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精選32篇)

端午節的作文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精選32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端午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裡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母親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風俗。剛到五月,家裡就開始浸泡糯米了。母親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裡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母親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母親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並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母親往往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裡美滋滋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就飄著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為什麼,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著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他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裡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粽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麼樣,這首兒歌好聽吧。端午又稱“重五”,所以很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聯。而且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稱為長命縷。端午節的來歷/習俗都很多,說也說不完。其中有一個來歷是這樣的,古代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受到壞人的誣陷,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羅江而死,主張愛國主義。後來的人們賽龍舟是為了撈救他,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柳州過端午節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瞭解端午節了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裡了。終於,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就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到農曆五月初五,就駕著船,向江裡投放用粽葉包的飯糰,並向江裡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並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幷包粽子、喝雄黃酒。

  我一定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學生!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於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裡。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裡。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裡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傢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乾淨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聽說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裡,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裡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放在鍋裡,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後,我和家人出去踏青,聽說端午節那天早上出去踏青,還可以治病呢!回到家裡我急忙拿出一個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裡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裡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終於到了開飯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嚐著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著香荷包,手裡拎著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一家人圍在一個方桌前等待著即將出爐的粽子。

  今年端午節,我們只包了一個豆沙味粽子,誰吃掉就代表那個人會十分幸福,好運不斷。

  終於,粽子出爐了,我先搶了一個黃色線的,也是唯一的一個,其他都是白線的,早在下鍋之前我就把豆沙味的白線換成了黃線,心想著:今年總算能吃到了。

  開啟粽葉,我大口大口吃著,可直到要吃完了也沒有一點豆沙餡,我火冒三丈,跑到廚房,對媽媽小聲而又憤怒的吼道:“我上午換線的粽子怎麼不是豆沙味的。”“啊!你是說黃色的那個嗎?我還沒下鍋呢,再等等。”而客廳這邊的一盤粽子已經吃完,無一個人吃到豆沙味。

  緊接著,媽媽端來第2盤,黃線粽子在底下,我就先吃了個白線的,媽媽往下一撈,撈到了黃線的,也沒在意,就吃了,到最後,我雖然知道結果,但還是忍不住問:“什麼味?”她看了我一眼,吞吞吐吐地說:“豆……豆沙,抱……抱歉,我……我也沒想到。”“我再也不理你了!”

  公佈結果,奶奶說:“兒媳勝!”“不,不,是女兒拿給我的,應該是她贏了。”什麼?媽媽,你竟然……謝謝!媽媽對我笑了。

  媽媽,你是我最愛的人了,這個調包的粽子是我們之間的小秘密。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端午,孩子們總愛在胸前帶香包,在操場上奔跑,香味在十里之外都能聞。今天,老師就帶著我們一起做香包。

  以前我只帶過香包,從來也制過。我覺得香包很好做,只需要用針縫幾下就做好了,可是動起手來就後悔萬分。老師首先把用品發給我們,我得意洋洋的開啟,裡面艾草好香啊,當之無愧成為制香包的最重要用品之一。我們先把桃木球串上,再把針串到線上。我這個從來沒做過針活的女孩,註定困難重重。連打個扣都不會,真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女孩?連縫針都不會,搗鼓了“七七四十九天”可算學到了縫荷包的“秘方”一針一線縫著,儘管做不好,針也不“聽話”,可我並沒有放棄,雖然製出來的像個“沒吃飽飯”香包,但還是很開心。

  這時,我想到了平時在外面買的香包,被我隨便亂扔。家人做的,也從不珍惜。現在,知道了家人為我做的香包,每一針都充滿了愛,外面賣的香包,每一針每一線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我要好好珍惜。

  我想端午的制香包要好好傳承,不忘屈原的美德,不忘中國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陰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端午節,我們都會遲到香噴噴的粽子,帶上小巧玲瓏的香包,我特別喜歡媽媽縫的香包,可是媽媽卻總說:“縫香包太麻煩了,還是去買一個吧!”今天,老師要帶我們一起做香包。

