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粽香作文10篇

端午粽香作文

端午粽香作文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粽香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粽香作文1

  在我國有許許多多的節日,但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有我最愛吃的粽子。

  端午節一大早,奶奶就已經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餡料有:臘肉、綠豆、紅棗、等各種調料。奶奶先把兩片乾淨的粽葉疊在一起形成一個漏斗形,然後放糯米夾上一塊臘肉,包成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再用五彩線纏緊,最後再打上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到奶奶包粽子嫻熟的樣子,我也想試一試,我拿起兩片洗乾淨的粽葉也疊成了一個漏斗形的,然後把糯米放在粽葉上,結果米像沙漏一樣掉在地上,我第一次就這麼失敗了。

  可是我不怕失敗,在奶奶的指導下我重新包粽子,我細心地觀察奶奶包粽子時粽葉的鋪法,以及糯米和餡料的用量,認真地看她包粽子的技巧。不一會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了,奶奶吧粽子放在高壓鍋裡蒸了半小時,我看到了鍋的上面冒著蒸氣,我聞到了一股粽子的清香;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蒸好了。

  粽子熟了,奶奶挑我做的粽子給我。我迫不及待地把粽子葉剝開,一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就出現在我面前了,我饞的唾延三尺,張開嘴就吃起來了,我吃的津津有味,吃完一個又想吃另一個,奶奶在一旁看到我這吃相,開心地笑了。

  這個端午節,我很開心,我跟奶奶學會了包粽子,我吃到了我親手做的粽子。我也從中體會到: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粽子味道是最美的!

端午粽香作文2

  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漆黑的夜空中縹緲著一點兒星星的痕跡,細細的月牙伸向空中,像死神的鐮鉤,冰冷的、陰森的。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兩旁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夜,更涼了……

  強烈的燈光透過白色的窗幔倒映著她忙碌的身影,一個個精緻玲瓏的粽子堆在桌上,越疊越高。我望著奶奶疲憊的面影,不由自主地向燈光處走去……

  黑暗的角落裡,我靜靜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切:骨瘦如柴的奶奶,她是多麼的辛勤,每年的端午,她總要忙活,即使再累也要包上幾個粽子,為節日增添點兒氣氛。她嫻熟細心地包著粽子,內陷的大眼睛彷彿溢位了慈愛,她宛如樂團的指揮家,優雅地演奏著交響樂。別小看奶奶那雙粗糙的手,它可以為大家包出多種多樣的粽子:有三角粽,這種粽子可以一口吃下一個;有四角粽,這個粽子的包法也只需要一張粽葉就可以完成了;最困難的要數長粽了,奶奶需要花大力氣,因為長粽的包法需要拼接,而她可以一個人獨自地完成。不知不覺,奶奶已經包了幾個小時了,我痴痴地望著那個疲憊的身影,瞬間感覺那是高大的。

  第二天清晨,一股粽子的香味飄蕩在院子裡,飄進了我的心田……

端午粽香作文3

  粽葉飄香端午節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歡歡喜喜的春節,有張燈結綵的元宵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粽子。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裡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然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煮,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我拿起一個煮熟的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裡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裡鑽,好吃極了!

  那香軟可口的棕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瞭解到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故事呢!相傳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裡,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美美的期待著。

端午粽香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南方流傳的兒歌。說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時學包粽子的情形。

  那時我八歲,非常玩皮。端五節時見奶奶聚精會神地包粽子,手也癢了起來,盯住粽子不放。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想包粽子?不夠本,你媽還不會呢,”說罷哈哈大笑。

  我不服氣,搶來工具,肉餡,糯米。開始包人生“第一個粽子”。我先拿三張整齊的粽葉,然後把它們裹成一個漏斗型,接著往“漏斗”裡放米,放一半時再把肉餡放進去然後再放米,接著就開始包粽子。

  怎麼裹也裹不好,我急死了!後經奶奶的指導,終於把它裹起來了。最後再用紅線饒幾圈一紮,就這樣我的人生第一個粽子誕生了。奶奶吃驚地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又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說:“凡凡還包得不錯呢,不過以後遇到困難彆著急,要有耐心!”然後奶奶就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壓鍋裡燒。我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熟了,沒等到粽子涼下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起來。

  哇!味道太好了,現在想來嘉興的粽子也沒我包的味道好!

