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彙總十篇

國學經典作文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彙總十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我從來不知道,在我牙牙學語時,媽媽教會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漢語言的精華;我也不知道,獨自玩耍時,媽媽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我更不知道易學好記的百家姓原來也出自於中華的傳統文化。後來,在老師那裡,在課外書裡,在電視裡,讓我明白,媽媽,為什麼在我懵懂的世界裡便播下文明的種子;老師,為什麼在我學習的路上讓我們又誦讀又實踐。這些言簡意豐,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響著我。

  我從小喜歡誦讀經典,我和其他同齡的孩子便有了幾分不同,老師們都誇獎我是最懂禮貌、最善良的好孩子。當同學們在下課盡情嬉戲的時候,我會捧著一本散發油墨香的書靜靜的讀著;當他們因為一件小事而爭得面紅耳赤時,我會笑著去勸慰他們;當他們因為我遊戲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責我時,我會一笑置之;“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當他們有了困難而需要幫助時,我會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因為我不會忘記: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點睛之筆。當村裡的孩子們守在熒屏前時,我會神遊於故事中的精彩世界,當天色已晚,月光朦朧時,我還不忘手捧一本《增廣賢文》漸漸沉入夢鄉。因為喜歡讀書,在無意中我的積累量多了起來。精彩紛層的語文課堂,總是我施展才華的好地方。不得不令其他同學瞠目結舌。老師提問“花有重開日”的下一句時,我會脫口而出“人無再少年”,他們哪裡知道,在課餘時間,我早已把《弟子規》《三字經》《增廣賢文》《百家姓》等當成了我最好的夥伴!”

  是的,與經典為友,伴幸福同行,經典是我成長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讓我們一起背誦經典詩文,讓經典詩文瀰漫實驗二校,飄逸到雅正校園吧!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當你淚眼朦朧抱頭痛苦時,是什麼像一展陽光照入你心田;當你無憂無慮揮灑快樂時,是什麼為你新增一分色彩;當你激情萬丈熱血澎湃時,是什麼為你指引黑暗中的路途;它在成長的路上無處不在,我想它是——國學。

  秋天來了,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望著窗外的梧桐樹,滿滿的有一懷抱那麼粗,秋風瑟瑟,金黃的葉子隨風飄下。我走到戶外,拾起一塊石頭,撿起一片落葉,望向一片金黃,不禁吟道“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繼續向前走著,一抹黃闖入我的視野,一棵草在亂石裡生長,這時我彷彿看見了茫茫草原上的熊熊大火和泥土下的生機勃勃的草根,不禁感嘆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知不覺天暗了下來,向西邊望去,不知何時一滴黃墨暈開了天空,讓人不禁想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點點憂傷。

  小時候,抱著《論語》、《詩經》牙牙學語,聽著‘孟母三遷’的故事,望向天空幻想著祖先的樣子。

  深邃的目光望透層層的雲霧,我彷彿看見了,孔子在學堂裡耐心教導,聽見了朗朗的讀書聲;我還看見了,孟母帶著孟子匆匆忙忙的搬家,不知是否找到合適的住所?看見了,顏回在寒冬臘月不惜跳入冰湖搶救經書。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呼?傳不習呼?”古代文化在歷史的長流裡千百年來不失那動人的姿色,叩擊著人們的心靈。漸漸緩過神來,收回視線,望向手中的書本,看著這一個個靈動的漢字彷彿像那一個個小精靈,嘀嘀咕咕但不知在說些什麼,是在談論那書中的奇妙意境嗎?

  文人墨客的高尚品質和遠大抱負凝聚成中華民族的瑰寶,那是一片淨土,能給予人思想的洗滌;那是一片深林,能給予人身心的愉悅;那是一片汪洋,能給予人心靈的安慰。當你憂傷時,讀一讀國學吧!它教會你如何坦然;當你浮躁時,讀一讀國學吧!它教會你如何靜心;當你迷茫時,讀一讀國學吧!它為你指引方向。

  讓我們乘著這一葉帆舟,在國學的海洋裡揚帆遠航!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著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著,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儘管現在家裡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於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複習鞏固。

  助人為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嚮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啟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專家點評:

  本篇議論文圍繞“國學伴我成長”進行了論述,運用《三字經》引入論題,透過一系列豐富的道理論證進行了富有說服力的闡述。語言流暢而極有感染力,內涵深刻,發人深省。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伴著琅琅的讀書聲,學校開始了每天必修的課程——國學。

  在我還未進校門的時候,爺爺常常教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當時我還小,只知道這叫《三字經》讀起來朗朗上口,但並不理解什麼意思。

  直到現在,我才逐漸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我喜愛國學不僅僅在於他無限的魅力,更在於他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關於學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思考的重要性以及要合理利用書本的知識;“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上虛心請教。

  關於孝道,“子欲養而親不待”告訴我們行孝要及時;“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則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的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我麼你要善待照顧父母,用真心愛父母。

