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遊故宮作文錦集8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遊故宮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遊故宮作文 篇1
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了北京,一路上我興奮極了。下了飛機,我們直奔賓館,放下行李,步行了大約十多分鐘就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們一邊走一邊參觀,一邊不停地拍照。
走過天安門城樓,我們來到了故宮。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我們一行跟著導遊阿姨邊聽著她的講解邊參觀,可故宮實在太大了,走到後來我實在走不動了,只好趴在爸爸的背上。
來到保和殿,只聽導遊阿姨說,這個殿一般的人是不能進去的,只有進士才能進去,我說:“那我能進去了。”大家一愣,我指指我的眼鏡,說:“我已經‘近視’啦,不是可以進去了嗎!”大家都鬨堂大笑了起來。
參觀完故宮,已經到了晚上,我們一行來到北京著名的“全聚德”,美美地吃起香噴噴的烤鴨。
遊故宮作文 篇2
今天,我們來到了故宮。
我們先到了廣場,廣場大極了!廣場上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橋下有一條金水河,形似玉帶,漂亮極了。
站在廣場上,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太和殿。往太和殿內一看,太和殿內金光閃閃的寶座,坐落在正中的須彌坐式楠木平臺上,寶座周圍是六根瀝粉蟠龍金柱,氣勢磅礴。
參觀了太和殿,我們來到了乾清宮。乾清宮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寢宮。皇帝在乾清宮處理政務,召見臣工,接見外國使臣及內廷受賀和舉行家宴。
接著我們進了御花園,御花園裡有一座亭子。蔥鬱的樹叢映襯著紅色的牆壁和金黃的琉璃瓦。神氣極了!亭子旁邊是一座山,那座山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假山,四處是碧綠的樹木,美麗極了。
隨後,我們還參觀了中和殿、保和殿等地方,最後,就到達了故宮的正門。走出正門,我再一次回首遙望著這座古老的宮殿,心裡默默的祝願著:祝願祖國繁榮富強,一代更比一代強。
遊故宮作文 篇3
今天,我們一家三口懷著激動的心情遊覽了北京的特色建築群之一,也是北京的名勝古蹟之一——故宮。
故宮也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面積72萬平方米,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簷,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它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院內陳列我國各個朝代的藝術珍品,是中國最豐富的文化和藝術的寶庫。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併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整個紫禁城。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在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傑作。它標誌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北京故宮遊記作文500字北京故宮遊記作文500字。
走進故宮的大門,迎面就是太和門廣場,寬闊的'廣場,兩邊對稱著兩頭銅獅,金碧輝煌的大門讓我們的眼睛頓時一亮,繼續往裡走,就是太和殿了,那造型獨特,五彩繽紛的大殿讓我們大開了眼界,太和殿是皇宮內建築等級最高的宮殿,它高大約35米,是整個紫禁城中最高的宮殿,在宮殿的四周,分佈著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個神獸的雕像,在宮殿中,是皇帝坐的龍椅,這個宮殿,是皇帝舉行節日的時候使用的宮殿。
