卻感召著整個中華民族!

  站在魯迅爺爺的塑像前,我莊嚴地敬了一個隊禮:我也會像大人們一樣讀著魯迅爺爺的文章茁壯成長!

魯迅的作文 篇7

  魯迅先生一直都是我心中的偶像。

  踏入初中,我接觸到了魯迅先生的文章,閱讀了他的散文--《朝花夕拾》。剛開始時,我覺得他的文章實在有些晦澀難懂,不似小學時的小說風趣且吸引人。但當我鑽入書籍去品味,細細研讀他所寫下的每一句話時,卻又讀出了他的精神之偉大。

  在《父親的病》中他了敘述父親生病時,陳蓮河等庸醫們行醫時的言行和他們開出的奇特藥方,刻畫了那些庸醫們的貪圖錢財,故弄玄虛,草菅人命的醜惡嘴臉。那些奇特的藥方,普通人怎麼可能會找到呢?就算找到,這些藥方又真的會管用嗎?他們貪圖錢財,那麼昂貴的診金卻只買到了這些奇特且無用的藥方,可那一條條鮮活的人命呢?就玩笑似的斷送在他們的慾望中,斷送在他們的一句話裡。多少人曾因此散盡家財卻還是失去了家人。魯迅先生明白,如果有了高明的醫術,有了好的醫生,父親甚至許多人都會好轉。於是在他幼小的心靈中便埋下了一顆種子,他想要學醫,拯救更多人的性命!他踏上了求學之路。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他不僅心繫著家人,還心繫所有的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嗎?

  離鄉到南京求學時,魯迅先生能夠不顧別人的反對,追求真理,如飢似渴地看《天演論》。當我看到這兒我總會不由得深思:如果是我,我會堅持自己的行為嗎?我會在眾人的反對中,放棄真理,和他們一起沉進汙濁的泥塘嗎?我可能真的做不到。但魯迅先生他堅持了下去,他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真理,他能夠看清一切別人所看不透的事實。這是多麼令人敬佩啊!

  等到他去到日本仙台求學,我更加敬佩他了。他遇到了人生非常重要的老師--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他不歧視中國學生,沒有任何民族偏見,十分正直嚴謹。不過其他日本學生卻對中國人有很深的歧視,在經歷了“講義事件”和“幻燈事件”後,魯迅先生明白了:生理健康又有什麼用呢?國人的思想已經病入膏肓,已經麻木,變得愚昧不堪。這讓魯迅先生做出了很大的決定--棄醫從文。他要拯救麻木的中國人,用筆醫治人們的思想,要讓中華崛起,讓人們從思想的泥塘中脫身,不再受到任何人的歧視。他拿起了那支武器似的改變中國人命運的筆,精準的戳進愚昧人們的要害,拯救著國人的精神。

  我想不到如果沒有他,中國現在的社會究竟會是怎樣的不堪。

  我的偶像是魯迅先生。

魯迅的作文 篇8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兩句偉大的格言是誰說的呢?當然是偉人魯迅先生說的。魯迅,被毛澤東主席評價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與革命家。魯迅,他時常穿著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刷子似的一根根精神抖擻的直豎著,他那引人注目的鬍鬚形成隸書的“一”字。這位名人魯迅,時時刻刻都在為別人著想,為廣大青年著想,他一生接待過的來訪青年五百多名,給青年回過的信與關心過的青年更是數不勝數。

  魯迅,是一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人。我清清楚楚的記著一個關於他小時候珍惜時間的故事:魯迅小時候,有一次他在上學前去幫媽媽買藥,買完藥後又去上學,可到教室已經遲到了,先生非常嚴厲的批評了他,要他到外面去罰站,魯迅為了避免以後上學遲到,就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來提醒自己以後上學不能遲到,就這樣,因為這個“早”字,魯迅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遲到過。啊,魯迅是珍惜時間的主人,我一定要學習他。

  魯迅是一個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我在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知道了它救護車伕與關心女傭阿三的感人故事。救護車伕這個故事講的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位車伕光著腳在地上跑,一不留心踩到了碎玻璃,魯迅的侄女周曄與她的爸爸看到後,立刻跑回魯迅家,告訴了魯迅,魯迅知道後,立刻帶上醫護藥品,快速跑到車伕面前幫助車伕,魯迅與周曄的爸爸幫車伕夾出碎玻璃,拿硼酸水幫他清洗,接著又給車伕敷了藥,紮好繃帶。魯迅還給了車伕一些錢,叫車伕在家多休息幾天。關心女傭阿三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失了業,兩隻眼睛愁得起了蒙的女人——阿三,魯迅先生讓她來自己家中當女傭,魯迅先生當時已病得非常嚴重,可他對自己的病一點也不關心,卻時常勸阿三多多休息,不要乾重活。啊,魯迅的的確確是一個關心別人多的人。魯迅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魯迅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他一生以筆為武器,與那些黑暗的人戰鬥了一生。他寫過《狂人日記》、《吶喊》、《仿惶》、《故鄉》、《朝花夕拾》、《墳》、《熱風》等等的小說。看!他多有學問啊。

  魯迅是一個珍惜時間、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很有哲學的人。他雖然已經死去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因為他活著的理由就是為了更多人能夠更好的活著,因此,讓我們向魯迅先生致敬吧!

魯迅的作文 篇9

  伴著淅瀝的細雨,我走進了位於紹興城中的魯迅故里。

  整個建築都顯得古色古香,讓人有種回到百年前的錯覺。跟著人群一路走著、看著,導遊向我們仔細介紹著關於“七星灶臺”“三味書屋”“百草園”的故事,讓我們彷彿又走進先生《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名篇當中,感受著先生童年時的點點滴滴。這其中,還有許多我聞所未聞的新知識,它們帶著墨香爭先恐後地鑽進了我的腦海,讓我聽得津津有味。

  集結的號角打斷了我的思緒。要回去了嗎?可我還沒有盡興呢!心中頓時湧起淡淡的不捨和失落。

  腳不聽使喚地向外走,不知不覺來到景區門前的魯迅先生灰色雕像前。緩緩仰起頭,看向先生,再望望身後走過的房間。“好多年過去了,先生還能認出他這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家鄉嗎?”我在細細的雨中,默默地想著。

  “我認識此地,多年逝去,山水未變……”誰!我驚訝地急忙回頭,雕像,沒有任何變化,依舊屹立著,先生手中的卷軸似乎要隨風飛揚起來。剛才那聲音,好像是風吹起的。

  對,是風吹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