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2021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通用5篇)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

2021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通用5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這段時間裡,相信大家面臨著許多挑戰,也收穫了許多成長,讓我們對過去的工作做個梳理,再寫一份工作總結。為了讓您在寫工作總結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1

  從4月1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以來,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緊緊圍繞護理部及科室工作計劃,以“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為目標,以提高護理質量為主線。隨著優質服務的順利開展,我們從內心真正認識到優質服務的重要意義,把優質服務作為護士的天職和本分,用一種感恩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位病人。把制度承諾從牆上“請”下來,讓優質服務從檔案中“走”出來,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深入到病房中,瞭解病人的心理,瞭解病人的需求,改善護患關係。透過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更是加強了護士對待患者的責任心。只要在深入病房時,發現患者的生活上或是護理中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會第一時間為患者及時處理,解決到位。但是.按《貴州省20xx年優質服務評價表》,很多都是我們醫院現有條件下無法做到的,現在我把我們根據我院現有條件能做到,並且已經做到的優質服務情況進行彙報。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組織落實

  醫院及科室領導高度重視,反覆強調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的決心和重要性,讓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貫穿到每個護理人員具體工作中。我們堅持患者床頭交接班,特別是肝血管瘤及高頻治療術後的病人,要求床頭交接班。預防併發症發生,做好重症病人的護理。

  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和早交會,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護士條例、分級護理指導原則及內容和制度,基礎護理服務專案及技術服務和工作規範,優質護理服務的目標、內涵、宣傳語。並制訂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考核評分表。

  二、理清思路、切實落實各項工作

  1、建立健全護理規章制度,工作規範,崗位職責。確保了護理基礎質量和安全。

  2、認真落實優質護理服務,發放滿意度調查表,讓病人及家屬瞭解基礎護理工作的內容,以便接受病人及社會的監督。

  3、制定了護士分層級管理制度,按我院護理人員情況、患者病情、護理工作量的大小實行以病人為中心的人員組織結構和護理分工制度,每個護理人員按病人分工,責任到人。使護理工作真正做到為病人提供整體的、連續的、滿足病人需求的護理服務。

  4、改革護理排班模式:合理安排護士的排班,同時實行彈性排班,確保基礎護理工作落到實處,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和工作質量。

  5、嚴格基礎護理的落實:在做基礎護理的同時融入了與病人溝通機會,瞭解病人需求,同時對病人做健康宣教,治療指導、告知相關注意事項,既加強了基礎護理,也增進了護患關係。

  6、為落實專項護理管理制度和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加強臨床護理,保證醫療安全,制訂了一些安全標識,如:防墜床、防跌倒、藥物過敏、高危藥品標識等,制定患者入院風險評估表及評估單,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7、不定期對醫院及病房的環境衛生和基礎護理工作進行檢查,檢視入院病人,護士接待是否到位,並進行指導。存在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三、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和責任制整體護理

  1、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及責任制整體護理後,責任護士能夠了解自己所管病人的診斷,病情、用藥及輔助檢查,能及時發現工作的不足,並及時糾正,避免了差錯的發生;基礎護理做到位,晨晚間護理比以前好。

  2、臨床護士工作模式。落實責任護士負責制,包床到護,逐步實現護士常態情況下在病房或病人身邊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和病情變化;定時巡視病人,認真執行床邊交接班。護理工作受到病人及家屬的好評,得到病人的認可。

  四、建立監督機制,持續改進服務質量

  1、每月開展公休座談會一次,及時聽取病人意見,發放滿意度調查表,設立意見本及意見箱,公佈醫院監督電話。

  2、開展十項便民服務措施。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2

  今年11月,我科很榮幸地被定為我院第四批建立優質護理示範病房之一,我現在將這一個月的建立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總結、彙報。

  一、統一認識,改變觀念。

  院部下發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通知後,在科內不斷灌輸優質護理服務的政策和相關資訊,所有的護士都知道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是國家醫改的一項重要政策,建立示範病房是必須落實的工作。並透過觀察護士的護理過程,肯定正確的護理行為,糾正不妥當的語言,引導科內護士換位思考,進一步轉變護理理念,為示範病房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各班職責。

  我科派兩名高年資護士到骨科脊柱病區學習,回來後根據醫院的建立方案制定了本科室的實施方案,工作要求,重新制定了各班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並組織護士學習、討論方案及示範病房評分標準等相關內容,讓護士明白我們要做什麼、將要怎麼做。

