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勤儉節約作文合集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勤儉節約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勤儉節約作文 篇1
說起勤儉節約,這是一些有錢人做不到的事,如果你問他們,他們一定會說:"買這點東西要多少錢,真是的!"但是他們有沒有意識到,如果他們的錢花光了,他們不就一無所有了嗎?若地震來了,即使把錢保住了,如果沒有了生命,他們還能買什麼?也許,當時的一滴水是用所有的財富都買不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勤儉節約。
如果,你想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那麼,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一,要節約用水,比如養魚水可以澆花;洗臉水可以用來洗腳;淘米水可以用來洗碗,這不是很好嗎?二,要節約糧食。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希望,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這也是在愛惜農民的勞動成果啊!三,要節約衣服,大家可否知道,你買一件衣服要耗費多少資源啊!例如,勞動資源,電力資源。。。。。。該省則省,我們應該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四,要節約用電。當今社會,幾乎每戶人家都有電視和電腦,但大家是否養成了隨手關閉電源的好習慣呢?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輻射還可以節約不少的電,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你能堅持做到以上幾點,也許就會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呢!
節儉是一種品德,而奢侈便是一種罪惡。當你回望時,你一定會發現節儉是正確的選擇。所以,那些曾經浪費的人們,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從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水做起,讓我們的地球母親永遠年輕快活!
勤儉節約作文 篇2
蘇軾為官40年,精打細算過日子,從不亂花一分錢;周恩來總理勤儉節約,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艱苦樸素成為美談。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的奶奶也用一隻“小書包”教會了我勤儉節約。
有一天,我看到我的書包破了一個口子,我沒在意。過了幾天,放學回去,我把書包放在桌子上,看到書包的口子變大了,我大喊!奶奶過來說:“沒事,奶奶幫你縫。”就這樣,我幫奶奶穿針引線,奶奶幫我縫上了書包,可能是因為書包太硬了,我看到奶奶縫得十分費力。我對奶奶說:“要不你別縫了,這個書包我用了一年了,也髒了,讓媽媽給我買個新的吧。”“不用了,多漂亮的書包呀!不能因為一個口子就扔了呀,太可惜了。”奶奶說,接著,奶奶戴上老花鏡,中指帶上了頂針,一針一線地開始縫了起立。不一會兒,書包就縫好了,我拿過來一看,“呀,好棒啊!”原來的口子不見了,奶奶說:“一會兒把它刷乾淨就跟新的一樣了。”聽了這句話,我很感動。
透過這件小事,奶奶教會我勤儉節約的美德。今後,在我的學習、生活中,我也要像奶奶那樣,勤儉節約從一點一滴做起,形成一種習慣,把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下去。
勤儉節約作文 篇3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時,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我就覺得,一些在舊社會里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現在的孩子幸福,但生活中的困難就養成了他們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而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都是在蜜罐裡泡大的,從小就不知道節約,可想而知,長大後會變成一個只會享受,不會勞動的貪婪之人。而那些勤勞的人,懂得節約的人,既會辛勤地去勞動,又不會過於享受。因為他們知道,金錢是要經過辛苦的勞動之後才能掙得的。你聽過這個故事嗎?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上,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非常美滿。相傳在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他的兩個兒子,告誡他們:“你們想要一輩子不受飢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字去做。”
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到了一個“勤”字,老大把“勤”字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穀豐登。而他的妻子卻大手大腳,他的孩子也一點也不節約,白白的饅頭,吃了兩口就會扔掉了。久而久之,家裡沒有一點糧食。老二分到了一個“儉”字,也把“儉”字當成神諭供在中堂,早就把“勤”字拋到九霄雲外了。他疏於農事,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收穫的糧食不多。儘管一家人節衣縮食、省吃儉用,家裡還是不夠。這一年遇到乾旱,兩家都早已空空如也。一天清晨,哥倆遇上了,情急之下,竟把“勤”、“儉”兩字踩碎在地。這時,窗外竟飛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只勤不儉,勤也是白勤;只儉不勤,坐吃山空!
看完後,兄弟倆才恍然大悟。從此,他們勤儉持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兩兄弟的故事應該給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吧,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浪費呢?有人曾經這樣算過一筆帳:假如我們每天節約一分錢,我們全國13億人口就可以節約1300萬元錢,那麼處於飢餓狀態的貧困地區的孩子就會不再挨凍捱餓,他們就不再會對上學時那麼地渴望啊。想一想,節約一分錢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的容易啊!
一位水資源家曾說:“如果有人類的最後一滴水,那將是自己的眼淚。”從今天開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我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升油,讓我們都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吧!
勤儉節約作文 篇4
在生活中,吃零食、小吃……似乎已經成了同學們的“習慣”,沒擰緊水龍頭、白天開電燈等在同學們眼中也不算什麼大事。可是你們的父母的錢財與國家的資源都要因此而受到“威脅”。勤儉節約在我們的眼中永遠像一粒米、一棵草,那麼不起眼,不值得去想……
勤儉節約是什麼?雖然一直把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是你們真的做過勤儉節約的事嗎?你們真的理解了這個詞嗎?讓我們先來說說錢物吧!
父母的錢都來之不易,有打工的,也有的是日夜奔波到客戶家裡推銷產品的、出差到好幾個月才回一次家的'……而因為你的貪吃、貪玩,這些血汗錢都被一點一滴的“吞噬”,而父母的生活也得因為你而變得艱難,哪怕你的家境多麼富裕,因為你的隨意揮霍,這些錢財總會花光的。所以,我們要將那些買零食、買遊戲卡、玩具的錢攢起來。一天、兩天、三天……你總會攢到很多錢的:十元、一百元甚至一千元!你會變成一個“小富翁”!小時候的成功,會對你未來的事業很有幫助,錢物上的節約,請千萬要記住哦!
勤儉節約作文 篇5
我的姥姥十分的勤儉節約,有時,會為了一把菜和媽媽吵起來。下面就讓我來給你們講一講我的姥姥吧。
姥姥有一頭白花花的頭髮,歲月已在她的臉上寫下了幾道皺紋。眼已經凹陷下去。記得有一次,媽媽看見姥姥有一雙襪子破了一個小洞洞,當時,媽媽就對姥姥說;“媽,這雙襪子就不要再穿了,我再上街為您買一雙去!”
姥姥一下子站了起來,嚴厲的對媽媽說:“這雙襪子不就破了個小洞洞嗎,補一補就行了,把它扔掉不就可惜了嗎?”說著,從媽媽手裡拿走了那雙襪子,補去了。我尾隨其後,到了房間裡,只見姥姥一手拿針一手拿線認真的縫補襪子呢!
我坐在姥姥旁邊,問她:“姥姥,您的兒女都長大了,會掙錢了,到了晚年,您為什麼不享享清福呢?”姥姥笑呵呵的說:“唉!人啊!就要學會過日子,你別看一角一元不算什麼,可攢起來可是個大數目呀!”我點了點頭。
姥姥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我從姥姥的身上懂得了怎樣節約。姥姥,您的一番話會使我終身受益的。
勤儉節約作文 篇6
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勤和儉》:從前有一個農民叫吳成,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一定要照著兩個字去做。”後來,兄弟分家時,將匾一據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
日後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著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努力繼承併發揚光大。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節儉真正落實到行動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