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小學觀察日記模板彙總五篇

小學觀察日記

小學觀察日記模板彙總五篇

  一天又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觀察日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觀察日記 篇1

  我一直很想看看花生是怎樣發芽的。放假的幾天我可以好好地觀察花生啦!我找來一隻透明的玻璃瓶,在裡面墊上一塊布,讓水浸溼它,再把一顆顆穿著紅皮襖的花生“撲通、撲通”地放進水中,讓它靜靜地躺在溼布上。於是,我拍拍手,大功告成!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瓶子面前去觀察。唉!我有些失望,那些花生好象睡著了似的,一點動靜也沒有,我真恨不得大聲對那些花生喊:“喂!快醒醒!”但我忍住了。我不能這麼新急,或許明天就好了。我安慰自己。

  又過了一天,我懷著怦怦直跳的心去看那些小花生,並作好了心理準備。唉!那些花生還是不發芽,倒是膨脹了許多,胖乎乎的,非常惹人喜愛。雖然沒有看到它們發芽,但能有些“小胖豆”也不錯啊!

  第四天,我望著那四顆日漸膨脹的豆子,覺得信心百倍,我想,可能快發芽了。果然,到了下午,我的第一顆花生終於發芽了,花生的表面裂開一條縫隙,露出一點點小白芽,非常可愛,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就象一個打了勝仗的將軍。晚上,第二個花生也冒出了小白芽,使我對它們的生長充滿了信心。再看看、第一顆發芽的花生,芽頭已經長到兩三釐米高啦!

  望著這些花生,我突然想起了爸爸媽媽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工夫不負有心人,有付出就一定有回報!

小學觀察日記 篇2

  有一天,我們上了科學課,老師叫我們種豆芽。

  回到家,我就問媽媽綠豆放在哪裡,媽媽問為什麼要綠豆,我說老師叫我們種綠豆來觀察。媽媽聽了笑咪咪地對我說:“綠豆放在櫃子裡,自己去拿吧。”於是,我拿了幾粒綠豆接了半碗水,把綠豆泡在水裡。第二天中午放學,我來不及把書包放下就跑去看豆芽,發現豆芽已經漲得鼓鼓的,好像要綻開似的。

  我把裡面的水倒掉,找了一塊紗布小心地把它蓋在上面,用手沾了一些水灑在上面,這樣水份就不會很快被蒸發掉。下午放學,我又去看豆芽,那堅硬的皮裂開了一條縫露出了白生生的肉。又過了一天,我的豆芽有了新的進展,早晨我看見豆芽長了半釐米高了,一粒粒綠豆皮兒脫了一大半,有的還伸出一根白裡透黃,半釐米長的豆芽,這些豆芽又黃又瘦。新的一天到了,我發現豆芽最長的有兩釐米,最短的也有一釐米。幾天後,在我的精心護理下,我的綠豆全變成了真正的豆芽,我真是太高興了。

  這次種豆芽真是太有趣了!

小學觀察日記 篇3

  1月19日星期四陰

  啊!蒜又往外抽了一層芽!媽媽的喊聲使我快馬加鞭一溜煙地趕到了客廳,我仔細一看,果真從最初的淡黃色蒜芽裡面又抽出了一根翠綠色的蒜芽。他們的身軀那麼挺拔,如同站崗的哨兵,他們的個頭高低不同,最高的大約有10.5釐米,最低的大約是2.5釐米。我不解地問媽媽:同一天種上的一頭蒜,才短短几天,為什麼外層的蒜苗長得卻比中間的高很多呢?媽媽笑著回答我:因為外層的蒜得到的陽光、氧氣較多,發生的光合作用也多,所以生長的快。透過看書,我瞭解到: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其葉片裡特有的葉綠素吸收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富含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氧氣的過程,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

  它的根鬚猶如珊瑚一般,潔白如玉,白胖胖的`又像小綠豆芽,我不禁掐掉一根根鬚,一股濃濃的蒜香味撲鼻而來。

  我把它們轉移到陽臺上,因為這裡既溫暖又陽關充足,真是希望蒜苗能快快長高啊!

小學觀察日記 篇4

  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自從那一次我在我家的院子裡看見螞蟻做的一件事,心裡一直就有個疑問,希望老師能夠幫我解開這個謎。

  我在院子裡玩,看見一隻螞蟻馱著一隻螞蟻往前走,我心想:這是要幹什麼去呀!我就悄悄的跟著,過了一會兒我看見那隻螞蟻把那隻被馱著的螞蟻放了下來,放下來之後我才發現那被馱著的螞蟻 是死的。那隻螞蟻怎麼把另一隻死的螞蟻丟在那不管了呢?難道螞蟻也和壞人一樣嗎?為什麼要丟下自己的同類。而且自己的同類都已經死了,還要把它丟在那邊不埋了。之後那隻丟下自己同類的那隻 螞蟻又回來了,我還以為是良心發現了。原來是把那個死了的螞蟻有抬遠了點,為什麼要這樣?那隻螞蟻已經死了,就算犯了什麼錯,也要把它埋了呀!老師您可以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我已經看到這 樣的情況兩次了。

小學觀察日記 篇5

  有一次,我和同學去濰坊玩,我們看到了很多新鮮的東西並且也買了很多,時間不知不覺過得真快,霎那間就是下午了,因此我們便準備去坐車回家,我們走著走著,看到了如下一幕。

  有一個身著華麗衣服的女人,嘴裡抽著煙,眼睛在看著小攤上的東西,這時候來了一位要飯的老人,老人拄著柺杖,手裡拿個破碗,毛髮蓬亂,由於長時間的無法洗澡,所以身上看起來也格外的髒,身上的衣服更不用說也是破破爛爛的。

  老人伸出碗去面部帶有害怕的神色,向那個女人乞討,只聽他嘴裡說著些什麼,可女人毫不理會,可乞丐並沒有走,而是繼續向女人乞討,只聽她說了一聲滾開,便自己走了。

  當前這個社會,好人多,惡人也並不是沒有,做一個好人與壞人全憑自己的一念之差,一念之間,可以讓很多人崇拜你,但也可以讓很多人唾棄你。崇拜與唾棄完全取決於自己的信念。

  如今這個社會,不會有人看你做了多少好事,但卻總是有人虎視眈眈的看著你做了多少錯事,從而把你從這個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