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望薊門閱讀答案

望薊門閱讀答案

望薊門閱讀答案

  現如今,許多人都需要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還在為找閱讀答案而苦惱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望薊門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望薊門閱讀答案1

  望薊門

  (唐)祖詠

  燕臺①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②。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③,論功還欲請長纓④。

  【注】①燕臺:原為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黃金臺,這裡代稱燕地,泛指邊塞重鎮平盧、范陽一帶地區。②三邊:泛指邊疆。危旌:高掛的旗幟。③投筆吏:東漢班超在官府中抄寫公文,後來投筆從戎。④請長纓:西漢書生終軍向皇帝請求用長纓縛番王來朝。

  閱讀題目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用“心驚”二字,表示詩人對國事的擔憂。“燕臺一去”實際上是“一去燕臺”的倒裝,“漢將營”用了以漢代唐的寫法。

  B、中間兩聯以薊門為立腳點,寫的是薊門遠望之景。入目的萬里寒光、三邊曙色、沙場烽火、海畔雲山,景色異常壯闊雄渾。

  C、尾聯用班超投筆從戎的典故,表達了自己效仿班超從軍的願望。這一願望在“客心驚”的鋪墊下自然脫出,有水到渠成之妙。

  D、全詩意境遼闊雄壯,充滿陽剛之美,帶有濃郁的盛唐時期的慷慨之氣,寄寓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和為國立功的壯志。

  16、《唐詩分類繩尺》言此詩“善狀物色”,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5、C、用班超的典故意在說自己少年時沒有選擇投軍,並不是班超般的人物。願望是建功立業,並不一定是從軍。

  16、

  ①視聽結合。既寫了看到的積雪、旌旗、烽火、雲山等,又寫了聽到的笳鼓聲。②動靜結合。旌旗飄飄、烽火連天是動景,積雪寒光、海畔雲山是靜景。③俯仰結合。詩人登臺遠望,既俯視下方的軍營、積雪,又仰望天上的明月,遠處的雲山。(每點2分)

望薊門閱讀答案2

  望薊門

  祖 詠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20.首聯客心驚中的驚字如何理解?結合前兩聯簡析。(5分)

  21.賞析詩歌尾聯在寫法上的特色,以及在整首詩中的作用。(6分)

  參考答案:

  20. 驚字寫出了詩人初至邊塞重鎮不禁激情滿懷的感受。一驚笳鼓喧喧,表現軍營中號令之嚴肅;二驚萬里寒光生積雪,往遠處望,邊塞雪下得如此之廣、如此之厚;三驚三邊曙色動危旌,向高處望,朦朧曙色中,一切都顯得模模糊糊,唯獨高懸的'旗幟在半空中獵獵飄揚。這種肅穆的景象,暗寫出漢將營中莊重的氣派和嚴禁的軍容。邊防地帶如此的形勢和氣氛,自然令詩人心靈震撼。

  21.(1)用典。借用班超投筆從戎和終軍向皇帝請髮長纓的兩個典故,抒發作者從軍之志。

  (2)詩歌前六句寫望之所見,尾聯緊承寫望後之感。一反起句的客心驚,水到渠成,意轉而辭句不露轉折之痕。

望薊門閱讀答案3

  望薊門

  祖 詠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1) 請寫出尾聯中運用的兩個典故。(2分)

  (2) 詩以“驚”字開頭,並貫穿全篇,請簡要說明。(5分)

  (3) 這首邊塞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3分)

  參考答案:

  (1)(東漢班超)投筆從戎,(西漢終軍)請求長纓出使南越。(2分)

  (2)“驚”是“震驚”“震撼”之意,(1分)寫出了詩人初到邊塞的特有感受,(1分)領起下文的景物描寫。(1分)邊塞景象和穩固軍營是詩人產生“驚”的緣由,(1分)結尾兩句抒發“驚”後的感慨。(1分)

  (3)表達了詩人積極進取,要在邊塞建功立業的思想情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