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500字> 優秀徵文500字:尋找身邊的老嚴

優秀徵文:尋找身邊的老嚴

優秀徵文500字:尋找身邊的老嚴

  反腐之風,兩袖清風。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

  【優秀徵文500字:尋找身邊的老嚴(一)】

  “以村為家,腳踏實地,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這是向星燚駐村工作始終如一的要求。

  2013年7月,當眾多莘莘學子還在為“路在何方?”而尋覓時,向星燚毅然選擇加入了六盤水市同步小康駐村大學生志願者隊伍,帶著希望、充滿熱情地來到水城縣楊梅鄉全和村,開啟了他第一段工作之旅。

  轉角色 虛心學習強本領

  基層是一個大的學習舞臺。向星燚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剛到村裡落下腳,他便收起了象牙塔裡的光環,拋開了大學生的虛架子,儼然成了一名虛心求教的“小學生”。他認真地跟村委支書楊國華和主任李德喜瞭解村情民情和風俗習慣;他“鑽牛角尖”地糾纏著村幹部請教農村工作方法;虛心跟村裡致富帶頭人學習致富;走進地裡向群眾學習農業種植技術;主動學習現階段黨和國家農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向星燚基本掌握了全和村的村情民情,學會了基本的農村工作方法和莊家種植知識。同時,為了給自己充電,他積極參加了縣裡組織的自主創業培訓班,結業後便組織村民群眾進行個體創業、現代養殖業技術培訓,先後共培訓了320餘人次,提升了群眾自主創業能力和種養殖技術水平,向星燚這朵青春之花也開始綻放起來。

  重調查 認真研究做計劃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毛主席的著名論斷。向星燚卻深深認識到這一點,要想有可行性駐村幫扶計劃,就要做好實際調查這一步。作為一名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菜鳥”,向星燚採取“入山問樵,入海問漁”方式,白天,和村組幹部們進村入戶,一有機會就向村幹部們請教當地的風土人情,聽聽村裡故事,記下全和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在農戶家,主動了解群眾生產生活狀況及當前存在的困難,登門拜訪致富帶頭人,徵求其有關發展全和村經濟的意見建議,回到村裡就認真查閱檔案瞭解和蒐集全和村情,如面積、人口、計生、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建設狀況等有關資料;晚上,熬更守夜地梳理、總結調查訪談記錄,擬寫並一次又一次地修改駐村幫扶計劃。一個多月下來,向星燚走遍了全和村全部村民小組,共訪談了86戶農戶共442人,拜訪致富帶頭人6戶共10人。最終,一幅以建設“美麗鄉村,四在農家”為載體,以完善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推動經濟發展為方向,以幫助村民群眾脫貧致富為目標的駐村幫扶路線圖初步形成。

  抓實幹 身體力行助發展

  “為人虛心好學,善於吃苦耐勞,工作踏實肯幹,做事認真負責。”這是全和村幹部和群眾這位品性淳樸善良的大學生的評價。

  駐村一年多以來,向星燚以踏破鐵鞋的精神積極參與到村級發展中,在小康路、小康水建設中,他與村幹部、駐村幹部積極向縣級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成功爭取了全和村委活動室3公里主幹道道路硬化專案;協調組織葉家衝組村民集體出資16萬元新修嘎沙克組至葉家衝、石燕子組公路;爭取國家扶貧政策幫助村民修建了103個小水庫,解決了1120人的飲水問題等等。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他積極協助鄉黨委政府和村兩委引導和鼓勵群眾發展經濟效益高的現代種養殖業,在2014年,成功引導半坡組李德江、嘎沙克組李德喜等4戶群眾發展烤煙種植90畝;鼓勵半坡組龍建華、嘎沙克組楊能奎等7戶群眾發展皮煙種植40畝;引導17戶群眾發展黑山羊養殖專案等等。在解民濟困中,針對村民群眾“醫保意識薄弱,生病無錢治”問題,他與村幹部們挨家挨戶走訪做工作,兩個星期下來,全村9個村民組的農村合作醫療金和養老保險金全部順利收繳完畢;成功協調和爭取到國家危房改造、茅草房改造扶持資金共40.38萬元,完成了6戶危房改造和16戶茅草房改造。

