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精選介紹魯迅作文四篇

介紹魯迅作文

精選介紹魯迅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介紹魯迅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介紹魯迅作文 篇1

  一個是供在“神龕”裡的魯迅,他去世不到兩週年,“諡號”就有了許多,多得我必須細細打點才能說全。“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國的一等聖人”“新中國的聖人”“革命隊伍中最革命的很老練的先鋒分子”。在我還是蒙童的時候,我只能聽到師長千篇一律地告白:魯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槍”;魯迅對民眾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倡導“壕塹戰”,主張“韌的戰鬥”。這個魯迅離我很遠,很遠,好像除了“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外,就是先生那“倔強地豎立起來”的頭髮,別的什麼印象也沒留下。

  另一個是活在他自己著作裡的魯迅。他寫下了很多深刻的話,也說了些過激的話。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聖人”,而且一輩子也沒有承認誰是“聖人”。他的祖上也“曾闊過”,到他卻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戶兒”:父親久病,作為長子的他經常奔走於當鋪與藥鋪,受盡白眼;他曾因溜進百草園翻何首烏,捉蝥,被先生責罰;他留過學,學過醫,成績平平,棄

  醫從文;他思想活躍,先是進化論,繼之超人哲學,後來社會主義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國近代思想快速發展的痕跡。但他始終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一精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觀,影響幾代中國人。他“吶喊”過,想憑一己之力,喚醒沉睡的同胞,搗毀令人窒息的“鐵屋子”;他也“彷徨”過,孤獨地在故紙堆裡抄寫古碑;他更妥協過,接受了母親“贈送”給他的“禮物”;他絕對疲憊過,“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總之,他同普通人一樣,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對,他自己也曾說“矯枉必須過正”;他深情祝福中國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也無法“忘卻”!

  兩個魯迅,我痛惜前一個,喜歡後一個。前者雖然妙相莊嚴,但漸失生氣。這個魯迅只需人頂禮膜拜,讓人盲目崇拜,卻難以給人一點新鮮的思想.自己也成為生前痛恨的被高高供奉的土偶;後者雖然不是那麼神聖莊嚴,但那思想卻是鮮活的,可以接受,可以批評,可以補充,可以修正,也因此可以愈益完備、愈益發展。

  一切思想家——即使是最偉大的思想家。一旦被當作“神”,供於“神龕”之上,他的思想就不能與時俱進,從而僵化,繼而終結生命。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要想扼殺一種思想,最簡單、最方便、最冠冕的辦法,就是把它供起來。如果我們真的尊敬一位偉人,那就請他當作一位智者而不要把他吹捧成“神”吧。我們吸收的智慧,而不要匍匐著求他替我們解決他生前未曾遇到的問題。

  前面的路,要自己來走,這就是我眼中的“魯迅”。

介紹魯迅作文 篇2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從前認為,魯迅非常嚴肅、冷漠,可是讀了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後,我才深刻了解魯迅。

  原來魯迅也很幽默,他的笑是明朗的,是從心裡的歡喜。若有人說什麼可笑的話,他會笑得連菸頭都拿不住,常常笑得咳嗽起來。魯迅先生每天都要陪客,從下午二、三點來了客人,一直陪到五、六點鐘,若客人在家裡吃飯,吃完飯後又要喝茶,常常陪客人到晚上十一、二點鐘。客人走後已經下半夜,人們本該睡覺,而魯迅才要開始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人們開始工作了,而魯迅才剛睡下。陪客人表現了他對客人的尊敬,他是多麼辛苦呀!

  魯迅工作累了,不聽留聲機,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覺,魯迅說:“坐在椅子上翻翻書就是休息。”他這種珍惜時間,發奮讀書的行為讓我們值得學習。在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魯迅先生髮病了,是氣喘,十七日一夜未眠,十八日終日喘息,十九日下半夜,人衰弱到了極點。天將發白時,魯迅先生像平日一樣,工作完休息了,魯迅先生永遠離我們而去了。

  魯迅先生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他用一支筆與敵人做鬥爭。臧克家寫了一篇散文《有的人》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高尚品質。

  今年是魯迅先生逝世八十四週年,魯迅先生用實際行動,譜寫了精彩的人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讓我們向偉大的魯迅先生學習,珍惜時間,努力讀書吧!

