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精華】小動物觀察日記模板集錦五篇

小動物觀察日記

【精華】小動物觀察日記模板集錦五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動物觀察日記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1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得很慢,揹著一個大大得“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得,也有右旋得,左旋得非常少見。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膠碗裡,拿出最大得一隻放到另一個碗裡,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聽說把蝸牛放進水裡,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隻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排去,我打一些水,往裡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並伸出兩個長長得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得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麼呢?有什麼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得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麼作用得呢?於是,我帶著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得小點是它得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得,殼上得洞是蝸牛得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得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溼得環境裡,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後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透過觀察,我解很多關於蝸牛得小知識。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2

  這天最後下雨了,下課的時候,我去捉蝸牛,因為我在書上看到過:“蝸牛一般都是在下過雨之後就會出來。”剛到小花園,就發現一大堆蝸牛在那散步呢!還有些蝸牛乘著下過雨,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不一會兒我就逮到了四隻蝸牛,嘿嘿,只能怪它們逃跑速度太慢了。

  忽然,我發現蝸牛走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透明的粘液,這又是為什麼呢?書上說:“蝸牛為了持續平衡,就會分泌出來粘液,使自我在爬高時不會掉下去。”

  蝸牛有時候被我輕輕一碰,就連忙把身體縮排它溫暖的家――小小的殼裡。我笑它真膽小。

  事後,我本來還想在捉幾隻的,但是它們好像明白了我的來意,每個都跟我玩起了捉迷藏。

  蝸牛的速度雖然慢了一點,但他還是很努力的去嘗試,這種精神值得讓我學習。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3

  ”哇!快走!“隨著一聲尖叫,我踏進了和這隻狗相處的地方——姑姑家。

  這條狗的名字叫旺旺,她不咬人,但只要你不抱她的話,你一下地走路,她就會追著你一個勁兒的跑,還不時累開嘴巴。

  剛開始,我並不知道她會舔人,便放鬆心情到處走,這時,她”撲,撲“地向我衝過來,當時,我並不知道旺旺在追我,然後,我就走進了我表哥房間,關上門,低頭一看,我立刻嚇得跳上了床。

  旺旺還很愛逛街,今天下午,我們要去買衣服,我剛一出門,發現旺旺跟在我後面,我兩眼一轉,靈機一動,把旺旺抱起來,放回屋子裡,對她說了聲:”拜拜!“

  呵呵,這隻狗有趣吧?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4

  XX年7月14日 星期日 天氣:晴

  7月14日 星期二 天氣 晴

  我家養了七條生龍活虎的錦鯉。有的是大紅色,如一個個遊動的小太陽;有的是橙色,像一個個大橘子;還有的是花色,像一條條變色龍。小魚兒的形狀是流線形,體長在6~12釐米之間。我同時餵給它們魚食和花捲末,它們似乎更愛吃花捲末。它們呼吸和進食時,嘴巴如小喇叭似的一張一合,利用吸力將食物送入嘴裡。

  7月15日 星期三 天氣 陰

  今天,我家的小錦鯉特別活潑可愛!我餵食時,發現它們個個擺動著長而白的尾鰭和長在腹部的鰭,利用流線形的身子和靈活的尾部以50~60釐米/秒的速度搶食。它們的膽子也很小,一有什麼動靜或聲音,就會滿池子亂跑。有時兩條魚撞上了,還會用尾巴擺動著打對方的背鰭,好像在傳遞什麼資訊。它們遊動時尾巴在98~180度之間擺動。很悠閒時,它們會一條一條地“躺”在魚池角落裡休息,好像怕影響了同伴似的;生氣或害怕時,回很快“躲”到其它魚中,好像生怕別人看到自己一樣。

  7月16日 星期四 天氣 晴

  今天,我剛喂完魚食,只見一隻體寬2釐米,體長7~8釐米的花斑錦鯉從口中吐出一條2~3釐米的深綠色物體。它吐完後,用嘴吸了幾口氣,遊走了。其它幾條魚也接二連三地吐出此類分泌物。我想,這種白色和深綠色的分泌物可能為它們不想吃的食物,也可能是胃酸或水中的不良細菌……。看來,沒有豐富的知識無法探索大自然!

