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制度> 教研組管理制度

教研組管理制度

教研組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制定制度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研組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研組管理制度1

  為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立足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備課組在教導處、備課組長的組織下,分文、理兩組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2、學期初結合學校教學實際,認真制定集體備課計劃、學科教學計劃,安排教學進度,擬定學科課外活動。

  3、備課組活動時間定為語文組雙週四、數學組雙週五,統一為上午第一節課,地點由備課組長選定,全體組員準時參加,不無故遲到,確保活動質量。因故不能參加的須向備課組長請假,但每學期限請假次數不得超過兩次。

  4、加強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備課組長認真填寫每次的備課記錄,並嚴格考勤。備課組人員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備課組研討活動,活動中認真思考,暢所欲言,最大限度發揮教研活動的作用,讓每次研討活動都有實效,發現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溝通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5、教導處經常瞭解各備課組老師的教學情況,授課進度和學生學習情況,針對各學科教學的問題,有計劃地組織備課組教師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特別是要認真對待一堂好課活動,加強學科研討,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6、備課組長應定期檢查備課組教師的集體備課教案,主要是檢視教案的修改、調整情況及後記的撰寫情況,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並將檢查情況及時上報教導處。堅持每月推門聽課2節。

  7、在備課組長帶領下,組織好各種考試閱卷統分工作並實事求是地搞好考後分析、總結,寫好試卷分析,做好教學的查漏補缺。

  8、備課組長必須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並指導本組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備課組成員應及時完成課題組長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9、備課組要詳實記載每次研討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導處報告工作,反映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於改進工作方法。

  10、學期結束時,要認真分析學期教學及課題研究工作情況,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實事求是地寫出工作總結,存入業務檔案,作為資料儲存。

教研組管理制度2

  一、教學常規管理

  低年級組長:閆建明高年級組長:吳海靜

  1.按時上交計劃、總結:教研組長每期開學第二週內交教研組計劃,學期結束前一週交總結;本組教師每期第一週內以教研組為單位交教學計劃,學期結束前一週交總結。

  2.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每月開展兩次教研活動,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基本固定;每週開展一次備課組活動,活動內容可為業務學習、專題講座、集體備課等,大型活動須上報教導處或校長室,並上報計劃。

  3.積極參加教學檢查:每月一次的教學檢查,由教研組長收集本組教師的備課本、聽課本、作業等,初查後交教導處,接受學校統一檢查。

  4.認真組織公開課、競賽課等活動: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上一堂組內研討課,研討課的安排統一上報計劃。校、市、教學競賽課要積極報名參加,教研組應發揮集體智慧,精心備課,力爭在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5.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每位教師每期必須參與一個課題的研究,必須做到有計劃、有過程記錄、並有階段性總結。

  二、教研常規管理

  1.認真組織教育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

  2.大力開展課題研究,教研組長必須督促本組教師承擔至少一個教育科研課題。

  3.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業務學習,組織教師進行業務交流並推薦優秀者向全校教師介紹經驗。

  4.指導、督促教師撰寫論文和自制課件,組織教學論文和自制課件的交流與推薦。

  5.配合學校做好本組的各級骨幹教師的管理工作,督促各級骨幹教師完成各項任務,為各級骨幹教師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

  6.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落實培養青年教師的導師工程制度,搞好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

  三、教學、教研業績

  1.在學校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舉辦的教學競賽、說課比賽、論文評比、課件製作等各類業務競賽和評優活動中,能取得較好成績。

  3.承擔課題研究並取得研究成果,且研究成果在各級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中能夠獲獎。

  4.力爭每年能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

  5.學校將從教學常規管理、教研常規管理和教學、教研業績三個方面對教研組進行考核,每學期考核一次,評選出先進教研組,由學校提出表彰和獎勵。

教研組管理制度3

  教研組是開展教學研究的重要陣地,加強教學、教科研究、開展教改實踐活動,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教學效果。

