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有關六年級觀察日記彙編八篇

六年級觀察日記

有關六年級觀察日記彙編八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觀察日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觀察日記 篇1

  種黃豆是件新鮮的事兒,它的生長過程很有趣,發芽、長葉、結果的變化和特點,我也想種一盤.於是今天就開工了.

  涼爽的天氣使人特別舒服,我拿來玻璃瓶和一個鐵鏟,到花園裡小心翼翼地剷起了幾堆土,邊鏟還邊想著:不能鏟黏的土,否則會長不出來.鏟了半瓶泥土後,我拿起一顆顆黃豆,然後用一支沒有用的筆挖一個小洞,把一顆黃豆放進去,再蓋上一層薄薄的土,這樣依次迴圈,就算是成功地把黃豆種好了.可現在還差一步,那就是澆水啦!水澆得要適量,別太多,也別太少,只要讓土壤稍稍溼潤就行了.

  過了幾天,黃豆依然沒有動靜,著急的我還真想把它挖出來看看什麼回事呢,無意中我發現瓶的底部有一條條白色的根,後來,黃豆芽終於破土而出,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它越長越高,葉子越來越多了.現在黃豆苗已經被我移到了地上,讓它慢慢生長.

  在種黃豆的過程中,鍛鍊了我的耐性,使我有了耐心去做事,不會因為沒耐性而做得不好.

六年級觀察日記 篇2

  9月7日星期一晴

  今天上課第二節課是科學課上種子發芽,快下課老師發給我們幾個盒子和十幾粒豆子叫我們去做種子發芽的實驗。

  回到教室,我把盒子的底層鋪上餐巾紙在上面放上綠豆再在綠豆上鋪上一層薄薄的紙,最後放上水,我決定每天換一次水和紙。

  9月8日星期二晴

  綠豆起先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下課了我又連忙拿起盒子觀察綠豆,發現現在的綠豆已經皺巴巴的,像老婆婆的皺紋,又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也像一個洩了氣的皮球,真可愛!原來綠豆的豆瓣較硬,慢慢的泡後,吸水就會變得很軟脹起來,後來就有了皺紋,我真巴不得一下子就讓它發芽。

  9月9日星期三晴

  我早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綠豆。哇!它發芽了,太好了。我想我該把它種在泥土裡。於是我挖了一盒子的土,在土裡按了一個洞,把豆放進去,最後我天天給綠豆種子翻土,澆水,就這樣綠豆就漸漸的發芽長葉了。

  10月3日天氣:晴

  今天我起床刷完牙,吃完早餐就去拿了一個紙杯在,就開始拿綠豆!我把綠豆放在紙杯裡,再往紙杯裡面加水。然後把紙杯放在了陽臺上就開始了泡綠豆。我想綠豆快點發芽、長大。今天綠豆是硬的,到了第二天就應該發一點芽了吧!我坐在旁邊等著、盼著。

  10月4日天氣:晴

  今天,我的小綠豆果然發了一點芽了!發出來的芽是白色的,有些綠豆已經脫皮了,整個身子光溜溜地。我驚訝的發現杯子上水位的那個地方有一條綠線,為什麼呢?我問了媽媽,媽媽說:“綠豆中含有綠色色素,綠色色素浮在水面上形成一條綠色的線”。原來是這樣呀!我明白了。

  10月5日天氣:晴

  今天我的綠豆發的芽大了一些了,並且全部第一脫皮了。杯子裡的綠豆綠白相間美麗極了。我拿了一支沒有墨水的筆,想把那些浮在水面上的綠豆皮壓下去,有一個綠豆皮被我壓下去了又浮起來了,我把它壓下去它又浮起來……後來我想到了一個妙計就是把綠色的皮壓在白色的綠豆底下,果然成功了,它就沒有再浮起來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我很開心!更期待著綠豆可以吃的那一天。