  三、加強技術培訓,提升服務水平。

  透過重點掌握、相互培訓、集中培訓、考核等多種培訓方式,護士儘快掌握了基礎護理操作。

  四、改變排班模式,小組包乾病人。

  我們將病人分為2個大組,一組14張病床。一個高年資護士帶兩個低年資護士,要求她們對低年資護士的工作進行檢查、指導。

  五、整理宣教資料,加強健康教育

  為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我們將病區內常見病的健康教育知識列印、分發給患者,並在病房走廊懸掛腎內科疾病的相關知識,一方面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避免患者記不住,另一方面也減小了護士反覆宣教的勞動強度,節約了時間,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取得的成績

  從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護士工作重心由工作站轉到了病房。加強了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主動發現問題,滿足病人的需要:落實各項基礎護理工作,除了以往的晨晚間護理,口腔、會陰護理,我們為患者實施了面部、足部清潔,溫水擦浴,更衣,排洩護理,洗頭,梳頭,協助進食等,全面落實了基礎護理;加強了輸液巡視,常在患者睡著或陪客沒留心時,由護士主動發現更換輸液;透過實施翻身拍背,康復訓練,充分體現了專業的醫學照顧;對於二、三級護理患者,我們將重點放在健康教育上,透過宣教、評估、再宣教的方式不斷強化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正確掌握。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本月,患者的滿意度較前明顯提高,很多患者在出院時都對我們真心實意地表達了謝意。一位患者對我說,市醫院的護理服務有這麼好是他沒想到的,以前聽說市醫院技術還行,服務態度不怎麼樣,這次住院所感受到的滿意服務真是出人意料。從開展優質護理示範工程活動以來,我們的感受是,從患者那收穫了信任,得到了肯定,這是我們最大的成績。

  七、存在的問題

  1、病人包乾問題雖然我們包乾了床位,但不能保證每個時間段都有他的管床護士在,比如大、小夜班,還有一個管床護士上中班,中班下班後是一個缺管狀態。另外,輪轉護士能否具體管床。如果不能管,就解決不了自始至終固定護士負責病人的矛盾。

  2、護士溝通交流問題護士與病人溝通較少,有缺乏溝通技巧的因素,不知道該怎麼與病人交流;有性格因素,不願意與不很熟的人交流。

  3、人力不足問題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多,基礎護理任務重,護理量大,因人力不足,夜班不能排雙班,常常需要病人家屬協助翻身,容易引起家屬不滿。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3

  20xx年為貫徹落實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我院積極響應、全力以赴投入到建立“優質護理服務示範醫院”活動中,採取先試點後推廣的形式,不斷轉變服務理念,改變工作模式,最佳化工作流程,以“基礎護理”為立足點,以“試點病房”為契機,在全院範圍內開展的主題為“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的優質護理服務活動。透過建立“優質護理示範病區”,從根本上改善了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真正將基礎護理落到實處,做到讓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在此期間,我們認真思考,總結經驗,克服困難,不斷探索。

  一、加強領導,開展宣傳

  1、制定建立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院長任組長。

  2、護理部分兩批啟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病房”,分別召開全體護士動員大會,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積極投入到建立活動中。

  3、護理部深入科室與護士座談,將衛生部關於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的精神進行解讀,然後針對如何落實基礎護理,豐富服務內涵,提高護理質量等內容進行專題討論,護士長及護士結合本院實際,提出自己對開展護理示範病房的想法和好的建議。達到全院統一思想,轉變護理服務理念的目的。

  4、組織示範病房護士長及骨幹外出參觀學習,借鑑兄弟醫院好的做法,拓寬思路,為建立工作奠定基礎。組織全院臨床病區護士長及護士院內交叉參觀學習、經驗交流,全面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工作。

  二、確定示範病房

  1、透過各科申報,選取了護理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病區:內一科、內二科、普外科病區作為“優質護理服務示範病區”。

  2、各病區護士長透過開展定期考核、實施動態管理的工作模式,達到樹立一批先進典型,發揮試點病房的帶動作用。

  三、加強管理,強化措施

  1、護理部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優質護理服務”知識並考核,制定建立“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細則。

  2、試點病房結合科室工作特點,制定建立活動實施方案及具體工作計劃。

  3、制定優質護理服務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透過開展調查分析,找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積極進行整改。

  4、完善基礎護理質量考核評分標準,進一步細化和量化護理質量考核指標,並將考核結果與科室及護士的業績掛鉤。

  5、護理部開展自評自查工作,找出不足,及時按照評審標準的要求逐一完善我院護理工作,並以此為契機全面提高我院護理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