  1、全體教師必須積極參與、準時參加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

  2、教研組活動時間為語文組週三、數學組週四,具體活動時間語、數為上午第二節課,每週活動一次。其中單週為教研組活動,雙週為備課組活動。

  3、各教研組期初必須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指示和學校工作計劃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開展教研教改活動。

  4、教研組長主持教研活動,每次活動要確定一個主題,要有教師作中心發言,力求做到每次活動有目的、有內容、有氣氛、有所得。每次教研活動必須做好記錄。

  5、指導和組織教師開展業務進修,採用以老帶新、結對幫學等方式,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培養和指導青年教師成為學科骨幹教師。

  6、教研組要組織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積極開展教學專題研究、開展教學研討活動。每個教師必須自選一個專題加以研究,爭取有所收穫,有所提高。

  7、教研組要結合實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鼓勵教師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8、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驗,有計劃、有方案、有實驗課題總結(或階段總結),並認真做好教學、科研等資料的積累工作。

  9、教研組長要及時總結經驗,反思得失,以提高教研組活動質量。

  10、學校對好的教研教改經驗、總結或論文給予獎勵。

教研組管理制度4

  教研組是學校組織教學和科研的基層組織,教研組建設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的順利開展,是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教研組實行教研組長負責制,在學校教務處和教研室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科研任務,負責本學校教師培養,組織相關的學科活動,進行相關學科課程建設。

  一、教學常規管理

  1、按時上交計劃、總結:教研組長每期開學第二週內交教研組計劃,期末考試前一週交總結;本組教師每期第一週內以教研組為單位交教學計劃,期末考試前一週交總結,閱卷完畢後交成績分析統計表。

  2、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每單週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基本固定;每週開展一次備課組活動,時間不限,活動內容可為業務學習、專題講座、集體備課等,大型活動須上報教研室或校長室,並上周計劃。

  3、積極參加教學檢查:每月一次的教學檢查,由教研組長收集本組教師的備課本、聽課本、活動記錄本、作業登記本、讀書筆記本等,初查後交教務處,接受學校統一檢查。此項工作參照《教學常規準則及扣發細則》,。

  4、認真組織公開課、競賽課等活動: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上一堂組內研討課,研討課的安排統一上週計劃。校、市、省乃至全國的教學競賽課要積極報名參加,教研組應發揮集體智慧,精心備課,力爭在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5、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每位教師每期必須承擔至少一個探究性學習課題的指導工作,必須做到有計劃、有過程記錄、並有階段性總結。

  6、精心命題,流水閱卷,完成成績的統計和分析工作。此項工作參照《教學常規準則及扣發細則》。

  7、抓好學科競賽培訓和藝體特長培訓班的組建和訓練。英語、數學、理化生(含資訊)組、藝體組必須組織好競賽培訓,培訓以年級為單位,備課組長負責組織,利用第七、八節活動課和週日進行培訓。

  二、教研常規管理

  1、認真組織教育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

  2、大力開展課題研究,教研組長必須督促本組教師承擔至少一個教育科研課題,並對其實施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

  3、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業務學習,組織教師進行業務交流並推薦優秀者向全校教師介紹經驗。

  4、指導、督促教師撰寫論文和自制課件,組織教學論文和自制課件的交流與推薦。

  5、配合學校做好本組的各級骨幹教師的管理工作,督促各級骨幹教師完成各項任務,為各級骨幹教師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

  6、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落實培養青年教師的導師工程制度,搞好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

  三、教學、教研業績

  1、本學科的畢業會考成績和學科競賽成績應在全市保持領先,在同級同類學校中居前三名。

  2、在學校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舉辦的教學競賽、說課比賽、論文評比、課件製作等各類業務競賽和評優活動中,能取得較好成績。

  3、承擔課題研究並取得研究成果,且研究成果在各級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中能夠獲獎。