  我的心情非常興奮,老師給我們每一個人發了一個小布袋、一包艾草、線、一根根針、一個小皮繩、一個圓圓的桃木求和一個流蘇。首先把桃木球穿到小皮繩上面,再把小皮繩打一個結。做完這一步時我心想:這也太簡單了吧!第二步把線穿進針眼裡,然後把兩頭的線對摺在一起,最後打個結就好了。第三步就要縫布袋了,老師說這是最難的一步!我心想前兩步都很順利的通過了,還怕第三步?我先抓住一個邊縫了起來,呀!縫錯了,只好重新再縫,左縫右縫終於縫好了,心想:這可真難呀!我把布袋翻了過來,剛要裝上艾草,就下課了。雖然我做的很醜,但是畢竟是我自己做的呀!我還是很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每到端午節,媽媽都帶我去買香包,今天聽說可以親手製做一個香包,我十分的期待。

  我在拿到材料時,心裡想: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香包嘛,有什麼困難。當開始製作時,才發現困難重重。先拿出皮帶和桃木球給他們用一個結系在一起。在拿出製做香包的布,揹著縫在一起,但要留一個口放艾草。把縫好的布翻過來放進艾草。把口用針縫起來,再把桃木球和流蘇縫好。縫流蘇時,我卻怎麼也弄不上去,左思右想,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想出辦法縫上了,就這樣一個可愛香包就做成了。

  我想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因為每次端午節我都帶上了美麗的香包,她卻沒有,我想讓她也感受端午節的快樂。

  這個端午節,不光是我快樂,家人們也都很快樂,荷包的香氣和團圓的。氣息將會飄的很遠、很遠……

  端午節的作文 篇11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營造端午節文化氛圍,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江蘇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在端午節到來之際開展了“端午節、少年頌、愛國心、民族情”主題系列活動。

  各班學生透過查閱圖書、網際網路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在週一集體晨會、週四紅領巾廣播、宣傳欄、展板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

  各年段開展了不同的班隊活動,低年級開展了“童眼看端午”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說端午,品嚐粽子,巧手摺出一個個可愛的紙粽子;中高年級開展了“弘揚民族傳統、瞭解民族英雄”的演講、朗誦等多種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

  透過這些活動,我們讓學生懂得,在這些民族英雄、英烈身上體現出的那種精神——面對著國家、民族災難,起身抗爭、始終保持的民族氣節與不屈精神,而且透過英雄人物的事蹟,體會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維護。孩子們透過參與這樣的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沉澱了幾千年的“民族心、愛國心”。

  孩子們在動口、動手等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不僅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廣泛贊可,更重要的是,活動背後的教育意義將伴隨這個特殊的日子而永遠銘記在每個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裡,牢牢印刻在每一個愛孩子的老師和家長們的心目中!

  端午節的作文 篇12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個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一粒粒小小的糯米,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等,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裡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裡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端午節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1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我一聽到這首兒歌。就馬上想到了端午節。

  賽龍舟,是紀念屈原而來的,公園278年。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就投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後,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到江邊憑弔,則漁夫划起船隻,在江上打撈他的身體。有一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身體了。人們紛紛見狀,拿出食物往江裡投,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黃酒到倒進江裡,說用藥米勒魚蝦,以免傷害屈原。後來人們用粽葉包飯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除了賽龍舟這個傳統節目,還要插艾枝、吃粽子呢!每當端午節這天,在山裡的居民就要上山找艾枝,在門上插時為了給這個家平安、幸福、美滿。還可以辟邪,帶在身上能放蛇咬。

  端午節前幾天,爸爸就在家包粽子了,只見爸爸拿出一個大粽葉折成一個角,再把準備好的糯米放進去,為了出味,一下子放了三個蜜棗,好幾個葡萄乾,又蓋上糯米,然後用粽葉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的。看著爸爸包好一個個肥胖胖的粽子,饞得我直流口水。