  關於處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告訴我們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清強加給別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告訴我們要學會尊敬他人;“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告訴我們要知錯能改,就是最好的了。

  國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夜空;國學如沙漠中的一株小草,點染了沙土;而今,他似一位導師,伴著我成長!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記得小時候,爺爺就常常教我背《三字經》、古詩宋詞等,但那些深奧的意思我總是不太清楚,直到老師給我看了《國學經典》這本書後,我對國學才有了更深的體會。

  《國學經典》裡的內容使我受益匪淺,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如“香九齡,能溫席。

  孝於親,所當執。”講的是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在寒冷的冬天裡幫父親暖被窩的事。

  他這麼小就知道孝敬父親,這種孝心讓我感動,想想現在的我們又有幾個能做到孝敬父母呢?每天父母下班回來,我們有給父母倒過一杯水嗎?有幫他們捶過背嗎?都沒有。

  父母上班那麼辛苦,我們更應該要孝敬他們,這樣才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又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這句話是孔子說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行的。

  是啊,如果不守信,別人就不會尊重你,信任你。

  我就遭遇過不守信的事,那是一個星期天,好友林冰說好來我家玩,可我在家等了一個早上都不見她的蹤影。

  第二天她才跟我說她伯伯帶她去玩,所以才沒來,我聽後只是冷冷地應了聲“哦”。

  從此以後,我就不信任她了。

  所以說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做到,沒有能力做到的事就不要輕易答應,答應了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地去做,不能失信於人。

  再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不僅能讓我瞭解許多歷史名人故事,還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就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成長吧!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國學經典》是一本傳揚我們中國經典文化的書籍,是我們祖先讓我們從其中的知識和故事中學到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在經典要義這一章有這樣一些話讓我記憶猶新,比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告訴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實回答,所以我們不知道的就是要說不知道,好請教老師和同學。“萬物之生意,最可觀。”這句話告訴我們:萬物的生長情況是最值得觀賞的,我們應當多去觀賞一下各種動植物的生長情況。“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告訴我們:水石靈動的,代表了變通,比喻聰明的人;山是沉穩的,代表了沉靜,比喻仁德的人。

  在故事這一章裡,許多的故事都帶著一些道理。如《曾子殺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誠實守信,不要去欺騙別人,小朋友千萬不要從小養成欺騙別人的壞習慣。《網開三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別人,如果我寬容了別人,以後別人也會幫助我們。《子罕睦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因為謙讓了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

  看,《國學經典》豐富多彩吧,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誦讀它吧!讓我們從優秀的國學經典中懂得知識與道理,讓它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

國學經典作文 篇7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漫長的歲月為她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字骨,畫魂,音容,文氣,詩節,鐫刻下了五千年曆史的興頹變遷,凝鍊成了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鑄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五術六藝,諸子百家,楚辭漢賦,唐詩宋詞,這些用智慧凝成的思緒,用哲理匯成的情思,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國學的深刻與博大,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深邃的美.它教會我們如何處事,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吾靜而思之,有此心得:凡欲成大事,立偉業者,其身須自強,其德須淳厚,以此為本,蓄以時日,加以磨鍊,方可達一代英傑之境界.在竟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謀求發展,在社會佔有一席之地,我們所需要的不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嗎?

  《史記》是國學經典中一塊璀璨的奇葩.它記錄的是歷史,卻又不單單是歷史.它折射出的是一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堅韌氣節.司馬遷,這個在風雨中煢煢子立的長者,正是因為他的忍辱負重,他的堅強執著,才有了這部號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煌煌鉅著.他用不屈的精神鑄就的傲骨,使歷史的長鍾渾厚有音.

  歲月的梭子已在歷史的詩篇中悄然劃過,一個又一個偉大的詩人,智者已離我們遠去,但是消逝的是他們的軀體,不滅的是他們的靈魂.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篇又一篇發人深思的文章,留下一部又一部震憾思想,衝擊心靈的文學著作.時代的鐘聲已在21世紀的今天深沉敲響.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作為一名正中學子,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國學經典,應該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這筆寶貴財富?

  毫無疑問,應該學習,繼承,發揚!

  清晨醒來,手捧《歸去來兮辭》,站在校園的柳樹下,讓自己的精神伴隨著清爽的晨風,放飛到靜謐,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思想沉澱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穫一份世外的寧靜.

  華燈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輕輕滑過泛黃的《詩經》;無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繾綣,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這豪邁,都是國學經典帶給我們的美的感受與體驗.這便是文學的魅力,這便是國學經典的魅力,洗滌人的心靈,充實人的思想!

