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獨立> 學會獨立作文彙總8篇

學會獨立作文

學會獨立作文彙總8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會獨立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會獨立作文 篇1

  豆豆是院子裡公認的乖乖仔――長得秀秀氣氣,性格又是文靜,靦腆,完全一個小女生的樣子,特別讓她婆婆贊傲的,是他總是很聽大人的話,讓他玩蹺蹺板,他是決不會自作主張去拉單槓的。

  這樣的孩子,對於他的監護人來說,真是省心又省力,比起帶那些調皮不聽話的小孩來,要舒服很多。

  所有的老年人都誇豆豆的乖順。

  相反,所有的年輕人,如我們,都覺得可惜了一棵好苗子。

  好動,愛玩,調皮,搗亂,是孩子的天性。在這些過程中,孩子們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嘗試到各種刺激到來的感觀感受,滋生了自主創新的想法和行動,也包括,對他們心理發育的一個完善。這些,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髮育來說,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啊!

  可是,包辦,代勞,讓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動手動腦能力都得不到嘗試,用白白扼殺了一個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猿的獨立行走,標誌著向人類進化的成功,可是,人類,尤其是中國人,更尤其是中國的孩子,有幾個,是真正能做到獨立行走的?

  一些幼兒教育學家,包括對幼兒教育入門較深的家長,都關注過對國內外幼兒成長監護的對比。中國的家長,向來喜歡對孩子說:寶貝,乖,聽話;這個不能動啊,會燙到手的,疼;那個不能爬啊,會跌下來的,摔破了會流血的;顏料不能出線的,只能在線內畫;那是人家的東西,你不可以拿……

  可以說,“不”,是中國式監護人常掛嘴邊的一個詞,不容置疑,不可違抗,因為,家長們,尤其是帶孩子的祖父母們,都把孩子看成心頭肉掌中寶,都不希望他受一點點傷害,恨不得保護他終身。因此,中國人,真正因為創造發明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似乎還沒有;相反,遇事畏手畏腳,沒有主見的,倒是一大把。這與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思想觀念,不無牽連,甚至是有很大幹系的。

  要知道,一個人的性格,在3歲之前形成並定位後,後天,是很難再去改變的。而3歲之前的中國孩子,正是在這不許那不可以的氛圍薰陶中,乖乖兒,是他們的楷模。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家裡沒有人有精力管束,導致他頑劣異常,看似沒有“教養”的孩子,在學校得不到老師同學的喜歡,到了社會上,卻往往點子多膽子大,比那些高學歷者更有成就。

  再看國外,家長几乎不去約束孩子,也很少是祖父母專職帶孩子,通常父母們注重的,不是孩子的具體行為,而是一些良好習慣的培養。放手,給孩子充分自由,讓他們享盡孩童應有的快樂,滿足他們的好奇,給他們機會體驗失敗,等等看似不管不問的.教導,把孩子的創造心,探索心,愛心,同情心,自尊心,一樣一樣建立起來,讓他們儘早適應社會上的種種。

  所以,大家都覺得外國的孩子怎麼就那麼獨立,中國的大學生們,經常是一到週末,髒襪子髒衣服一大堆拒回家給父母洗。

  梁啟超早就呼籲過: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而對少年的栽培,全在我等家長們。

  和一些中國的早教專家相同的觀點,我以為,對於孩子,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他愛幹嘛就幹嘛,沒必要用溺愛束縛他們,扼殺他們的靈性。在玩得過程中,傾聽和引導,才是孩子成長真正需要的。

  中國的絕大多數家長們,請安心的放手吧,給孩子充分自由,讓孩子真正地獨立行走!

學會獨立作文 篇2

  我們在成長過程初期,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終將有一天會成長為大人。所以,我們要逐漸變得獨立。

  去年寒假,學校組織了去美國的冬令營團,因為不僅能見識到當地的文化,還能鍛鍊自已的獨立生活能力。我非常向往,回家後和爸爸媽媽商量,在他們同意下我報了名。很快,期待的美國之行到來了。我在媽媽的幫助下,第一次自已收拾好了去美國的行李,從而知道了行李箱內應該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衣服、洗漱用品等物件的擺放。

