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8篇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寫閱讀題就會用到閱讀答案,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你所瞭解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1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1分)

  【小題1】、從本文中找出一個通假字。(1分)

  通

  【小題2】、解釋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 (2)不治將益深( )

  (3)桓侯故使人問( ) (4)使人索扁鵲( )

  【小題3】、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

  (1)、桓侯不願讓扁鵲治病的原因是 。

  (2)、從文中“疾在腠理”、“ ”、“ ”、“病在骨髓”可知桓侯的病越來越嚴重。

  【小題4】、翻譯下面句子(2分)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答案

  【小題1】還通旋 齊通劑

  【小題1】(1)跑 (2)更加 (3)派 (4)尋找

  【小題1】(1)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2)病在肌膚 病在腸胃

  【小題1】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並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2

  《扁鵲見蔡桓公》

  (山東淄博中考題)

  (甲)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

  ①立有間 ②臣是以無請也

  ③達於漢陰 ④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9、翻譯甲乙兩文中的畫線句子。(2分)?

  甲:

  乙:

  10、(1)甲文刻畫了蔡桓公什麼樣的形象?(1分)告訴我們什麼道理?(1分)

  ?

  (2)乙文刻畫人物給我們什麼啟示?(2分) ?

  參考答案:

  8、(1)有一會兒(2)不問,不再說話(3)漢水南岸(4)用箕畚運?

  9、(1)扁鵲遠遠地看到蔡醒公就轉身跑了(2)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

  10、(1)“諱疾忌醫”的人(掩飾錯誤,頑固堅持、不願改正錯誤的人);要點:要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幫助。(2)要點:正視困難,戰勝困難

  (上海市中考題)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扁鵲投石[注]

  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戰國策·秦策》)

  [注] 石:石針,古時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與知之者謀之( )

  1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譯文:

  14.“君以告扁鵲”中,“告扁鵲”的具體內容是 。(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15.扁鵲的話一是針對 而言,一是針對 而言。(4分)

  20xx、均未考察《扁鵲見蔡桓公》

  參考答案:

  12.(4分)(1)疾病 (2)計議,商量,謀劃

  13.(2分)將使您的耳朵(聽覺)不靈敏,眼睛不明亮。

  14.(2分)“左右”認為“我”的病治了也難好,且會危及視聽(意思對即可)

  15.(4分)治病 治國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3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治將恐深深:加重

  B.桓侯不應 應:理睬

  C.火齊之所及也 齊:現寫作“劑”,湯藥

  D.使人索扁鵲索:捆綁

  2.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語的用法和含義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不治將益深 香遠益清

  B.桓侯故使人問之 去使契丹 戰則請從

  C.司命之所屬 屬予作文以記之

  D.臣是以無請也戰則請從

  3.下面有關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戰國末期法家代表韓非子的這篇寓言,按時間順序敘述了扁鵲見蔡桓公,主動為蔡桓公診病,蔡桓公因不信任他而最終造成身亡的故事。

  B.扁鵲醫術高明,責任心強。第一次見桓侯,“立有間”,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準確診斷,並給予了桓侯“不治將益深”的嚴重警告。

  C.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節的發展卻起伏有致;作者透過對人物語言、神態、動作等的描寫,刻畫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本文表現了有病需及早醫治,切勿諱疾忌醫的中心意思;同時告誡人們應正視自己的缺點或錯誤,不要拒絕別人的批評和幫助。

  4.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xxxxxxxxxxxxx

  (2)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xxxxxxxxxxxxx

  參考答案:

  1.B

  2.A

  3.B

  4.(1)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來撈取功勞。(或: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它作為功勞。)

  (2)待了十天,扁鵲(在進見時)遠遠看了桓侯一眼,轉身就跑。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4

  閱讀下列語錄,回答1——5題。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候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候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候不應。扁鵲出,桓候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候又不應。扁鵲出,桓候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候而還走。桓候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候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候遂死。

  1、文中部分文字沒加標點,請用”/”斷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本文總結出的一個成語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準確的詞語分別概括扁鵲和桓公的做法。

  扁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桓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扁鵲望桓公而還走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現代漢語準確表達下列語句的含義。

  桓候故使人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屬也/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候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候遂死。

  2、諱疾忌醫

  3、善意的規勸 諱疾忌醫(固執己見)

  4、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在骨髓,司命之屬,無奈何也

  5、 桓候特意派人問他,(為什麼跑)。

  (意思對即可)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5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題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立有間時時而間進 B.桓侯故使人問之公問其故 C.司命之所屬神情與蘇黃不屬D.不治將益深益慕聖賢之道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翻譯:

  (2)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翻譯:

  【小題3】桓侯貽誤治療時機的具體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話概括作答。(3分)

  答:

  答案:

  【小題1】D

  【小題2】(1)扁鵲(遠遠)望見桓侯轉身就跑。(2)現在(他的病)在骨髓裡,因此我就不再請求給他治病了(或“因此我就不再說話”、或“所以我不再過問了”)。

  【小題3】桓侯盲目自信,他認為自己沒有病;他對醫生有偏見,認為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以此顯示自己的本領;他固執己見,對扁鵲多次提醒治療的建議不理不睬。