  國學經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張力.詩行意味著寬度,詩人意味著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讀者構成了長度,不朽的國學靈魂讓三維空間充滿了文學的智慧與靈性.汗青似乎依舊淡淡滲出,優美的重章疊句,用思緒凝成的經典卻跨越數十個世紀抵達心魂.日益發展的資訊網路只不過縮短了物質的距離,而國學經典卻打通了連線古典與現代的時光隧道,使我們的心靈有一個埠,能與千年前的先哲和智者對話,與千年前的智慧和思想產生共鳴.所以,請不要閒置這個寶貴的埠,拂去積滿的灰塵,去細細品味這古老卻不陳舊,遙遠卻依舊教育世人的國學經典吧!

  讓我們從日常做起,誦讀國學經典,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用我們的言行守候國學這片泛土,用我們不斷的繼承和發揚,使民族的精魂萬古長青!

國學經典作文 篇8

  中華傳統文化是經過時間的洗禮而積澱下來的精華。

  王國維為它衣帶漸寬,毛澤東為它橘洲東覽,葉嘉瑩為它揚書闊談。中華傳統文化無時無刻不展現它動人心魄的魅力。

  中華傳統文化,是啟蒙人生的智慧。

  關於學習,流芳百世的孔聖人字字珠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樣虛心的學習精神,正是我們一直所追尋的。荀老先生則苦口婆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讓我們懂得了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憂國憂民的陸游,也總結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格言。就連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宋濂,也不忘告訴我們“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這樣的學習的心得。

  至於國家大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貴精神。龔自珍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那忠於國家的愛國品質,岳飛、辛棄疾、文天祥……就連李清照這樣的女子都發出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吶喊。作為新世紀青年的我們,生活在祖國庇佑下的我們,如何不熱血沸騰?

  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詩詞歌賦,常常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嚐出淡淡的情感,有甜有苦,正如人生百味。讀經典,也卻似是讀一個又一個人生。

  每一句景色,都似是一句疑問。邊草、明月、胡笳絕,邊塞寥廣何人瞭解又有何人在此逍遙?青杏、綠水、人家繞,新增換了誰人體會又有誰人迎風調笑?西風、馬蹄、雄關漫道,戰爭殘酷無人知曉有哪兒有人明瞭?

  每一句疑問,都似前人的前塵往事,如今還可回味到。除此,我們的傳統文化,還能感受前人的故事與心跳。

  我們痛,痛楚懷王終不察夫民心,又悲屈原步馬蘭皋、淚灑汨江的淒涼;我們怨,怨焦仲卿軟弱無能,又憐蘭芝不懼世俗,為情投湖的情長;我們恨,恨戰亂世道的昏暗,又傷杜甫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憂傷。

  由經典,我們懂得了世間冷暖,也懂得了家國難忘;我們瞭解了世事繁華,也瞭解了飢疾病荒;我們看盡了離合悲歡,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無論我們所在何時,身處何方,國學經典所帶給我們的訓誡與感動,永生難忘。

國學經典作文 篇9

  輕輕地,捧起一本名著;靜靜地,品味著生動優美的文字。我,不斷地在心中追憶著它——國學。

  年幼的我們是懵懂的,不理解這些文字隱藏的深沉含義,只是在家長與老師的要求下,背的滾瓜爛熟。在記與背的過程中,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促使著我們不斷領悟著這些文字中隱藏的道理。於是,我們不再調皮,不再年幼無知,一步一步,不斷上升。國學,是陪伴著我們成長的。

  國學,是古人經一生風風雨雨,嘔心瀝血的結晶,是對自己人生的品味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流傳至今,它,經歷過千百年的滄桑,每一個文字,都佈滿歷史的痕跡,我能看到它流傳至今的不易。國學,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則是經典,經典必然家喻戶曉。它教我們明辨是與非,在聖人與智者的教誨下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從而在生活上的每個細節,言行舉止上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從國學故事中的每一點,每一滴,都能感受到無比高尚的情懷。這些先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使我們受益終生。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也讀過不少國學經典,每一篇,都教給我無比實用的道理。成語故事教給我為人處世的許多道理,像做事要持之以恆、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等;讀著《秋思》,我感受到了作者是那麼的思念家鄉,不禁潸然淚下;捧起一本《三國演義》,我佩服起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又為劉備的又一次勝仗而喝彩。我常常不知不覺沉浸在國學的世界當中。

  國學,也存於生活當中。學習上,我們會“溫故而知新”這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了解新的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才可以收穫新的知識;做人上,我們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它告訴我們要向別人不斷學習,不能一味自大;甚至在商業上,也能運用到《孫子兵法》中的種種計謀。寫到這裡,我不禁感嘆:中國國學經典真是無所不能!

  暢遊在國學的海洋中,品一袖芬芳。國學,將伴我一生成長。品國學之經典,奏中華之樂章!

國學經典作文 篇10

  為了進一步弘揚名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引領我校學生,透過誦讀國學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良品質,學校定於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並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著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於,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在是五年級一班出場。”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後,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說完了總序,接著,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後班長用口令整整隊,並向評委敬禮,接著,我班便出場。緊接著,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總序,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八章的內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囉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機會,讓我明白,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