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紅樓夢》讀書筆記範文三篇

《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讀書筆記範文三篇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有融化走向榮華,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紅樓夢》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紅樓夢》讀書筆記範文1

  如飢似渴的讀完《紅樓夢》,靜靜的合上書,為書中人物的命運感慨不已。最初薛王賈史四大家族的榮華富貴令人驚訝,並且也覺得那裡的小姐夫人老爺少爺是多麼的幸福,確切的說是幸運,他們是那麼幸運,出生在那樣榮華富貴的家族,衣食無憂。

  後來漸漸地體會到,其實出生在那樣家族的人也有許多無奈。外人看來他們是那麼幸福,而他們快樂嗎?那樣的家族中正如皇帝的皇宮中,勾心鬥角,人人戰戰兢兢。一點也不安心。

  有人覺得書中人物中,絳珠仙子林黛玉是最悲慘的,她的心中彷彿永遠都是憂傷,每天以淚洗面,以至於黛玉去世很久以後,寶玉走到湘瀟館,還能聽到林妹妹的哭聲。黛玉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心中還充滿了怨恨和疑問:“寶玉怎麼這麼狠心?寶玉為什麼要娶寶釵?以前的態度和語言都是假的麼?”她生前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寶玉,寶玉,你好……”有人猜測,黛玉想說的是:“寶玉,寶玉,你好狠。”也有人想,黛玉想說的也許是:“寶玉,寶玉,你好傻。”我們其實都希望黛玉想說的是後者,因為黛玉誤會了,寶玉娶寶釵時,根本沒有意識,見人只是傻傻的笑,全府上下只有他矇在鼓裡,在揭蓋頭之前,他還傻傻的認為娶的是林妹妹。他真正愛的是林黛玉,如果不是,為什麼有一次黛玉的小丫鬟跟寶玉開玩笑,說林妹妹要坐船回家,寶玉竟然差一點瘋了,晚上抱著一隻金船不放手。而黛玉雖然知道這些,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寶玉沒有娶她,所以即使寶玉以前對她多麼好,她也是一樣的怨恨。寶玉得知黛玉生前的話後,每晚睡覺前都希望黛玉給他託夢,可見的是多麼想挽回自己的過失—即使這不是他的錯。

  所以我覺得書中最苦的是寶玉,因為他真正愛的人含恨而終,他往日的好心好意,黛玉不能理解,還是恨寶玉恨到最後一刻。

  寶玉和黛玉真是一對苦命鴛鴦,他們是兩廂情願,可是誰也不願意說出來,如果說黛玉不愛寶玉,為什麼得知寶玉要娶寶釵後一病不起,最後送了命?

  《紅樓夢》中是有許多的神話色彩的。寶玉的寶貝玉是女媧補天所剩的一塊石頭,因為羨慕人間的生活,乞求一僧一道帶他去人間走一遭。而苦命的黛玉本是天上的一株絳珠草,寶玉則是天上的神瑛侍者,澆灌了絳珠草,絳珠草發誓要報恩,得知神瑛侍者下了凡,也跟了下去,才有了這一番故事。

  回頭想想,寶釵也是苦命的,因為寶玉娶她之前,一直把她當黛玉,寶釵就委屈的充當著別人,到後來,寶玉看破紅塵,跟隨那一僧一道飄然而去,只剩寶釵孤苦伶仃,此時腹中還有寶玉的遺孤。寶玉以前每次發瘋發傻時,也只有寶釵在默默垂淚。

  書中許多人都有悲慘的命運,老太太也是享盡了榮華富貴,兒女孝順,可是生前最後一刻也沒有看到賈府的復甦,悲痛而終。她的丫鬟鴛鴦殉主登太虛,隨老太太去了。元春做了貴妃,也算是享盡了榮華富貴,可還是早早的離開了人世。迎春被父親嫁給了孫家,受盡,最後悲慘而死,探春遠嫁,離開了家人,雖然日子過得不錯,可哪有不思念家人之理?惜春代替了妙玉的位置,做了尼姑。黛玉生前的丫鬟紫鵑做了她的侍女。而妙玉呢,一生清白,不想卻被強盜強搶去,寧死不屈,結果被強盜殺了。

