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封> 六年級遊記作文:遊開封

六年級遊記作文:遊開封

六年級遊記作文:遊開封

  篇一:遊開封

  在菊花開放的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開封遊玩。

  我們的第一站是中國著名古都河南開封的一座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它坐落在開封城風光秀麗的龍亭湖西岸他是依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進入清明上河園,就可以看見張擇端的雕像,有趣的是,一千年多年前張擇端把現實搬回了畫卷,千年後,開封人又把它從畫卷搬回了現實,徜徉其間,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到了晚上還有大宋“東京夢華”大型水上實景演出,那才會讓你歎為觀止吶!

  從清明上河園出來後,我們又一路顛簸來到了龍亭公園,進入大門,一陣沁人心脾的花香飄來,隨著看到了一排排菊花映入眼簾,菊花有的紅如楓葉,有的白如冰霜,還有的黃如麥穗。菊瓣好似姑娘的捲髮,好似毛絨絨的小雞,靈巧的工匠們把菊花按顏色拼成了美麗的圖案,有的好似孔雀開屏,有的彷彿雙龍戲珠,還有的像正月十五的小燈籠……漂亮極啦!

  接著我又遊覽了開封鐵塔、相國寺等著名景地。

  這一天雖然很累,但我卻在快樂中度過!

  點評:本文作者向我們描繪了“遊開封”的情景,“菊瓣好似姑娘的捲髮,好似毛絨絨的小雞,靈巧的工匠們把菊花按顏色拼成了美麗的圖案”生動而形象,語言活動,富有童趣,表達了小作者的喜愛之情。

  篇二:開封遊覽記

  開封是七朝古都,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這座古城增添了濃厚的文化色彩,特別是作為北宋的都城,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表現了當時開封古都的繁華景象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我對這七朝古都向往已久,總想著能去這美麗的古都瞧瞧。

  上週六,媽媽帶我去開封遊玩。我們先後遊覽了宋都御街、龍亭公園、天波楊府、包公祠、開封府等景點,每一處景點都有許多優美的歷史故事和傳說。

  經過古香古色的宋都御街,我們先來到了北宋的皇宮——龍亭。金碧輝煌的龍亭大殿,好像在訴說著古代皇宮的威嚴。一千多年前,後周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政事,將士們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擁立趙匡胤為皇帝,建立了北宋,國家從此由分裂走向統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後來,趙匡胤宴請石守信等大將,勸他們放棄兵權,棄官回家養老,鞏固了北宋的統治,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看,這個將軍左手端酒杯,右手撕下一根香香的雞腿塞到嘴裡,小心點,別噎著了,這可是最後一次和皇帝在一起喝酒。

  天波楊府位於龍亭公園的西鄰,是楊家將的府邸。北宋時期,遼國侵犯北宋,楊家將保家衛國,名垂千古;而奸臣潘美陷害忠良,遺臭萬年。“佘太君楊門選將”的蠟像群如生,感覺就發生在眼前。龍亭前有兩個湖,東邊的是潘家胡,西邊的是楊家湖,傳說中潘家湖渾濁,而楊家湖清澈。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潘濁楊清”的動人故事,仍然盛傳民間,這也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忠奸的態度和感情。在天波楊府裡有很多遊玩設施,我在那裡玩了高空彈跳,感到很快樂。

  包公祠是為了紀念宋朝清官包拯而建立的一座祠堂,而開封府則是包拯辦案的地方。包公祠內的龍頭、虎頭、狗頭在當時讓多少壞人心驚膽戰,《美案》蠟像群形象逼真。傳說包公自己造了一個字,執法如山的“法”字。左邊一個三點水,右邊一個廣字頭,下面有一個去字,最下邊是一個烏字。這是什麼意思呢?說包公在斷《美案》時,壓力很大,但因一生清廉,秉公斷案,所以最後自己就造了這個字,意即為了廣民百姓,即使把烏紗帽給丟了,也要為民討個公道。開封府內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公生明”,讓人望而生畏。包拯為政清廉、鐵面無私、剛正不阿,令後人景仰。在這裡我第一次聽導遊講了“大紅大紫”的由來。說現在我們看到包公的官服是紫色的,其實一開始按品來分的話應該是紅色的,紫色的官服官品要高,但是包公深得當朝皇上的厚愛,皇上特地賞賜給他一件紫色官服。

