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 浙江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彙總(2)

浙江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彙總(2)

  2012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守得雲開見月明

  曾做到這樣的題目:“孔子強調‘矜而不爭’是否有違現代的競爭觀?”我思忖了一會兒,只覺得這是老人家留下的現時代的大智慧。

  同沐在一片日輝下,同枕一樣的星河入夢,而人的本能卻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比別人多一份努力,多一份優勢,才有更燦爛的早晨,更香甜的夜晚。

  於是我們充實自己以知識,武裝自己以冷漠,保護自己以拒絕,完善自己以獲得,安慰自己以成功。而所擁抱的卻不是最初想要的溫暖世界,過度的競爭回應你以你所贈予的寒意。你懷疑,質問,退卻,倘若有一雙寬厚的手擁住你,有人告訴你:“我在這兒,等著你。”你會覺得全世界的光熱都不及這片刻的溫暖貼心真實。

  你會覺得,一個人的戰爭,不如有人陪著一起走。

  什麼是勝利?成功的滿足是,給予他人一路的馨香也是。弘一法師曾留下這樣的箴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我們追逐著希望的彼岸,但別忘了懷揣初心,用最澄澈最乾淨的目光,注視著他人的奔跑,並給予美好的祝願,便得了心神坦蕩,偷嘗些真水裡的神水味兒。當你無助、失落時,也自有人為你喝彩鼓勵。

  矜而不爭,意為不爭名奪利於市,卻並不要求你停駐於原地,只一味幫助、成全他人,不求進步。人之能者,大抵有一些“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法。

  如能幹的花匠,不吝于贈人珍貴的花木種子,蜂蝶採擷花蜜,便不會汙濁了自家的花木。鄰里溢著清香氣,他的心裡,又怎會少了贈人玫瑰之後留有的餘香呢?又好比中國乒乓隊的“養狼”原則,懷有滿滿的真誠,教與他國技藝,不也反過來促進自己力量的壯大?

  心裡種著花草的平凡人,必然也擁懷天地。我總這樣想,這樣的人,不焦不,不疾不徐,將他擁有的所有善意坦露出來,從容美好。也必有人懷著滿腔的善意,為他的一方天地灑水鋤苗鋤蟲,全呈現出愈益成熟美好的姿態來。

  而誰又看不出那平凡中的不平凡!堅守的心,總能獲得蒙著迷霧的天揮散開陰霾後,那心領神會的月的柔光。

  2011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我的時間

  每個清晨,都平靜地把自己鋪成一張白紙,等著陽光到我的靈魂裡潑墨揮毫;每一個夜晚,都把自己倒得空空的,然後往裡面新增風、星星、螢火蟲……總之,儘量新增一切詩意的東西。我只是想提醒自己,認識自己,在我的時間裡做我自己。

  我知道自己到底在尋找什麼,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有人說,望摩天大樓的人,其實是在望自己的幸福。我不是,我的幸福沒有那麼高。

  我的幸福低到塵埃裡。

  世上有不計其數的成功者,他們頭頂光環,令人豔羨,無數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隨其後。然而,那是你想要的麼?人生不在複製別人的成功,而是做你自己。

  有人的的幸福如瀑布或山洪,有的人的幸福如涓涓小溪。

  屋簷上鴿子成群,院子裡花團錦簇。你喜愛的小狗,即使你在它吠叫時打它的小臉,它也依然喜歡依偎著你安靜入睡。還有不被打擾的月亮,可以喝的露水……這一切都是我急著要向你表達的,我安靜的幸福,我真實的自己。

  在這麼高速旋轉的時光裡,我們丟失了什麼,我們又揀起了什麼?看看那些令人窒息的鋼筋水泥構造中步伐匆匆的人們。看著那尾追在名人背影后的追星者,以及盲目模仿複製成功者道路的人……他們的眼睛儲滿了名利卻喪失了藍天,他們的耳朵塞滿了阿諛卻失去了鳥鳴。他們失去了自己,迷途在別人的道路與時間裡。

  在我的時間裡,我要做自己,追逐我低入塵埃的小小的幸福。

  我時常背起揹包到附近的山上去遠足,在自然中,我找到了自己。當繁密的樹葉遮住午後的陽光,又故意疏漏其中的一兩縷,打在潮溼的地面;當深秋的第一樹或黃或紅的落葉在我面前搖曳而下,帶著欲言又止的憂愁,當南風帶著沁人的土香襲亂我的頭髮……這一刻,時光在外部世界裡一點一滴地逝去,卻好像與我無關,因為我找到了自己的時間。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我可以坦然地與自己對話……

  在我的時間裡,我只想做自己,我只想像個孩子一樣,在你面前興高采烈地闡述我簡單的思想。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在忠於自己的幸福裡,做我自己,就像那水邊的晴蜓。

  臨風吟唱,翩翩起舞。

  201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角色轉換之間

  如果年輕人與老人之間就某個問題觀點產生分歧,且不論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總會用不屑的語氣說:你懂什麼!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

  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吃過的鹽”“走過的橋”這類“論”真的還能佔上風嗎?誰又能保證年輕一代創造的新文化不比傳統文化豐富?文化反不是兇惡的暗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年長一代也不必驚慌抗拒,正如韓愈所說“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因此在不同的“道”之間,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往往會發生角色轉換。

  很大一部份時間裡,年長一輩是施教者,他們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向後輩講述經久不衰的故事,描述所見所聞以及感悟。那麼獨特的習俗或是家族精神,構建起年輕一代文化根基,使之吸取傳統文化土壤中豐厚的營養。年輕人這才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當年輕一代吸收了足夠的養分破土而出時,往往又會發現世界與長輩的描述不盡相同。年輕人憑藉旺盛的生命力勇敢迎接大千世界繽紛多彩的文化的衝擊。傳統的和現代的、民族的和世界的、陽光的和晦澀的各種文化,年輕人總能以極快的速度接受、分析、消化。由於這些額外的養料,年輕一代或許能成長地更快,有一天,超過了年長一輩。

  觀察社會程序我們會發現,因為生活條件的逐漸改善,年輕一輩的平均身高一般會超過前輩。同樣的,因為思想觀念的開放,年輕一輩的學習能力也強於前輩。於是,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能力。

  年輕人能從受教者轉換成施教者還有一個原因:他們在創造文化,新文化中蘊含了鮮明的時代活力,這正是年長一輩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