六年級觀察日記 篇3

  愛心團隊

  夏日的微風拂來,帶來絲絲涼意。今天,我將會有一個特殊任務——為具有教育意義的舞蹈《爺爺的剪刀》拍一個宣傳片。

  來到寧波紅幫服裝博物館,我看到了早已在那裡等候的拍攝團隊,他們正在準備拍攝工具。穿著棕色衣服的小胖老師,一會兒拎起燈罩往臺上走,一會兒跑下來佈置機位,臉上的"客人"——汗珠接二連三地出現,兩頰變得愈發通紅;穿著藍色衣服的小楊老師,扛著攝像機在攝像區內來回走動,不停地調整位置,想找到最佳的拍攝角度,渾身都已經成了汗水的休息站;而導演一直專注地盯著顯示器,以最精準的語言,左指右點地指揮全場。大家都忙中有序地準備著。

  眼見大夥兒都忙得熱火朝天,我卻與另一個同學乾站在一旁,感覺十分不好意思,想幫忙,卻無從入手。正在這時,就聽見一句宏亮的話語:"演員上陣!"於是我們忙跑上前去,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認真學習,像軍隊訓練時的新兵一樣,力求每一步都百分百到位。不知不覺間,汗水溼透了後背的衣裳。導演不厭其煩地引導我們,"把手拎高。""手要有力度。""不,不,人不要駝背。""對,就是這樣。"在導演的幫助與指導下,我們順利地完成了各個動作。

  臺下,小楊老師則專心地調設攝像機。只見他把手一抬,一放,一扣,攝像機就被牢牢地固定在了架子上,然後從左往右,挨個兒進行拍攝。有空的工作人員,時而貼心地幫我們擦汗,時而為我們拿水。雖然空氣中瀰漫著悶熱的溼氣,但是這個團隊卻讓我感覺到了夏天難得的涼意。

  一天的忙碌過去了,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宣傳片圓滿地拍攝完成了。

  第一次背誦文言文

  來到新天地博美教育的第一天,老師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背誦文言文《邴原泣學》。

  儘管在上課時,老師已經仔細、詳盡地給我們講解了這篇文言文的意思,但課後背誦這個任務仍是個難啃的硬骨頭。我實在不想背,索性將筆記本扔到一邊,假裝看不到它。然而,將因為背誦不出而被老師批評的畫面一直如幽靈一般浮現在我的腦海,讓我不得不又拿起書來繼續背誦。

  到了吃中飯的時候, 媽媽見我還在埋頭苦背,便問:"是不是有什麼困難?不要怕,先吃飯,等會兒媽媽陪你一起搞定。放心,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媽媽溫柔的話語並沒有起到安慰的作用,我半信半疑地想:哪有這麼神奇!

  吃完飯,休息了會。媽媽讓我先完成其他筆頭作業,然後拿個凳子坐在我旁邊。她拿起我的筆記,耐心地說:"背誦不能死記硬背,我們先把課文理解了再背,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記憶。"說著,便讓我把文言文翻譯逐字逐句地給她複述一遍,不懂的地方重點用紅筆做了記號。這樣溫習了兩遍之後,我背起來果真順暢多了,原本那種害怕背誦的心理也早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第二天, 在去新天地的路上, 媽媽又讓我將課文背了一遍。我竟然不再磕磕絆絆,而是行雲流水地背了下來。這下,我就像吃了定風丹的孫悟空一樣,心裡無比踏實。

  萬萬沒想到,雖然路上背得那麼順溜,課堂上排隊背誦時,我卻緊張得張口結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說不出話來。第一次過關失敗,我努力讓自己鎮靜下來,想起媽媽鼓勵我的樣子,又試著背了一遍,就重新去排隊了。這一回,總算是順暢地背出了,我的心裡美滋滋的。這個攔路虎終於被拿下了。