  一天的遊玩,讓我大開眼界,聽到了很多有趣的傳說,還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我希望有機會還來這裡遊玩……

  點評:在這篇遊記中,小作者根據自己的遊覽順序,向我們展示了開封的美麗風光,如“金碧輝煌的龍亭大殿,好像在訴說著古代皇宮的威嚴”,表達了作者對七朝古都開封的喜愛之情。

  篇三:鐵塔公園遊記

  早聞開封鐵塔公園每年夏天要舉辦荷花節,大凡去過的人都誇好,雖然我離它近在咫尺,可就是沒有機會一睹芳容。這不,今年暑假裡的一天,爸爸媽媽就滿足了去開封鐵塔公園看荷花的願望。

  果真名不虛傳。一進大門,就讓人眼前一亮,彷彿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外桃源,優雅別緻的風景美不勝收:那高大挺拔的參天大樹、鬱鬱蔥蔥的綠色草坪、含苞待放的荷塘蓮花、造型各異的園林盆景、碧波盪漾的鐵塔湖水,還有那高聳入雲的千年鐵塔、雕欄玉柱的亭臺樓閣讓人目不暇接、眼花亂,身臨其境,頓覺心曠神怡。

  走過一座石拱橋,來到一條林蔭大道,兩旁的法國梧桐像列隊歡迎凱旋的勇士一樣一字排開,微風吹響了厚厚的樹葉,恰是雷鳴般的掌聲,就連火辣辣的太陽把知了烤的嘰嘰的叫的聲音也好像奏響的歡迎進行曲,那情,那景,真是無語言表。快到林蔭道的盡頭,老遠看到一個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天下第一塔”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赫然呈現在眼前,在導遊的引導下,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藕香池。

  藕香池裡的花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有紅色的、黃色的、粉色的,也有淡紅色的、嫩紅色的.,還有紅白相間的,花瓣有大的、有小的,有長的、有圓的,要有盡有。一陣清風吹過,那翠綠的藕葉掀起綠色的波浪,空氣中散發出幽幽清香。

  經過一個典雅古樸的長廊,來到了刻有“心曠”的荷花池,我欣喜地看到,這裡的荷花真的與眾不同,整個荷花池裡花團錦簇,碩大的荷葉青翠欲滴,我想,這就是古人對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的寫照吧。在“心曠”的一側矗立著刻有“神怡”的石碑,這裡是園藝工人精心種植的盆景,造型各異的盆景好看極了,在“心曠”和“神怡”其間漫步,真可謂心曠神怡啊!

  穿過接引大殿,高大雄偉的鐵塔躍入眼簾。它八角十三層,層層飛簷挑角,每塊磚面上裝飾有佛像、飛天、獅子和花卉,蔚為壯觀。從遠處看,他像一位歷經風霜的老人,見證著千年古城的興衰與繁榮,訴說著開封的歷史變遷。

  鐵塔湖顧名思義,因鐵塔而得名,就在鐵塔的腳下,湖水碧綠恬靜,令人神往。湖邊的垂柳拖著長長的枝條,像一位阿娜多姿的少女在美麗的湖邊梳妝打扮,一些年邁的老人在湖邊悠閒垂釣,慕名而來的八方遊客划著小船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你追我趕、打鬧嬉戲,好不熱鬧,時而,小船蕩起的波濤在金色陽光的映襯下泛起陣陣漣漪,那神話般的情景,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

  時光荏苒,卻不知疲倦,依依不捨,又身不由己。鐵塔之旅讓我難以忘懷,特別是那“出淤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的荷花。

  點評:這是一篇描寫“鐵塔公園”的文章,以我們的行蹤為主線,主要圍繞“鐵塔公園”進行細緻地描寫,字裡行間流露著遊玩的快樂。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