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詞好句> 抗戰詩詞精選2015

抗戰詩詞

抗戰詩詞精選2015

  憑弔騰衝國殤墓園

  畢天祥

  碧血千秋念國殤,捐軀抗戰掃扶桑。

  鳳山倭冢屍猶在,寄語東瀛莫健忘。

  讀《烽火餘生》,憶抗戰偉績

  陳德霖

  烽火餘生百鍊鋼,高歌抗日紀滄桑。

  如聞鐵馬金戈勇,似見英雄鬥志昂。

  血沃神州書壯偉,泉滋大地淚蒼茫。

  篇篇銘刻征程跡,字字鳴鐘警示長。

  注:《烽火餘生》,系昭通黃埔同學會抗戰回憶錄及有關抗戰的昭通資料文集。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迤騰細浪,

  烏蒙磅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詩詞賞析:

  說到毛澤東詩詞中與抗日有關的詩詞,首先要提《七律·長征》。

  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在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下,紅軍搶渡湘江又遭慘敗,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餘人。在紅軍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毛澤東向中央政治局提議,放棄北上湘西往敵人重兵把守的`圈子裡鑽的錯誤主張,改向敵人力量相對薄弱的貴州進發。經過激烈爭論,政治局最終同意了毛澤東的提議,帶領紅軍突破敵軍的重重封鎖進入貴州,後又強渡烏江、佔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擺脫了40萬敵軍的圍追堵截。緊接著又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到達四川功。再後,於1935年9月突破天險臘子口進入甘南,佔領岷州;10月又佔領通渭,獲得了紅軍戰略大轉移的初步勝利。

  就是在這樣“豁然開朗”的亢奮狀態下,毛澤東寫了《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迤騰細浪,烏蒙磅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在日寇侵佔我國東北三省、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的主要矛盾時,紅軍不畏艱險,長途跋涉兩萬裡,突破敵軍的封鎖和路途的艱難,進行了史無前例的長征北上抗日,這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舉動既儲存了自己,又贏得了民心。這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最後勝利至關重要的一步。所以,《七律·長征》非同一般的作戰行軍詩,它是紅軍北上抗日的雄壯序曲,是紅軍能征服一切艱難險阻的豪邁宣言,所以,它具有特別重要的抗戰史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