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1

  可愛的瓢蟲、外表美麗內心兇殘的螳螂、大自然的清潔工蜣螂……這些小昆蟲們在法布林的筆下變得更加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法布林的《昆蟲記》是傳世經典,不僅是一部科學百科,還是文學著作。

  《昆蟲記》的語言十分質樸,但是卻生動形象表現了昆蟲的可愛。該作品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語調輕鬆,幽默詼諧。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熱愛,體現了昆蟲們鮮明的特點。

  昆蟲們的生活跟我們人類一樣,豐富多彩,各有各的本領,各有各的殺手鐧;有的可愛,有的可怕;有害蟲,也有益蟲……昆蟲們雖然毫不起眼,但是我們也需要愛護它們,因為它們是生物界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即使不起眼,也需要保護。

  《昆蟲記》透過它的語言優勢,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這部文學著作,將永垂不朽。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2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經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趣味,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趣味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述。如:螳螂的大腿下頭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僅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述,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頭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述,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十分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明白管蟲會穿“衣服”,不明白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明白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此刻我全明白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能夠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能夠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樣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所以,教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可是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此刻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當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僅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3

  我今天讀了法國法布林花費畢生精力寫的《昆蟲記》。法布林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做什麼事都要像蜣螂一樣認真;幹什麼事要像黑胡蜂一樣專注;做人要像大孔雀蝶一樣珍惜生命……

  當我看到螢蟲那一章時,我才發現螢火蟲是多麼的奇妙。螢火蟲發光原來是在吸引異性,誰知這樣會引來天敵,因此而斃命。螢火蟲非常喜歡在寧靜的夏夜的草叢中游蕩,那幽靜的草叢多麼愜意!一盞盞小燈籠若隱若現,在碧綠的草海中,多麼像童話中的世界。螢火蟲的食物是蝸牛,我看到螢火蟲捕食的那一章時,我才發現這些為人們引道回家的路的小蟲是多麼邪惡呀!我才悟到:人不能只看表面的善良,萬一他的內心是狠毒、可怕的呢?金腰蜂,大家都聽說過“蜂針”的可怕威力,可是舍腰蜂的蜂針刺到人的皮膚裡一點也不痛,可對昆蟲卻是致命的。舍腰蜂的腰很細,經不起風吹雨打,可是在風雨中,它們用小小的身體擋雨,它們不怕在上帝的眼淚中喪命,不畏生死的痛苦煎熬,只怕孩子在家中等得太久了而餓壞肚子,這是大自然中最偉大的母愛啊!舍腰蜂居住在常年下雨的地方,只因為那裡的食物豐富,而不怕被雨奪走性命,原來,舍腰蜂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母親,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吃貨”啊!我真為大自然的生物感到驕傲和自豪!文中有一句話:你們在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我則讓它們成為人們喜愛的小傢伙;你們在探究死亡,而我們在探究生命……我本來十分厭惡可惡的。、噁心的昆蟲,可是看過法布林的《昆蟲記》後,我漸漸的對昆蟲產生了好感,更佩服生命的偉大!

  《昆蟲記》讓我明白了昆蟲世界的大道理。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4

  前幾天,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其中,<狼蛛>這一章給我的啟發最大。

  蜘蛛,相信是我們多數人都認識的昆蟲,但它有一個很壞的名聲,並且一看到它就感到害怕。其實不然,大多數蜘蛛是無毒的,僅有少數的蜘蛛有毒,而狼蛛就是其中之一。

  狼蛛的身手真敏捷啊!輕而易舉就把一隻土蜂給殺死了,土蜂成了狼蛛的一頓美餐。作者還不滿足,讓狼蛛與木匠蜂作戰,有隻膽大的狼蛛衝出來,一下,木匠蜂就斃了命。狼蛛可真不一般呀。作者再次試驗,狼蛛居然把體積大自我幾十倍的麻雀和體積是自我幾百倍的鼴鼠給殺死了,狼蛛可真是捕獵能手啊!

  狼蛛不但捕獵技能超強,它保護自我的卵的精神也讓我敬佩。它把自我的卵包在一個小圓球裡,隨身掛在它身後的絲囊上,即使在危險的時候,也絕不會拋棄卵。它每一天都要讓卵曬太陽,讓小狼蛛儘早出巢。

  小狼蛛出巢後,整天趴在母狼蛛身上,不吃不喝,竟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且,母狼蛛背上的小狼蛛如果不細心掉下去,母狼蛛決不會理會,讓稚嫩的小狼蛛自我爬上來,讓小狼蛛養成不依靠的習慣。這一點,我們的家長們應當好好地反思一下啊!

  小狼蛛要與母親分離了,可它們不會依依不捨,幾百個兄弟姐妹各自與母親分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建立自我的家庭。

  大自然是美麗的,是新奇的,更是可愛的!讓我們擦亮雙眼,認真觀察大自然中的神奇世界吧!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5

  我們常常會去崇拜一些偉大的人物,崇拜他們傑出的成就,嚮往他們輝煌的人生。認為他們都是無法比擬的天才,認為自己永遠無法到達那種境界。其實,如果我們把這些偉人放在一起觀察,就會發現他們共同的成功秘訣——堅持!

