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有關賽龍舟的作文三篇

賽龍舟的作文

有關賽龍舟的作文三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賽龍舟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賽龍舟的作文 篇1

  過端午節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和賽龍舟了。

  我們全家就出發去看賽龍舟了。我們本想早點去佔個好位子,沒想到已經來滿了人,把這條几里長的湖圍了個水洩不通。

  這時,比賽還沒開始,我們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擠了半個多小時也沒擠進去。人來得越來越多了,想要擠進去也越來越難了。有些人擠不進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頂上去看。我們隨後也跑到房頂上去。

  一點多,比賽就要開始了,賽場邊上擠滿了無數的男女老少。鱗次櫛比的房屋頂上也擠滿了人。就連不遠的小山坡上也擠滿了人。在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們那不肯退讓,即使再小的縫隙我也要擠進去的心;那不肯屈服,不肯退讓的精神。看著這人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多壯觀的場面啊。比賽開始了。先是男子預賽。雙方隊員準備好,裁判員一聲令下,雙方立刻劃起來。比賽進行地非常激烈,湖中的水被船槳拍得滿天飛,還有啦啦隊在湖邊助興,鼓號隊打起鼓吹起號。人們在岸邊吶喊。在這震耳欲聾的人聲中‘龍馬隊"果然不負大家重託,在預賽中得了個冠軍。

  哇,端午節真好玩!

賽龍舟的作文 篇2

  賽龍舟,是家鄉五月五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這盛行於吳、越、楚。

  五月五端午節的第二天,天氣很悶熱。爸爸帶著我和妹妹來到我外公的田野,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河邊,擠進人群,坐在外公旁邊。只見四周人山人海,彩旗飄揚,熱鬧極了。比賽就要開始了。參賽的`有白隊、黑隊、黃隊、紅隊。四隻船各自的起點上準備比賽。過了一會兒,比賽正式開始了,看!隨著槍一響,龍舟猶如離弦的箭一樣的飛向遠方。“加油,加油!”兩岸的吶喊聲此伏彼起,連綿不斷。龍舟上的鼓手坐在龍頭有節奏的鼓打著,運動員使盡全力,拼命的划著。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道道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跳起了芭蕾舞。最後,黑隊第一名,白隊第二名,紅隊第三名,黃隊最後。我想;黃隊輸是因為他們不團結,有的剛抬漿,有的人的漿已下水,這是他們輸的原因。

  透過這次激烈的賽龍舟,是我懂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要學習賽龍舟的精神;奮勇拼搏,積極向上,齊心協力。

賽龍舟的作文 篇3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 《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採雜藥。”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 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loo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繡對聯、花草等,還有繡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麼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簷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麗。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