  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面對。

  點燈,照亮心房

  一天,媽媽跟我說,我們要去看望鄉下的外公。我的心頓時墜入了萬丈深淵,這並非是因為不想與外公外婆相見,而是想起了那條通往外公家的必經之路——一條漆黑的鄉間小路。

  早上,那是一條美麗的村間小道。春臨大地,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田地,麻雀嘰嘰喳喳,稻草人在風中微微晃動,還會笑嘻嘻地向你"打招呼".農民伯伯們戴著草帽辛勤地勞作著,偶爾抬起頭見著我,會熱情地衝我笑著,說:"喲,妞兒來看外公了,真好真好!"到了秋天,那兒便是金海盪漾,空氣中瀰漫著醉人的麥香。

  但是,夜晚的小路卻是恐怖的。因為沒有燈,每當夜幕降臨,小路便會陷入無邊的黑暗。藉著月光,只能看到盡頭瘋狂隨風搖擺的大樹,彷彿一個張牙舞爪的怪獸。地上的巨石總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悄悄給你使個絆子。呼嘯的風聲更是讓我毛骨悚然,只覺得背後陣陣涼意不斷。想到這些,我不禁打了個哆嗦。白天和夜晚的小路簡直是天壤之別。

  果然,下了車,已是黑夜。令我意外的是,小路竟被一層白光所籠罩。驚訝之餘,抬頭見一盞路燈,青輝四射,把小路變得像白天一樣。這盞燈,照亮了小路,更照暖了我的心房,一種不可名狀的溫暖和幸福包圍了我。它使小路變得熟悉可親,使我在黑暗中不再害怕,也有了方向。

  匆匆趕到外公家,一問才知,點亮夜燈是村裡一位退休老人——鄒大爺一手促成的。原來,這世上有的是不求回報的善良的人。

  哦,這點亮,照亮了每個晚歸人的心房。心亮了,就不再恐懼與迷茫。

  驚險一記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我的被窩,我迷迷糊糊地睜開了那雙正在與周公玩耍的眼睛。頭一扭,拿來鬧鐘,"不好,7:00!"我嚇得從床上栽了下來,連滾帶爬地衝向衛生間。

  "今天8:00上語文課,爺爺7:30在樓下等我……"我一邊刷牙,一邊一本正經地統籌著我的時間,可越算越心慌。"不管了,不管了,今天我拼了!"一陣手忙腳亂之後,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出房間,就如同一匹脫了韁的馬。

  "7:10了,快,還有時間!"我給自己打著氣,整裝出發。

  一路狂奔,我猶如一支離了弦的箭,衝向我的"能量充電站"-----一鳴。一邊馬不停蹄,我還一邊擔心地念念有詞:"上帝保佑,人不要太多,人不要太多!"

  到達一鳴已經7:20了,隊伍早已排到了店門口。我傻了眼,像遭受了雷擊一樣,呆若木雞。看看手錶,如果排隊肯定來不及了。正當我手足無措之時,身旁的'糯米飯店就彷彿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給了我一絲希望。

  沒等跑到老闆面前,我就慌亂地大喊道:"老闆!麻煩來個糯米飯糰!""好嘍!"老闆爽快地應聲道。只見他麻利地用木勺從一個巨大的木桶中盛出一團熱騰騰的白米飯,然後把它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用竹籤墊子上,同時問我:"小朋友,要加點啥?"因為時間緊迫,我就說了聲"隨便".於是,老闆左手一勻榨菜,右手一根油條,再來一個鹹鴨蛋,最後再用力一卷,整套動作一氣呵成,飯糰在兩分鐘內就大功告成了。我付了錢,匆匆地走向爺爺的汽車。

  那時的我,早已大汗淋漓了。一看手錶,正巧是7:30.

  "趕上嘍!"我開心地歡雀起來。

  哈哈,今天真是早餐、上課兩不誤!