  6、積極招聘護士,優先滿足“護理示範病房”人力資源配置,保障基礎護理有效落實。

  四、突出重點,拓展內涵

  1、創新模式,學習先進做法。動態調整績效考核制度及分配方案,將護士完成護理工作的數量、質量及住院患者滿意度等考核結果納入績效考核內容。

  2、明確工作職責,實施責任護理。實行責任護士包乾制,人人都是責任護士,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改革排班模式,實行彈性排班。實行無縫隙、全程責任護理。

  4、根據科室護理工作量及護理人力配置情況將護士責任分組,設定責任組長、責任護士。

  5、簡化護理文書,縮短書寫時間。制定各種表格式護理記錄單,統一制定書寫模板,規範全院護理檔案書寫,使護理檔案書寫更加簡潔,限度縮短了書寫時間,護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護理服務中。

  6、更新工作流程,實現責任追究。修訂護理人員分層管理職責、護理工作流程、護理質量考核標準,明確職責、落實崗位責任制。

  7、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將護理服務內涵、服務專案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及廣大患者的監督。購置基礎護理服務工具,每週確定基礎護理日,保障基礎護理的落實。透過落實基礎護理,體現護士對患者的細心照顧和關懷,融洽護患關係,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

  五、協調職能部門,實施垂直管理

  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成立臨床支援中心。護理部積極協調總務科、藥劑科、物資供應中心、檢驗科、器械科等護理支援系統,為建立“優質護理服務示範病區”提供有力保障。

  六、依法執業,保障安全

  1、為貫徹落實《護士條例》,護理部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護士條例》的培訓及考核,進一步規範護士的執業行為,切實落實護士執業註冊和持證上崗等相關規定。

  2、進一步完善重點科室(內一、內二、外科、中醫科)各項護理管理制度、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及護理操作流程,嚴格執行技術准入制度,從而保障護理安全。

  七、加強培訓,提高素質

  1、每月開展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培訓,使基礎護理操作更加規範、專業。

  2、每月開展全院護理業務講課,鼓勵年輕護士擔任主講,提高護士主動學習能動性,培養護士自信心。

  3、認真實施護士的'崗前培訓及崗位培訓,內容包括護理核心制度、護理專業知識、技能,並進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崗,有效降低了護理風險。

  護理部對全院在職護理人員進行分層考核,穩步提高各級護理人員技術能力。內科、兒科、外科、骨科分別進行專科理論和專科操作技能的培訓及考核,達到人人過關,熟練掌握、靈活運用,限度保障護理安全。

  八、加強監控,保障質量

  1、護理部自制護理安全警示標識,提醒護理人員及患者規避風險。完善毒、劇、麻、高危藥品及急救物品、藥品管理制度。

  2、加強護理質量的環節監控。對護理人員環節監控,新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交待、重點跟班。對病人環節進行監控,新入院、新轉入、急危重病人、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要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護理操作的環節監控,輸液、輸血、注射、各種過敏試驗等作為護理管理中監控的重點。

  3、護理部不定期的進行護理安全隱患檢查,發現問題,有效解決,並從護理流程、護理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問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提出防範與改進措施。

  九、制定預案,提高應急能力

  1、制定了“緊急情況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預案”,應對病人驟增或突發公共事件,全院合理調配護士,確保護理安全。

  2、護理部重新修訂並形成了25項風險事件的護理應急管理預案。預案貫穿護理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各環節和過程。對高風險科室:手術室、急診室、進行急救演練及停電、火災演練。臨床病區開展了突然發生猝死、藥物引起過敏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間出現摔傷的、住院患者發生墜床、輸液、輸血反應的應急預案及程式。演練之後,護理部現場點評,分別提出存在問題,共同討論改進措施。透過演練,使護理人員充分了解應急情況下應該採取的處理程式,從而在護理工作中遇到各種突發事件時,能採取各種得力措施和有效辦法,熟練使用各種急救技術和裝備,做到規範處置,及時化解危機。

  十、初步取得的成績

  1、護理人員理念改變:以病人為中心,滿足病人需求。

  2、工作模式改變:實行責任分組,所有護理工作落實到人,增加了責任意識。

  3、護理內容改變:治療和基礎護理逐漸等同化。

  4、護理排班模式改變:彈性排班,減少交接班次數,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

  5、護患關係改變:和諧了護患關係,形成良好的了護理工作氛圍。

  6、病房環境改變:陪護減少了,病區環境安靜、整潔有序。

  7、滿意度的改變:護士關心病人,病人理解護士,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

  十一、存在問題

  1、醫院部分職工轉變觀念不到位,缺乏對優質服務示範工作的理解和支援。

  2、醫院的支援系統需進一步完善。

  3、護理垂直管理不到位。

  4、護士還承擔著部分護理工作以外的事情。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內三科、門診護理站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穩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力爭提高醫院整體護理水平,以適應醫院改革發展創新的需要。護理部將不斷完善、不懈探索,努力將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做實做細。

