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200字> 【熱門】春節的作文1200字合集七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熱門】春節的作文1200字合集七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易善任《春節緣》

  易善任《春節緣》

  兔去龍來騰瑞氣,卯歸辰至發祥光。

  龍年春節來了。

  琳琅滿目的商品,隨處擺滿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手中提著禮品的人們,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成了街頭一道特殊的風景。

  記得去年春節,在市區子午公園附近,迎面碰上了單位同事老李。只見他提著兩條“藍王”煙和兩瓶“1573”國窖酒,滿面春色。

  招呼中,說是到朋友家去拜年。再往前走,老老小小手裡提著的禮品大多是煙、酒、奶等禮品。走到超市逛一逛,賣得最快的也是煙、酒之類的商品。

  不由感嘆:“如今這社會,過年送禮,除了煙、酒,還是菸酒,什麼時候能換換這送禮的主角?”

  仔細想起來,國人真是奇怪。明知煙、酒都是對身體健康不利的東西,為啥還是頗有“臉面”的禮品呢?送者面子足,出得手;納者笑哈哈,禮品有檔次,有品味。根據送禮的品類,證明關係非一般,這真是一種怪現象!

  有時跟人談起這些事,也都是發表無奈概嘆:“吸菸有害健康,酒喝多了傷身。”難道只是危言聳聽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的注重,有些人的觀念開始改變了。去年過年送禮,有少部分人,開始給人送健康了。諸如:能清煙毒、解酒毒的水宜生活效能量杯,健康醫療枕,按摩洗腳盆,綠色保健食品,功能茶等等。

  超市的貨架上,健康綠色的食品、禮品擺在了顯著的位置;市民的手中,煙、酒不再是獨有的禮品了;朋友家中的儲藏櫃,塞滿了有益身體健康的茶、飲料等綠色環保禮品。

  生活觀念的改變,市場需求的產生,這些有益身體健康的禮品,越來越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禮品種類日漸豐富起來,人們可供選擇的健康禮品空間也大了。

  前不久,閒時去街上逛逛,經過茅巖莓茶的專賣店,一張宣傳畫面讓我停住了腳步:“今年過年,您是要像往年一樣給親朋好友送煙?送酒?還是送——能對抗菸酒的茅巖莓茶?!”

  真是具有相當強的震撼力!探尋其背後隱藏的深意,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無比溫馨,還有什麼比關心自己健康更讓人感動的呢?這是茅巖莓有限公司以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推出的春節系列健康禮品。其包裝精美、質量上乘、環保生態、功能非凡。

  茅巖莓含量高達6%的黃酮,能解決94%的由菸酒引起的咽部不適與體內炎症;對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總有效率為91.7%;它提高了肝臟分解轉化酒精的能力,減輕酒精對肝臟功能的損害;它不含茶鹼和咖啡鹼,不解藥性;完全無毒副作用,長期飲用安全;含有人體必需的亮氨酸、蛋氨酸等17種氨基酸。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益的健康物質,是春節走親訪友的上佳禮品!

  前些日子,到朋友家聚會,人多,滿桌子的雞、鴨、魚、肉、奶、酒,吃得我們是滿嘴流油,酒足飯飽。有一個人吃得實在是太多了,嘴裡忙喊:“搞杯茶來,解解酒,去去膩味兒。”

  轉貼於.com

  朋友從酒櫃裡翻出一盒茅巖莓茶,每人泡上一杯,茶剛剛入口,頓覺神清氣爽,酒醒了一半,也不覺得有膩味了。喝完了,泡第二道水,茅巖莓茶的清香瀰漫在整個餐廳。喝一口,那種微甜藤香,繞舌遊走,真是絕妙,只有親口喝過,才深有體會。

  據經常喝茅巖茶的人說:“茅巖莓茶,喝的是健康,品的是人生,功效勝人參。”

  從那以後,茅巖莓茶成了我家中的必備茶品,我也只喝茅巖莓茶。每當家裡有客人來,我也會拿出茅巖莓茶招待,並告訴泡茅巖莓茶和喝茅巖莓茶的的方法。凡是喝過的人,都覺得該茶是茶“非”茶,是藥“非”藥,是保健品而非保健品,是張家界武陵雲霧山中獨有的土家神茶。

  今年過年,你送什麼禮品給親朋好友呢?

