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指導>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作文表現手法的技巧

高考作文指導:作文表現手法的技巧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作文表現手法的技巧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表現手法的技巧,歡迎大家參考!
 

  【作文表現手法的技巧】

  1、 文章表現手法:共九種。很重要。

  (1) 對比:將兩種互相矛盾互相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對照比較。其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使所表達的內容更加鮮明,突出,豐滿;《都江堰》。

  (2) 側面烘托:藉助對甲事物的描述,來表現乙事物,或者藉助對同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來表現該事物的另一個方面。其作用:更有力地渲染,強調所要表現的事物。如《哀溺文序》《箱子巖》

  (3) 鋪墊:為主要人物出場,性格展示,或為主要事件的發生,以及高潮的到來創造條件。其作用:為主要內容奠定充分表現的基礎。如《揀麥穗》《柳敬亭說書》

  (4) 暗示:不直接表述某個內容或意思,而是藉助於讀者的聯想,用間接方法來表示。其作用:促使讀者自己思考,理解作品要表達的內容。

  (5) 比興:藉助與主體事物有關的事物起筆,引出並展示主體事物的手法。主要在中運用。其作用:強化作品的表現力。

  (6) 象徵:借某一具體事物的外在特徵,表現某種抽象思想,事理的手法。其作用;使抽象的概念,道理具體化,形象化,加強表達效果。如《秋夜》《揀麥穗》

  (7) 白描;抓住物件的主要特徵,以簡練質樸的文字,勾勒物件的形象或神態。其作用:以少勝多,更加突出。

  (8) 夾敘夾議:在敘述中加入議論。其作用:加深對敘述事實的理解和認識。如《箱子巖》《都江堰》

  (9) 語意雙關:明言在此,實際在說彼。如《毛穎傳》。

  2、修辭手法:共12種,很重要。

  (1)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間某些相似之處,借一種事物來說明另外一種事物。

  作用:對事物特徵進行描繪或渲染;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說明。

  (2) 比擬: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

  作用:印象鮮明,便於表達作者感情。

  (3) 誇張:故意言過其實,對人對事進行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作用:易於突出人或事的本質,引起讀者強烈共鳴。

  (4) 對偶: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的兩個句子,或短語。

  作用:整齊勻稱,凝鍊集中,概括力強。

  (5) 排比:三項或三項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強氣勢,說服力強,感染力強。

  (6) 用典:詩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

  作用:豐富而含蓄地表達內容和思想。

  (7) 反語:適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句子表達本意。

  作用:比直接說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 反詰:是反問句中的一種,這種反問句包含著答案,即反問之中已經帶有答案了,不用再說答案了。

  作用:語氣更加強烈,更使印象深刻。

  (9) 設問:正面問,自問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導思考。

  (10)反覆:有意重複某個句子或詞語。

  作用:突出思想,強調感情。

  (11) 層遞:三項或三項以上,不受語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內容上有等次性,或遞升,或遞降。 作用:層層推進,邏輯性強。 《談水滸人物與結構》

  以上11種修辭手法,層遞,反覆,設問,反語這四種比較好判斷,出現的頻率也不多。而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用典,反詰則很重要,出現的頻率也很多,望認真學習掌握。

  什麼是描寫方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寫作手法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下午 09:18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按特徵分類有:1白描,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 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其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語言 簡潔,印象深刻。 2、細描,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很打眼,好象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風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藥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 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準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 鄰里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志的年輕 人的性格和形象。3、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物件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 們 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 託,可以以景物來襯托人,也可以人襯托人,還可以物來襯托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 好,同學們可以反覆閱讀。這裡摘出兩段,請大家欣賞:

  “窗外只有漬痕班駁的牆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 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面襯托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鬥雪開著滿樹的繁花,彷彿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裡顯出 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某心於遠行。”用“ 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關於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