  讀《昆蟲記》,讀法布林的簡介,法布林似乎沒什麼神奇的才能。更沒有什麼出眾的智慧,在他的作品中,也似乎沒有創造出什麼深奧的科學理論和先進的研究方法。

  但是,法布林的偉大就在於他擁有別人沒有的堅持,他窮極一生所做的就是日復一日的去觀察和研究昆蟲的神秘世界,去了解探索豐富多彩的昆蟲以及昆蟲的種類和習性。

  他從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成長,順從著自己熱愛生物世界的天性,慢慢放棄了數學等深奧時尚的學科,全身心地投入到觀察昆蟲的生活中來,他放棄世俗熱鬧的生活,隱居廢棄的荒園,親近大自然,展示著一種心靈的寧靜。他並沒有因為有了名氣而改變生活方式,依然用80多年的時光堅持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心中始終充滿著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自然界的讚美之心,用無盡的愛譜寫出了一首昆蟲學的史詩。

  古人說過:“滴水穿石,繩鋸木斷。”法布林正是為我們展示了這種力量和追求。也許,對於法布林而言,最重要的是對昆蟲的研究,名利只是過眼雲煙,不值一提。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更將昆蟲世界描繪的如此傳神,大大激發了我們青少年對自然科學的熱愛與探索。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6

  暑假裡,媽媽給我買了許多優秀的課外讀物。其中《昆蟲記》最為吸引我,因為平時我就十分喜歡觀察這些小蟲子。

  一天,我回到家,就看見書桌上有個大大的包裹。我拆開一看,《昆蟲記》三個醒目的大字出此刻我的眼前。我心裡一陣狂喜,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本,狼吞虎嚥的看起來。這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就連做作業的時候都“見縫插針”的偷看,有時候甚至看到半夜,越看越有味,越看越捨不得放下,嘿嘿……一下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書迷。

  這套書是法國作家法布林寫的,全套共十冊。法布林一生致力於昆蟲研究,還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他在書中描述的一隻只昆蟲清晰的在我們眼前活著,那充滿活力的自然和生命之美幾乎觸手可及。那裡有麻醉師泥蜂、挖路工天牛、田園歌手蟋蟀、劍客胡蜂等等。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各種昆蟲產卵孵化的過程,身體特徵,生活習性和特殊才能以及居住環境。其中令我最為驚歎的是挖路工天牛,一提到挖路工這種繁重的工作,大家自然就想到了這肯定是成年天牛乾的活。因為從我們人類的角度看,僅有成年人才能幹這種重活,而孩子則在父母的保護下享受天堂般的生活。但天牛卻恰恰相反,幼蟲反而是母親的保護人,母親才是那個享受的人。根據法布林的觀察,天牛幼蟲不僅僅智商高,並且有很強的預知本事。他們幼蟲時代擁有強壯的身體和不錯的挖掘工具,幼蟲時代就開始用牙艱辛的挖掘通道,就是為了日後成蟲能順利的走出去。這是因為成蟲外殼看似堅硬,卻缺少耐力,並且不懂得技藝,,只懂享受,如果沒有幼蟲挖掘的通道,成蟲最終只會死亡在洞裡,所以幼蟲終身都在為成蟲服務。這讓我想到了我們此刻的.生活狀態,我們一向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卻也沒有覺得有多幸福。甚至抱怨父母報的補習班

  太多,父母的要求太高,學習壓力大。卻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是自我的事,也是父母為了我們日後能有更好的生活所做的努力。如果我們此刻不向天牛幼蟲一樣努力,不珍惜生活,不好好學習,恐怕以後也會向天牛的成蟲一樣,終身依靠他人,沒有生活本事。

  《昆蟲記》這本書不僅僅讓我瞭解了很多的昆蟲知識,並且也讓我懂得了很多生活的道理。裡面也有很多趣味的觀察,大家想不想跟隨法布林的腳步一齊去昆蟲世界一探究竟?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7

  法布林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法布林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法布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容易。

  都是因為一生最大興趣,都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林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優秀讀書筆記8

  夏日的午後,烈日炎炎,窗外的蟬鳴聲又給夏天增添了一份燥熱。我躲在家裡,聽著響亮地蟬鳴,閱讀著法布林的《昆蟲記》。在《昆蟲記》裡,我讀到了蟬的故事。

  關於蟬,有一個古老的寓言是這樣寫的:冬天,螞蟻在家門口晾曬糧食,這時,出現了一位不速之客——蟬。它向螞蟻乞求,求螞蟻給它一些糧食。螞蟻冷冷地嘲笑道:“你曾在夏天唱歌,那你就在冬天跳舞吧。”

  在這個故事裡,螞蟻是勤勞的好昆蟲,蟬是可恥的乞討者。在我們腦海裡,蟬除了在陽光下唱歌,什麼也不用做。讀了《昆蟲記》我才知道我們的想法是錯誤的,其實真正可恥的是螞蟻。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蟬的一生,瞭解到其實蟬也是偉大的建築師。蟬的幼蟲要在地下待四年左右。四年裡,他們不斷地在地下鑽洞,用自己分泌的液體與泥土混合成泥漿,塗在自己的洞壁上,讓洞壁變得更加堅固平滑。經過四年的辛苦勞作,蟬的幼蟲終於可以爬出地面,蛻變成了真正的蟬。在蛻變的時候,它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經過數小時才能完成蛻變。

  在炎熱的夏天,蟬爬出地面,爬上枝頭,它終於可以快樂地在樹上吸食樹汁,歡快地唱歌了。可是一大批想趁機解渴的昆蟲卻不讓蟬享受這美好的時刻。其中最放肆的就是要數螞蟻了。它會撓蟬的觸鬚,咬蟬的腿腳,有的還會爬到蟬的身上。最後,蟬被逼得受不了它們,無奈地飛走了。可螞蟻卻不在乎它們犯下的罪行,在這裡搶完了又去搶劫另外的蟬。而且,爬出地面的蟬只能存活三四個星期。它們用四年的辛苦勞作,只換來一個月左右陽光下的歌唱,到底誰才是可恥的乞討者呢?法布林透過細緻的觀察為蟬“翻案”了。

  這時窗外又傳來了蟬的叫聲。我突然感覺那蟬鳴是多麼悅耳,令人陶醉。大概只有瞭解蟬的艱辛的人才能聽懂這歌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