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11篇)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11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

  伊索寓言中有許多小故事,我最喜歡的是那篇《狼和獅子》。故事講的是一隻餓極了的狼黑夜跑進村子挖了豬圈的牆,抓住了一隻小肥豬,在拖往山上準備美美吃一頓的時候,被一隻大獅子搶走了。我想故事想告訴我們的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的東西,不管過多長時間,最後還是不屬於自己的。

  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聽寫,我怕聽出來,就把兩個比較難記的字,寫在了家裡的牆上。當時聽寫全對了,我還暗暗得意,心裡很高興。可是,後來被媽媽發現了,狠狠地說了一頓,說不透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成績不是自己的。今天讀了這個小故事以後,我更加明白了媽媽的意思。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2

  《伊索寓言》的每個故事處處含著真理。

  其中一個故事蘊含這這樣一個真理:只靠想不可能完成自己的想法,要去靠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完成。這篇寓言就是《擠牛奶的姑娘》。

  靠自己的行動去證明,去完成,而不是像那樣站著去想象,這大概就是那篇故事的真理吧!

  寓言不僅描述了這個,從這裡面我還懂得了許許多多的道理,比如做人要誠實,做人要守信,不能失信等道理。

  我一定要領悟更多做人的道理,才能真正的做一個人。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3

  《伊索寓言》是透過那些簡短的小故事來體現生活中的那些真理。這些小故事簡短,有趣,任何人都可以從中得到過啟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狼來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賣牛奶的小女孩”等。

  對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龜兔賽跑”,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兔子嘲笑烏龜爬得很慢,於是聲稱要跟烏龜比賽,在比賽的時候,兔子不以為然,在中途睡著了,而烏龜堅持不懈地爬到了終點,兔子就很後悔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做什麼事都不要驕傲,“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不錯的,我們應當虛心接受,不應該為那麼一個小事就驕傲的。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

  我最近讀了一本叫《伊索寓言》的書,他雖然篇幅短小,但每個小故事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會下金蛋的母雞》這個故事。故事中的農夫家裡養了一隻母雞,一天母雞下了一枚金蛋,生活富裕了起來。但是他非常貪心,對眼前的利益並不滿足,因而把母雞殺了,想要得到更多的金蛋。但是最後什麼也沒得到,反而把自己原有的財富也丟了。

  農夫這一殺雞取卵的行為值得我們深思,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不能因小失大,要學會顧及長遠的利益。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5

  今天,我讀了古希臘作家寫的一本書,叫《伊索寓言》。裡面有很多故事,其中我最深受感觸的一片故事是“磨坊主、他的兒子和他的馿”。講的是:磨坊主和他的兒子趕著他們的馿到街上去賣。

  沒走多久,一個姑娘說為什麼不騎著馿走?磨坊主聽到這話,就立刻讓兒子騎上馿,自己在下面走著。不久,一位老人說:“你個沒出息的東西,下來,快讓老人家上去歇一歇腳吧!”坊主聽了,馬上讓兒子下來,自己騎了上去。又過了一會兒,幾位婦女又議論起來:“你們看看那個好吃懶做的老傢伙,怎麼忍心讓那可憐的孩子走著呢?”磨坊主聽到了,就讓兒子也上來,一起騎著馿走。快到市場時,一位城市男子大叫到:“那還是不是你們的馿啊!我看還是你們馱著馿走吧。”老人一聽,急忙讓兒子用繩子捆住馿的四肢和棍子,把馿抬了起來。結果馿一慌,就掉了下來落入水中。父子倆空手而歸。

  我讀完這則故事以後明白了一個道理:聽取別人的意見是可以的,但自己也要有主見,不要讓別人的建議打亂了自己的方寸,所以,當我們認準了一件事時,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要理會旁人會說些什麼,不要讓別人的言語主宰自己的行動。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6

  我讀過很多書,其中最愛不釋手的是《伊索寓言》,它的作者是伊索,傳說是古希臘的一個的奴隸。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給人帶來許多啟示。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盲人和瘸子的故事,講的是一個盲人和瘸子在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相遇,他們都知道單憑一個人力量很難透過,於是,盲人馱著瘸子,瘸子指揮方向,兩個人平安快樂地通過了山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但只要團結合作,就一定能發揮出更大的力量,就能取得更大的勝利。