  總之,“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不是單純的強化基礎護理,不能機械的將基礎護理專案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而是圍繞患者的病情、醫療安全、診療效果、轉歸和康復的需要去實施基礎護理;將基礎護理專業化,將基礎護理、專科護理、人性化服務、人文關懷等有機結合在一起,來實施對患者的護理服務,最終目的是:讓我們的服務達到“患者滿意、社會滿意和政府滿意”。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4

  透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我院的護理工作逐步走向規範,護理人員形象在患者心目中有了很大的提升,群眾滿意度大幅度提高。現就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改善病房住院條件,確保建立活動順利開展。

  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成立了以田院長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及時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召開了建立活動動員會,明確了職責和要求。

  在醫院動員的基礎上,田院長召開護士長例會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為貫徹落實好通知精神,各基層科室分別組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領會有關建立活動的檔案精神,統一思想認識,明確活動目標,細化工作任務。

  二、落實層級管理,打造優質服務護理隊伍。

  建立一支層次分明、訓練有素、業務精湛、富有創造精神的護理隊伍是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基礎。首先樹立護士形象,護士務必著護士服、戴護士帽、穿護士鞋、掛胸牌上崗、微笑服務、推廣禮貌術語。其次進一步優化了護理人員配置。在護理人員數量增加的同時,採取了走出去學和院內培訓、工作中悟等形式,著力在提高護理管理人員的領導潛力和業務素質方面下功夫。透過學習使護士的綜合素質潛力較先前有了顯著提升,強化了全院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提高服務水平,整體護理專業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夯實基礎護理,不斷豐富護理服務內涵。

  在建立活動中根據工作強度合理排班,在日間工作相對繁忙、患者需求量較大的時段,增加了班次,盡最大可能滿足患者的服務需求。解決了各班次、各科人員不足、忙閒不均的現象,得到院長和護士的認可。各病房開展了職責制護理,分工包乾,加強了護士的職責心,徹底改變了由過去的呼叫器響了、家屬或患者叫了才能見到護士的被動服務,轉轉成此刻的護士不斷巡視病房,主動及時為患者帶給服務,實現了新的臨床護理服務模式。護理人員實行首問負責制,首迎負責制,並設定溫馨告知卡,發放健康教育卡,飲食護理卡,加強護患溝通。注重以病人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職責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提升護理服務整體水平,得到患者家屬的高度讚揚。加強了護理人員基礎護理培訓。

  四、強化專科護理,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軟實力。

  在加強基礎護理的同時,我院牢牢把握“優質”的方向和要求,持續提升護理服務的軟實力。為提高專科護理水平,加強對護理人員專科知識的培訓和考核,組織各科室挑選本科典型病種,進行專科護理知識整合,反覆進行修改,統一標準,合理調整帶給了連續可靠的臨床資訊。為進一步規範健康教育工作,改變護理人員缺少溝通經驗和交流藝術的現狀,在各科室開展了健康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試點科室專業特點、技術優勢、服務特色,挖掘潛力,樹立形象,打造品牌。

  五、實行全程監控,持續改善護理服務質量,加強績效考核。

  在業務管理上,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強化各級護理人員的質量與安全意識,加大護理質量督查力度,做到了全面檢查與單項檢查相結合,垂直檢查與迴圈檢查互動進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互補。

  我院為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激勵護理人員用心性,切實落實職責制整體護理,規範護理行為,強化安全意識,確保臨床護理安全,充分發揮護理質控、監督、檢查等體系的職能,切實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並制定了護理人員績效考核辦法。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院將加大對優質護理服務的系統化研究,建立提升護理服務的長效機制,使優質護理服務常態化,一是加強護理禮儀培訓,進一步塑造護理人員形象;二是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護士的業務理論水平;三是加強護理技術操作培訓,提高護士的操作技能;四是完善績效考核制度,使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在我院長效發展下去;為人民群眾帶給全面優質服務,讓患者滿意,讓社會滿意。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5

  為了加強臨床護理工作,切實落實護理職責,規範護理行為,提高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我院認真貫徹落實衛生廳、市衛生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實施方案及“20xx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的精神和要求,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作。現將工作彙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重視宣傳培訓