  男兒志 似火青春不言悔

  “我們原先以為,這些大學生只是來村裡走一走,轉一轉,鍍鍍金,時間差不多,該考走的考走、調走的調走,可沒想到,小向在我們這個山卡卡待了快兩年。”全和村主任李德喜對向星燚已是讚不絕口。

  時光荏苒,轉眼間,向星燚在全和村服務的兩年時間快滿。

  “當初決定來這裡駐村,現在後悔嗎?”鄉幹部、村幹部和村民們都曾這樣問過。“當初不曾猶豫,現在也不後悔。”向星燚總是面帶微笑回答到,基層是一個大舞臺,也是一個“鍊鋼爐”,作為年輕人,在村裡吃苦的同時,也得到了鍛鍊,獲得了提高。

  7月,大學生們的服務時間即將滿期,在剩下的幾個月時間裡,向星燚仍舊繼續和全和村的幹部們圍繞建設“美麗鄉村”和“四在農家”主題,著力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完善村內產業結構,拓寬村內經濟發展路子,朝著同步小康目標繼續邁進,他想用自己不悔的青春之筆在全和村這片土地上畫上更加完美的成長過程。

  【優秀徵文500字:尋找身邊的老嚴(二)】

  楊發春,元謀縣委組織部一名普通的幹部檔案管理員,在24年的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中,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在平凡的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業績。

  以身作則樹立愛崗敬業的模範

  1990年8月,34歲的楊發春同志毅然放棄了縣工商局副局長的崗位來到縣委組織部檔案室工作。訊息傳出,許多人為之惋惜,認為他“放著好好的工商局副局長不當,到組織部幹一名無聲無息的檔案管理員實在太傻了”。有人曾勸他說:“不要去組織部管檔案,還是在工商局當你的副局長,多好。”但楊發春卻說:“工作安排是組織考慮的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組織讓幹什麼就幹好什麼,自己哪能不服從呢?”就這樣,憑著“黨叫幹啥就幹啥”的組織觀念,楊發春沒有半點猶豫,第二天就到組織部檔案室上班了,這一干就是整整24個春秋。

  楊發春接手檔案工作時,正處於貫徹全國第三次幹部檔案工作會議精神時期,做好乾部檔案工作的業務建設、基礎建設、隊伍建設和收集歸檔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這可急壞了當過兵、從事工商行政管理卻沒幹過檔案工作的楊發春。他暗暗下定決心,克服業務不熟悉的困難,邊幹邊學,認真學習有關幹部檔案工作的檔案、政策和法規,做了大量的筆記,虛心向原有檔案管理經驗的老同志請教,積累了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僅一年多時間,楊發春就從“門外漢”變成了“檔案通”。1996年他被評為雲南省“檔案管理先進工作者”。

  履行職責堅持嚴謹細緻的作風

  收集、整理檔案是個精細活兒。楊發春始終把認真、嚴謹、細緻、一絲不苟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每年成百上千份的幹部檔案材料要一份份一頁頁的'稽核、整理、裝訂,試想要多少個默默無聞、枯燥的日子才能完成。為了使幹部檔案內容材料不斷得到充實,更加適應新形勢下幹部隊伍建設的需要,楊發春一方面加強對原有材料的整理歸檔,另一方面堅持不懈地做好乾部檔案材料的接收、收集、索要、整理工作,積極探索幹部檔案管理工作的路子。他先後自行設計、建立了幹部檔案管理各種表冊,使幹部檔案管理走向了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他自己也成為一本檔案活目錄,查詢檔案不會超過一分鐘。