  為如此好茶、好禮品送一對聯歡娛之:

  茅上莓子、茅下妹子,妹子打莓子,莓子落、妹子樂;

  茶里人參、茶外人生,人生吃人參,人參長、人生長。轉貼於.com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東北人很大氣愛喝酒酸菜,是東北人冬天必備的菜東北人過年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日,有很多古老相傳的風俗,以東北來說,講究就不少。 舊時,一切辭舊迎新、祈福迎祥的慶典幾乎都集中在除夕夜舉行。全家都要換上新裝。這頓飯是對年菜的首次品嚐,可以葷素一齊上.通常必要有紅燒肉、燉羊肉、米粉肉、紅燜肘條、元寶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雞凍兒、魚凍兒、豬肉凍兒、豆兒醬、豆豉豆腐、芥末墩兒、辣芥菜、炒醬瓜兒等年禧套路菜。 我國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

  為珍惜已逝的歲月,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活動,謂之“守歲”.孩子們歷來是隨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圖、擲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戲人、點走馬燈,放“滴滴金兒”,“耗子”、“黃煙帶炮”……老太太們則坐在一起鬥紙牌、打麻將、打十胡。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過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最後,全家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百十個餃子裡,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謂之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主一年諸事順遂。

  在東北,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東北俗話叫“ 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是“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在江南,年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自古就有的一種很有特色的過年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早在宋朝時,送窮風俗已相當普遍。宋以後,送窮風俗依然流行。送窮風俗的儀式大多是:送窮時,既要為“窮鬼”準備象徵性的車船,還要給“窮鬼”帶上乾糧。有的地方還有“以芭蕉船送窮”的做法。看來,各地送窮,各有各的辦法。民間廣泛流傳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代表著“幸福”、“福氣”、“福運”。

  在我國民間,尤其是北方,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都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到)了”。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寫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上、商店中均有出售。東北有首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老東北過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爺”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時用的是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帶些酸味兒。春節時,老東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點,有蜜供、薩其馬等,這些不僅是東北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的食品,也是東北人家中必備的食物。東北人還有除夕夜吃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就和“吉慶有餘”相聯絡。所以,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東北過年還會備很多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就是現在的什錦果脯。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閒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1.隔路—泛指人的個性強,不願與人交流,不合群。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今天是除夕,我一大早就起了床,便和爸爸貼起對聯來。我們先貼了右聯:新年納餘慶;接著貼左聯:佳節號長春;最後貼橫聯:歡度春節。貼完對聯後,我拿出我精心挑選的“福”字倒貼在門上,爸爸笑呵呵地問我:“你為什麼要把‘福’倒過來貼呀?”我仰著頭看著爸爸,笑著說:“我們老師講過倒過來貼,表示福到家了。”我和爸爸便聊起貼對聯的風俗來,此時樓下的爆竹聲不絕於耳,讓我不由想起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三年級春節作文 過年300字。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晚上,我們全家來到飯店吃年夜飯,我看見桌上有魚,便問爸爸:“魚在年夜飯中代表什麼?”爸爸摸著我的頭,笑眯眯地說:“魚代表‘年年有餘’的意思。”他指著桌上的餃子對我說:“餃子代表全家團團圓圓。”聽我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我又懂得了一些過年的風俗。

  讓我感到最開心的是放煙花了文章三年級春節作文 過年300字。我拿著煙花來到樓下玩。我先放了一種叫“歡樂傘”的煙花,我小心翼翼地點燃了導火線,只聽“砰”的一聲,一個降落傘從煙花裡直衝天空,漂亮極了,隨後降落傘慢悠悠地飄落下來。接著我放了一個名叫“下蛋公雞”的煙花,我點燃導火線後,像離弦的箭一樣跑到旁邊,只聽“公雞”發出了幾聲清脆的叫聲後,煙花的尾部冒出一個七彩的圓球,像雞蛋一樣圓,有趣極了。