  我院於20xx年3月份開展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建立以徐家志院長為組長的“優質工程”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業務副院長黃智武為主任,制定“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實施方案及“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工作計劃”,分別召開了全院中層幹部及全體護理人員動員大會,全院共12個臨床科室先後分2批6個科室(內一科、內二科、外一科、外四科、婦產科、外二科)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開展病房數達50%,從20xx年7月份開始在6個尚未開展“優質護理工程”的科室試行開展,並採取一對一幫扶方法,已開展“優質工程”的科室幫扶尚未開展的科室實施一對一幫扶,取得一定效果,爭取年底全部開展。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召開專題會議及總結交流會11次,派出75人次護理人員參加“優質護理”培訓班,出版報2期,利用橫額及院報進行“優質護理”的相關宣傳,營造“優質護理服務”氛圍,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衛生部和衛生廳“優質工程”的相關檔案、規範進行全員培訓,使護士掌握優質護理服務的內容和要求,改革護士工作模式的必要性,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協作,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護理崗位設定名錄(試行)》配置護士人力,全院護理人員總數360人,全院護士數佔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為50.4%,臨床一線護士數佔全院護士總數比例為97.8%,病房實際開放床位數與護士數比為1:0.44,不屬於護理崗位的護士數為0,沒有兼任其他職能部門行政職務的護理管理人員。

  二、加強臨床護理管理,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認真貫徹落實《護士條例》,執行《衛生部關於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及《廣西醫療機構護理工作制度與護士崗位職責》、《廣西55項臨床護理技術操作標準》等相關檔案,實行二級管理,制定護理工作規章制度、疾病護理常規、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規範及標準並認真落實,不斷完善補充,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有護理人力調配應急預案,制定護理人員在職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結合本院實際,採取科室、護理部、院部培訓及派出進修學習、每週舉辦讀書報告會,一年多來先後派出90多人次護士長及護理骨幹到上級醫院進修、參加各種短期培訓班、ICU、手術室、血透專業護士培訓,透過培訓提高素質,使每一位護士均能參與其中,透過開展“優質工程”活動,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達98%。制定護士績效考核制度、方案及考核標準,並將考核結果與護士護理獎、勞務費分配、晉升、評優等相結合,實行同工同酬。獎金分配向臨床科室護士傾斜,體現多勞多得。加強質量管理,有完善的護理質量組織,制定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定期進行質量考評,持續改進。

  三、加強臨床護理報務,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1、加強病房管理,保持病房環境安全、安靜、整潔、有序,夯實基礎護理做好病人的生活護理,讓家屬只陪不護,並將分級護理標準、服務內涵、服務專案公示在病房醒目位置。

  2、改革護理工作模式。在示範病區實行責任包乾制,每名責任護士均分管病人,分管病人數8名以下。整合了基礎護理、病情觀察、治療、溝通和健康指導等護理工作,結合護士分層管理,分配不同病情輕重、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的患者給責任護士,危重患者由年資高、能力強的護士負責。開展“護士站”前移,大大減少了病人床頭偉呼鈴聲,實行了彈性排班,滿足臨床的需要,簡化護理檔案的書寫,使用表格式護理文書,減少書寫時間,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為患者提供全程、連續的護理服務,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3、全面落實護理職責。按照《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試行)》及相關檔案要求,責任護士全面履行護理職責,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加強護患溝通、醫護配合,密切觀察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各項治療、護理措施,開展健康宣教,提供心理護理和康復護理及指導。加強護理管理、嚴格交接班,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急診患者住院有專人護送到床位,危重患者及行動不便患者外出檢查有專人護送,危重病人、手術病人、產婦及新生兒佩帶手腕帶,對壓瘡、跌倒、墜床、管道脫落等高危患者的警示標識,嚴格管理藥品和器材,高危藥品及毒麻等精神x品合理存放,管理到位,並有醒目標識。制訂的意外及緊急事件的處理預案及主動報告護理不良事件的制度,每月召開工休會及進行滿意度調查一次,認真聽取患者及家屬意見,不斷改進護理工作。

  四、確保後勤保障,完善病房基本設施

  建立健全後勤支援系統,全院工作服務於臨床,完善病房的基本設施,各科均配備有多功能心電監護儀、輸液泵、微量注射泵、活動紫外線燈、洗頭用具、會陰沖洗壺等,後勤部門經常下臨床檢修保養,保證水、電、氣用、儀器裝置等效能完好,正常安全使用,消毒供應中心及被服中心能做到每天下收下送,及時補充各種物資,形成全院上下圍繞臨床、服務於臨床,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

  一年多來,隨著優質護理報務的順利開展,經過反覆培訓,不斷總結經驗,使護理人員真正認識到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意義,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責任包乾,深入病房,真正瞭解患者的心理動態、要求,改善護患關係,加強護士對待患者的責任心,體現了護士的價值,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