  24年來,經他收集、接收、索要轉交的幹部檔案材料達97889份,257277頁,提供利用幹部檔案16117人次,接轉幹部檔案2554個,整理裝訂2923本,並且做到了零差錯。透過這些數字,楊發春同志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和汗水。他始終堅持幹部檔案為幹部工作服務的宗旨,積極提供優質服務,不僅為落實幹部政策、選拔任免幹部、調整幹部工資、解決福利待遇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而且還為有關部門編史、修志、撰寫人物傳記等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史料,找回了遺失十多年的17份入黨志願書,對有部分落實政策的人員的檔案按中組部的有關規定作了清理和整理,維護了幹部檔案的真實性。

  堅持原則永葆公道正派的本色

  有人說,檔案工作跟“死”材料打交道,不會得罪人。其實不然,檔案工作既有很強的業務性,又有很強的原則性,也容易得罪人。近年來,由於幹部的年齡、學歷、工齡等關係到幹部的提拔任用、調資以及離退休等切身利益,要求查證更改的人也相應增多。對此,楊發春既為其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又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積極維護檔案的真實性。有一次,一名幹部拿來一份與更改工齡有關的材料要求存入其檔案,並要求給予更改工齡,楊發春耐心細緻地給他講清更改工齡的原則和程式,使這名幹部心服口服。在日常工作中,他十分注意幹部檔案的保密工作,守口如瓶,絕不洩密。

  楊發春不僅對檔案進行了科學規範的管理,還積極開發檔案資訊資源,為幹部工作服務。2009年,按照省、州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元謀縣委組織部開展了幹部人事檔案工作目標管理達標升級活動,楊發春帶領抽調人員主動放棄了節假日等休息時間,透過一年的努力,元謀縣委組織部幹部人事檔案工作順利地通過了省委組織部代中央組織部的達標驗收,被批准為幹部人事檔案工作目標管理一級標準。他本人也於2009年被州委組織部評為“楚雄州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2月,被楚雄州人民政府表彰為“楚雄州檔案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3月被省委組織部表彰為“雲南省幹部人事檔案先進工作者”。

  以崗為家體現無私奉獻的精神

  幹部檔案工作是一項基礎性的服務工作,是為人作嫁衣的工作,是實實在在的墊基石。榮譽的花環很難戴在檔案管理員的頭上,但楊發春同志從不計較這些。每逢單位評先進,大家總是首推楊發春,但他卻總以各種理由婉言謝絕,後來好多次都是大家評定了才告訴他。他常說:“我的工作都是在大家支援和幫助下開展的,怎能把成績總記在我一人的頭上呢!”在組織部工作,雖說頭上戴著別人敬重的“光環”,做的卻是默默無聞的檔案工作。無論是在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戰場,還是在從事默默無聞的檔案工作,楊發春始終以責任為先,以奉獻為榮,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部隊,他榮立過五次三等功,受到過成都軍區的表彰,但他不以此自居,兢兢業業,始終如一。他說:“只要把每個人的檔案材料收齊、裝訂好、保管好、提供利用好、自己心裡也踏實、自豪,這就是我的心願。”

  24年來,和他一同工作過的同事先後走上了領導崗位。部領導數次徵求他的意見,他卻一再誠懇地表示:“若組織需要,我願意幹一輩子檔案工作。”元謀天氣炎熱,檔案室又不通風,一般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呆上幾分鐘都感覺受不了,而他始終堅守崗位,放棄了多少個節假日自己也記不清了,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超負荷工作,體質下降,積勞成疾,落下了一身的病。但他並沒有因病更沒有因事而請假,始終默默無聞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2008年被評為楚雄州“優秀共產黨員”、“敬業奉獻道德模範”。

  前不久,有人勸他:“你已經工作42年,從事檔案工作也有24年了,早該換點輕鬆的工作幹啦,沒必要一直堅持早出晚歸埋頭苦幹,還是趁現在多多保養身體吧。”可他總是淡淡地笑笑,說:“我已經習慣了早出晚歸,我要一直幹到退休的那一天,選擇了這份工作,我沒有後悔。”是啊,平凡的崗位,執著的追求,這是楊發春同志無悔的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