  我又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一個“大禮包”的煙花,我小心地點燃導火線後,便站在一旁觀看,只見“大禮包”噴出了許多煙火,有紅的、黃的、紫的、藍的、粉紅的……五彩繽紛。“大禮包”噴出來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像一條火龍衝向雲霄,有的像一群小精靈在跳舞,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兩個好朋友在互相擁抱,有的像蝴蝶在翩翩起舞,還有的像……異常美麗。我高興地在一旁又蹦又跳,開心極了。

  這個年我過得豐富多彩,過年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喜歡過年。

  春節的作文範文四

  盼啊,盼啊,春節終於來臨了,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佳節-春節。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麼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地跑著,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當我跑到陽臺邊時,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天上禮花朵朵。有的像銀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兒,有的像橙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

  過年前,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綵,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裡裡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牆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站在旁邊的我,看著爸爸媽媽的舉動都傻了眼。不一會兒,家裡就煥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家裡的長輩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代表歲歲平安。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願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

  啊,春節!美好的春節,快樂的春節,人人喜愛的春節,我眼中的春節,我愛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寧波的春節大概從臘月開始了。

  臘月到年關到,這時要開始備年貨。而年貨的種類很多,殺豬、風雞、醬肉、灌臘腸、磨冬粉、曬冬粉……還不乏家家做年糕、鹽嗆蟹、疊豬油餡……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臘月二十四,是要“撣塵”的。據傳這是從堯舜時代就有的習俗,一直保留至今。寧波人喜歡用諧音來討好彩頭,“塵”諧音“陳”,把舊的一年裡黴運、晦氣等等不好的東西都掃出門外,也寓意辭舊迎新。

  每逢這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清洗門窗、窗簾;擦拭地板、櫥櫃;整理衣物棉被,絕對是大工程。那幾日,到處都洋溢著人們對新年對新生活的美好祈求。

  到了臘月二十八,就要開始“謝年”。“謝年”又名“送年”或“送歲”,是一種祭祀活動,更是一年裡最重大的祭祀活動。 祭品比較多,有水果、酒、糕點、茶葉等。

  寧波有句老話:“廿五廿六搡年糕,廿七三十撿黃道”。這所謂的“撿黃道”就是要挑選一個黃道吉日,然後準備好桌凳以及祭祀所需要的一切物品。

  “謝年”是用來祈求來年歲歲平安,闔家團圓,年年有餘。在過去,“謝年”是富裕人家和大戶人家才會舉辦的,老百姓一般只是做年夜庚飯來祭祖,意是不忘本。爾後,到了民國時期,生活逐漸富裕,“謝年”這一習俗才真正流傳開來。

  “謝年”有極為嚴格的規矩,每一個環節都頗為講究。放置貢品的祭盤一般是紅色的,人稱“紅盤”。祭祀由家裡的男主人主持,桌面上陳列的貢品,多多少少都跟六有聯絡。因為六代表吉祥,如六杯酒、六碗茶、六盤菜、六盤糕點、六碗飯等,寓意“六六大順”。

  第一排擺酒水,左右各六杯,象徵十二個月,如果本年是閏年,左邊就要加一杯酒。

  第二排放六盤糕點,有金團、千層糕、發糕、糖果等,表示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第三排放的是水果,也是六盤。主要有:蘋果,寓意“平平安安”,甘蔗寓意“節節高升”,金桔寓意“黃金滿屋”,壽桃寓意“壽比南山”。

  第四排放七牲大盆:豬頭、切成條狀的肉、豬肚、鵝……擺放順序也有一定的講究,表示對祖宗的敬重。

  第五排擺年糕、烤麩、黃糖、豆腐、長壽麵等。寧波話“豆腐”與“頭富”諧音,意為“首富”;長壽麵則毫無疑問是長壽之意。

  現在的“謝年”早已沒有了以前那麼多的講究和規矩,只是單純的擺幾樣祭品而已。但是,它仍舊作為一種傳統一種文化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祭祀結束後,便是年夜飯的環節。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稱“大年夜”,又名除夕。寧波有句老話:“會會七月七,吃吃年夜飯。”由此可見,寧波人有著很深的年夜飯情結。