  4、學科建設形成特色和優勢,並在全市有一定的影響,。

  5、力爭每年能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

  6、學校將從教學常規管理、教研常規管理和教學、教研業績三個方面對教研組進行考核,每學期考核一次,評選出先進教研組,由學校提出表彰和獎勵。

教研組管理制度5

  教研組是學校教學研究組織,它的任務是組織本學科教師進行教研活動,以提高教學質量。它的活動內容是組織本學科的教師學習有關教學方針、政策;研究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實踐,學習專業科學知識教育理論;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指導學生課外活動。學科教研組的活動時間、地點要得到保障,不要任意更改,每次活動都要有充實的內容。教研組的設定要便於教師教研活動,以學科分別建立。

  教研組主要工作內容:

  一)組織本學科的教師學習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上級部門的有關指示,統一和提高本學科教師對方針政策,上級指示的認識,端正教育思想。

  二)組織本學科教師認真學習本學科教學大綱,明確本學科的教學任務。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和本學科的教學任務及本組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教研組工作計劃。組織並指導各年級各課小組和本學科教師制訂各課教學教研工作計劃、進度計劃及教師的課時計劃等。

  三)組織本學科教師深入鑽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研究教學方注,研究本學科的教學原則;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定期確立並研究一定的養研課題。根據學科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制定出本學科對各課、講課、佈置_和批改作業、質量考核、課外輔導等主要教學活動的要求。

  四)教研組要認真搞好本學科各種形式的公開課(包括示範課。研討課、觀摩課等)。公開課要納入教研組工作計劃之中。教研組長要認真開好對公開課的評議、總結會(分管教學的校長、主任參加),總結經驗,推廣經驗提出改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提高教師教學理論水平。本學科教師要相互聽課,以老帶新,取長補短,形成研究教學方法,提區高教學水平的風氣。

  五)根據本級教師的實際情況,訂出教師進修計劃。教師進修的主要方式是在職進修。教研組要組織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幫助新教師。

  六)組織與指導和本學科有關的課外活動,充分發現發揮學生的興趣特長,啟迪智慧,培養能力。

  七)組織本學科教師開展教學科研活動,使教學科研更有效地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組織和幫助教師及時總結經驗。共同探討和研究教學論文的撰寫。

  八)組織和督促教師有計劃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業負擔情況,聽取學生對本學科教學的各種意見。檢查與督促教師做好輔導差生、關心差生,大面積提高合格率的工作,同時要求教師善於發現和培養優秀學生、學科尖子。

  九)組織各備課教師擬好期中、期末試題,把握學科教學的導向並對試題進行認真稽核,考後按教務處的統一要求認真做好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

  十)督促全組同志按時向教務處上報教學計劃、成績統計、質量分析等。定期向校長、教務主任彙報本組工作。一般一學期兩次。(期中、期末)

  十一)參加班主任召開的家長會,向家長彙報本學科的學生學習情況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十二)管理並使用好本學科教研組的各種工具書、教具、教參資料。圖表,外錄機、教學磁帶。投影儀等教學上所需的各種資料和裝置。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研組要協助教務處加強與改善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教科教研組全體同志要儘可能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裝置,最佳化、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教研組管理制度6

  1、認真貫徹教學五認真,把好質量關。

  要認真鑽研教材,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可行有效的教學方法。透過小範圍、高頻率的質量調研等形式,把好質量關。各校要做好學生的提優補差工作,提高合格率。

  2、改革評價方式,促進學生髮展。

  加強對教學評價的研究,對學生的評價要從學習興趣、情感、策略發展狀態、相應學段所學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和綜合語言技能運用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做到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對課的評價要重視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

  3、認真研究課程資源的開發和研究,拓寬學用渠道。

  以資訊科技為突破口,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個性化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合理開發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路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展智力和個性,展現才能。

  4、 教研活動是重要的校本培訓活動,開展好以備課、說課、上課、評課為主要形式常規教研活動,研究課堂教學的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倡個人反思,讓每一個課堂都成為教改實踐的場所,讓每一節課都成為一次課改實踐,使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實踐員,使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5、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要圍繞教材及教學中的問題和經驗加強研討,要積極參與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用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善於聯絡教學實際,總結經驗和教訓,積極撰寫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