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關於家風的故事作文(精選7篇)

家風的故事作文

關於家風的故事作文(精選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風的故事作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風的故事作文1

  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再到現如今的家風。它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乃至命運。它會化作一葉舟,載著你,飄洋過人生的大海。

  父母都是讀書人,對於我的品性更是嚴格。家風的傳承,他們言傳,更是身教。父親對我說過:“你可以不聰明,但你不能做生活的矮子;你可以不勇敢,但你一定要堅強;你可以不富有,但你絕對不能不誠實。爸爸不奢求太多,只希望你可以品行端正,至少要活出自己的態度。”而這句話的每一個字,我的父母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實際上,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是母親教導我比較多。父親常常在外工作,母親就擔負起了持家的重任。即便如此,媽媽仍然是從容不迫,井井有條,從不見絲毫慌亂。媽媽告訴我:“不論做何事,都要有計劃,她希望我能成為一個自立的孩子。”媽媽曾與我講述她的童年,小時候,一家人都很艱苦,外婆做農活,外公則是早年當兵。母親一放學就趕回家裡,早早地完成作業,就幫著外婆洗衣、燒飯,挑起生活的重擔。

  現在想來,童年的快樂也真是簡單,買一包兩毛錢的話梅也能開心很久……我想,雖然沒有經歷過,但那艱苦的歲月裡母親一家四口,卻是一片歡聲笑語。誠然,再茁壯的成長也會長出側枝。不得不承認我幼時自以為是的“好主意”,現在細想有些真是荒唐至極,我忍不住笑出聲。可腦海忽然浮現一幅場景。那是11歲那年吧,我突發奇想地在衛生間玩泡沫,整個地板滑溜溜的,玩夠了,就把手一洗,繼續看書去了。然而,我不知道的是,奶奶差一點在清理泡沫的時候滑倒,奶奶也一把年紀了,要是真的摔了,後果……不堪設想。小時天真的我不知道父親為何要動怒,看著爸爸嚴厲的雙眼,只覺得那目光像兩把利劍,逼得我無法呼吸。終於,父親開口了:“做一件事首先要搞清楚做事的意義。其次,既然你做了,就應該自己收拾殘局。”罰我不許吃飯。我從沒見過這麼兇巴巴的爸爸,畢竟是個小孩,眼淚忍不住決堤而出。過了許久,父親也不忍心,走進廚房下了碗麵,放在我面前,隨即有些疲憊地走進臥室,一聲淡淡的嘆息傳入我耳中。我無神的扒拉著麵條,“吧嗒”淚水落入面中,那是生平吃得最苦澀的一碗麵。父親嚴厲的話語彷彿還回蕩在我耳畔,那不忍心的表情又在眼前浮現。父親用這樣的方式教會我做人的道理。這件事掌控著我的人生信條,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實,平穩。

  如果人生是海,那麼我們就是船,信念似帆,家風則為海風。讓我們在人生的海洋裡乘風破浪。也正如李白詩中所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家風的故事作文2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女兒,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的故事作文3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我想著小時候的家風,它應該就是誠信、善良、勤儉節約……

  那時,我常常依偎在母親的懷裡聽母親講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狼來了》的故事和《兒子咬母親奶頭》的故事。《兒子咬母親奶頭》的故事是說:兩個小孩偷拿了鄰居家的玩具,一個小孩子被母親責令送還鄰居,另一個小孩受到母親的讚揚,受讚揚的孩子越偷越大,最後押入刑場被砍頭,在押入刑場時,他想吃母親的一口奶,他卻把母親的奶頭咬了下來……

  小時候的記憶:母親是慈善的,父親是嚴厲的。

  有一年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使地面滾燙滾燙的。在街上玩耍的我,看到人們拿著西瓜吃,饞得我口水都流出來了,回家硬問母親要錢買西瓜,在我的哭哭啼啼死纏硬磨下,母親掏出了兩毛錢,想了想又掏出三毛錢,當遞到我的手上時,又拿回去一毛,只給了我四毛錢,那個時候的四毛錢要比現在的十元錢還要多,要比現在的四十元錢還難掙、還難討還。

  西瓜攤在村中間,一位老爺爺在買西瓜,西瓜攤上聚集了許多買主,我也擠了進去,挑起西瓜來。這時,我看了看周圍的人,都在議論著西瓜的大小、香甜、生熟以及價格,還發現老爺爺根本沒有注意到我。一下想到母親對買西瓜的不情願、對錢的戀戀不捨,頓時,我的心中冒出了一個邪惡的想法:反正沒人注意我,我不如把這個西瓜拿走吧!還可以把西瓜錢省下呢!想著,我便把西瓜抱在懷中,偷偷地溜出人群,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朝家中奔去。

