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小蝸牛觀察日記範文合集7篇

小蝸牛觀察日記

小蝸牛觀察日記範文合集7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蝸牛觀察日記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1

  每當下雨天,我就要爸爸打著傘帶我去草叢邊、牆壁上仔細地捉蝸牛。我仔細看了看蝸牛,看到了蝸牛想一個大大的“逗號”,而且,我覺得蝸牛非常膽小,你只要輕輕地碰它一下,它的“頭” 就會立刻縮排去,可是它又慢慢地探出頭來。我本來以為它會在裡面待著,可是,它還是很努力的想“逃出”我的手心。哎,我們要向蝸牛同學學習堅持、努力奮鬥的精神!

  同學們,你也可以觀察它呀。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2

  有一天早晨,我到樓下散步。咦,這是什麼東西呀?原來是一大群可愛的小蝸牛、我小心翼翼地抓了一隻最小最厲害的帶回家琢磨。

  小半整天揹著重重的売,就像收藏家每天帶著寶貝一樣。據牛的牙齒是世界上最多的。有2560多顆,好像天上的呈星那麼多,數也數不清,我仔細看它的嘴巴,可惜連一顆牙齒也找不到,好神奇呼!它還長著一條與眾不同的舌頭,因為舌頭上有整亓的尖尖的東西,所以被稱之為“齒舌。”

  小蝸牛可以在繩子上、樹葉上、刀刃上等等地方爬行。它就像是一位名存其實能飛走壁的武林高手,但是,它也特別的“懶。”記得有次,我把它放在筷子上叫它爬,它卻一動不動,好像是在做夢一樣。老師告訴我,蝸牛喜歡吃的食物非常豐富,有多汁水果,有雜草,還有軟體動物等等食物。但是我抓的小蝸牛還很“挑食。”我把梨切成小碎粒給它吃,幾天後梨紋絲不動,我又把菜葉子放它的旁邊,沒一會扎,它就吃得乾乾淨淨。

  透過對蝸牛的觀祭,讓我懂得了許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也給我帶來了歡樂,也激起我養小昆蟲的興超。我喜歡小蝸牛。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3

  “走,我們去抓蝸牛吧!”我對夢宇說。“好呀!”夢宇高興地答應了。

  “你從那邊找,我從這邊找。”吩咐完之後,我便來到一處非常陰暗、非常潮溼的地方,因為蝸牛最喜歡生活在那裡。大概找了六七分鐘,終於,我在牆角的一塊泥土下找到了一隻小蝸牛。我的夢宇把小蝸牛帶回家去觀察。

  我們先為這隻可愛的小蝸牛製作了一個小房子。我們先拿來一個裝香皂的小盒子,然後,在裡面裝滿泥土,再把蝸牛放進去,最後,把小盒子放在一個陰暗的牆角邊。這樣,小蝸牛就擁有了一個自己的家,像我們人一樣有了個家。

  中午,我開啟盒子,一看,小蝸牛把頭和脖子伸到殼裡,正在呼呼呼地睡大覺呢。過了一會兒,小蝸牛好像睡醒了,又把頭和脖子伸了出來。原來小蝸牛真和書上說的一樣,頭和脖子都是白色的。我輕輕地摸了摸,“好粘手呀!”我不禁地大聲喊道。

  “佳辰,過來一下,幫我拿一塊軟布來。”我聽到媽媽的叫聲,連忙跑到客廳裡。可是我太馬虎了,走時,忘了把盒子關上。我幫媽媽幹完了事情,又跑到了我的小臥室裡。“咦,小蝸牛呢?”我驚奇地喊道。我還在小盒子的周圍找了找,可是連個影子也沒有找到,就更別說是一隻活生生的小蝸牛了。就在我放棄要找的時候,突然我牆上我發現了這隻小蝸牛。奇怪,蝸牛怎麼會上牆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又觀察了一會兒,終於明白了,原來蝸牛是靠脖子粘著牆,一步一步地向上爬。

  沒辦法,小蝸牛爬得太高了,我夠不著,只好出去玩一會兒了。我叫上我的小夥伴們,玩紅燈、綠燈、小白燈這個遊戲。當我回到家時,竟意外地發現小蝸牛又回到了盒子裡。

  好可愛的小蝸牛呀,我太喜歡它了!我真想把它留下來,做我永永遠遠的好夥伴。可是沒辦法,它畢竟是屬於大自然的。沒有辦法,第二天,我又把它放回了大自然裡。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在家門口無意中看到了一隻小蝸牛。於是,我蹲下來慢慢觀察。