  寧波人的年夜飯,不管是冷菜還是熱菜,葷菜還是素菜,品種繁多,花樣百出。但總是缺不了傳統寧波菜。紅膏嗆蟹、薺菜春捲、風鰻幹、燻魚、拖黃魚、烤麩等,在每年的年夜飯裡似乎從不缺席。

  在老寧波的規矩裡,年夜飯桌上的菜起碼要上十二道以上,因為人們把“十二”視為吉利的數字,象徵十二個月。無論加多少道菜,桌上的菜必須是雙數。

  每到年夜飯的時間點,空氣中的酒肉香味就會飄滿大街小巷,似乎是在吆喝過往行人回家。

  吃完年夜飯,就是要守歲了。這時大家都會把家裡的燈開亮,一直亮到新的一年,家家燈火通明給靜寂的夜空平添了幾分熱鬧的年味。

  不僅亮燈,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人們不過十二點是不能睡的。等到十二點,吃一碗香甜軟糯的豬油芝麻餡的寧波湯圓,放鞭炮開始了。絢爛的煙花在天際中綻放,煙花在空中交相輝映。劈啪聲中,送走的是繁華與喧囂,留下的是一抹返璞歸真。

  過了除夕,就是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初一大家都會早起,寧波人常用豬油湯圓,桂圓蛋花湯之類的,作為早點。先到自己家的宗祠去祭拜祖先,再向父母叩頭,拜年。再穿上新衣服,打扮齊整,去親戚長輩家拜年。小朋友一般都會在這一天收到壓歲錢,不過要給長輩叩頭才能拿的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一覺醒來,邪祟統統被壓住了!

  平時不易會面的親戚朋友,很多都能在正月初一這一天見到。

  春節的火熱氣氛一般等到元宵節過了,才會漸漸淡下去。儘管許多風俗到現在都已經變了樣,但在寧波人的心中,永遠都會有一個情結——那就是寧波人的春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古人一雲:“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時光飛逝如流水,歲月蒼蒼甚渺茫。在我們這個如鮮花般短暫而美好的寒假中迎來了充滿激情洋溢的春節。對於我來說,這個春節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方面是為了迎接新一年我們更加茁壯成長,另一方面是為了做好準備迎接迫在眉睫的中考。這一次的春節一定會使我的人生開啟新篇章,使我終生難忘。

  在除夕的那一天,是最熱鬧的一天。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很早起來準備年貨,忙得正是不可開交,我的家人也不例外。只見那廚房裡,餐桌上都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年貨;只見家中的各式各樣的裝扮;只見孩子們在戶外快樂地放鞭炮,我感受到了過年的濃濃情味。這一天,我和孩子們一同遊玩放鞭炮,和媽媽一同去逛廟會……不曾嚐了一口過年的味道。晚上的時候,家人們準備了好豐盛的一桌子年夜飯。我們所有人歡聚在一堂,吃著美味的年夜飯,富有情趣地談天說笑著,喝著幾杯年夜酒美滋滋的。我們幾個小孩子井然有序地給家人們拜上真誠的祝福年,祝願一家人平平安安,闔家幸福美滿,事業有成,學習進步。我們非常高興,收到了好多紅包,但願福氣滿堂。晚飯後,我們全家人舒服地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晚會上的節目很精彩,很有趣。整個家中包圍著福的氣氛。12點鐘聲敲響,我們一起歡呼起來,頓時耳邊傳來了精彩的煙火聲,抬頭仰望,絢麗多彩的煙花呈現在我們眼前,年味更濃烈了。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這段時間,父母領著我乘著地鐵到許多的親戚朋友家裡過年。親戚朋友們歡迎我們的到來,他們都準備了一大桌的年夜飯菜,我們吃得津津有味,肚皮都圓滾滾的。隨後,我也給親戚好友拜年,給他們獻上祝福語。他們應該是看我嘴很甜,給了我好多好多紅包,都可以“堆成山”了。我和父母們一同到戶外放幾個煙花,瞧,宛如公雞般的煙花多麼美啊,宛如數字20xx般的煙花多麼燦爛啊,宛如我們一家子照片版的煙花多麼幸福可愛啊。我的心頭頓時湧起一股熱,嚐到了年味的甜頭了。

