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真題> 江蘇省高考作文真題:智慧

江蘇省高考作文真題:智慧

江蘇省高考作文真題:智慧

  智慧是一種,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樣子。下面小編整理的智慧,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題目】

  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樣子。請以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除外。

  【優秀作文】

  老爹

  老爹並不是我的親爹,之所以這麼稱呼他,純粹是為了與我那親生老爸加以分辨。

  老爹是做槓秤的。一手老繭可見他技藝之精湛。沒錯,老爹已經出師四十年了。

  老爹是拜師學藝的,聽說這做槓秤的是一戶姓胡的人家。本來是不外傳的,可是到了這一代卻突然沒有了接班的人,只好收下了老爹和蔣叔。他們兩個人性格完全不同,老爹呆板甚至有些迂腐,而蔣叔卻對人曲笑逢迎。

  他倆出師之後,在這一條馬路兩邊各自開了一家秤店。一開始兩家都紅紅火火的,可是日子一久,老爹的店面日趨單薄,冷清得有點淒涼,那褪了色的招牌即使擋在路上也無人問津。

  一日,老爹看不下如此冷清的店鋪,便關了門,信步走到蔣叔的店鋪。進店一看,可謂人氣興旺啊!嶄新而又鮮亮的招牌,更是讓老爹心裡一揪,既疑惑又羨慕。

  老爹就呆在蔣叔家,一直到天很晚,蔣叔的店才平靜下來。他倆在後院裡擺上一桌小酒,邊吃邊聊。老爹有點羞澀地問:“師兄,你說我家店鋪為啥那麼冷清,眼瞅著就要關門大吉了。你的店,怎的就忙得不可交?”嘆了口氣,點了支菸,又給擰滅了。

  蔣叔笑笑說:“你怎麼就這般榆木腦袋呢?都說顧客是上帝,上帝叫你給他的秤少一兩。你不能給他多一錢。你聽他的,照做便是了。嗬,想起來了,有個大商家叫我出五十杆缺二兩的秤,要不我分你一半生意?”

  老爹聽完,什麼都沒說,默默地喝完酒,朝蔣叔擺擺手:“那五十桿秤,你自己做呢!”

  老爹的店依然那麼冷清。直到有一天,聽說蔣叔的店被人掀了,他才跑過去看看。蔣叔被堵在店裡,落魄得像條狗。老爹問:“要多少才可以補救?”蔣叔說是四十桿秤。老爹回去一連幾日黑白不分地趕,總算幫蔣叔還清了。後來,蔣叔的店關門大吉,他在一天夜裡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老爹的店卻日漸紅火了。現在,每當有人懷疑斤兩有問題,小販們總是丟下一句:“這是老陳的秤!”那人便作罷了。

  是的,老爹即老陳,名喚陳實。人們就敬重地這個“實”字。

  小巷麵條香

  小巷的深處是家麵店,主人是位老人。

  老人一頭白髮,精瘦。當他悠閒地坐在門前臺階上抽菸時,透過那飄緲煙霧,我分明從他渾濁卻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人世滄桑。

  麵店是沒有招牌的。每當清晨,小巷的人們尚未起身,麵店的門就開了。那面香,便從小門中湧出,漫到每家的窗臺。於是,人們被香味從睡夢中拖也,走進小店,端坐於桌前,等待著自己的一碗清香。這時,我才洞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小麵店人少時,便由老人的兒子招呼著。人多時,就由老人來協調。每法上班族和學生黨急著離開時,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個歉,那人定會爽快地答應多等一會兒。我自然屬於趕時趕刻的學生黨,所以坐下來不久,便可獲得一碗清香。吃完後,向周圍的人道個謝,攜著眾人的善意目光走出去。迎來的一天。啊,有了這位老人,忙碌的小店始終不亂,時時溢位三分韻律,七分詩意。

  每當有人誇讚時,老人可不會廉虛,總是熱烈地應承,並炫耀自己的湯麵——麵條是自家手製的,魯是到鄉下的釣翁討來的野生魚,就連水都是從自家院子的井裡挑來的。有人打趣:“老人家,你的秘訣都透露了,不怕被搶了生意?”老人卻一笑:“哪裡是什麼秘訣呦,誰都知道,但有誰像我這樣堅持幾十年呢?”

  老人的兒子也是廚師。熟客們會發現,父子倆的面頗為不同。所以,叫面時總要添一句:“老爺子的面”,或“小夥子的面。”至於我,編愛老人的面。老人的麵筋道,叔叔的面偏軟;老人的面,味輕,叔叔的面偏重。有人說:“小夥子的面是酒,宜趁熱享用;老人的面似茶,宜慢慢回味。”的確,叔叔的面上會淋一勺蝦子油,而老人卻喜歡放上兩三根香菜,幾滴豬油。吃老人的面時,竟聞不到香氣,惟有輕咬麵條時,那香氣才由麵條的縫遼隙中迸濺出來。麵條筋道爽滑,豬油鼓動魚湯,魚湯刺激你的味覺。老人的智慧,也許便是特靈魂留在面中了。

  終於一日,小巷被拆,小麵館也搬到另一條小巷。臨走時,老人讓兒子給所有人端上一碗麵,面上分明是三三根香菜和幾滴豬油。老人挑了幾根面,喝了一口湯,點點頭說:“有三分意思了。”

  後來,我又去吃一次面。老人已經不在,但叔叔的面裡卻分明有幾分父親的影子。至於在客人間熟念地招呼的,卻是一位與我差不多大的小夥子了……

  境由心生

  智慧是一種心鏡,境由心生。

  心基吸智,方寸之間皆海闊天空永無涯畔;心若有慧,則宛若長空旭日終至至靈之境。

  民國課本中有這樣一段話:“三隻牛吃草,一隻羊也吃草,一隻羊不吃草,它看花。

  我想,在茫茫綠原上看花的那隻羊便是智慧的,它看花的景象,便是智慧獨有的景象。正如《平凡的世界》中所說,人生的意義不是吃飯這麼簡單,還應有更高的追求。

  誠然,智慧對人類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有拋開物質層面的精神追求。只有不被浮華物質遮住雙眼的人,才是有資格稱做智慧的人。

  再進一步講,擁有大智的人,不僅有精神追求的,更有特立獨行、超然物外的膽氣。

  我曾驚歎於朱耷的《墨魚圖》。那隻翻著白眼的魚訴說了怎樣的智慧心語?不言而喻!我十分敬胃這位明朝遺老,高蹈乎八荒之表,亢心乎千秋之間……

  如果說朱耷的智慧是一種氣象,那麼,莊子“超乎象外,得其環中”的智慧便是一種至鏡。超脫於生命本相的空靈之境,乃是禪與道的完美契合。

  李叔同青天白日以映事,明鏡止水嘆澄心,霽月光風以待人,便禪一般地詮釋了朱耷的氣象和莊周的至境;超乎生命本身,肇乎天地萬物,故能在圓寂之前,嘆一句“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通往智慧的空靈之境,是沒有捷徑的,需要全身心地領悟。悟人生沉浮,悟涅磐境界。必要時,可學一學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於大自然中,領略融身於天地之間、放眼於銀妝世界的寥廊與凝重。

  生命本就是一場鍛鍊,智慧便是那最終的昇華。修一顆智慧之心,成一番智慧之境,於生命無悔,於本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