  端午節既能看龍舟,也能吃好吃的粽子。而現在,人們還利用端午節去孝敬父母,已經成為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我真喜歡端午節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14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麼。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裡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裡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15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給我們買粽子吃,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好吃極了。吃粽子的時候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吃粽子?”媽媽說:“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於是媽媽就給我將關於粽子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裡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我終於知道了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劃龍船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16

  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和爸爸媽媽到鄉下爺爺家過。

  早上時,我們大家就一起去集市買艾草,據說他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我們大家把買來的艾草放在門口,掛在窗戶上,整個村子在這一天都洋溢在艾草的清香中。從空中看去,就像一個綠色的海洋,漂亮極了。

  到了正午的十二點時,家裡的長輩就要給晚輩掛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色繩也有各種各樣的型別:長命繩、避邪繩、快樂繩……戴了它,你就會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到了下午兩點,孩子們身上都有著“濃郁”的汗臭喂。所以家長總是要給孩子們泡洗澡水洗澡。這洗澡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餘種草泡成的水,洗了這種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了。

  晚飯時,餐桌上的菜也各有予以:魚代表年年有餘,豆腐代表清清白白,湯圓代表團圓……

  到了晚上,是我們大家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因為父母要帶我們大家出來買香包。集市上的香包形態各異,有的香包是圓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還有一些我們大家叫都叫不出是什麼形狀的。香包也有些大小不一的,大的比臉盆還大,小的卻只有指甲蓋那麼大。奶奶告訴我,香包的寓意是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向暴力的香囊有時是好吃的糖果,有時是小小的豆豆,有時是一些好玩的玩具。

  一天過去了,這別具特色的端午節可真令人難忘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17

  6月12日,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人們比賽賽龍舟,掛艾葉驅蟲祛病,會做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令人開心。

  媽媽單位發了兩張提貨券,可以獲得兩箱粽子。有蜜棗的、八寶的、菠蘿的、豬肉的。早上,我吃了一了個蜜棗的和八寶的粽子,美味極了,讓我的味蕾享受了一次奇妙的味覺旅行。

  中午,外婆邀請我和媽媽去她家吃飯。在外婆家,我和表哥、表弟一起玩了“憤怒的小鳥”,打通了許多困難的關卡,還品嚐了外婆自己包的花生、葡萄乾餡的粽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大家在電視上看到了包粽子比賽。

  只見,一個個的參賽選手迅速地從盆裡抓出米和豆,倒在用粽葉捲成的筒裡,倒出多餘的部分,再把筒口封住,用細線捆緊,整個包粽子的過程,僅有15秒!

  甚至有的參賽選手用了5分鐘就包30個粽子!

  我還在電視上看了賽龍舟比賽。十隊龍舟排在湖面,等待著裁判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

  裁判打響了發令槍。龍舟上的選手拼命搖槳,眾多龍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對手超過了的自己。隨著第一艘龍舟衝過終點線,觀眾們頓時發出驚歎,“真是迅速”。我聽到周圍觀看的群眾熱烈的吶喊聲,喊聲過後,觀眾們又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粽香中,讓我們大家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 篇18

  今天是2019年5月27日星期三。 快到端午節了,我們學校能休息三天,我為這個時刻的到來而高興。

  晚上,我把作業做完了,開始看電視,哎!電視裡香港有些頻道的節目已經在放怎麼樣過端午節了。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看著電視上那一個個又大又好吃的粽子,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這時媽媽剛好走進來,看見我這樣子,忍不住笑了“看你那眼饞的樣子,明天就去買粽葉回來包給你吃。”我高興的歡呼起來。

  第二天,端午節到了,媽媽買來了粽葉在廚房裡包粽子,在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赤豆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三、四個小時,之後媽媽把粽子泡在備好的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粽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粽子,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能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稜角分明,象徵著屈原的人格稜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粽子的裡面包一些赤豆和一顆紅棗,象徵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對未來生活的無比熱愛。