  到了家裡,我忐忑不安的把錢和西瓜都交給了母親,併吞吞吐吐的說了這件事的經過。我本以為母親一定會誇獎我,表揚我。誰知,一向慈善的母親竟然扇了我一巴掌,把我狠狠的訓了一頓,說:“咱們雖然沒有錢,但是不能做偷偷摸摸的事,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說完就領著我去向那個賣西瓜的老爺爺賠情道歉,把本應該付的錢給了老爺爺。

  還有一年的春天,我在老師的帶領下,要到淄川去看《收租院》的泥塑展覽,地主劉文彩的大斗進小鬥出的剝削手段,令我憤憤不平,當走出大門口,看到一位衣衫襤褸、白髮蒼蒼、年過半百的老人癱坐在地上,端著一個髒兮兮的破碗,向著周圍路過的人乞討,可是許多人都視而不見,還裝作高談闊論的樣子,從癱坐老人身邊大搖大擺地走過。見了這些人的舉動,我的心不免打了一個寒顫。於是,我拿出了身上僅有的三個5分硬幣,放入了老人那個破舊不堪的破碗,硬幣落入了碗中,發出了好幾聲清脆的當啷、噹啷、噹啷聲。

  這三個硬幣是母親給我的午飯錢,當我餓著肚子來到家,母親問我吃的啥時,我只好說了實情,竟然得到了母親笑哈哈的誇讚、表揚,說:“你長大了,應該這樣做。”使我開心的一蹦三尺高,心裡比中午吃了飯還要飽!

  父親是黑旺鐵礦工人,小時候跟他到鐵礦上去是常事,吃飯時,跟父親一起到鐵礦食堂裡面去吃飯。

  記得第一次去時,由於那個時候我更小,所以見到什麼都感覺很新奇很眼饞,硬拽著父親要這樣那樣的菜,父親卻給我要了一樣菜,並看著悶悶不樂的我在一口一口的吃,我卻一不小心,把一塊菜掉到地上,急忙抬起腿想把菜碾到腳下。一口菜沒吃的父親,隨手製止住我,在我前額上狠狠地點劃了一指頭,彎腰撿起菜來,吹了一口,放到嘴裡……

  這是多麼難得的清廉家風呀。使我至今都在踐行!

  家風的故事作文4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可家風是什麼呢?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良好的家風家規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而我家的家規的一些規矩是一點點形成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生活是否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持家。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

  有一件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老爸在家裡請客,中午家裡要來許多客人,媽媽天不亮就開始忙活,她要為客人準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老爸的主要任務準備好茶水以及精心佈置好他的茶具,我呢,主要是洗好水果,擺好吃飯用具。客人來了,他們盛讚我家的熱情待客,誇我的禮貌,老爸的茶藝,更誇讚媽媽的好才廚藝。

  下午3點左右,客人離開了我家,我幫媽媽收拾吃剩下的飯菜,媽媽見我連吃的不多的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就嚴肅的對我說:“有些飯菜不能倒掉,晚上加熱後我們是可以吃的,我們應該珍惜糧食和蔬菜,我們家來自農村,你應該知道這一粒粒糧食、一盤盤蔬菜的.來之不易,那是用汗水澆灌長大的,棄之可惜,更何況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晚上躺在床上休息時,回想起白天發生的事情,忽然,我一下子明白了,媽媽不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踐行我們的家風—勤儉持家嗎?我們家也會因此生活的越來越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優秀傳統,我們始終認為,對於一個國家,我們要勤儉節約,國家是有若干個家庭組成的,那麼對於家庭,我們更離不開勤儉持家。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我們提倡的勤儉持家,其意義已經不是物質上的節儉,而更多的體現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出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節儉有利於一個人的修身養性、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是一個人事業有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節儉是一種意識,一種社會風氣,也是一種自我約束。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勤儉持家,我們有責任將這一家風所體現的精神發揚光大。

  家風的故事作文5

  我生活在五世同堂的大家庭裡。

  父親一歲時,爺爺就去世了,26歲的大大爺就擔起了一大家的重擔。奶奶比大爺僅僅大五歲,但大爺很尊敬這個繼母,無論是婆媳之間,還是妯娌之間,兄妹之間和睦相處,父親經常給我們說,他們就從未紅過臉,奶奶經常說,你大大爺是個忠臣,一輩子照顧著我和他的這五個小兄弟姐妹。備戰備荒,細水長流,是大爺一貫的理念。過去在我家一個很破舊的窯洞裡藏著糧食和食鹽。

  有次吃飯時,父親把碗裡的山蛋皮吐在地上,大爺看見就撿起吃了,從此以後,他們再不敢亂吐,再不敢糟蹋糧食了。勤儉持家,自力更生,是我家最大的特點。家裡的男人都會蓋房,木匠活。誰家蓋房,我們自己家人就是全能。有更多的還是自己幾個人完成的。我父親退休以後還獨自蓋了兩串院。