  7月17日 星期五 天氣 雨轉陰

  今天,我將魚食放在一個鉤上,在水中停留了5分鐘,一條貪吃的小魚遊了過來。突然,我將小鉤提起,小魚竟用尾巴以180度的角度擺動,兩個肚鰭用力前後搖動。一轉眼,跳離水平面2~4釐米,然後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水渦。我查找了資料:鯉魚(錦鯉)確實會跳,最高跳過1米。在江河湖泊中的鯉魚經常在太陽落山時跳出水面嬉戲。民間也有“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7月18日 星期六 天氣 晴

  今天,我要給魚換水了。換水前,魚兒都靜悄悄的,好像怕誰發現了,“躲”在水深8~9釐米以下。就算有好吃的東西,也“守株待兔”,等著它自己沉下來。可剛換了水,魚兒們都把魚鰭一搖一擺的,互相追逐嬉戲。餵食時,個個爭先恐後地吃著食。為什麼前後變化這樣大呢?我個人認為:鯉魚雖是在河、湖中長大的,習慣了長期不換水的生活。但就像人喜歡乾淨的家一樣,魚也喜歡乾淨的水。乾淨的水不僅“空氣新鮮”,而且沒有滿池的排洩物,魚當然喜歡!

  7月19日 星期日 天氣 晴轉多雲

  魚兒是很喜歡玩耍的!它們時而向上撲食,時而向下衝擊,時而在水中你追我趕。可是,這些都是魚的正著遊,難道它們不會“倒著走”嗎?透過觀察,我的答案是會。不信,看看我家的錦鯉。小傢伙向前遊時,肚鰭向後劃,身體和尾巴左右划動,產生一股旋渦流推動魚向前。所以有時它們可以藉助水流滑行一段。而向後遊時,肚鰭向前划動,像我們划船一樣產生一股推動力,加上尾巴只向右或向左擺動,魚自然就“倒車”了。

小動物觀察日記 篇5

  7月8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我們家來了一個特殊的成員——一隻小白鼠,我叫它豆豆,豆豆是個響噹噹的.“男子漢”,小傢伙的毛是花色的:頭和屁股是淺褐黃色的,身體中間是白色的;三角形的頭上一雙小黑珠子似的眼睛總是那麼有神,滴溜溜直轉;耳朵似尖又圓且大大的,總是豎得挺挺的,很精神。

  我給它安排了一個蘭色的小鐵籠別墅。豆豆在這個新環境,一切都很好奇,爬上爬下,這瞅瞅,那望望,高興得直叫喚。豆豆從一開始就不拿自己當外人,小傢伙挺能吃,吃起乾麵條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彷彿麵條從口直入腸底部了;麵條一到嘴邊,就毫無差錯地猛地咬上去便一口氣吃完。感覺很好養。

  7月12日 星期二 晴

  豆豆是個淘氣包,我可算是知道了,才來兩天,就受不了籠子裡的寂寞,急於想出來看熱鬧,到處爬,到處啃,這傢伙肯的時候,兩腿分得開開的,以便於發力,用自己的大板牙,把籠子啃的咔咔響,用小尾巴支撐身體。

  它天天咬,天天啃,天天鑽,就這樣,兩天才過,小傢伙就鬧了個紅眼泡,眼睛天天腫的睜不開,眼屎糊的到處都是,名副其實的金魚眼,可這傢伙還不死心,還在繼續工作,堅貞不屈,這種精神實在讓人敬佩。

  7月16日 星期六 晴

  豆豆是個攀爬高手,所以他得了個既俗氣又別緻的雅號——“鼠猿泰山”,鼠猿泰山一日不可少攀爬,不只是因為淘氣,是本來愛攀爬,四隻小爪吧嗒得快極了,倒掛金鉤是它的絕技,你瞧它,兩隻後爪緊緊抓住籠子,還時不時蕩一盪鞦韆,它那緊握籠子的小爪像極了嬰兒的小手,粉粉的,可愛極了。

  8月3日 星期四 陰

  豆豆不僅是個攀爬高手,還是個好吃鬼。你什麼時候看他,他總在吃東西,對於豆豆來說:“有好吃的,不亦樂乎”。就在我欣賞豆豆吃東西的樣子時,我發現了一個秘密。

  那天,我給豆豆喂吃的,豆豆並沒有細嚼慢嚥,而是把麵條咬成一段一段往嘴裡送,好像喉嚨裡安有運輸帶,一整根掛麵轉眼之間就沒了。望著豆豆鼓起的兩側腮幫子,我覺得很好玩,食物把他三角形的腦袋撐成了扁方形,真好笑。突然,豆豆開始躁動不安起來,他找了一個角落,居然小心地用前爪一下一下把食物從嘴裡拽出來。我楞住了,它要幹什麼?我為豆豆的古怪行為百思不解。以後幾天裡,我不停地觀察,冥思苦想;一般的,豆豆吐出的麵條、豇豆大多是二至三釐米長,有時,它吐出的食物裡盡有長達一寸多長的。忽然有一天,我又看見豆豆把食物

  快速吃下去,儲存在腮幫子兩側時,我眼前一亮:它這樣做,可以把找到的食物儘快儲存為己有以防被對手搶走,也可以將食物搬運回家。啊!我為我的解答感到愉悅。

  小老鼠,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