  端午節的作文 篇19

  端午節快到了。我媽媽教我做雞蛋袋。一開始,我看著我媽,心裡想:“很簡單!”然後就輪到我補了。為什麼感覺這麼難?我不想補,就把蛋包扔了,說:“太難了。我再也不想補了!”我媽說:“不難,不難。遇到困難,一定要堅持。這個手指會變得更靈活!”聽了媽媽的話,我繼續補。我認真的補上,發現自己越來越熟練了。我補了很久,終於成功了。我開心地對媽媽喊:你看,你看,我編的!”我舉起我準備好的雞蛋口袋,看了一遍又一遍,心裡很高興。

  為了表揚我蛋兜做的好,我媽學會了遇到困難不要放棄。端午節,我媽答應帶我去看電影:《功夫熊貓2》。我感覺棒極了。看完電影,我媽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說:“我想買一本《植物大戰殭屍》的書。”然後我就去找了,可是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我問導購,導購說:“沒有!”媽媽又問:“孩子們的書呢?”導購一指說:“那邊!”我和媽媽走到另一邊看了一會兒,還是沒人。我媽說:“我們在這裡看書,做幾道題。”後來覺得那本書的書名很有意思,就買了。去付錢的時候,發現了一本和我想買的《賽爾號》書一樣厚的《植物大戰殭屍》書。我媽一開始不同意,我說:“媽,你就買吧!我喜歡看哇,上面有好多字!”媽媽同意了。

  這兩天我很開心!我就是這樣度過端午節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20

  今天中午,我們教室非常香,不是香包的香,也不是香水的香,而是粽葉和江米的清香。整個香味彷彿織成了一個巨大的天網,把我們的教室包圍住了,空氣中瀰漫的都是清香。原來我們班舉行了一次活動——包粽子。

  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江米、粽葉和紅棗,到水池旁把帶來的粽葉衝了衝,然後飛快的奔回教室。同學們激動的都快要哭了,我的心裡也像揣著一個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老師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心思,微笑著對我們說:“請同學們不要太激動,要平靜下來,我們要把這次活動做好,現在開始包吧!”只見我拿了兩片粽葉,右手拿著粽葉的頭,左手拿著粽葉的中間,然後右手把粽葉捲成圓錐形,用左手拿著,右手抓一小把江米放進小洞裡,再放顆蜜棗,再抓一大把江米放進小洞裡,然後把多出的粽葉蓋在粽子上,再拿出一根白繩用嘴咬著,然後再纏到粽子的外皮上,一道,二道,三道,最後繫個活釦,一個“四不像”小粽子就包出來了。

  我看了看同學們包的粽子;有的像個綠色的寶塔,有的像個活潑而可愛的小兔子,還有的是四角形的……同學們包的粽子各種各樣,各有特色!老師又選出了五名同學,第一名冠軍,她包的粽子又大又整齊,可是隻用了一根小小的竹針,可真厲害呀!

  這次活動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讓我的手變的更加靈巧,真是心靈手巧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1

  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那天大家要賽龍舟、吃粽子、熬草藥,把熬好的草藥拿來泡澡。至於端午節的來歷,我們還是不清楚。

  今天,在口語交際課上,查老師念㈠班孫時雨辦的小報。

  當唸到端午節的時候,我非常高興,因為我很想知道端午節的來歷,所以我非常認真地聽查老師念:

  屈原是個愛國人士,當年秦國和楚國在打仗,因為楚國的浮敗,屈原跳江自殺。人們划著龍舟去打撈屈原,又怕江裡的魚吃屈原的肉,就把粽子丟到江裡去餵魚。後人為了紀念屈原,所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訂為端午節。端午節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告訴你們吧,去年端午節我都去看了龍舟比賽。那天下著毛毛細雨,那雨絲輕輕落在我的小臉上,感覺真舒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龍舟比賽,急的連早餐都沒來得及吃就出發了。

