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彙編15篇

我的端午節作文

我的端午節作文彙編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端午節作文1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棕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我最喜歡吃棕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我的端午節作文2

  從幼兒園開始,我和歐志斌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了,我們都在同一個居住的燈都華庭裡。

  斌斌比我高,比我胖,而且跑步速度比我快。他喜歡講笑話,又一次,在宿舍裡面他就說了一句日語,也高了一個奇怪的動作,然我忍不住笑出來了。以為他很喜歡玩賽車,一看到賽車或聽要去參加賽車比賽車,他總是先去玩賽車或是舉起手來,所以我們全班同學都叫他“賽車迷”

  我真是很喜歡這個又可愛又很樂觀的好朋友!

我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是我國的民間節日,它可以算得上是比較隆重的節日了,國務院都把它定為法定的節假日了,這樣我們就能和爸爸、媽媽一起過這有趣的節日啦!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包香噴噴的粽子呢。說起粽子可算是端午節的一重要特色,它不僅好吃,最主要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菱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高壓鍋裡煮上半個鐘頭,就可以聞到香噴噴的味道了。

  媽媽還為我在小販那裡買了五彩的絲線,幫我纏在手腕和腳踝上,據說這樣可以去病除邪。其實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愛護。

  今年我還要和媽媽一起過端午節,因為我感覺到非常的快樂和幸福。

我的端午節作文4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端午節。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划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

  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裡,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因此端午節就這樣來的。所以這天要包粽子,划龍舟。

  今天媽媽說要教我包粽子,只見媽媽把棕葉包成漏斗形,然後把米到一半進去,把蜜棗或醬肉放進去,再把米倒滿,接著把粽葉蓋上,最後用繩子把粽子綁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裡煮,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還是最喜歡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5

  五月初五是一個傳統節日,人們為了紀念跳江而死的屈原而名為這天叫“端午節”。

  人們主要吃的是美味無比的棕子,並將粽子扔進江裡,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主要活動是賽龍舟。

  我們家的習俗是:早上,奶奶一大早包粽子,煮粽子,然後叫我們起床吃粽子,然後教我們包粽子,我猜應該是紀念剛才我所說的屈原吧!如果有一點時間的話,就去看別人賽龍舟,看完後回家吃中午飯。

我的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

  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的端午節作文7

  一提到端午節,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來源]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最後向大家介紹一首關於端午節的歌: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怎麼樣,我知道關於端午節的知識還挺多的吧!

我的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到了,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粽子,在南方許多地方人們還要賽龍舟。

  早上一起床,我就給奶奶說我要吃粽子,奶奶把粽子放在鍋裡煮好,給我放到碗裡。我把粽子皮剝了,在粽子裡放上白糖,一吃真甜呀。粽子有紅棗陷的、有豆沙餡的,我最愛吃豆沙餡的。一會便吃了好幾個粽子。

  我高興地告訴奶奶粽子真好吃,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吃豆沙做的粽子。奶奶高興地笑了。

我的端午節作文9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現在條件好了,許多人家也不包粽子了。因為菜市場、超市門口擺滿了各具特色的粽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粽、鬆軟的豬肉粽、清香的赤豆粽……包裝精美,應有盡有。

  我最愛吃的是紅棗粽。碧綠的蘆葉裡,裹著雪白的米團和瑪瑙般的紅棗,顏色鮮豔而美麗,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為它顏色美麗,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極了。剝開粽子,新鮮的蘆葉清香撲鼻而來,輕咬一口,清清的,涼涼的,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時候,每家的門上都掛上了艾草,聽說這樣可以避邪。

  一年中有許多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清香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10

  “哦,摘艾蒿嘍!”頑皮的孩童們坐在遙遙晃晃的腳踏車後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聲音響遍了清晨的山野。是的,是該摘艾篙去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密密的艾蒿顫動著晶瑩的露水爬遍了山坡,穿著短衫的小孩子們跌跌撞撞地爬上小山坡,白嫩的手輕輕撫摸著艾篙,閉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氣,咯咯地笑起來,他們使勁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濺上點點青綠,歡笑充滿了山野。婦女們輕聲說笑著,信手摘下幾片艾葉,戴在耳邊濃密的黑髮上。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腳踏車後座上在鄉間土路上顛簸著帶回家,歡聲笑語灑落一路。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艾篙遍綠了山野時,行走……

我的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到那天,人們都在忙著過端午節。端午節那天人們都要包粽子吃,聽說還有一個故事。戰國的時候,楚國有一個愛國的大詩人,他叫做屈原,當時他已經國破家亡,抱著石頭投淚羅江裡了,人們都知道了,怕魚將他的屍體給吃了,就往淚羅江裡扔了很多粽子,希望魚不吃他的屍體。

  人們為的紀念屈原,將這天定為了端午節,以示悼念。現在人們包粽子用的是糯米、綠豆、紅棗、葡萄乾、花生。包出來的粽子實在太香,叫人不得不多吃幾個。一頓午飯後,人們帶著家人去看龍舟比賽,一條龍像劍一樣衝了出去,兩岸的'人們高喊:“加

我的端午節作文12

  兩千多年來,傳統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傳統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我的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上午,媽媽的同學帶著孩子從廣州來和我們聚會。

  也許好久不見,她們見了又親又抱太誇張了。我和阿姨帶來的哥們年紀差不多,都比較酷,不過等平板電腦一玩起來就沒有距離了,合作過關是很重要的事。他還帶了競技版的陀螺,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們想到一起去了,簡直就是一夥的。

我的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

  上午爸爸媽媽帶我去書店。我看了好多好多的書,有《海洋》、《恐龍》等百科叢書。媽媽還交給我一個任務,讓我查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原來人們在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中午我們回家吃著粽子、糖糕、菜角,還看著賽龍舟,我很高興,也很想去劃一划龍舟玩玩水。

我的端午節作文15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是要全家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的。因為以前古代是要考狀元的,所以要全家一起吃粽子包粽子,代表了“全家中”。

  我們家鄉是這樣包粽了的:先把兩片葉子疊在一起,然後在上面放一層拌好的糯米,再放一層綠豆仁,接著放一層醃過的肥豬肉,最後再各放一層綠豆仁和糯米,把葉子捲起來,綁上繩子。一個大大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們家鄉還會划龍舟。一陣鼓聲傳來,“龍舟來了!”我興奮地對媽媽說。人們也歡呼起來,“加油,加油。”這樣的場面可真熱鬧啊!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有機會你也來看看吧,我們歡迎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