  我坐上學校安排的大巴車前往上海機場,正式和爸爸媽媽告別。經過13小時的行程,我們張於抵達了美國的洛杉機。

  晚上,我們所有小夥伴都要4人一組,分配到不同的寄宿家庭居住。這時,因為我與同班同學分開了,獨自一人和其它不相識的3名女生分到了一戶住家,我開始不安,頓時覺得彷徨起來,我向帶隊老師請求,能不能和自已班同學一起,老師拒絕了,因為這個分組是之前就分好的,每戶住家手上都有一張人員名單,不允許臨時對換。我心理非常難受,然後就哭了。同學們來安慰我,正好媽媽這時候也來電話,得知這個情況後,在電話裡開導我,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這沒什麼,世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會如我的心意,而且,與不相熟的同學一起住,幾天下來我不就是交到了新的好朋友嗎!想明白之後,我就開開心心的與新朋友一起去了住家。

  在這之後的幾天住家生活裡,每天,我都自已進行洗漱,自已更換衣物,收拾床鋪。晚上回到住家,和新朋友們一起與住家聊聊天,每天都過的充滿趣味。

  現在在家裡,我也都能自覺的整理床鋪,整理書桌,自已的小衣物也都自已洗。媽媽說,相比之前,我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不少。而且,我也明白了,以後在我的成長路上,還會遇到更多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事,有好事,也有壞事,不會事事如我意。我要學會坦然接受,這就是成長。

學會獨立作文 篇3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可是我要說,父母的撫育,朋友的幫助固然不可少,可學會獨立才最為重要。

  父母寵愛,終有盡時。一個人如果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勢必養成嚴重的依賴思想,而依賴性又是自尊自信的絆腳石,他又如何能夠走出自己瀟灑的人生路?鄭板橋先生因此在彌留之際叮囑自己的孩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先,都不算好漢。”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先進的世界。各種機器與工具以引入家中,生活變得簡單、高調了,但人的能力卻退化了。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寵著、愛著,不讓自己的孩子受一點累,吃一點苦,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他們擔心:讓孩子打掃衛生,怕他弄髒衣服;讓孩子切菜,怕他切到手指;讓孩子洗衣,怕他生病感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孩子形成了一種極其嚴重的依賴思想。那麼,當父母離開時,你能做些什麼?你會做些什麼?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幅畫:有一位年邁的爺爺揹著書包,一隻手上提著塑膠袋,另一隻手上還有一本厚厚的字典,他的孫子手上拿著棒棒糖,一邊向前走著,邊吃著。試問:但你看到這個場景時,你會想到什麼?這個孩子真的幸福?不!不是!絕對不是。你要想到的應該是他的未來。當他長大了,即使事業很成功,但他在自己的生活上又能做些什麼呢?

  現代的90後的孩子們,走出溺愛的陰影,走出“大樹”的“保護”吧!學會獨立,自力更生,美好未來只留給有能力的人。走出依賴的陰影,騰出來的將是廣闊的天空任你翱翔。

學會獨立作文 篇4

  生活中充滿著無限的寂寞,在寂寞中要學會獨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撫柳笛聲殘。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依依,古道遙遙。如今芳草碧連天。旋律悠揚,悠悠詩境中,填寫一首寂寞曲。每當寂寞時,我總會想起海子的詩歌,“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讓我學會重拾希望,從寂寞的生活中學會獨立。

  當冬天來臨。古樹長青,花卻已衰落。長青的古樹在寂寞中佇立。

  再次品味你在寂寞中醞釀的詩歌,那傷感的文字又加深了你的寂寞。你曾有美好的夢想,卻臥軌而去,一身壓抑也隨風而去,那寂寞的生活已故去。海子!如果可以重新來過,你是否還會面朝大海,看春暖花開?也許你的品性不易改變。

  翻開史冊,無數名人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蘇軾被貶黃州卻仍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胸懷,感念天下蒼生;莊子寧可尾於途,做守護月亮的孤樹,也有“微妙元通真君”的情意;屈原遭子蘭讒言,鄭袖內惑,懷王放逐仍愛祖國,心繫祖國興亡,後自投汨羅江……

  寂寞中,看文人豪氣;孤獨中,品歷史豪傑。

  李煜的寂寞在梧桐樹下,往事繚繞而起,看燕子歸來,晚霞籠罩皇宮,雕欄玉砌……這已成記憶,李煜啊!做回你自己,別在唱《後庭遺曲》可好!寂寞中要學會獨立!