  當我們來到賽龍舟的比賽現場,激烈的龍舟比賽開始了。

  於是我和爸爸打了一個賭,我賭藍隊第一名,爸爸賭紅隊第一名。兩個隊伍你追我趕,不分上下,剛開始紅隊稍微領先一點點,爸爸得意洋洋得看著我,好像在說:“怎麼樣,我說紅隊勝利吧!”我心裡暗暗地想:有什麼了不起,藍隊你要加油啊!可不要讓我失望呀!藍隊似乎聽到了我的心裡話,在離終點一百米的時候,藍隊開始反擊了,最後藍隊反敗為勝贏得了漂亮的勝利。

  藍隊勝利了,我高興得真想跳起來,這會兒換我得意地看著爸爸了,爸爸垂頭喪氣地認輸了。這個端午節我過的實在是太快樂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22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華民族一個隆重的節日,今天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重五節,它是為紀念我國古代愛國主義者屈原而設的。

  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見楚王一直沉迷於酒色,不顧江山大事,含恨抱石投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在每一年的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因而有了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在端午節時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來紀念屈原。

  說起端午節的習俗,那還真是奇怪呢!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在門上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消災避邪。有些人家在家裡點上蚊香,把家裡的蚊蟲消滅光,這樣以後家裡蟲鬼神蚊蟲都不會光顧。

  中午,我和老媽在家裡包食餅,說起食餅可是我們家鄉的一大美食,食餅又大又圓,綠色的遠遠看出像一片草坪中開著朵朵白色的小花,讓人忍不住想摘下來瞧瞧。我將大量的菜餚撒在食餅上,然後捲起來,成了食餅筒。看上去,食餅好像一個穿著綠衣的胖子,讓人忍不住咬上一口,嗬,那香味簡直難以用詞語來形容。

  我在電視上看見,有的地區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瞧,電視中,紅隊與藍隊正激烈地追逐著。十多個人坐在一起,齊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儘管下著針點兒般地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地遍體溼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他們毫不在乎,贏才是重要的。

  端午節,既是是一種古老的傳統佳節,又是分享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日子,給了人們帶來了多少歡樂與憧憬。

  端午節的作文 篇23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糯米和棗子。煮熟之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裡彷彿鑲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了很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很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將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將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作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產生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作文 篇24

  端午是我國傳統節日,農曆五月初五。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的吃粽子、龍舟竟渡等風俗。

  但是,現在的社會端午節不在是吃粽子這個傳統風俗了,發簡訊祝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你聽,媽媽的手機響了,哦,原來是有人發簡訊了。

  我迫不及待衝上前去,開啟手機看到的內容是:

  送你熱騰騰的粽子:我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寬厚的包容當葉,調以真誠的祝福,再用祈禱煮水,吃出一年好運氣,提前祝你一生好福氣!端午節快樂!

  看了以後覺得這個簡訊不僅有趣還很溫馨,讓人讀了心裡暖融融的。隨即媽媽也發了一條過去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看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你端午節快樂!哈哈,這簡訊是我幫媽媽發的,這個簡訊很富有詩意。

  現在發簡訊以經成為一種時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簡訊都很有趣,而且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是很好嗎?

  聽,鈴聲又響了,準是又來簡訊了。趕緊去看哦!要說我端午之所以這麼快樂,都要感

  謝這些簡訊啊。

  呵呵,最後我也送大家一條簡訊: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飄香時,片片葦葉片片情,天天擁有好心情,幾枚紅棗幾顆心讓你開心又順心,鈔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歸你,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 篇2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說的便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特有節日之一。

  這一天,我們要吃粽子,看賽龍舟。聽爸爸說,這個節日可大有來歷呢:在很久以前,楚國大詩人屈原對當時的朝廷不滿,便抱石投江。人們想把屈原的屍體打撈上來,但打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找到,人們便把飯糰投入江中,希望河中的魚蝦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漸漸變成用粽葉包裹著糯米,稱為粽子。