介紹魯迅作文 篇3

  一張消瘦的面孔,兩道銳利的目光,表情極其嚴肅,無絲毫笑意。每當提起魯迅這個名字,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張臉,一幅我心中魯迅先生的肖像。 我讀的幼兒園和小學都是以魯迅而命名的,使得我從小就對魯迅有所瞭解。魯迅先生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之一,我很小就讀過他的很多作品,譬如《祝福》、《藥》、《孔乙己》。他寫的作品,對人物、背景等的描寫十分生動形象,讀著他的作品,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早在幼兒園,就聽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魯迅的名篇。那時的我,聽是聽了,但不懂得思考,只是純粹地聽。現在把這篇文章重新倒出來,再仔細的咀嚼一番。先生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讓我羨慕不已。輕輕閉上眼睛,百草園可口的桑葚,高大的皂莢樹,三味書屋嚴厲的教書先生,書桌上清晰地刻著的“早”字,一齊湧了上來。

  然而,先生的一生並非都如童年那般美好,魯迅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最陰晦黑暗的時期。人民看見無辜者的血從劊子手刀尖流淌而下,卻仍是麻木的表情,甚至有人用血裹著的饅頭治病、想盡辦法去吃別人的肉!

  魯迅震怒了,他放棄醫學舉起了筆。他要登上思想舞臺,用文筆向舊思想挑戰,以一個鬥士的形象發出了深深的《吶喊》,人民心中沉睡已久的新思想終於被喚醒了。魯迅仍舊要用筆戰鬥下去,驅趕迷信和愚昧,振興中華民族,為中華崛起而努力,去奮鬥!

  魯迅先生的一生有許多被後人敬仰的名著,讀他的作品往往有點苦,不是一遍就能讀懂的,只有細細地品味,慢慢地思考,才能讀出其中的優美之處來。可以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對他自己一生的寫照。魯迅早已逝去,但他的靈魂永遠在天邊微笑,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我輕輕閉上眼睛,彷彿又看到魯迅從古城紹興的遠處走來。魯迅的精神在人們的心目中永垂不朽!

介紹魯迅作文 篇4

  他那瘦瘦的身體,如同大病初癒,他的頭髮一根根的'直豎著,沒有一根彎下來,他的鬍子不僅濃密而且極像隸書的“一”子,他有時笑起來的時候,連煙都拿不住了。他就是魯迅。

  許多人的眼中都有著不一樣的魯迅先生,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是一位憎惡黑暗的社會,關心底層人民的作家,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小時候和我們一樣夢想有自由、快樂的童年。

  在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則“醫治車伕”的故事。那天夜晚,魯迅的侄女與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往魯迅先生的家中時,在路上遇到了受傷的車伕,魯迅先生得知後,幫那位車伕醫治傷口。令魯迅侄女不解的是這麼冷的天,車伕幹嘛不穿鞋?魯迅先生卻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魯迅先生原本是出國留學回來的醫生,可當他知道當時的中國人最大的病便是思想上的疾病,於是決定用文章去喚醒人民的靈魂。當然他棄醫從文另一個原因是他十分關心底層勞動人民,憎恨當時的黑暗社會,因而,魯迅先生儘自己的力去幫助勞苦大眾。

  魯迅先生的《風箏》又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他。魯迅先生小的時候,曾將弟弟的風箏折斷,踏扁,說弟弟玩沒出息的玩意兒,當魯迅長大後,看到一本書上寫著“遊戲是兒童最平常的表現,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時他整個人像是灌滿了鉛,他的心中有了深深的愧疚。他來到弟弟家,想得到他的原諒,可沒想到,他的弟弟早已忘卻。我一直認為魯迅先生那麼有名氣,又那麼平易近人,是因為小時候就是個寬容的孩子,完美的孩子,沒想到也會犯下讓他愧疚那麼久的事。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用筆作戰的戰士,同樣也是被毛主席稱為是中國文化革命主將。魯迅先生說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不管別人怎麼去批評指責他,他還是堅持為人民服務。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有時讓人無法用語言來比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