繼續往裡走,我們又到達了坤寧宮,這個地方是皇帝娶王妃時用的地方,再娶王妃時,這個宮殿當做皇帝的洞房,然後皇帝和王妃共住三天,再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整個坤寧宮顯得小巧、別緻,雖然沒有太和殿那種大氣的氣氛,但是到處都不失自己的特色,真不愧為中華宮殿的瑰寶。
再往裡走,我們又到了御花園,御花園有奇花異草、亭臺樓閣、嶙峋山石、石子畫為路,這御花園中,有彎彎曲曲盤成一圈奇特的樹木,也有供人休息的小巧涼亭,有奇形怪狀的各種塑像,也有形狀奇異的山石假山。
很快,我們就沿著中路走到了故宮的最北邊,其中游覽了到達了故宮的北門——神武門氣魄雄偉的神武門作為皇宮的後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神武門面對是景山,一座座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假山在鬱鬱蔥蔥的樹木掩映下,格外讓人目不暇接。
故宮一遊使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築實在是無以倫比的傑作,它真是一個奇蹟。我們讚歎我們祖先精心設計,巧奪天工,讚歎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輝煌,讚歎我們中華兒女的聰慧,我們更應該為古人建造這麼宏偉壯麗的宮殿感到驕傲和自豪
遊故宮作文 篇4
故宮,明清24位皇帝住過的地方,它像一個謎,一直吸引著我。這次故宮研學探索中,我解開了一些謎底。
顏色之謎
參觀故宮時,我發現故宮大部分宮殿都是紅、黃這兩種顏色的。朱牆金瓦,朱門金釘,是故宮建築的最大特色。難怪以前民間有謠傳,說故宮所有宮殿都是用金子做的,每當正午時分,你只要從山上瞅瞅故宮,就會發現這座宮殿放射出如金子般的亮光。
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這是因為黃色有著皇權至高無上的意思,而紅色象徵著喜慶、富貴,所以這兩種顏色就成了故宮的主色調。在一片硃紅和金黃之間,點綴著一些青綠色線條圖案,整個故宮的建築都顯得雍容華貴,流光溢彩了。
故宮有一個覆蓋黑瓦的地方,就是文淵閣。原來在我們古代的風水學中,黑色屬水,而文淵閣是藏書的地方,書本最怕的就是火了,水能克火,因此文淵閣的屋頂就設計成黑色的。
怪獸之謎
在故宮,我發現故宮裡面藏了許多怪獸。幾乎所有的宮殿屋簷上都有小怪獸。太和殿上的小獸達到了十隻,它們從外到內的名字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狎魚、狻猊、獬豸、鬥牛及行什。各宮殿屋簷小獸的數量各不相同,那是由宮殿等級的高低決定的,等級越高,小獸便越多,反之,小獸便越少。
除了屋上有怪獸,地上也有。在乾清門前,有兩隻獅子,耷拉著耳朵,閉著眼。這是有寓意的。因為官員有時候也會進到後宮去找皇帝,也難免會看到皇帝的一些隱私,這兩隻閉著眼、耷拉著耳朵的獅子就是用來警示官員不將那些隱私說出去。
數字之謎
走完故宮,我還發現故宮的建築數字普遍都跟九和五有關。如內金水橋是由五座漢白玉拱橋組成的;午門有五個門洞,上面一排有九間屋子;許多宮殿大門的門釘均為9排9列。中國古代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徵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之尊。
這趟故宮研學,我解開了三個謎題,但在故宮中,還有許許多多未解之謎,等著我們去探索!
遊故宮作文 篇5
今天,我帶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遊覽鼎鼎有名的故宮,故宮又稱為紫禁城,是古代皇帝辦公的地方。故宮前面的廣場上不種一草一木,是為了保護皇帝的安全。因為古代刺殺皇帝的案子不少,而正是這個原因,後來的皇帝索性不種一棵樹,並且地面都鋪了十層磚,以防刺客挖地道行刺。
故宮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座皇宮,如果一個人剛出生就開始遊覽故宮,假設他每天逛一間房,那麼等他遊覽完時,他已經整整27歲了。
故宮真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遊故宮作文 篇6
你去過紫禁城嗎?我去了!