  看!媽媽又在包糯米、紅棗、臘肉了,馬來上要到端午節了。我也想試著包粽子,一臉期待地問:“媽媽,可以給我試一下嗎?”“當然可以啦,我來教你”出乎意料,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首先,用兩片粽葉做裝食材的圓錐形“漏斗”。接著,用筷子輕輕地插幾下。如果沒滿就再加上一點。然後,用一片粽葉蓋上,就像給圓錐戴上一個帽子。最後,用線纏好。我一開始包得不如人意,經過反覆地嘗試,一個像模像樣的粽子就出來了。一個個粽子宛如一個個亭亭少女,令人不禁要讚美幾句。

  經過幾個小時的蒸煮,伴隨著蒸鍋的吞雲吐霧,光聞著那香甜的味道,我就垂涎三尺。

  下午,我們還去看了賽龍舟。一開始,“黃龍”,“青龍”緊隨其後,“紅龍”在原地打轉。但在最後衝刺的階段,“紅龍”超過了一直的“黃龍”,摘得桂冠。真是砌牆的石頭,後來居上。

  吃粽子,賽龍舟是我家鄉過端午節的一些基本習俗,如果你感興趣,不妨來我的家鄉——湖南,嘗一嘗粽香,看一看賽龍舟。

  端午節的作文 篇26

  “哇!自己包的粽子就是好吃,好香好甜啊!真香!”端午節到了,我正在吃著粽子看著龍舟比賽,不過這粽子和龍舟還一番來歷呢!

  公元前,楚國的國王聽信小人的讒言,將屈原流放。在江邊與漁夫進行了一番對話,感覺世界上只有他是清白的,覺得他無法再在這世上存活下去,便投江自盡。周圍的漁夫聽說了,趕忙划船去營救,可江這麼大,哪兒還有屈原的影兒啊!便撒了一些米飯,讓魚兒不要吃他。後來經過改善變成了粽子,划船成了賽龍舟。

  這包粽子也是有一番講究的,我包粽子時,先去買一些蘆葦的葉子回來。把蘆葦葉子洗淨,放到鍋裡煮,再取出來,把糯米放到水裡淘好,取出。我們包了兩種餡,一種大棗的,買一些蜜棗回來,先洗洗,再用清水沖沖,從中間切開。把核掏掉,放到碗裡。

  第二種是鹹肉的,把肉放在醬油裡泡上一段時間。把肉再取出,用刀把瘦肉切丁。

  下面就是包粽子了,先把煮過的蘆葦葉取出來,裹成一個圓錐形,如果想吃棗子的就放一顆蜜棗進去,如果想吃鹹肉呢就放一些肉丁進去,最後把適量的糯米放進去,用粽針在穿拉,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總感覺還少了點什麼。啊!對了,龍舟比賽!

  我急忙開啟電視,看!觀眾席上坐滿了人,水上的浮標都五花八門,一艘艘整裝待發的龍舟正在那集中等候呢!

  吃粽子,坐沙發,看龍舟,端午節,真充實!

  端午節的作文 篇27

  端午節包粽子是中國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前幾天,外婆都會包粽子。

  每年端午前幾天,外婆就在街上買來棕葉、糯米和蜜棗。外婆先燒水煮棕葉,然後洗一洗糯米和蜜棗。中午,外婆開始包粽子了。她從盤裡拿出三張棕葉,捲成漏斗狀。先放上一半米,放蜜棗,再放上米。當外婆把粽子裹好好,再用棉線把它固定。

  我看包粽子很簡單,也跟著學了起來。我拿起三張棕葉開始卷。可那三張棕葉完全不聽我的命令!它們就像頑皮的孩子,剛捲起來就散開了。我可急了。再拿三張粽子包,可還是沒有卷好。我又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終於,我把粽葉捲成了漏斗狀!我太開心了!手忙腳亂地放上了糯米,下面卻漏米了。外婆說:“慢慢來。”我聽了外婆的話,慢慢地包,雖然我包的粽子不好看,但是我敢說我包的粽子是最大的!外婆開始煮粽子了,外婆說要煮好幾個小時。我等啊等,兩個小時後,粽子開始散發出香味。我問外婆:“外婆,粽子好了嗎?”“沒好,還要火燜。”我又等了好一會兒,粽子才可以吃。

  只見它們青色的外衣變成了墨綠色的。剝開一個,濃濃的粽子香瀰漫了開來,軟軟的糯米、甜甜的蜜棗,看著都讓人流口水呢!

