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的觀後感範文1000字
今天,看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深深地被震撼著。
無論這部影片怎麼樣戲劇化地簡化了事情的經過,想象力都足以讓人抵達可以觸控到那道高牆的地方。灰色、高大的圍牆隔開了目光,隔開了一切。漫漫無期的歲月,寂寞無望的日子,精神一點點被磨蝕,靈魂逐漸在扭曲,心靈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經感覺不到麻木。哀大莫過於心死,所謂的“希望”“信念”已然連同他們的肉體一同被禁錮起來。只有《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著自由的感覺。哪怕只是剎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個飛掠而過閃光,卻似乎喚醒了囚犯心底裡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或許這片刻的清醒,剎那的釋放,將帶來更沉重的壓抑,就如揭開傷口上的血痂。
而我們這些人呢?我們又是否自由呢?也許我們的身體是自由的,可是靈魂呢?我清楚的記得那位老圖書管理員自殺前的那句對白“我是否該把那個主管殺了,好讓他們送我回家”。“回家”,是的,那裡才是屬於他的世界,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有的僅僅是孤獨,可怕的孤獨。曾幾何時這世界是否也讓你感到孤獨呢?一個擁有“自由”的人。當我們面對逆境幾近絕望時,該等待誰來救贖呢?上帝麼?他不會來的,除非你和他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主人公安迪是位清醒的智者,是位堅韌的勇士,一次次挫折沒有將他打垮,一次次破滅的希望沒有將他擊潰。當他從500碼長的汙糞管道中爬出,滾落到小溪中,此時雷電交加,大雨滂沱,他伸開雙臂,擁抱著風雨,擁抱著信念,擁抱著自由,擁抱著新的希望。他做到了,他成功的救贖了自己。
安迪用他的智慧和純粹的自由之心,為自己爭取了做人的尊嚴——快樂,幸福。一切都來得不那麼快。19年!19年的忍耐和心思,都只為一個詞:“hope!”
yes,it’sonlyahope!onlyaboutfree……
當影片裡的兩位患難朋友,終於自由地在藍得一望無際的大海邊擁抱,希望的形狀便變成了海的形狀。
我們只是平庸生活中被積習打磨得光亮,沒有稜角和疼痛的棋子,被動,任人宰割。
但安迪告訴你——敲碎你光滑的外殼告訴你:
“你是粗糙自由的石頭!沒有人可以把你的粗糙的內心也打磨光滑;
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是的錘子,鑿子和刻刀,給自己自由和希望;
你才那是制定下棋規則的`人——走出那圍困你的棋局,把希望的韁繩釋放到很遠很遠的,連你自己都沒有觸控過的最深的未知裡,敢於觸控未知,你就獲得了希望!”
未知是那個充滿希望和想象的世界。
其實,安迪首先是個高智慧的“囚犯”,外在的高牆沒能阻止他和宇宙連線的智慧——上帝只給他智慧,他卻給自己希望!
要逃!這是最簡單的心願!但是怎麼逃?這是最嚴酷的考驗!不是隻有經過陰溝時的腐臭所能相抵的——19年的等待,19乘以365天,分分秒秒的反抗之心——怎樣才能不厭倦,不疲勞?是希望!當雷聲咆哮時,當閃電撕裂醜陋的面具,美麗而純潔的靈魂,在暴風雨中沖刷去最沉重汙濁的枷鎖,飛向了維護人格尊嚴的自由之國。
擁抱著,激動的不是心——是大海。
因為,解放了的心已經融化成空氣,無所不在。自由,瀰漫為陽光,緘默而溫暖。
它沒有聲響,只有盈滿熱淚的眼眶,在幸福在中流成平靜恬然的日子。
沒有回憶,只有友誼。
沒有絕望,只有永不止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