順著入口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巍峨的城門——午門。媽媽告訴我,這是古代犯了罪的人接受處罰的地方。看著空曠的廣場,我的腦海裡突然出現了電視裡的畫面:高高舉起刀的劊子手,接受懲罰的罪犯的絕望、驚恐的眼。我不由有點害怕了,不由得拉緊媽媽的手,加快前進的步伐。
隨著擁擠的人流從午門走進去,才是真正的紫禁城,我跨過門檻,霎時,眼前一亮。一座龐大的宮殿展現在眼前,雄偉、壯麗,和電視裡的一模一樣!宮殿的石階兩旁,有著用銅做的神獸。沿著石階緩緩走進宮殿,講解儀裡說這是“太和殿”,是群臣朝拜皇帝的地方。我不由得幻想自己是女皇帝——歷史上的慈禧太后,在直奔大殿作早朝。走進宮殿,卻被一條冰冷的欄杆攔住丁,聽導遊說,宮殿裡每一塊磚都是由黃金精煉而成的,每一塊都價值連城。天,古代皇帝的生活真奢侈啊!
走過太和殿便是中和殿、保和殿,它們一起並稱三大殿,他們的做工真是精美異常。在太陽的映襯下,黃色的琉璃瓦閃爍著寶石般的光,美不勝收。不禁感嘆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設計與手藝。
接著,我們還參觀了乾清宮、寶和宮等,還有那美麗的御花園……
遊故宮作文 篇7
20xx年8月7日,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東北最大的城市之一瀋陽,我們冒著炎熱酷暑的天氣去了瀋陽故宮參觀遊玩。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兩座帝王宮殿建築群之一,建於1631年,是清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順治也在這裡繼位,並於當年八關,建築統治全中國。
瀋陽故宮保留了當年建築風貌,十分壯觀,金碧輝煌,還保留著許多文物及皇宮起居用品,給人以光彩奪目的感覺,是一座巨大的文化歷史寶庫,也是世界遺產。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3點,我們來到宮內的後花園,我挑了一件清朝格格的衣服,還有頭飾。感覺穿越到了古代,我笑哈哈的坐在大龍椅上,漫步在花園的花叢裡拍照留念,最後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瀋陽故宮!發誓下次還要來瀋陽故宮!
遊故宮作文 篇8
我在北京玩過許多地方:八達嶺長城、圓明園、故宮、頤和園、鳥巢、水立方、故宮……可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還是故宮。
北京故宮,以前叫做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北京故宮的建築佈局嚴格分成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現在很多宮殿裡面都不讓人進了,所以在人山人海中,我基本是看不到裡面的,只能看一下外面了。
一走進太和門,眼前出現一個非常大的院子,這是一個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院子。後面的太和殿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鑾殿,象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皇帝登上皇位、隊伍出征等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儀式,那麼多人是要這麼大的院子的。
在太和殿外面的兩個角落,各有一件器具。其中一個是在一塊石板上面,中間插了一根鐵針,周圍有都刻度,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個叫“日晟”,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當太陽昇起時,鐵針的投影只向哪個時刻,就表示什麼時候了。日晟的對面就是一座石頭亭子叫“嘉量”,是計量器具,用來稱量東西的。那麼為什麼要把這兩件器具擺放在這兒呢?因為在中國古代,它們代表上天的旨意和國家的統一,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紫禁城最大的雲龍石雕,在保和殿後。電子導遊說這是一塊完整的石頭,但這麼大一塊石頭是怎麼運過來的呢?看了說明我才知道,當年建紫禁城的時候,皇帝叫了民夫2萬多人,在沿途挖水井,在冬天的時候就用水潑在地上,讓路上結上冰凍,就將這塊巨石放在木棍或鐵棒上面,連拽帶推的運到北京故宮的工地上,古代的人民好聰明呀!
北京故宮裡大部分宮殿都是紅牆黃瓦、朱門金釘。我問媽媽這個金黃色的瓦是不是真的金子,媽媽笑著說這個是琉璃瓦,我們紹興的房子用的瓦都是黑色的,江南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黑瓦白牆,而皇家中用的瓦大部分都是用黃色的,而牆都是紅色的,媽媽說這是因為在古代黃、紅色被規定為代表皇室色彩,有皇權的象徵。北京故宮真的很大,很多地方我們也沒有去,細細的聽電子導遊講解,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只是可惜很多我沒有記住,大家如果有興趣就自己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