  想想今年的端午節也快到了,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堅強活下來的兒童們。我想到時候請奶奶多包點給他們郵寄過去。也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粽香作文5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歡樂喜慶的春節、粽葉飄香的端午節、美好圓滿的中秋節、登高望遠的重陽節……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和內涵,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傳說,農曆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愛國英雄屈原抱著石塊沉入了汨羅江。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老百姓就把糯米放進竹筒裡,煮熟後投入江中來祭祀屈原。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要包很多的粽子,有:蜜棗的、蛋黃的和鹹肉的,我最喜歡甜甜的蜜棗粽。包粽子前,奶奶會把糯米放進清水裡泡上四到五個小時,同時也會把蘆葦葉放入開水中浸泡。這樣,蘆葦也就有了韌性,不易裂開。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拿出兩片一般大小的又長又寬蘆葦葉捲成漏斗狀,放入一小勺糯米,接著均勻地放入蜜棗或者蛋黃,然後再放入一勺糯米,最後用剩下地蘆葦葉把糯米包裹起來用細線緊緊地捆紮好,一個可愛地三角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把包好得粽子放進鍋裡煮,饞得我口水直流。大約一個小時,蘆葦葉的清香混合著蜜棗的甜膩就飄進了各個角落。

  中華傳統節日是中華文明的體現,我們要把每一個節日都要辦得熱熱鬧鬧,繼承併發揚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節日推廣到全世界!

端午粽香作文6

  在過幾天,就是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一定要吃粽子的,下面請聽我講訴粽子的來歷。在楚國有一位詩人名叫屈原。屈原十分愛國。有一次,一個國攻打楚國。結果,楚國敗下陣,屈原不忍心看著百姓過著飢苦的日子,一怒之下,跳河自盡。當老百姓知道這件事以後。便被感動的熱淚盈眶。百姓們各自從家拿出一些糧食投入江中。當地有這樣一個說法。百姓們怕魚在水中沒有吃的,便咬屈原屍體。為了使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就把家中的食物拿來餵魚。慢慢地,這就成端午節的一個習俗了!

  人們用竹葉來包粽子,包好的粽子呈梭形。拿泡好的米把粽子填滿在鍋裡蒸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

  馬老師還說:“端午節要帶上五彩繩,它的意義是長壽。在端午節裡,一家人都在一起重逢了,家家門前掛著蘆。這一天裡,人們高興極了。大人們高興,是因為有屈原這樣一位勇敢的詩人而高興。但我們小孩呢?只為能放鬆放鬆,大玩一場而開心了!

  不管因為什麼。端午節,我認為這是有意義的一天。吃粽子、賽龍舟——很少有這樣開心的日子了。

端午粽香作文7

  在一個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

  媽媽教我包粽子。我們先拿出了準備材料:棕葉、糯米、肉、紅棗和一個小勺子。

  別看一個小小的粽子,吃起來好吃,包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媽媽教我先把一個棕葉包包成三角形,又用小勺子挖進幾勺糯米,再用小勺子挖一塊肉或者紅棗,然後,把棕葉包好,最後,用線一圈又一圈地紮起來就OK了。

  可是,我總包不好,不是忘了放餡,就是糯米放了太多。看著旁邊姐姐包的那麼好,我心中失落極了。

  唉!為什麼現實總是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順利呢?我一下子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媽媽告訴我:“不要看那麼一個小小的粽子,吃起來兩三口就吃完了,可是,要說做一個小粽子,可不是兩三下就做好了的。因為,沒有耐心,是什麼都學不會的。”