  當然,在這個春節裡我要做一件重要的事。經過這次期末考試,我要好好總結下考試的問題所在,以及如何去應對接下來的考試和中考。這次期末考試我考得有些不理想,沒有達到我的'目標,我覺得在這些方面應該好好改善:可能有心態問題,態度問題,基礎知識問題和理解問題。首先,我覺得在考試中不能夠緊張,若過於緊張會導致發揮不良,記憶力驟降,知識遺忘等,會影響你的考試狀態和考試成績。在考試前兩週,我們需要放平心態,專注認真地去複習,將所有的知識點過關幾遍後,再補填缺漏之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我們需要多做練習,找到各種方法來提升自我,緩解緊張度,若一味地刷題只會給你帶來心理上的煩惱,也不用一直複習。一定到戶外進行體力運動,這樣可以帶給你眼睛,大腦的幫助和身體的健康等等。

  最後,在考試時先做你拿手的題目,不會做的題不必停留過久,回頭再思考,不要耽誤時間,放鬆心態,調整好狀態迎接考試。

  今年的春節很有意義,既讓我在春節中感受到年味的濃烈和過年給我的快樂,又給了我一份重要的春節禮物,讓我懂得了更多的人生哲理,讓我明白瞭如何去應對生活的挑戰。這就是所謂的“春節伴你成長”吧。

  這個春節真是豐富多彩,是對人生的淨洗,為每個人成長路上增添了絢麗的彩虹,點亮了我們的人生,豐富了我們的世界,讓我們向春節說聲:“厲害了,我的春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臘月二十三天氣晴

  今天是假期的第一天,農曆的二十三,也就是“祭灶”。

  一到下午,媽媽就忙活了起來,先是和好面,準備拍灶餅。我也幫媽媽打下手,媽媽把灶餅擀好放到鍋上後,我就負責翻。不一會兒,第一鍋灶餅就出爐了。我正準備吃一個,媽媽忙說:“先放下,去把灶糖拿來。”我很聽話地拿來了灶糖,看媽媽準備幹什麼,只見媽媽把灶糖和灶餅放在一塊,說:“灶王爺,來吃灶糖和灶餅吧,保佑我們一家平安。”我很好奇,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媽媽也說不清楚,只是說這是傳統。

  我就自己上網查了一下,瞭解了有關“祭灶”的傳說:原來“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祭灶不僅是為了免災,更重要的是為了祈福。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來,即將新購來的灶君神像貼到灶臺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點名冊,所以家庭成員都要回家過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於全家人。

  原來,祭灶還有這麼多講究呢,今天,我總算是明白了。

  除夕天氣有風

  今天是的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放鞭炮,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下午,媽媽很早就調好了餃子餡兒,和好了面,不到三點,我們全家上陣,開始包餃子。我不怎麼會包,就跟著媽媽瞎摻和。

  媽媽包餃子的速度可真快!像變魔術似的,皮放在手中,用筷子夾上一點餡兒,兩手輕輕一捏,一個鼓鼓的餃子就成了。媽媽把包好的餃子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案板上,就像一隊隊等著檢閱計程車兵。我也忍不住動手包了起來,包得很慢,而且也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我也很滿意,畢竟是我親手包的餃子呀!過了一會,只見媽媽把一顆花生包在了一個餃子裡,我感到很奇怪,問:“媽媽,為什麼要包一個花生啊?”媽媽笑了笑說:“誰吃到這個餃子,就說明誰今年運氣格外好。”哦,原來是這樣啊。

  不一會,餃子下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想吃,卻被爸攔下了。哦,想起來了,今天很特別,要放過炮才能吃餃子。爸爸拿了一掛很長的鞭炮,掛在樹枝上,鞭炮“闢哩啪啦”響起來,很希望自己能吃到那個餃子。等我把一碗餃子吃完了,也沒吃到花生。我有點失望,一會兒,爸爸高興地叫起來,原來他吃到了那個餃子。爸爸顯得格外高興。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等著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還沒開始的時候,爸爸給我講起來年的來歷。“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可真有意思,原來,過年還有這麼多好聽的傳說呢。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不知不覺,年在我還沒開始興奮的時候就來到了。過年須在家裡才有味道,這話不假。我就在家過了個囫圇年。