  我父親寬厚為人,對別人很大方,對自己很節儉,經常穿破舊的衣服,老了還自己補襪穿。父親更大的特點就是一輩子付出,敢於擔當。精心竭盡全力伺候了臥床不起的母親12年,特別是母親最近兩年咀嚼功能沒有了,父親是嚼碎了餵了母親兩年多,直到最後也不離不棄。母親去了以後,97歲的奶奶也支撐不住了,父親又伺候了和他相依為命的奶奶五年。

  父親是個大寫的人,他為這個家付出了一切,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我們樹立了好幫樣,傳遞給了我們。十多年我風雨無阻照顧他們,我活得踏實,充實,問心無愧。

  母親是個對我們要求很嚴格,而且極端負責任的好母親,要求我們坐要有個坐像,站要站的端正,不能給他們丟臉。小時去奶孃家走前,再忙,也要給我剪了指甲才放行。我天生左撇,一到吃飯和寫字時,母親就把我單獨放在當地的小桌上目不轉睛看著我,一用左手就敲我,在她嚴厲的要求下,終於學會用右手寫字,吃飯學會左右手開功,而且都很嫻熟。

  好的家風家規讓我們終身受益,一代一代傳下去!

  家風的故事作文6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每個家庭的家規都是有所不同的。而良好的家風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精華,不信,你看!家人們在我成長過程中都非常關心我,他們時刻嚴格要求我做一個態度嚴謹的人。感覺在我的家裡,滿滿的都是正能量。

  在我的成長曆程中,對我影響最大的要屬我的爸爸了。

  我的爸爸是一名工程師,他長期的設計工程圖紙,培養了他做事嚴謹、不拖拖拉拉的態度。由於爸爸工作忙,管教我的時間還不及工作的三分之一,所以我有了拖拖拉拉的壞習慣,但經過爸爸兩個月的“訓練”,終於幫我把這個缺點改正過來了。爸爸教給我的好習慣將會終身陪伴我,讓我受益終身。

  在一個下午,我放學回到家。我到家,我便開啟電視機看我最喜歡的動畫片,我總是把自己喜歡的事兒做完了,再去做作業。不想爸爸今天下班早,從屋子裡走出來就對我說:“回家第一件事兒就是要趕緊寫作業去,不把作業寫完,你怎麼能心安理得地看電視呢?”我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回到房間,我拿出老師今天發的試卷快速地寫起來。

  不一會兒,我就寫完了。我伸伸懶腰,走到客廳,又開始看我喜歡的電視節目。爸爸從廚房中走出來,看見我在看電視時,問我:“作業寫完了嗎?”“寫完了。”我底氣十足地回答。爸爸就走進我的房間,去檢查我的作業。

  當爸爸陰沉著臉拎著作業走到我的面前的時候,我想:壞了,又少不了挨批評了,可爸爸卻溫和地對我說:“爸爸是工程師,如果一個小數點點錯的話,將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你也一樣,如果從小不能嚴謹對待事情,長大了,怎麼能讓別人放心地把什麼事兒交給你?”聽了爸爸的話,我感到很慚愧,爸爸每天為了這個家忙碌,而我在學知識的年代,卻只是想著玩兒,太不懂事了。

  當我把完成的作業再次拿給爸爸看時,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之後的兩個月中,他每天督促我這樣做,讓我漸漸養成了做事嚴謹的態度。

  這個習慣一直伴隨我上了升入了五年級,新老師總是在表揚我,做事認真,踏實,不拖拉,我想這應該感謝我的家風,感謝我做事嚴謹的爸爸。

  家風的故事作文7

  家是溫馨的港灣,我是一隻避風的小船,家風是一座燈塔,閃著盈盈的光芒,為我指路,伴我成長。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是這樣從小教育我,小時候的我頑皮淘氣,劣性難改,總是想方設法制造一些惡作劇,看著人們被我作弄得團團轉,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

  有一次,我走在離家不遠的一條小衚衕裡,站在牆邊,往另一個牆上扔石子,因為距離小,我得意於我的投標準確,又驚喜於石子彈回來的樂趣。不一會兒,小小的衚衕裡就被我扔的滿是石頭,這樣對於騎車的人來說,很容易出事故,可我,卻不在意那些。

  爸爸看到了,急忙上前制止我,並教育說,:“怎麼能這樣子呢?”我感到爸爸有些生氣,但我又委屈地說,“怎麼了?”“你這樣會使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我在一旁默默聽著,好像認識到了錯誤。爸爸看我知道錯了,便緩下口氣繼續說:“孩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下來比那更痛!”我下意識得捂了捂自己的左手,這道傷令我終生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一樣慈祥說:“好孩子,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我點了點頭,快速得撿乾淨了被我胡亂扔出的小石子。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用心地做每一件事兒,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做人不但要處處為他人著想,還要做到守時守信,雖然媽媽沒告訴我這個道理,但是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的時候,媽媽總是提前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到“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有時父母的舉動就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品質。我家的家風,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伴隨我成長,過去,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