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課文阿長與山海經的優秀教學設計

課文阿長與山海經的優秀教學設計

課文阿長與山海經的優秀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朝花夕始》,文章幾乎按照生活的原樣,真實而親切的再現了魯迅童年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在魯迅的童年中長媽媽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她饒舌、多事、有許多繁文縟節,但又爽朗熱情、樂於助人,有著淳樸、寬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透過兒時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這樣一個勞動婦女的深沉的懷念之情。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進一步加快閱讀速度,提高單位時間的閱讀效率。

  2、理清作者用幾件事來塑造長媽媽,重點寫的是什麼?

  3、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歸納文章的中心,體會作者的感情。

  4、學習詳略得當、欲揚先抑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魯迅先生對長媽媽感情的變化及懷念之情。

  【教學設計依據】

  關於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根據文字自身提供的資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本文配合第二單元速讀訓練而設計,篇幅較長,旨在透過速讀訓練,提高快速理解文字的能力。注重三個緯度目標的和諧統一;理解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力求緊靠文字。重點理解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句子,提高閱讀記敘文的能力。

  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暴露出的問題很多,寫人記事,選材不典型,人物形象不生動,敘事幹乾巴巴,缺乏細節描寫。用兩件事或多件事寫人,詳略不得當、不能圍繞中心選材,透過本文學習適當的指導學生用幾件事寫人。在學習方式上採用接受、體驗與發現相結合,獨立自主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複習回憶魯迅先生的生平及創作情況。

  2、阿長是先生時時提起的人物,曾幾次被寫入作品中。在這些作品中,先生對他作了較全面的介紹,而且通過幾件互不關聯的事描繪了她的性格。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美女蛇的故事就出自阿長之口。在《貓·鼠·狗》中,阿長害死了魯迅先生養的一隻小隱鼠,以至在《阿長與〈山海經〉》這篇回憶散文中先生仍然耿耿於懷。在本篇中,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記敘了長媽媽給他兒時留下的印象,把長媽媽這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阿長是魯迅先生家的保姆,她又怎麼會跟《山海經》有聯絡呢?

  二、速讀課文

  用四到五分鐘的時間速讀課文(全文2750字左右),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大體內容。

  解決:文章圍繞阿長寫了那些事情?在文章中標上序號。

  要點:

  1、名字的'來歷。

  2、切切察察、說話的神態、喜歡打小報告。

  3、睡相不好。

  4、煩瑣的規矩:

  除夕夜吃福橘,人死了,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飯粒落到地上,曬褲子的竹竿底下

  5、長毛的故事。

  6、《山海經》的故事。

  三、討論

  再讀六件事,討論:作者透過這些真切、生動的細節描寫塑造了一個怎樣的阿長?

  要點:

  一個普通到沒人要知道她名字的農村婦女──舊社會的保姆

  饒舌多事,不拘小節,善良、真誠、淳樸、無知

  關心體貼幫助孩子、做事認真、樂於助人

  四、深入理解文字,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1、抓住文字,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和句子。

  2、哪一部分寫的詳細?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朗讀阿長買《山海經》一節,思考: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時,我是怎麼想的?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理?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麼反應?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3、魯迅先生為什麼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五、小結

  1、總體上說,作者對長媽媽是尊敬、喜愛的,有著一種深沉的懷念之情,但作者不是直接寫阿長身上的好處、寫對她的懷念,而是先寫了她身上存在的許多缺點和不足,表達對她的憎惡、討厭,這種表現手法就叫欲揚先抑。你認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

  (根據課堂情況教師適當的點撥,要點:真實、自然、突出後者。)

  2、自主歸納寫作上的特點,想想哪些可以借鑑到你的寫作中?

  (根據課堂動態,結合學生的寫作情況適當指導。)

  六、讀寫結合

  選一個你熟悉的人物,透過兩三件事,儘可能把人物寫得真實、生動、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