  每年,媽媽同事都會送粽子給媽媽。可我更喜歡自家的粽子,因為粽子裡有家的味道。爸爸喜歡吃糯米粽子,媽媽什麼粽子都喜歡。我更喜歡吃蜜棗粽子。

  互送粽子也是一種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多吃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28

  端午節到了,街上賣粽葉的又多了起來,空氣中到處都飄著粽子的清香。在這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裡,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豐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端午節那天,都有很多的風俗: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等等,而這一天也是我們全民族團圓的節日。每到那

  天奶奶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清水泡著,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用粽葉裹緊煮熟。到了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清香的粽子,那是一種多麼>溫暖的親情氣息。

  相傳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其中包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愛國大詩人屈原為了堅持他的愛國主張卻被別人陷害,遭到流放,痛心疾首的他憂心如焚,在極度的失望和痛苦中懷抱石頭自盡於又急又寬的汨羅江中。聞訊而來的百姓,怕江裡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便用葦葉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裡,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龍舟競渡是人們為了競相撈救愛國詩人屈原而延續下來的。正好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千百年來,汨羅江邊,江水悠悠。正是屈原的這種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我們的中華民族不斷奮勇前進,人們在每年的這天都對他寄託了無限的哀思。我們要從中獲得更多的精神力量來熱愛我們的祖國,建設我們的祖國。

  端午節的作文 篇29

  今天是六月八日,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說起“端午節”,我還知道它有另外的幾個名字呢!如“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由於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來探望自己的父母親而得名“女兒節”;“詩人節”當然是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過早飯,老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別提有多開心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們都買了樹枝拿在手裡。我很奇怪準備問老媽,卻發現老媽和奶奶手裡也各拿著一捆樹枝,就連忙跑過去問:“老媽你們買樹枝幹啥?啊!真香!”老媽笑著說:“傻孩子,這是‘艾枝’。艾枝可以驅蚊子和蒼蠅,還可以避邪呢!我們把艾枝掛在自己家的門上、窗戶上,不是很好嗎?”我點點頭。

  中午,我們家的飯菜有豐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雞蛋和鴨蛋,香氣撲鼻。我立刻拿起一個較大的粽子,剝開粽葉,津津有味地吃著白嫩的糯米,好吃極了!

  爺爺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實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嘻嘻……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又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端午節的作文 篇30

  今天是端午節,學校放了假,一定過一個快樂的節日啦!

  早上,我起了床,我伸伸懶腰,走出家門。啊!只見一家家的大門兩旁都插著艾草,成了村裡一道奇異的風景。我在街上悠閒地走著,看著這家家門口的艾葉,心裡想:這麼多的艾草,人們到底要幹什麼啊。正在這時候,我遇到了退休教師王爺爺。王爺爺告訴我:這端午節在我國可是由來已久啊。這家家門前的艾草,五月初五這一天,在我們這裡,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已經插了幾千年了,傳說這是當時人們為了“辟邪”,把艾草插到了門口,邪氣就被擋在門外了,往後就不會走噩運了。這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願望。

  王爺爺說的真有意思。

  回到家裡,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是媽媽早已蒸好了粽子,這香味可真是奇特。我拿起一個,慢慢剝開一層層的葦葉,裡面的食物露出來了:大米、小米和大棗。吃一口,香到心裡。我故意考問起了媽媽:“媽,別看您粽子包的好,可這吃粽子的來歷您不一定知道。”