  舌頭"心酸"之旅

  "來來來,快來吃糖。"英語課前,一位同學把我請進了教室裡。

  同學們見了我,臉上佈滿了神秘的笑容,像是夏天變幻莫測的天氣一樣,讓人捉摸不定。邀請我的那位同學滿臉堆笑,對我說:"沈心啊,我請你吃糖,很甜的。"說著,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糖果遞給我。

  我滿腹狐疑,心想:這個時候請我吃糖,這些同學一定不懷好意,看他們笑的那猥瑣勁兒,一定是想看我笑話的。於是,我拒絕了誘惑,堅定地回絕道:"我才不要吃呢。"那位同學見我不吃,又似笑非笑地勸我:"你吃吧,真的很甜的。"怕我不信,還指著一位正在吃糖的同學,補了一句:"你看你看,他們都在吃呢。"其他同學也都熱情地附和道:"對對對,你吃吧,絕對美味。"看到他們如此盛情,又看看那顆誘人的糖果,我還是決定試試看。

  我拆開包裝,小心翼翼地把糖放進嘴巴。當糖碰到舌頭的一瞬間,我就後悔了。口腔裡一陣強烈的酸味滿滿盪開,從舌尖一直跑到喉嚨,好像要把我的舌頭腐蝕掉一樣。哪怕是把最酸的檸檬直接塞進了嘴巴,恐怕也不會比這顆糖更酸了。我的臉扭曲著,所有的五官都集合到了一起,舌頭更不必說,已經煎熬得麻木了。我好想立刻把它吐掉,可是看到其他同學都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也只好硬忍著。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舌頭終於感覺不到什麼酸了,甚至有了一絲甜意,我這才裝出一副坦然自若的神情。而此時,"肇事者"們早已笑得前仰後合了。看著這群笑得捂著肚子的同學們,我發誓以後再也不輕信他們了。

  尋卡記

  下午1點,外面驕陽似火,太陽光照得連樹葉都要燃燒起來。我的心情與太陽的熱情卻截然相反。"自己釀的苦酒自己喝",昨天,我在去世紀東方的公交上丟了卡。所以,在這大熱天,我也不得不去公交335路的終點站——慈城找公交卡。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顛簸,好不容易到了終點,來到失物招領處。我一頭扎進卡堆,翻找著乘客丟的卡。我先鋪平所有的卡,眼睛掃視一遍:沒有。我不敢相信這殘酷的結果,又用手把公交卡一張一張拾起,挨個舉到眼前,仔細辨別,細緻得像個正在鑑寶的古董專家。可第二次搜尋的結果:還是沒有。

  我氣急敗壞,臉色鐵青,雙眼幾乎能噴出火來。慌亂之中,隨手一撥,好幾張卡被掃落在地。有一個熱心的工作人員看我橫眉立目,切齒咬牙的樣子,也主動來幫著我找。他將一張張卡遞過來,又幫忙拾起地上的卡放在桌上。然而,旁邊另一個工作人員冷冷地說:"管他幹嘛,這小孩要是把卡摔壞了,讓他賠。"我瞪了那個火上澆油的人一眼,又感激地望了望幫我的人,接過他遞來的卡。儘管結果仍是無濟於事——我還是一無所獲。

  "罷了,罷了,回去吧,明天去掛失,"我心裡琢磨著,出門到車站等車時,我才發現——已經沒車了。最後一輛車已經開走了。這下完了!我氣得一蹦三尺高,怎麼壞事都趕到一起了?我原地踱著步子,無意間瞟了標誌牌一眼。眼睛頓時一亮:有車開往東門口!只要到了東門口,我便可以轉乘車回家了。老天關了門,也總算還給我留了一扇窗。運氣不錯,我只等了一會兒就上了車。在車上,我歇了會兒,喝了口水。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餓開始纏上我了。經過一個下午的戰鬥,午飯早已消化得一乾二淨,此刻,彷彿五臟六腑都在痛苦地呻吟,我痛得臉都扭曲了,一直盼望著車快點到。

  咬牙挺住了餓魔,情況越來越不樂觀,天空下起了大雨。我不禁叫苦連天,轉車的站頭還沒有遮擋的雨棚。幸虧車來得還算快,我沒怎麼被淋溼。到家時,已經是晚上7點50分了。聞到飯菜香,我毫不猶豫地狼吞虎嚥起來。

  這次的經歷可以稱為"公交卡連環麻煩",無奈之下,第二天,媽媽幫我去掛失,一週以後,公交卡終於重新回到了我身邊。唉!一點小小的失誤,給自己和媽媽帶來了多少麻煩啊!