  我聽了媽媽的話,就在心中給自己打氣。終於,經過不斷的努力,我成功地學會了包粽子。連姐姐也讚揚我:“進步挺快的啊!”看著媽媽讚許的目光,我心中像吃了蜜一樣甜,不,比吃了蜜還甜。

端午粽香作文8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陸游《乙卯重五詩》中如是所說。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正陽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本源於南方先民祭拜龍祖的節日,後因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汨羅江,後來人們就將其作為紀念屈原之日。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取幾片粽葉,以十字疊好,把淘洗乾淨的糯米包在粽葉裡,用細麻線纏住,放鍋裡蒸。以前的時候,粽子是要投到江中去,讓魚兒吃粽子,而不吃屈原的死屍,而現在,大多數粽子也是進了人們的肚子裡。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只見一大早奶奶就扛著一捆艾往家裡到處插,我查過資料,知道了插艾可以祈求把不吉祥和疾病掃出去,祈求家庭和睦健康。

  “菰黍連昌歇,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端午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端午粽香作文9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今年的端午節又即將來臨了,由於爸爸媽媽工作的原因,無法回家鄉過端午節,但小時候在家鄉節的情景卻在我的腦海裡記憶猶新。

  每當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到了的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奶奶說這個習俗還要從春秋戰國的時候說起呢!

  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上諫楚王,提出富國之計,可楚王不僅不聽,還將其流放。結果屈原悲憤交加,傷心欲絕,抱一塊石頭,帶著自己的憤憤不平,帶著他的高遠志向,一起永沉淚羅江底。為了防止魚蝦們吞食屈原的屍體,所以在這一天會包粽子,丟些在河裡。

  每次包粽子都是家裡的一件大事,媽媽奶奶會和嬸嬸姑姑們一起找蘆柴葉子,據說這葉子也是有講究的。這是村子的每個小河邊都會看到人們提著籃子找葉子。這時,最快活的就數我們小孩子了,這艘小船也學著電視裡的叔叔賽“龍舟”。

  “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未鬥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想起這首詩的時候,眼前彷彿又浮現出端午時分家鄉那片熱鬧的景象。

端午粽香作文10

  又是一年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必不可少的是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吃粽子。

  這天,街上的人手中可少不了艾葉,菖蒲,雄黃。媽媽也買了艾葉,菖蒲,把菖蒲做成寶劍,掛在門上,可以辟邪。艾葉一大束一大束地放在家門口,也是用來辟邪的。每年端午節,外婆家都要煮好多粽子。這天,外婆坐在椅子上,拿著粽葉,折成簸箕狀,再舀了一大勺的糯米倒進“簸箕”裡,再用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在糯米中間藏進去,用粽葉把糯米裹住,成一個立體三角形,用手捏住底部,拿了根粗繩,繞了好幾圈,打了一個結,放在鍋裡。我問外婆;“外婆,你做了幾種粽子啊?”外婆樂呵呵地說:“有蛋黃粽,肉粽,蜜棗粽和豆沙粽,一共4種。”

  我今天要大吃一頓,我也來包一個粽子好了。我向外婆要了一片粽葉,學著外婆包,但是我技術不到家,粽葉都鬆開了,姐姐說:“手捏緊,糯米少一些吧。”我舀回了一部分糯米,但夾了一大塊肉,比糯米還大,塞都塞不進去,弟弟邊笑邊說:“姐姐,這個是最最正宗的肉粽子了!”媽媽也附和道:“這個就留著給你自己吃吧!”我學著外婆裹,但米卻漏了出來,我拖住米,費了好大勁才把米塞回去,也用繩一圈一圈地繞起來,成了唯一一個“迷你粽。”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熱粽子剝開,撲鼻而來的先是葉香,再是糯米香,最後是肉香。香味漸漸瀰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