  蝸牛身上有一個殼,我想那一定是它的房子。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小蝸牛悄悄地伸出了它的腦袋,尖尖的腦袋上長了兩隻小眼睛,還頂著兩隻小觸角,像兩隻魔棒。我用小木棍一碰它,它就縮回自己的房子裡。這隻蝸牛真是一隻反應靈敏的小傢伙。又過了一會兒,它又把頭伸出來,好像在東張西望,覺得沒有什麼危險,便又伸出了自己的頭部,然後又小心翼翼地伸出了它的“尾巴”。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小蝸牛的“尾巴”。哦,原來是它胖乎乎的後半截!小蝸牛舒展開自己的身體後,就慢吞吞地爬呀爬。看它吃力的樣子,我真想幫它一吧!可我的手剛碰它,它又縮回自己的小房子裡。

  透過這次觀察,我體會到了大自然中的無窮樂趣!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5

  媽媽舉著個鐵盒子給我看,我好奇地往裡一瞧:鐵盒子中央豎立著一個咖啡色的螺殼,點綴著黑色條紋,像是“固體咖啡”。難道是海螺殼?再湊近細看,怎麼殼底下還有條細細的白邊?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這位無名氏是白玉蝸牛,是小史送給我的。

  白玉蝸牛軟綿綿,就叫“綿綿”。

  綿綿初來乍到,十分害羞,每每看到它它都只是蜷縮著身子,露出條白邊。這次,我終於忍不住了,綿綿,就犧牲你了,我必須立刻看見你的廬山真面目!

  “嘿喲!嘿喲”這綿綿的吸盤還真粘,要把它拔離盒子簡直比拔蘿蔔還要難。好不容易把綿綿提到了手中,綿綿害羞地把吸盤粘到一起去,就像個白白胖胖的'球兒。左等右盼,淑女般害羞的綿綿終於把觸角緩緩地伸了出來,就好像是層層疊疊的皺褶慢慢舒展開來,稚嫩的小鬍鬚也從凹陷處舒展。這模樣,還彷彿是一位長鬚白眉的長者,這傢伙,是不是“還童返老”啦?

  我把綿綿小心翼翼地放在鐵盒子上,儘管我的動作是如此的輕柔,但觸覺敏感的綿綿還是不見了腦袋,殼前只剩下了一小塊胖嘟嘟的肥肉。

  “豆丁,快來看!綿綿把觸角伸出來了!”我立馬像被閃電擊中一樣,“騰”的一下從座位上一躍而起,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移到了鐵盒旁邊。只見,綿綿羞羞答答地露出了一隻觸角,那觸角上上下下地挪動著,彷彿在探測附近有沒有敵情。緊接著,綿綿試探性地伸出了另一隻觸角。一旁的媽媽偏偏就是那麼“調皮”,用食指輕輕地碰了一下綿綿的觸角。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咱們家膽小的綿綿就又變成一團肉球球了。

  再次看到綿綿時它正準備從盒子裡面鑽出來。綿綿的整個身子全部舒展,趴在牆壁上,向外眺望。兩隻觸角猶如天線一樣伸向半空,圓滾滾的小腦袋環顧著外邊的風景,搖來晃去,十分愜意。還以為你只會像小姑娘一樣文靜,專會打盹兒,沒想到還有膽子想翻牆而過。我狠狠地把綿綿拎到半空,重新放在盒子的正中央。可是綿綿屢教不改,再次萌生了“想到外面看看”的想法。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終於恢復成“正常的蝸牛”,而不是縮在殼中的的肉球了。

  咱家生物角加入了綿綿這個新成員,它一會兒膽小如鼠,文靜如處子;一會兒膽大包天,調皮如脫兔。真叫人又愛又憐!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6

  今天早上,我畫完畫去廚房找早飯吃。 咦,水池上面的牆壁上有隻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著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姥姥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說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裡,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裡,一動不動。 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著,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看著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

  後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彷彿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7

  晚上媽媽做飯洗菜的時候,發現菜葉裡有一隻小蝸牛,媽媽拿著小蝸牛,小蝸牛在她手中不停地儒動,我找了一個塑膠瓶,把小蝸牛放進去,然後放了一些水和菜葉子,我在瓶蓋上紮了幾個眼,這樣小蝸牛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小蝸牛的家也就弄好了。我寫作業邊觀察它的動向,小蝸牛也許想出來,一直往上爬,但看見菜葉它又忍不住停下來,兩個長長的觸角,一會兒伸出來,一會兒縮回去,還有兩個觸角短短的,不仔細觀察就看不出來。小蝸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想起一首歌《蝸牛與黃鸝鳥》,對著它我小聲地唱給它聽,希望它能明白這首歌。

  小蝸牛真小,揹著那重重的殼,能爬的很遠也可真了不起,雖然它很慢,但是它不懈地努力,最終爬到它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