  友誼

  這一天,我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了培訓班,心情像清晨的風一樣爽朗。正巧,同桌夏雨欣也迎面走了過來。她抬起手,"啪"的一聲,打在了我的左胳膊上。頓時,火辣辣的疼痛感麻痺了我的手。但夏雨欣似乎並沒有發現自己釀成了大禍,還自顧自地在說著話。我顧不上聽,趕緊捲起袖子,檢視"傷情",只見左臂上有一個紅彤彤的手掌印,它像一個火種,點燃了我的憤怒。這一天的好心情,都被夏雨欣給攪了。

  我憤憤不平地放下書包,餘怒未消,用手回擊,打了一下夏雨欣的背,質問道:"夏雨欣,你打我幹嘛!"夏雨欣也是個火爆脾氣。她不等我坐下,便狠狠地一把抓住我的手,凶神惡煞地瞪著我。我使勁掙脫,臉漲得通紅。眼見圍著看熱鬧的同學越來越多,我又無法掙脫她那鐵鏈一樣的大手,只好急得大喊:"夏雨欣,你吃飽了撐的吧!"

  夏雨欣咬著嘴唇,未發一語,把我的手一摔,便自顧走回了她的位子。

  很快,要上課了。我開啟筆袋,發現自己竟然沒帶黑筆。怎麼辦?問夏雨欣借?不行,不行!剛才我們還吵過架了。其他同學又不熟。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我在心裡暗暗著急。

  沒想到,夏雨欣看出了我的窘況,俯過身,壓低聲音,輕柔地問我:"你怎麼了?"我的心頓時一暖,猶豫著問:"你可不可以借我一支黑筆?"夏雨欣立刻拿了一支嶄新的黑筆給我,並對我一笑。我雙手接過,輕輕地對她道了謝,隨後又後悔地說:"對不起,剛才是我不對。你不是故意的,我也不該吼你。"她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並未放在心上。

  在這樣的小事之間,友誼之花不知不覺盛放了。

六年級觀察日記 篇4

  4月30日

  星期三

  陰

  今天一大早,姐姐送了我5只小蝌蚪,我給它們起了五個可愛的名字——福貝、福晶、福歡、福迎、福妮。

  他們全身上下都是黑乎乎,擠在一起就是一團煤球,身體像是一顆顆句號,句號上有一對小眼睛,小得不得了,幾乎都看不清了,這就像他們自身的防禦系統,讓大家以為他是盲人,就不容易被吃掉了。小蝌蚪的尾巴像一個頓號,一刻不停擺動著,好看得很。

  這幾天我發現小蝌蚪們太愛玩了,只要一起勁兒,就是四五天不睡覺精力充沛,一點睏意都沒有。相反只要一困,它們也會睡上幾天,怎麼搖也要不動。哎!可真拿它們沒辦法。你說它們是不是名副其實的走極端,玩也玩不夠,睡也睡不夠的娃娃嗎?

  4月30日

  星期六陰

  今天吃完午飯,我拿了一根吸管和一顆奶糖,準備吸引螞蟻們注意。

  過了兩三分鐘,終於有幾隻小螞蟻爬了過來,我用吸管把那幾只小螞蟻翻了一轉,然後再把一隻踩得要死不活,最後我捉了一隻螞蟻王來。

  我把那踩得要死不活的螞蟻放到螞蟻王背上,放到辦公樓門口,緊接著又把那隻螞蟻王的屁股打了一下,使它跑得快上點,但它根本沒有上點兒快的跡像,於是,我又像趕毛驢兒似的打它螞蟻王的屁股,它終於跑快了上點,幾十秒過後,它實在背不動了,就輕微地擺動觸角,發出訊號,讓其它兄弟姐妹們來幫助它。不一會兒,就來了許多螞蟻,有的在推,有的在使出吃奶的勁兒抬,還有的在拉。

  螞蟻家族是多麼多麼的團結互助,雖然它們微不足道,但是它們的團結心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六年級觀察日記 篇5

  “下雪啦,下雪啦……”

  冬爺爺穿著雪白的衣服笑咪咪的走來啦!小草穿上了雪白的衣服,小樹上的枝幹、葉子上都披上了白色的披風,還有地面,也穿上了白地毯。真的像一幅美麗的冬日雪景!