  解析:

  【小題1】試題分析:A、一小段時間 間或。B、特地 原因。C、屬於 類。D、更加 更加。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考查的詞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註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並做到重點突破,對於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2】試題分析:(1)“還”同“旋”,是“轉身”的意思;(2)“是以”是“因此”的意思。還要使整個句子保持完整性與流暢性。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採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3】試題分析:分析“桓侯貽誤治療時機的具體原因”主要從桓侯自身的情況來分析。如:桓侯盲目自信,他認為自己沒有病;他對醫生有偏見,認為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以此顯示自己的本領;他固執己見,對扁鵲多次提醒治療的建議不理不睬。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課文內容的理解的能力。

  點評:做這類題目時,一定要在通讀全文、瞭解文言文的大致內容、主題、寫作背景等的基礎上,再精讀各項涉及到的語句,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所學的文言文的相關知識去判斷、去衡量。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6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子》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望桓侯而還走 還:

  (2)使人索扁鵲 索:

  13.用 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翻譯:

  (2)臣是以無請也。

  翻譯:

  14.讀過此文,寫出這則故事的寓意。(2分)

  答:

  參考答案:

  12.(1)迴轉,轉身(2)尋找 每個1分。

  13.(1)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以此顯示自己的本領。(2)我因此不再請求給他治病了。 每句2分,“好”“以為”“是以”“請”漏譯一個扣1分。

  14.對待自己的缺點錯誤,決不能諱疾忌醫,而應當虛心接受批評,防微杜漸。2分,正反面各1分。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7

  閱讀《扁鵲見蔡桓公》一文,完成5~8題(15分)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5分)

  (1)立有間( ) (2)不治將益深( )

  (3)使人索扁鵲( ) (4)桓侯故使人問之( )

  (5)司命之所屬( )

  6、指出文中的三個通假字,並釋義(3分)

  (1)_____通____, 義為( )(2) _____通____,義為( )

  (3)_____通____,義為( )

  7、翻譯句子。(4分)

  (1)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桓侯重病致死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成語),這個故事告誡人們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參考答案:

  5.(5分)(1)一會兒 (2)更加(3)尋找(4)特意、物地 (5)管轄

  6. (3分本字和意義各0.5分)(1)“還”通“旋”, 義為(掉轉 、回頭)(2)“湯”通“燙”,義為(用熱水焐 )(3)“齊”通“劑”義為( 一種湯藥 )

  7、(4分,每句2分)(1)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來撈取功勞。或“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當作自己的功勞”。(2)(病)在骨髓,是司命之神管轄的地方,醫生(醫藥)是沒有辦法治好的

  8.(3分成語1分,寓意2分)諱疾忌醫 在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要拒絕批評和幫助。或“要防微杜漸,不要剛愎自用(諱疾忌醫)。”只要緊扣文章的意義就行。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答案8

  【甲】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1)不治將益深( ) (2)司命之所屬 ( )

  (3)色候固非服湯之診( ) (4)後二十年果眉落 ( )

  2、下面加點詞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立有間 又何間焉 b. 桓侯故使人問之 故人知君

  c. 眉落半年而死。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d.色候固非服湯之診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3、翻譯下面句子。(4分)

  (1)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2)仲宣嫌其言忤,受湯勿服。

  4、蔡桓公和王仲宣的病開始並不重,為什麼後來都變得無法醫治?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吸取哪些教訓?(5分)

  5、根據甲、乙兩文的中心,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如何對待缺點和錯誤。(4分)

  參考答案:

  1、(1)更加 (2)管,掌管(3)本來,原來(4)果真,確實,真的

  (共4分,每小題1分。)

  2、c (2分)

  3、(1)現在(他的病)在骨髓裡,我因此不再過問了。

  (2) 仲宣嫌棄他的話不順耳,接受了湯藥卻不吃。(共4分,(1)(2)每小題各2分)

  4、示例:原因:蔡桓公和王仲宣均有病卻盲目自信,一再拒絕醫生的勸告,不及時治療,終於使病情惡化而身亡。(或蔡桓公和王仲宣均因諱疾忌醫不及時治療,終於使病情惡化而身亡。)(2分)教訓:⑴要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幫助。⑵有病須早治,切勿諱疾忌醫。⑶切勿拒絕忠告,不可主觀猜忌。⑷對待禍患要敢於正視,要防微杜漸(5)凡事要防微杜漸,及早籌措,不能盲目自信,不要麻痺拖延甚至諱疾忌醫以致不可救藥 (3分)

  評分建議:共5分,答出原因得2分;教訓答出任意一點,言之成理,語句完整通順即可給3分。

  5、示例:一個人只要工作,總免不了會有缺點和錯誤。對待缺點和錯誤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改”,另一種是“蓋”。哪一種態度好呢?不言而喻:自然是改了好。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堅持錯誤、不承認錯誤和不糾正錯誤

  評分建議:共4分。提出觀點得2分,聯絡自我能展開分析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