  不過賈府後來的命運還是比較令人期待的,因為賈雨村曾經問過老仙翁甄士隱:“那榮寧兩府,尚可如前否?”士隱道:“福善禍淫,古今定理。現今寧榮兩府,善者修德,惡者悔禍,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也是自然的道理。”之前還說到寶玉“高魁子貴”,雨村低頭了半日頭,忽然笑道:“是了,是了。現在他府中有一個名蘭的已中鄉榜。恰好應著‘蘭’字。適間老翁說‘蘭桂齊芳’又道寶玉‘高魁子貴’,莫非他有遺腹之子,可以飛黃騰達的麼?”士隱微微笑道:“此係後事,未便預說。”

  《紅樓夢》值得我們去探索,去回味,不愧是中華民族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紅樓夢》讀書筆記範文2

  《紅樓夢》是被人列在四大名著之首的,其原因多人們會搬出紅學的流行,有些人一生只要研究研究這本書就能過舒坦的小日子了。曹老是餓死的,他的書卻增加了就業,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這本讚譽過剩的書一直排在中國累計銷售首位,的確是有點真本事。不過我覺得之所以紅學興是因為曹老描寫的物事,禮儀像史書一樣值得研究。值得研究的是曹先生所在的清代,並不是一本書。

  在我看來紅樓是一部喜劇,像童話一樣完美的結局和過程。在老師教我們時候老師說:“以四大家族的興衰為基礎,寶黛愛情為線索的悲劇。”但是四大家族中主力描寫的賈家從開始一樣是越來越興旺到底。開始賈府人人富貴,有賈珠等人的死去也並不是慘死怎麼的,主角們並沒有經歷什麼痛苦。基督教教義說:人生來就是受苦的。所以死者沒有什麼可悲。秦可卿死啦。還帶給賈蓉一個五品龍禁衛的官,死者解脫,生者人就享樂。

  到中後部寧府抄家榮福敗落很多人唏噓傷感的時候。我認為這只是賈府越來越興旺的插曲,很短的插曲。在這個艱難的時候死了一批人,單迎春外無一不死得其所。賈母已經八十三歲,在以前那種年代是多少高齡了,一生享樂,被人捧月,只在死前擔驚受怕過一陣,又沒有凍餓捱打捱罵著,總是喜大於悲的。連她自己也兩次說到自己的死時,提到自己的高齡,享福一生,死也甘願了。

  鳳姐雖然年齡不及賈母長壽,但是大權在手,也是風光一生,錦衣玉食的。談自己時說:“別人沒吃的也都吃過了,沒見著的也都見過了,死也沒多少可憾的了。”人的快樂是以自己的願望來衡量的,鳳姐喜歡的錢權兩得,巧姐最後也有驚無險迴歸寧府,死前的風波都只是一生中的小憾,以比列來說,賺大了。

  探春遠嫁,以後來回來時描寫的“比來時還鮮豔三分呢。”那生活一定是很好的,沒有像迎春那樣遭打捱罵受凍,婆家後來還得以在京城得職,與孃家很近,相聚相親。

  元春貴為寵妃,有皇恩,有世人稱頌,連賈母見了也要跪拜,雖然無子有些遺憾,都沒人會否認她是最幸運的人之一。

  惜春希望出家,最終能夠帶髮修行,她圓了自己的願望,只要是自己想的,什麼願望都不可悲。

  趙姨娘為人所不屑,兒子賈環為人所不齒,孃兒倆被讀者都深深看不起。我非常聯絡迎春的命運,恨不得賈府的人去夏家報仇。但賈府的人大多都不大吧迎春放在心上,那是因為——迎春的地位其實非常低,比在讀者心中的配角賈環賈薔還低。首先迎春是庶出,親孃早喪,且沒有親兄弟姐妹可以依靠,最後還是個女兒身,地位自然不能高。迎春性格軟弱,在賈家已受了不少氣,嫁過去更是受盡折磨而死,在我看來真是紅樓夢杯具之最。

  寶黛的愛情悲劇是公認的,我認為沒有什麼可悲。寶玉這塊頑石不經歷悲痛一定仍對紅塵嚮往。人的快樂的是以自己的願望來衡量的,寶玉能額外受恩入紅塵已經是賺大了,遂了自己的心願也該滿足了。林黛玉來還債的慘些好,越慘越好,不慘還不清債務。以十幾二十年的功夫報答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正是她自己的心願。

  散了一批人。在兩府衰敗的一時間,那些攤前斂財的奴才散了一大批。賈政此時明白了這些人,一個個打發走了,切掉了一個個毒瘤。

  鍛鍊了一批人。眾人先享富貴再忍受貧窮,那時間懂得了勤儉節約。賈府人少了,可他們從來不缺人,又沒有計劃生育!