  臘月二十三是送灶神的日子。傳說傳說灶神是天上派來住在每戶人家的,這一天會返天庭報告該家一年善惡,由天帝分別給予吉凶,人們為了讓灶神說好話,就用豐盛的祭品賄賂他,黏住他的嘴,替自家美言幾句。

  祭灶後,家家都忙開了。首先要做一年一度大清掃,把東西都翻出來,要的擦洗,沒用的扔掉,總得把家裡裡外外收拾整齊了,看起來煥然一新。年貨是不可少的。廚房用的各種蔬菜,祭祖用的各種乾果,孩子們吃的零嘴,招待客人的瓜子花生糖酒飲料等,樣樣都得準備。

  先前的時候有祠堂。祭祖在祠堂進行便可。現在,得像清明時那般去上墳。大年三十那天,哥帶了些祭品,鞭炮和香紙去給爺爺奶奶上墳。我本來也打算去,但媽說下雪路不好,我就沒去成。可是,即使去了,大概也只是在爺爺墳頭插一柱香,磕個頭而已吧。再供上點祭品,也就得回來了。

  吃是年的 主題。“吃”文化源遠流長,吃起來可就有講究了 。年三十的魚一定不能吃完,得留點給初一,這叫做“年年有餘”。雞得是全雞,可以燉著吃,蒸著吃,還可以和雞蛋酥著吃,不過,總得吃只全雞。豬肉,能炒芹菜,炒蘑菇,炒蒜薹,炒白菜,炒粉,過年時,幾乎每盤菜都有它的身影。還有其他的,因為我不參與廚房的事,也就不太知道了。

  餃子可是北方人不可或缺的年食。雖說皮兒都是面做的 ,餡兒裡也有菜有肉,和麵差不多,可大家覺著“好吃不過餃子”。有時候,會包一個純辣子餡兒的 餃子,被誰吃著,誰會“鴻運當頭”;或者包一個硬幣在餃子裡,誰吃著會“交好運,發大財”。這些隨只是玩一玩,可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以前過年時,一大家子的人都在,年三十晚上外面燈火通明,焰火漫天,屋內人們坐著拉家常,我覺得很紅火。今年呢,大伯家的孩子都沒回來,我哥嫂也只是下午回來吃了頓團圓飯便回去了。院子是燈火通明,可 炮仗聲沒往年響了,也不吵鬧了,冷冷清清,爸媽和我只是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年味淡了許多。不知那位專家說,現在年味淡了,春晚得負責任。其實,不怪春晚,怪咱自己人不回家,怪人情味淡了。

  父親去點香,我才想起今年都沒做香角,只是在該粘香角的地方放了個小瓶瓶來插香。媽說坐香角太麻煩,誰有閒工夫去做呢?不如這樣簡單。唉,年真是越過越簡單啊!

  不過,對聯是到什麼時候也省不了的。屋內有“閤家歡樂”的 條子,屋外門楣上貼著“迎福納祥”的橫批,門框上有“豬過已傳千道喜,鼠蹦又宋萬家春”的對子,大門口還有“出入平安”。以前,人們買年畫貼在牆上,圖個喜氣;現在,年畫也 很少買,牆上總是很乾淨。

  正月裡,還有項節目就是秧歌。秧歌隊沿著家家戶戶扭下去,送來喜氣福氣。也會在鎮子上開晚會,表演節目,唱歌什麼的。年初二晚上,我看去了。鎮裡有三位陝西省十大民歌手,那名可不是虛傳的。這天回來兩位,一位是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女孩,一位是三十左右的後生,歌唱得響亮,真是好聽!這民眾的藝術是很能征服人的 。扭秧歌最後一天晚上,得轉九曲。這九曲我美 研究過。據說是因為黃河九曲,便模仿做了個九曲陣,外圍是方的,一圈一圈的。可我至今都 不明白怎麼這一圈的 人是往進走,上一圈或下一圈的 就是往出走,也不明白出口和入口怎麼會是一處。不過,轉九曲時是特別紅火的,人山人海。再者,九曲陣上點的都是蠟燭或燈,煞是好看。

  正月十五鬧完元宵年算是真真正正過完了。所有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