  過不了多久,世界將變成白花花一片的冰雪世界了,那時候你也會開心嗎?

六年級觀察日記 篇6

  這一天,我吃完晚飯後,我把吃剩的魚肉和魚骨裝在袋子裡,就下樓去喂小貓,我來到了十二座,可卻沒有看見小貓的影子,不過聲音還在,我站在原地等小貓出現,等啊等,慢慢地小貓終於出來了。我迅速地將魚肉倒在地上,小貓看見了,先聞了聞,確定食物安全後,就”啊嗚“一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小貓吃完後還伸了個懶腰,一動不動地看著我,彷彿在說:"謝謝!謝謝!”

六年級觀察日記 篇7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上週末,媽媽給我買了一株水仙花。我高興極了!仔細看上去,三個球狀莖渾圓飽滿,緊密的排列在一起,就像是“山”字形狀,翠綠的葉子短而粗壯,給人一種茁壯成長的感覺。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跑去觀察,看見水仙花葉子比前一天更長了,更綠了,綠的是那麼濃郁,讓人油然而生一種迴歸大自然的感覺。

  第三天,水仙花頭裂了幾條縫,從裡面又鑽出幾株綠葉,而且水仙花頭枯萎了。媽媽說那是因為水仙花頭把營養都梳給了葉子,所以才枯萎了。

  我希望水仙花快點長大,早點開花。

六年級觀察日記 篇8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星期六 天氣:晴轉陰

  今天,我在家的小園子裡玩,我認真地觀察,發現螞蟻的軀體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頭部、胸部和腹部;螞蟻有六條有力的小腳,讓螞蟻搬動比它重三千倍以後的東西;別忘了還有那傳遞資訊的觸角。螞蟻常常出來找食物。我看到幾隻“螞蟻尋食隊”的隊員,出來找食物。然後,我把一塊糖果入在土地上,“螞蟻尋食隊”發現目標,走回巢裡,用碰觸角的方法來傳遞資訊。不一會兒,我看九十隻螞蟻從蟻巢裡出來了,幾分鐘後,只看見我的糖果慢慢地“爬”進了蟻巢裡了。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星期日 天氣:陰轉雨

  螞蟻的家在土地裡,很容易在下雨的時候被淹死。今天,婆婆家下雨了,在下雨前,我又觀察了螞蟻。我看見幾只螞蟻從蟻巢爬了出來,觸角動了幾下,又回到了蟻巢裡去了。過了一會兒,一隻螞蟻出了蟻巢,這個場面直像一個指揮官指揮人們走路一樣。螞蟻響起了,螞蟻們匆匆地爬到了牆上去,一個一個地鑽進了一個洞裡去了。然後,雨滴滴答答地下了起來。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星期六 天氣:晴

  咦!螞蟻們去哪兒啦!上個星期還在土地上的呀!哦,原來跑到竹子上了呀!螞蟻們在竹子挖開幾個小小的洞,跑到竹子上了呀!螞蟻們在樹葉上坐著,一動不動的。突然,樹葉被風吹走了,螞蟻們在樹葉上一起飛走了,我跟上了樹葉,樹葉降落了,螞蟻離開了樹葉。爬著爬著,只見螞蟻的觸角向右擺了一下,螞蟻就向右走,觸角向左擺了一下,螞蟻就向左走。走著走著,螞蟻發現了我星期五時吃剩的玉米,把它抬了起來,同心協力地搬回竹子那兒了!

  螞蟻真是又勤勞又聰明的小動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