學會獨立作文 篇5

  這件事對你們來說,可能不算一件大事,但對我來說,這是我人生中最困難的一件事,這次雖然不像魯濱遜的那樣,但和他都存在一種共同的特點------獨立。

  記得還是上個星期三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去外地出差了,只留下我自己在家,正好也讓我體驗一回自己能不能夠獨立照顧自己。雖然早上就知道爸媽今天不在家,但中午放學剛開啟門走進屋裡,還是感覺非常失落。不過這樣的感覺只持續了一小會,因為我想今天是鍛鍊我獨立的好時機啊!於是我趕緊開啟冰箱,裡面媽媽準備了一些菜。最後我選擇了我平時愛吃的牛肉和大白菜,把它們拿到了廚房,有模有樣的忙了起來。平時看到媽媽切起菜來那麼簡單熟練,而我今天拿在手裡的刀為何總是不聽我使喚呢。

  我把菜放好,小心翼翼的切了起來,在我的努力下,雖然切的有點亂七八糟,但還是可以的。心想,幸好牛肉是媽媽切好了的,不然我可要花些工夫來對付了,呵呵。。。 我學著媽媽平時的模樣,首先淘了點米放在電飯鍋裡。然後打開了煤氣灶頭,往鍋裡倒上了油,再放上了少許的蔥和姜。把菜倒進了熱鍋中炒了起來,然後又把牛肉放了進去,再加點水,蓋上蓋子燒了起來,一會兒的工夫,就冒出了熱氣騰騰的煙來,我就趕緊拿開鍋蓋,撒了點鹽,此時飯也跳到了保溫上,終於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了。

  這一天終於過去了,眼看爸爸媽媽快要回來了,可是我一下子就躺在床上睡著了,睡醒後,已到了深夜,爸爸媽媽也睡在我的兩邊。 這件事雖然對你們是一件非常渺小的小事,但對我卻是意義重大!這讓我受到了一個很大的啟發:一個人在生活中必定會遇到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切希望之光都會驅散絕望之雲!

學會獨立作文 篇6

  我們逐漸長大,能做的事卻越來越少。

  現在的我好像已經習慣了每天早上起來桌上就放著媽媽準備好的早餐,起床後也不用打掃房間,連被子都是媽媽幫我鋪。回家後襪子也是直接脫下來放到盆裡,就更不用說衣服了,都是由媽媽幫我洗的。即使週末在家我也只是偶然打掃一下衛生,清理一:下自己的書桌。午飯也都是媽媽準備好的,我也不會自己洗碗,都是讓媽媽回家後洗的。

  但是以前的我自己準備早餐和午餐,不需要媽媽幫我準備。起床之後也是自己鋪床,自己洗襪子自己洗碗。週末在家會幫媽媽打掃衛生。

  看到材料之後,我這才發現原來我和材料中的“我”是如此的相似。可是我們小時候都是獨立的啊。我們可以自己做很多事的。可是我們越來越大,做的事反而越來越少了。因為父母都希望我們能好好學習,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所以能幫我們做的事都全部包辦。我們或習以為常,或想自己做點什麼,卻被父母阻止,我們的動手能力也會越來越差。

  我再次站到廚房裡,想自己做一頓飯,卻發現我連火怎麼開都忘記了。只能在外面解決。自己打掃家裡衛生,卻總是有些地方打掃不乾淨,洗碗也是,總有些不乾淨。好久沒做家務,原來我已經“退化”成這樣了。

  我突然發現,父母幫我們包辦所有事想要我們好好學習,當然沒錯。我們當然要好好學習,但是我們不能因此不做家務。因學習而喪失一些基本的能力是不行的。因為我們總是要自己生活的

  我開始學會自己多做一些事,儘管媽媽也會阻止我。早晨起來自己鋪好床,媽媽會說:“上學那麼早要去,不用鋪床了。”我總會說:“沒事的,不管怎麼樣總還是要鋪床。”一開始媽媽不同意我做這些事,不過再我的堅持下,我還是儘量做一些我能做的事。

  無論怎麼樣,我們都不能讓父母為我們包辦所有事。我們要學習,但是父母也要工作,而且我們也不應該總是依賴父母,要學會獨立。

學會獨立作文 篇7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多姿多彩的,我的成長故事則是一個五顏六色的萬花筒,演繹著成長時的快樂,演繹著成長時天真幼稚的夢。呈現出我悟出道理的那一幕。