  成長了一批人,一個賈蘭很有才能,在結尾已經高中。一個巧姐兒長大不落鳳姐。而且有了鳳姐的教訓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作者製造了這兩個完美形象真是暗示賈府以後的命運。甄士隱也透露賈府會再度興旺。

  高鶚續寫的`四十回,我讀之前很擔心遠不如曹雪芹所作前八十回。讀了之後我也很喜歡後四十,那每一回的結尾處稍設懸念,曹一般沒有吊人胃口的習慣,高這樣無疑增了觀賞性。萬事開頭難,曹雪芹在前八十回已準備好了大多數零件,高鶚的組裝技術也很好,那麼這件美輪美奐的藝術品也就足以流芳百世了。

  《紅樓夢》讀書筆記範文3

  從小,無論是課業上的需要,或是隨自己興趣而選的,我所讀過的書,著實不少;在這其中,我最愛讀的一本書,就是“紅樓夢”了。

  不知為何,我就是喜歡它;說不出任何理由,我就是被書中所有的人物、對白所深深地吸引;曾幾何時,隨著書中的故事情節,而在情緒上有喜悅、悲傷的感觸。記得第一次接觸紅樓夢,是在電視節目中無意看到的;在此之前,我對那些如紅樓夢、西廂記等言情小說,總是不屑一顧,即使有機會去接觸它們,總是推託自己沒有時間,所以,任憑機會一次又一次從手中溜走,我總是不肯靜下心來去閱讀它們;可是,自從從電視節目中真正的看過了一次“紅樓夢”之後,印象便為之改觀了。我從不知“紅樓夢”中擁有那麼感人肺腑的內容,是如此地令人心動,看過之後,更是令人念念不忘;直到這時,我才瞭解,以前實在是浪費了太多的光陰了,其實早就可以源源本本,完完本本地讀完“紅樓夢”,不必到現在才來懊惱了。

  之後,每當我去書局之際,總是習慣性地在擺設有“中國古典文學”的專櫃蹓躂蹓躂,看看上面所有有關“紅樓夢”的書籍;然後,也會或多或少的買幾本。我總想竭盡所能地去買下我所看到有關“紅樓夢”的書,也不管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讀完它。在大致讀過了“紅樓夢”後,我益發對它產生越來越多興趣了。在書裡,我看過而比較喜歡的章節,有紫絹對寶玉的試情、寶玉和寶釵的聯親,及黛玉含恨而死,晴雯撕扇等:而在所有的對話中,我最喜歡寶玉和黛玉的對話。他們是一個風流成性,一個好使小性兒,所以,當兩人聚在一起時,也常會發生激烈的爭執,就連寶玉的祖母-賈母,也曾說他們兩人“不是冤家不聚頭”;正因如此,這也是何以令我喜歡的原因,因為每次在他們的爭吵之後,雙方的感情反而更進一步了,而引匯出後面更多引人的故事情節。

  在所有的人物中,我最愛寶玉、黛玉、寶釵和晴雯四人了。我最愛寶玉的痴情任性、黛玉的氣質靈秀飄逸、寶釵的雍容大派有禮、晴雯的俏皮、高傲;而其中尤以黛玉、晴雯更能深得我心。林黛玉的孤驕傲世、多愁善感,均是我喜愛她的原因,面對她不幸的際遇,我也深表同情;而在讀到黛玉病死之際,我更有一種莫名的傷痛,好像是失去了一個好朋友一樣。而對於晴雯,則是悲傷同情多過於欣賞了。晴雯無論在外貌或是才幹方面,在所有的奴婢中均是無人能出其左右的;但這些卻未替她帶來一個完美的結局;可是卻有“晴雯撕扇”及“晴雯病補孔雀裘”兩段精采的故事。雖然,她的命運悲慘;但她在我心中所塑造出高傲不屈的形象,卻永遠不會被抹滅。

  紅樓夢是我讀過最有深度、最有感觸的一本書了。我有時會為了讀它,而寧願犧牲讀正課的時間,只為了能多看一頁是一頁,去領略其中無法言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