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秦腔平凹閱讀及答案

秦腔平凹閱讀及答案

秦腔平凹閱讀及答案

  秦腔平凹

  吳靜

  1996年,賈平凹走出秦川來到江浙。遊走江浙,揚州自然是繞不過去的。皇帝老兒數次巡幸過的地方,老賈當然要來,何況揚州還是他非常敬重的汪曾祺的家鄉。這也讓我有機會第一次走近賈平凹。按照錢鍾書的有關蛋與雞的理論,我是在嘗試一隻又一隻雞蛋後,終於有幸見到了下蛋的雞。

  賈平凹常說,“我是個笨人”。不會說普通話,笨。不會用電腦寫作,也是笨。直到現在,賈平凹寫作時還是一本稿紙,一支水筆。拉了窗簾,把陽光與世界隔在外面,然後擰亮檯燈,寫作臺便成了這間屋子的中心。這種寫作氛圍與他收藏的那些古樸的漢罐、無言的奇石是相契合的。

  有段時間,他下決心要用電腦。機器搬回來了。可這字沒法打。用拼音吧,他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哪裡還談得上拼音?用五筆吧,就是把字根貼在牆上,也記不住。試試手寫板吧,還是不行,電腦不認他的字。勉強寫了200來字,就發狠再也不用電腦了。他從小愛音樂,想拉二胡,可到現在也學不會,指頭特別硬。他對此解釋為:我可能是很笨的那種人,就好像一條狗,你給它開了再大的門,它還是從小洞裡鑽;就好像一隻雞,你把它放在糧堆上,它還是扒著吃。幾十年都用筆在寫,突然用機器寫,對字的那種快感、那種敏感就沒有了,與其花半年時間來扭轉思維,改變習慣,真的還不如讓我慢慢地消磨我的生命。慢慢地在字裡玩著。

  賈平凹家裡有車,但他不開。因為他當年騎腳踏車還摔跟頭呢,摔斷過腰,還撞過不下5個人。賈平凹也用手機,但是除了接打電話,手機的其他功能於他而言基本上是聾子的耳朵。有一次,他說,我這手機怎麼沒有來電儲存功能的?別人拿過去一看,好好的呀,是他不會用。指導了半天也教不會他,怎麼辦?只好找張紙來,用最明白淺顯的語言寫下:手機來電儲存功能操作方法一二三……

  這就是他自己所謂的“笨”了。

  果然笨嗎?你聽說過哪個笨人能像他這樣,寫出幾十本散文、小說?據說他年輕時,有一年竟創下了每週發表一篇作品的奇蹟。這不但與“笨”絲毫聯絡不起來,而且簡直可算得上天才了。用汪曾祺的說法,賈平凹是個“鬼才”。《美女》執行主編穆濤是河北人。一次車過秦嶺,穆濤說:你們陝西人真謙虛,那麼大一個山,叫個嶺。老賈反應很快:你們河北人更謙虛,那麼大一個省會,叫個莊。這段經典對話,都被老賈寫到文章裡了。說自己“笨”,老賈這是自相矛盾呢。

  對於他自嘲的“笨”,也許叫“拙”更精當些。“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拙和訥是賈平凹給人的外在印象,而巧與辯才是真實的他。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賈平凹就像一顆荔枝,一眼看過去,是粗糲的,不起眼的,而剝開表皮後,裡面卻是瑩潤細緻的。

  在哪裡都能成活的樹,往往成為處處皆見的行道樹;只有那些對生存環境極為敏感的才會越來越少,最終成為珍稀樹種。賈平凹就是隻有在三秦大地才能顯示出旺盛生命力的珍稀樹種。這便顯出了“拙”的優勢。

  13.下列各項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與文意不相符合的兩項為()(5分)

  A.“慢慢地在字裡玩著”表現了賈平凹已經覺知自己跟不上現時代的步伐,只能在文字世界裡表達自己的情感。

  B.“聾子的耳朵”說明手機的許多功能對賈平凹來說只是擺設,所以許多功能他不會使用。

  C.賈平凹欣賞自己收藏的那些漢罐和奇石,體現的是他的'生活情趣和愛好,與“笨”無關。

  D.關於“荔枝”的比喻,“粗糲”指的是賈平凹的外在形象,“瑩潤細緻”指的是他的敏感纖細的情感世界。

  E.文章最後一節的意思是三秦大地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造就了賈平凹,賈平凹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如魚得水。

  14.理解“我是在嘗試一隻又一隻雞蛋後,終於有幸見到了下蛋的雞”這句話的含義,並說說其作用。(4分)

  15.文章先寫賈平凹的“笨”,後寫他的“拙”,這樣寫有何好處?(6分)

  參考答案

  13.AD(A項“表現了賈平凹已經覺知自己跟不上現時代的步伐”一說沒有依據;D項中“粗糲”指的是賈平凹的“拙和訥”,“瑩潤細緻”指的是他的“巧與辯”。)

  14.⑴含義: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說明在閱讀了賈平凹的許多作品後,終於見到了作者本人(2分)。⑵作用: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自然引起下文(2分)。

  15.⑴欲揚先抑,文勢跌宕,使得文章趣味盎然(2分);⑵由表及裡,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符合人們的一般認識規律(2分);⑶以“笨”襯“拙”,突出人物巧與辯(大巧若拙)的特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