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明節記事作文
導語:清明時節,中國家家戶戶都會給逝去的先人燒紙錢、掃墓,以拜祭先人的亡靈,寄託後人的哀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記事,歡迎大家參考!
【清明節記事作文1】
清明記事聽爸爸說,清明是中國人紀念祖先的節日,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一詩中就這樣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中國家家戶戶都會給逝去的先人燒紙錢、掃墓,以拜祭先人的亡靈,寄託後人的哀思。2007年,我6歲。
那年清明,爺爺帶著酒、香蠟、紙錢和其他祭品,叫上我一同去給祖父掃墓。祖父已過逝很多年了,媽媽說她從來見過祖父。一路上,看到許多人和我們一樣在做著同樣的事,還不是聽到鞭炮的聲音。走過了兩裡多路的鄉村大道,我們開始進入山間小路。大約走了十來分鐘,我們翻過了一座山坡,爺爺指著山腰上的一塊有墳的平地說,就在那裡。到了,爺爺就開始壘土、除草。祖父的墳看起來很舊了,但十分完整。過了一會兒,爺爺拿出酒杯,倒滿酒,放在墳前,擺上祭品,點燃香蠟和紙錢,放響鞭炮,然後在祖父的墳前作揖、磕頭,說些祝福的話,我也跟著爺爺做。
周圍彷彿突然靜了下了來。在回來的路上,爺爺說,在中國,對待去逝的先人,在他們的生日、傳統節日都要這樣紀念,先人才不會感到孤單,後人也會覺得踏實。爺爺還講了很多東西,我當時很小,都記不住。
只記得他說:紀念是應該的,但最好是先人在世的時候對他們孝順些,這樣會更加踏實。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清明。
【清明節記事作文2】
今天是4月5號,清明節,我心裡滿是崇敬的心情,祭奠習老先生。
一進陵園,就看見兩位威風凜凜的武警戰士守候在習爺爺的陵前。放眼望去,陵園內種滿了側柏、龍柏和火球等多種植物。大道盡頭,遠遠地看見了一塊石碑,還沒有待我細看。爸爸對疑惑不解的我笑著說:
“想參觀習老啊,得先了解老人家的生平。”
聽罷,我仔細看了起來,喲!不看不知道,原來習老和我還是老鄉呢!我倆老家都是富平縣淡村鎮的人!有意思!繼續往下看:習老打仗也不錯,指揮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戰役,三戰三捷,真厲害!而且差點被敵人害死也始終堅持共產黨員原則。看到這裡,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對習老的印象又清晰了幾分;又佩服了幾分;同時又偉然了幾分。
走出紀念館,朝著習老的陵園拾階而上,到了紀念碑前。幾十個花籃迎風而立,每個花籃上的紅色條幅無不傾訴者大家對習老這位革命英雄深深的敬意。而被花籃簇擁著地習老的雕像上,習老坐在那裡,面帶慈祥的微笑,俯視著普天下的'芸芸眾生。我順著習老的目光瞧下去,啊!我明白了!習老深情的望著的這片土地,就是誕生了他,養育了他,包容了他,最後又無私接納了他的土地——富平!這時的習老完完全全是一位歸家的遊子,可能他也會深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感慨吧?當我回過神來,再次凝望習老時,他又以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時的他,真有幾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呀!
習老的夫人齊心說過:“天天戰鬥,天天快樂;奮鬥一生,快樂一生”,快樂地奮鬥了一生的習老,該休息了!
天,有些黑了,懷著別樣的心情,我們離開了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