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姑姑> 小姑姑學撐船

小姑姑學撐船

小姑姑學撐船

  小姑姑讀大一,牛仔褲,網眼衫,耳朵上掛著iphone,新潮得不得了。過年回家,碰到鄉里“鬧燈”(也就是玩龍燈),小姑姑因為形象好、氣質佳,被鄉親們一致推舉為給“採蓮船”撐船。

  開始的時候,小姑姑心裡不大樂意,嘴巴有點翹。聽她的意思是,時尚女性去做這件事太不合適了。可奶奶心裡是樂開了花:這撐船的角,不是誰都可以勝任的!大家既然推選了小姑姑,這是全家人的榮耀。她再三告誡小姑姑:“切不可裝模作樣,以免得罪了神靈。”

  二孃娘被專程請到堂屋,專門教小姑姑撐船。道具很簡單:一條紅綢子扎腰間,不過現在不用扎,那是正式表演時的行頭;一根撐篙手中拿,一時半會,也找不到一根合適的',小叔叔說:“得了,就拿撐衣竿代替吧。”

  要過年了,一大家子人也沒有啥事做,都圍在堂屋裡,看二孃娘教小姑姑撐採蓮船。

  二姑姑學過幾天的舞蹈,身子也靈活,可這會子用不上了。拿著撐衣竿在二孃娘身後比劃,一會東,一會西……二孃娘做得如風擺荷花,怎麼同樣的動作小姑姑做出來就是讓人難以接受?二孃娘倒是耐心,不焦也不,一邊做一邊講解:“手拿在撐竿的兩頭,不要拿死了,左邊來,收右手;右邊來,收左手……”小姑姑畢竟是讀書人,腦子活,慢慢地,這手上的活也有模有樣了。不過,二孃娘卻絲毫沒有表揚她的意思。

  “撐採蓮船,功夫在腳下。”二孃娘一板一眼教導小姑姑,“腳下的功夫到了,動作自然美了。”小姑姑大概是覺得有點意思,少有地“虛心”接受了。“左邊來蹬左膝,右邊來蹬右膝。”二孃娘前邊做,小姑姑後邊學。“蹬得下一些、輕一些,腳下得輕、下得密才好看!”生生花了一個下午,末了,二孃娘最後給小姑姑留了一大堆作業:反覆練習五百次。小姑姑當時瞪了瞪眼睛,沒敢作聲,因為奶奶盯著她的。

  自從小姑姑得了撐採蓮船的美差後,就成為大家羨慕的人,出門便有人跟她打招呼,一開口說話便有人誇:“這姑娘水靈”、“這姑娘伶俐”,最差也是“這姑娘漂亮”,這讓小姑姑多少找回些感覺!

  兩天後,二孃娘來“驗收”,小姑姑頭一回當眾表演。撐篙在小姑姑的手中忽起忽落,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放忽收,終了,二孃孃的評價是兩個字——“還好”。不過不算成功,接下來是動真格的,跟著鑼鼓班子走,按二孃孃的意思,跟著鑼鼓班子走好了,才能算是“畢業”。“咚咚鏘,咚咚鏘……”鑼鼓一起,聰明伶俐的小姑姑便亂了鼓點子,不知怎麼好。不好意思地望著二孃娘,二孃娘沒有責怪的意思,只是說:“叫你練五百遍,你肯定沒有練夠數。”小姑姑頭一回,臉紅到了耳根,怪不好意思地說道:“我下決心好好練,到時候再叫二孃娘來‘驗收’。”二孃娘笑笑說:“再不好好練,光光彩彩的事就變成丟人現眼的事了。我不驗收,你自己用心吧!”

  奶奶在一旁,早就盛好一碗滿滿的雞肉湯,那是給二孃孃的。鄉里人講究“貴人不可賤用”,但也不興給報酬。幫了人家的忙,人家滿不滿意,就看有沒有滿滿一碗肉湯。

  小姑姑下起真功夫來,全家人跟著高興,最高興的人當然是奶奶。小姑姑換掉了牛仔褲、網眼衫,穿上紅布褂,儼然一個村姑。早起還壓壓腿、下下腰,得了空便練將起來,而且口裡也像二孃娘那樣唸唸有詞:“咚咚鏘,咚咚鏘……”

  初四迎燈,初六出行。出行那天,照舊例,採蓮船是要打場子表演的。大小兩個灣,全村幾百號人都要圍過來欣賞。採蓮船扎得精巧,坐船的新媳婦長得俊俏,小姑姑身披紅襖,腰紮上長的紅綢子,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根纏滿了紅綢的撐船篙,在她手中舞得如行雲如流水,博得一陣又陣的喝彩聲……

  採蓮船嘛(喲喲)

  紙紮花嘛(呀咳)

  特來貴府嘛(呀外喲)

  賀新春來(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