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吃粽子的為題的優秀作文

端午吃粽子的為題的優秀作文

端午吃粽子的為題的優秀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350字:端午吃粽子

  在語文課中我們學到過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我又知道,吃粽子還與屈原有關係。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他生於今天的湖北,出身楚國的王室貴族,是楚懷王的侍讀,即帝王師。他一心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強大,不受秦國的欺負,但奸臣容不下屈原,一次次在楚懷王的面前誣害,誹謗屈原,最後屈原被流放到漢北荒蠻之地。在屈原七十多歲時,楚國被秦國滅亡,屈原選擇五月初五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當地楚國百姓在江邊痛哭流淚,哀悼這位偉大的愛國者,他們怕水中魚鱉會吃掉屈原的屍體,用糯米燒成放,投入江中,據說這就是粽子的前身,後來這一習俗傳遍神州大地,端午節吃粽子成了一種民俗。各地的百姓還在這一天舉行龍舟比賽,據說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為中國古代文學寶庫留下了大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離騷》《天問》《九歌》等等

  中國端午節由屈原而起。這麼大的國家,兩千多年來,單為屈原留下了一個全民參與的節目,可見屈原在華夏子孫中的崇高地位。人們吃粽子懷念他,划龍舟懷念他。

  一九五三年,聯合國把屈原定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快樂的端午節日記350字:端午吃粽子

  我從小就喜歡吃粽子,一頓可以吃掉一個大肉粽。我有一個會包粽子的奶奶,奶奶很喜歡我和妹妹,只要我們兩個說要吃粽子,奶奶準會給我們包,因為我的妹妹也特別喜歡吃粽子。

  等到上小學了,我才知道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節目,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個民俗節目。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到藥店買燻藥放在房間裡燻殺蛇,蟲,蜈蚣等毒蟲,殺滅細菌,家門口要掛菖蒲,小孩子的身上還要掛香袋,香袋是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編成的,裡面放了樟腦丸,據說都是為了避邪;每家每戶都要吃“五黃”,即黃魚,黃鱔,黃泥蛋,黃瓜,雄黃酒,保佑自己身體健康。

  端午節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奶奶早就做好了準備:糯米早就買好了放在家裡。幹粽箬也早就準備好了,而前幾年難買的時候還要託浙江的姑奶奶給我們帶來,如果要用新鮮的粽箬就在市場裡買鮮蘆箬,用蘆箬包的粽子特別香。粽子的味道分淡的,甜的,鹹的三種。淡的就用糯米,赤豆,綠豆,白扁豆作原料,吃的時候可以蘸著白糖吃;甜的就是糯米里裹著豆沙,紅棗,蓮子;吃的最多的就是鮮肉味的,豬肉要先用醬油味精等調料把切好的肉醃好,根據不同的口味對調料做適當的添減。粽子的形狀也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枕頭粽和三角粽:枕頭粽形狀像個枕頭,長長的,方方的,三角粽顧名思義就是三角形狀,有的一個角長長的,尖尖的,像小腳一樣,又叫小腳粽。包粽子很講究手勢,我奶奶包的比較緊實,煮好吃起來就特別香。我們都喜歡吃鮮肉粽,裡面是一塊不肥不瘦的五花肉,講究一點還要放個鹹蛋黃,有時放點栗子,香味十足。哈哈!端午節就是粽子節。

  快樂的端午節日記350字:端午吃粽子

  六月五日,我去了城隍廟感受端午節的習俗。

  走進小商品市場,發現比春節時人多幾倍。在城隍廟的老街我看到許多香包,一股香味迎面撲來。外國遊客圍著香包攤,擠得我呼吸不到新鮮空氣了。他們買了好多香包,我只買了一個。

  我想去吃南翔小籠包,可是隊伍長得像條龍。外國遊客成群結隊湧在隊伍裡。當我拿著小籠包準備坐下來吃時,連座位都坐滿了。

  午飯後,我被人流如潮的隊伍擠到了西洋鏡旁。這是我第一次看西洋鏡,太棒了!

  最後走進2011年端午文化節舞臺邊,和屈原塑像拍了張照就回家了。

  快樂的端午節日記350字:端午吃粽子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比如:吃粽子,這個習俗傳說是老百姓將粽子投入江中,為了能讓魚蝦先吃飽,這樣它們就不會傷害屈原的屍體了。第二個習俗:賽龍舟。傳說是老百姓聽到屈原投江自殺後,就划著小船爭先恐後地搶著去救援,這樣就形成了賽龍舟的習俗。至今這兩個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去崇明看望外公外婆。一大家子一起吃著香噴噴地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啊!端午節不但是一個傳統的節日,而且還是一個有趣的節日!

  快樂的端午節日記350字:端午吃粽子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它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懸鐘旭像、掛艾葉吃粽子、喝黃酒。

  今天早上,我們全家的早餐就是吃粽子。媽媽說,以前她的老家都是自己包粽子的,而且都是甜的,有蜜棗粽、花生粽、豆沙粽。現在大家都買現成的了。在吃早餐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在說小時候過端午節的趣事,比如:帶鴨蛋或者雞蛋到學校,跟同學比賽,看誰的更堅韌,不會被碰碎等等。我邊吃邊聽,聽到有趣的地方,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我希望每個人在這一天都過得開心、幸福!

  快樂的端午節日記350字:端午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就美美地吃了一個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楚國人屈原投江,為了不讓河裡的魚龍蝦蟹咬他的身體,大家紛紛地吧食物扔在江裡。後來怕食物被蛟龍吃掉,人們就用樹葉包飯,外面纏上彩絲,發展呈粽子。

  吃完粽子,我們就開始掛艾葉菖蒲了。聽媽媽說吧艾葉掛在門口,在把菖蒲做成寶劍,插在門上,有驅魔驅鬼之功效。

  當然,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習俗,比如:賽龍舟,飲雄黃酒,配香囊。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不但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還可以學到許多有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