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關於環保的徵文:珍惜水資源
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編收集了2017年關於環保的徵文:珍惜水資源,歡迎閱讀。
第一篇:珍惜水資源
在浩瀚的宇宙中,放眼望去,那顆晶瑩的藍色星球一定是最吸引人眼球的。那是我們最可愛的地球,又叫做“水球”,因為地球表面71%都是水。有了水,我們的世界才變的更美麗;有了水,萬物才得以自由自在的生長。
可是,現在水卻即將難以供應人類的需求。這是為什麼呢?是人們不珍惜水資源,過度浪費水資源,才會導致這樣的惡果。很多人好奇,地球上不是有那麼多水嗎,怎麼會沒水了呢?其實地球上93%是鹹水,淡水只有7%,而能飲用的水,也只有0.8%,全球50億人,就靠這僅有的水來生活,窘況可想而知。
全球浪費水資源的情況非常嚴重。隨著工業的發展,水汙染的現象無處不在,多餘的工業廢水把清澈的小河變成散發著臭氣的水溝,使經濟的損失越來越大。這只是浪費水資源的一部分,在我們的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也大量存在,隨處可見。為了生活的方便,面池代替了水盆,高樓林立的城市暗中佈滿沖水廁所,洗車行讓汽車光潔如新……伴著威力巨大的噴頭,隨著嘩啦啦的水聲,多少珍貴無比的水被無情地衝入骯髒不堪的下水道……
每當看到種種浪費水的現象時,我就想起了這句話:“世界上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類!”多麼有諷刺意義啊!我眼前出現的是乾旱地區孩子們喝不上水時那絕望的神情,他們赤腳站在乾裂的土地上,抿著乾裂的雙唇,痛苦的呻吟,他們的骨瘦如柴,是多麼渴望有一小口水潤潤他們冒煙的喉嚨啊……
我想我們不能讓世界失去生機,我不想聽不到人們的笑聲,聽不到小鳥的鳴唱,看不到花兒的綻放……
從現在開始,時時刻刻珍惜那珍貴無比的水資源吧!讓我們珍惜每一滴水!讓清涼甘甜的水滋潤每個人,滋潤每寸土地!
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拯救我們的地球,拯救我們的未來!
第二篇:珍惜水資源
水,大家都非常熟悉。渴了,我們需要水;洗菜,我們也需要水;洗衣服、洗澡,我們更需要水……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的身體是不能缺少水。但,現實生活中,大家往往做得不盡人意。
在我們的母親河——浦陽江上漂浮著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水葫蘆。今年夏天,水葫蘆迅速繁殖。那是什麼原因讓水葫蘆增長了繁殖的速度呢?我想因該是人們經常在浦陽江邊洗衣服、往浦陽江中扔果皮、紙包裝……等一些破壞浦陽江的行為。所以讓水裡有了一群微生物。因為有了這一群微生物,所以讓水葫蘆迅速繁殖生長。要知道,我們喝的水都是從浦陽江中提取出來的。但是,如果人們繼續破壞我們的母親河,那以後,我們喝的水將會變成一片髒水的'。
一些工廠不注意保護水資源,把工業廢水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了許多江河湖泊的汙染。然而,這樣的結果卻令人不得不來關注。魚蝦喝了這樣的水,就會死去;人類如果用這樣的水洗澡,就會發病;人類如果喝了這樣的水,就會對身體健康有害……假如,我們僅有的水資源都被汙染了,到時候我們該怎麼生存啊?
在一幢居民樓旁往往會有一個垃圾箱。大家都可以把垃圾扔進垃圾箱內。但,有些居民卻把一袋袋臭氣熏天的垃圾扔在了離垃圾箱幾步之遠的空地上。因此,從垃圾堆流出的水流到了附近的河道中。使的河水變得又髒又臭。就因為幾步之差,就讓河水變得骯髒不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共同節約用水,關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相信透過我們大家的努力,將來一定會更加美好的!
第三篇:珍惜水資源
剛剛過去的水資源汙染就輪到到了今日的空氣汙染呢?舌尖上的安全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安全的事實了,為何今日又來到了各種各樣的環境汙染的各種問題?不用任何的解釋,那就是人類的錯!!!
不容忽視!我可不希望這個地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100多年。
工業、工廠的排出來的廢水為什麼都要直接排到各種河流、湖泊、大海?你們可知道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據估計水的總體積約為13.8億立方公里。如果將這些水平均分佈於地球表面,相當於地球整個表面覆蓋著一層平均深度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這些水98%是鹹水,主要分佈在海洋中。淡水只佔地球水總量的2%,約有3000萬立方公里,而這2%的淡水也不能全為人類所應用,因為它的88%被凍在兩極的冰帽和冰川裡,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開採的淺層地下水才可為人類應用,其中絕大多數又為地下水,不開採不能應用,可直接應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佔淡水總量的0.04%。地球上的水,總是處在變化之中,海洋和陸地上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養萬物,補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還會滲入地下,匯入地下蓄水層。極深的地下水不能補充,也不能開採,被稱為原生水,因而不能再生。正因為水資源的這種流動性質,因而形成陸地的水澇或乾旱,造成水資源分佈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約有65%的水資源集中在10個國家裡,而人口共佔世界總人口的40%的80個國家(其中9個國家在近東和中東)卻嚴重缺水!!珍惜水資源是我們每個合格公民應該做的事!警告各位無良工廠不要亂排水!
保護水資源刻不容緩,從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