  “這些你也想難倒媽媽,吃粽子不就是人們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麼。”

  看來媽媽知識也增長了。我吃著著香噴噴的粽子,忽然覺得心裡沉甸甸的。是啊,兩千多年前的今天,愛國詩人屈原懷著憂國憂民的一腔悲憤,投汨羅江而去。人們愛戴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蝦吃掉,便包上粽子投入江中。從此,這個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透過過“端午節”,使我更明白了我國節日文化的精深和厚重。

  端午節的作文 篇31

  端午節“噹噹噹噹噹噹當”,隨著舞龍的聲音傳來,端午節也乘著歡樂的聲音到來了。大街上,人人都在慶賀;市場上,還有人在買粽子;房子裡,一個個巧奪天工的粽子正在誕生……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暗暗地顯示端午節來了!隨著歡快的腳步,伴著歡快的笑聲,我們一起來到街上看舞龍。每條龍都是那麼的金光閃閃、生龍活虎!那些龍搖頭擺尾,好不快活!高超的舞龍技術使觀看的人們讚不絕口、拍手叫好。那場景,掌聲雷鳴,叫聲不斷,幸福的聲音把人們的耳朵都塞滿了!接下來我們去江邊投粽子、倒黃酒,這樣做當然是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啦!

  雖然我們這條江不是屈原自盡的那條,但只要有這個意思就行了。同行的人告訴我:投粽子不要太用力,要輕輕地投。我心領神會,拿起一個粽子:這粽子可真是肥嫩多肉啊,光看它的個頭就知道。如果屈原在天有靈也會欣慰的!我懷著興奮的心情,拿著那一個又肥又大的粽子,輕輕一投:只見那粽子在天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旁邊觀看的人都說我投的好。就這樣,在人群的歡呼雀躍中投完了粽子,那時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最後,說到這裡,你們肯定會問:最後你幹啥去啦?

  當然是回家吃粽子啦!端午節怎能不吃粽子呢?我抓起一個粽子,把猛吞下去,結果被燙的臉就紅了。媽媽在旁邊笑我:“你的紅臉蛋好可愛啊!”我聽後“無語”了,只得微笑。隨著晚上的爆竹聲的漸漸消散,我慢慢地進入夢鄉……

  端午節的作文 篇32

  今天是端午節前一天——29號,我終於可以睡一個懶覺了,舒舒服服的睡到8點才醒。洗完臉,刷完牙,我就急忙問姥姥多會兒包粽子。因為我會包,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趁機大顯身手!終於要“開工”了,我可高興了。先把一袋粽葉拿出來一片一片地洗乾淨晾好,然後拿起一片粽葉準備動手。這片粽葉又寬又長,像拉長加寬的瓜子一樣:上面尖,下面圓,洗完之後還綠油油且亮晶晶的。姥姥說:“這片粽葉大,用一片就行。“我先從右往左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擱一顆棗,放半勺江米,再擱一顆棗,再放一小勺江米。然後把左邊剩下的折到右邊,把右邊剩下的折到左邊,再用後面多餘的折到前邊。最後拿馬蓮在中上方捆幾圈,系兩個疙瘩。

  哈,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給家裡每個人都瞧了一瞧,驕傲地說:“我包的不賴吧!”我覺得這個粽子像直升飛機,因為馬蓮有點長,懸在上面像兩片長長的機翼。接下來,我和姥姥又包了50來個各種各樣的大粽子。中午,我的勞動成果都已經煮熟了。我嘗著自身包的大粽子,唇齒間留著清香味道,心裡美滋滋的。第二天,起來吃了粽子,在我家門上掛了艾草來祈福驅邪。中午飯後,看到了電視上新聞說全國各地都在過端午節,隆重又熱鬧,有一些地方人們包口味新奇的粽子,有一些地方舉行有趣的龍舟大賽,有一些地方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屈原文化展。

  端午節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帶給人們歡樂,也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意義和時代精神。我喜歡過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