  大家應該都知道鱷魚和千鳥吧。千鳥每天鑽進鱷魚嘴中幫它清理口腔,同時也給自己獲得食物,由此可見,動物們也知道“團結合作,互利共贏”的道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卻很難做到。比如:做生意的同行之間,有的商家為了追求更大利潤,“口水戰”、“價格戰”此起披伏,有時甚至搞惡性競爭,最終鬥得兩敗俱傷。由此讓我聯想到當今中國和美國的關係。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中國的領導人一直倡導“團結合作,互利共贏”,國與國之間相互尊重、包容、促進,共同實現經濟繁榮。然而,美國的領導人卻不這麼做,千方百計地打壓、遏制中國。我真的想奉勸美國的領導人:假如沒有中國,美國人就用不上價優物美的日用品了;假如偌大地球真的只剩下美國,那最終也會走向滅亡!中國和美國,為什麼就不能學學《伊索寓言》中的瘸子和王盲人,攜起手來共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經濟繁榮呢?

  滴水難成海,獨木不成林。在人類文明日益豐富的今天,人與人之間更應該懂得包容理解、合作共贏;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國與國之間更應該攜手相互合作,共同構建和諧地球!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7

  最近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我被裡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這些故事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教我怎樣分辨好與不好。其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鹿角和鹿腿》這個故事。

  《鹿角和鹿腿》講的是一隻鹿獨自在池塘邊上喝水,忽然它看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它覺得自己的角多麼精美別緻,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但當它看到自己那又細又長的腿時,它開始抱怨起來了,覺得這難看的腿配不上美麗的角。就在它準備離開的時候,它被獅子盯上了,它撒腿就跑,可是美麗的鹿角卻被掛住了,它奮力一拉,才順利逃跑了。這讓它明白了:美麗的鹿角差點讓它送命,而難看的腿卻讓它獅口逃生。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美麗的東西不一定實用,而醜陋的東西不一定毫無用處。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不能單獨而論。

  學習也是如此!我們不僅要學語數英三門主課,我們還要學習其他的科目,如體育課,雖然學不到有趣的知識,但可以教會我們怎樣強身健體。音樂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學習科學可以鍛鍊我們的思維分析能力。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樣東西都有它的長處與短處,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看待。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8

  我很喜歡讀《伊索寓言》這本書。《伊索寓言》蘊涵了深刻的精闢的哲理,同時又充滿了幽默的情趣和豐富的想象。《伊索寓言》啟迪我讓我做一個善良,誠實的人。讓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讓我學到了機智勇敢樂觀向上的精神。

  其中《龜兔賽跑》是我們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慢吞吞的烏龜竟然贏了靈巧輕快的兔子,真是讓人不可思議!這則寓言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道理: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也是這樣,以前每當我考試考了滿分,就有點驕傲,學習就有點鬆懈,自從我讀了《龜兔賽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學習上任何時候都不能驕傲,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狐狸和葡萄》或許大家不是很熟悉,這則寓言講述的是:一隻狐狸肚子餓的咕嚕咕嚕直叫喚。正在這時它發現了不遠處有一個葡萄架,上面掛滿了晶瑩剔透的葡萄,但是它使盡了全身的力氣也夠不到葡萄。最後,它無可奈何地走了。它邊走邊安慰自己說:“這葡萄肯定是很酸很酸的。”這個故事說明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給自己找個藉口。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記得最開始我學跳繩的時候我不會跳,看到別人跳的好,我就說我不喜歡,還更過分的說過我剛吃完飯跳繩對身體不好,後來我學會了跳繩,還學會了兩個人一起跳。其實我從一開始就非常喜歡,讀完了《狐狸和葡萄》,我覺得我最開始對待事情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態度。

  我每天都喜歡讀《伊索寓言》。你看過了嗎?如果還沒有,就趕快拿來看看吧。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9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書,它就是出自古希臘作家伊索的《伊索寓言》。本書中有許多的故事,故事的描述很簡短,但寓意深刻,令我受益匪淺。

  《食槽裡的狗》講的是一隻小狗自己不能享用食槽裡的乾草還不讓其他的人享用。故事裡的那隻小狗很令人討厭,因為它小氣又自私,這樣的它是沒有人跟它交朋友的。記得剛上小學時,有位同學向我借書看,那是媽媽幾天前才給我買的新書,雖然我已經看完了,可是我就是有些捨不得,於是遲遲沒有答應。現在想想當時的行為是多麼的`幼稚。所幸的是,現在的我有很多的朋友,至於什麼原因,大家應該知道了吧。所以我們做人要大氣一點,不要太自私,這樣別人才更加願意與你交朋友。