  就在去年暑假的一天晚上,一陣清脆的電話聲把我的注意力從好看的電視節目轉移到了電話上,我快步跑過去,拿起電話,一聽,原來是姑姑打來的,她告訴我說,鴻舟商廈要舉行兒童繪畫比賽,問我要不要參加。我歪著頭剛想問媽媽,卻聽她冷漠的拋了一句“自己決定吧。”正在我懷疑不解時,電話那頭傳來了姑姑急促的催促聲,“參不參加啊”。我趕忙應付了一句“報名吧”。我放下電話,心情無比沮喪,有些傷心,媽媽對我怎麼不聞不問呢?

  於是,我大著膽子去了媽媽的房間,我開啟房門探個頭進去,問媽媽:“媽媽,我答應明天要去比賽,您不陪我練習嗎?”可媽媽卻說:“練不練你可以自己決定,不要什麼事都要問我,如果練呢,也許會有個好成績,如果不練呢,得不得獎也無所謂,主要是過程,你應該知道自己怎麼辦。”我沒想到媽媽會對我這樣的冷漠無情。原來那個連我咳嗽一聲都會擔心的不得了的媽媽,變了嗎?難道隨著雪花飄落的告別,隨著11歲蠟燭的熄滅,媽媽的愛也隨著消失了嗎?我剛想再問些什麼,只聽媽媽說:“明天我不陪你去了,你就一個人做公交車去吧,”聽了媽媽的話,我徹底失望了,我認為,媽媽不再愛我了。

  第二天,我一個人坐著公交車來到了鴻舟商廈,看見其他的夥伴,都是家長陪著來的,我更加傷心難過,比賽要開始了,我打開彩筆盒準備彩筆,我驚奇的發現裡面有一張紙條,我趕緊拿起來,上面寫著“欣欣,媽媽的好孩子,你一定是在怪媽媽沒有陪你去比賽吧,不要生氣,媽媽只是想讓你明白,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自立,不能只想著依賴別人,要學會獨立面對事情,面對生活,你長大了,應該學著獨立了,媽媽也相信你,一定會做的很好,你永遠是媽媽心中的驕傲,一定要加油啊!你會理解媽媽的,對嗎?”看完了這張紙條,我終於明白了,媽媽是愛我的,是在乎我的,我更加信心百倍,媽媽我愛你!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媽媽的紙條上的那些話印在了我的腦海,告訴我要學會自立、獨立地面對生活。

學會獨立作文 篇8

  自我們出生和世界碰面的時候,我們已有了思想,有了靈魂。

  隨著自己一天天的成長,我們的思想越來越獨立,我們會漸漸脫離父母的束縛。

  小時候,我們是父母的寶貝疙瘩。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是把我們安置在他們的身後,小心翼翼的呵護著我們,生怕我們磕著碰著。他們會有意干涉我們的一切。

  在父母看來,這是理所應當的,自己的孩子理應有自己監管。但是在孩子看來,父母很愛多管閒事,父母就像是捆綁雄鷹飛翔的鎖鏈。孩子們有著雄鷹一般的雄心與氣魄,但是父母的呵護卻阻礙了孩子們的發展。正在成長的孩子有強烈的自由自在翱翔於天空的渴望,所以他們試圖從束縛著他們的鎖鏈中掙脫,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快樂與自由。

  這個時候,父母不能再是一味地反對孩子們獨立追求夢想,而是應該從精神上支援他們。對,精神上就夠了。父母如果愛自己的孩子的話,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屬於孩子們自己的世界。而不是讓孩子產生依賴,畢竟,以後的路還是要孩子們自己走。

  脫離了父母的孩子們,在這個時候做事就不可以再那麼不計後果了。要記得,自己對於自己的家庭也有了一份責任。

  做什麼事情時,都要好好考慮清楚。要記得,自己的身後還有自己的家庭。

  孩子們要學會獨立,在同大海搏擊的小舟上,只有自己一個舵手。在這時,要學會自己挑起大梁。雖然有時在這條同大海搏擊的路上,會遇上狂風暴雨。但是,不要忘了一點,暴雨狂風過後就是海闊天空。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難免會有海浪衝擊,但是,只要自己心懷信念,就什麼也不怕。管它是什麼,只要自己還活著,就一定會同它搏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