  《男孩和榛果》的故事同樣包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故事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為了要得到很多的榛果將手卡在瓶子裡。其實如果男孩少抓一些,就可以吃到榛果,同時可以毫不費力地將手抽出,這不就是一舉兩得嗎?我們做人不能自私更不可以貪心。貪心是一種可怕的武器,它會誘惑人們做出一些過分的事情。有一次,就是因為貪吃,我吃壞了肚子,到醫院掛了好幾天水,那痛苦的滋味,現在還記憶猶新。貪心無處不在,它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努力去拒絕它的誘惑。

  書中的故事還有許多:《牧童和狼》、《猴子和海豚》等等,它告訴我們做人要不自私、不貪心、不說謊、講誠信。這本書就是一個寶藏,永遠指引著我,教導著我。這些哲理會永遠銘記在我心裡。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0

  《伊索寓言》和我讀過的大多數文章不同,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我覺得“簡練”比較合適。在原著的346個寓言故事中,始終沒有一個故事是誇誇其談如江水般氾濫的,簡潔明瞭的表達即使是孩童也很容易就能聽得明白,我想這也是這本書流傳深遠的原因之一。但我覺得更重要的,同樣也是這一個個短小精悍的故事裡所包含的深刻寓意,沒有外表的華麗,卻有內在的魅力,令人難以忘記。

  就拿兒時最常聽到的“狐狸與葡萄”的例子來說:葡萄本來好好的長在樹上,然而卻因為狐狸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摘不到葡萄而被無辜抹黑。這是一種非常現實的例子。狐狸代表的就是當今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為自己的無能找理由、找藉口,以此來逃避現實,自我安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善妒的弱小者,因為自己無法完成一些極高的成就,就理所當然的去質疑有能力的人,去潑一些莫名的髒水。我們再來看看葡萄,葡萄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匹夫懷璧,而又沒有能力去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只能默默承受。這也說明了,人們若擁有某種可貴的東西,那就要擁有與之相配的能力,不然也只能任人口舌。

  又比如小時候同樣常在書上看見的“農夫與蛇”:善良的農夫救了垂死的蛇,卻被反咬了一口。記得那時都說蛇的醜陋、蛇的忘恩負義,但現在想想也未必如此。農夫明知毒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卻還是為了心中所謂的同情、為了那份虛榮心救了蛇,說白了只是自作自受而已。去拯救本該存活的人,是正義;去拯救本該死去的人,是愚蠢。而反觀毒蛇,說白了只是本能。動物的行為全憑本能、慾望,它們想幹什麼,就這麼去做了,這就是動物。所以我們也不能一味的去責怪蛇的無情無義,因為它們生來如此,就像我們生活中一些名義上的“壞人”,未必是陰險狡詐、心理陰暗,也許只是經歷了常人所不能承受之苦罷了。所謂的道德社會,不過是由一些旁觀者和無數“心懷蒼生”的路人所做出的道德綁架形成的而已。只是無人質疑,無人反抗。

  一本書所記載的只是文字,這些文字可能華麗,可能清新,也可能簡潔,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字中蘊含著的千千萬萬個故事。無所謂它們本來的寓意,真正重要的是那之後的所思所想,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閱讀——無疑是一種無聲的享受,是一種心靈的昇華,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我們感受著文字,同樣透過文字感受過去,感受自己,感受未來。

  我又默默地翻開了沉重的書頁,封面上寫著四個字——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1

  今天,我看了一則寓言,題目是《河水與皮革》。

  故事的大概內容是:剛剛煉成的皮革在水上漂流,河水問:“你是誰?叫什麼名字?”皮革回答:“我是皮革,我的名字叫堅不可摧。”湍急的河水聽了,使勁拍打著皮革,說:“我勸你還是改一改自己的名字吧,不然我立刻就能讓你變軟。”

  這個故事是說,外強中乾的事物很容易就恢復它的本來面目。這樣的人也有很多。有一天,班裡有個同學下棋很厲害,我卻覺得他並不是真正的厲害,只不過是會跟不會下棋的下,才能贏罷了,我立刻向他挑戰,結果他一敗塗地。

  強中更有強中手的事時有發生,所以,我們做事要謙虛,不要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