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衛生管理制度1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擬定製度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衛生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1
一、學校統一購買清潔用具以及清潔劑。
二、學校公共廁所必須切實加強管理,我校由生活教師專門負責清潔衛生和設施維護工作。
三、公共廁所應每天清洗二次,保持地面、便槽、洗水池內無垃圾雜物。
四、每天一次對公共廁所進行消毒除臭處理。蒼蠅、蚊蟲孳生季節積極採取滅殺措施。
五、師生要文明入廁,愛護公共廁所設施,講究清潔衛生,節約用水。大小便要入槽,便後
要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拋雜物,不亂塗牆壁。
六、師生違反以上條例者通報批評。
廁所衛生管理人員職責
1、廁所管理有專人負責,學校由值日每天進行檢查。
2、禁止在廁所裡隨地吐痰、亂扔瓜皮果核、紙屑等廢棄物。
3、禁止廁所的牆壁、隔板亂塗亂畫。
4、大小便池要隨時沖洗,並及時清查廁所內紙簍垃圾。
5、保持洗手池、地面大小便池的清潔乾淨,做到無積水、無尿鹼、無汙物、無異味。
6、加強對師生文明衛生教育,注意衛生、文明上廁。
7、清潔工人每天沖洗2次。
8、學校按時發放清潔工工資,不少於當地最低工資百分之百。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2
一、認真貫徹“預防為主”方針,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做到經常與突擊相合,對公共場所一天三小掃,一週一大掃,一月一清掃。
突擊與平時相結合,事後檢查公佈,以互比、互學、互超、促進校園保持整潔。
二、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以“衛生為榮,不衛生為恥”的社會風尚,利用黑板報等形式進行衛生宣傳,使學生獲得並增進防治疾病的知識,從而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三、做好學生的視力保護工作,向學生強調“二要”“二不要”的用眼衛生守則。
(“二要”是:
①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與書本距離應為30-35釐米”。
②連續讀書一小時左右,應休息片刻或向遠處眺望一會兒;
二不要是:
①不要在光線闇弱和直射陽光下看書,不要邊吃飯邊看書。
②不要躺在床上、走路時或在晃動的車廂內看書。
四、加強傳染病管理工作,發現各類各種傳染病應及早報告、隔離、治療。
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五、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對體檢中發現疾病(或異常體徵)者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或提治療意見),使學生得以疾病的有效治療。
六、認真做好保健衛生宣傳:透過黑板報、講座等形式,根據時令季節宣傳有關保健常識、疾病防治,培養和教育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各班黑板報要有定期衛生知識專欄)做好日常預防接種等工作。做好預防接種工作,控制傳染病發生和蔓延,及時彙報疫情。認真做好防近工作。
班級衛生值日人員職責
一、熱愛衛生員工作,積極為美化學校和班級的環境衛生髮揮作用。
二、衛生員要以身作則,做好個人衛生,堅持每天佩帶衛生員標誌,按時參加衛生員會議。
三、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衛生工作任務,每週一次不定期地衛生檢查班中同學的個人衛生,並做好記錄。
四、管理好班級和公共場所的衛生,發現丟紙屑、果殼的情況及時做好記錄,並向值日教師彙報。
五、定期在班級黑板報園地上刊出衛生小常識,做好衛生宣傳工作。
六、及時記錄同學因病缺課情況,開衛生委員會議時,按時彙報。
發現有紅眼病、麻疹、肝炎等急。
3、衛生角乾淨,工具擺放整齊。
4、牆壁、走廊、樓梯等要保持潔白,不隨便塗寫。
5、桌凳要整齊。
6、包乾區無雜物、紙屑、果皮等。
三、班級衛生檢查各項扣分說明
1、教室地面:有明顯紙片、痰跡,每項(一張或一口)均扣0、1分。(20分)
2、門窗、講臺、內牆壁不乾淨各扣0、1分(20分)
3、衛生角:掃把、拖把、籮筐擺放各扣0、1分。(10分)
4、牆面:外牆壁、走廊、樓梯不乾淨、有明顯塗寫跡或新踩腳印汙物各扣0、1分。(10分)
5、桌凳擺放:桌椅整齊、桌面乾淨,感覺不齊,扣0、2分,較齊,扣0、1分,非常整齊,滿分。(20分)
6、包乾區:(1)未打掃,扣5分。有一張廢紙或果皮雜物扣0、1分。(20分)
四、環境衛生制度
1、公共場地按班級劃分,分片包乾打掃。
2、堅持做好每天三小掃,每週一中掃,每月一大掃,見髒隨地掃,節日突擊掃。
3、各班必須保持環境清潔,每天上午下午由值周教師和大隊部檢查教室和公地,並及時公佈打掃情況。(共六項)。
4、把清潔衛生納入教師考核,並列為每學期期終評先進班級。
五、環境衛生檢查評比
1、環境衛生實行包乾責任制。
2、實行每天三掃一檢查制度。三掃:早自修前、中午、放晚學後各一次,一檢查:由大隊部部值周教師檢查)
3、學校領導、值周教師隨時突擊檢查。
4、檢查專案:紙屑、雜物等。
5、檢查結果週末總結會公佈。
廁所衛生制度
一、廁所地面要保持清潔,牆面無破損。
二、早上有住校生打掃,下午由值周班級及打掃。
學校個人衛生制度
個人要養成“四勤五不”的良好衛生習慣。
四勤:(1)勤剪指甲;(2)勤洗澡勤換衣;(3)勤理髮、洗頭;(4)勤洗手。
五不:(1)不亂丟果殼紙屑;(2)不隨地吐痰;(3)不亂塗牆壁;(4)不亂倒髒物汙水;(5)不喝生水。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3
進一步加強學校學生飲用水衛生,保障學生的飲水安全,依據《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認真執行有關衛生條例,堅持滅“四害”的常規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飲水安全。
二、學校對飲水設施定時進行維護,保證飲水的正常使用,密切關注師生飲用水安全。
三、定時對飲水機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及時清除汙垢,保證師生水的乾淨和衛生。
四、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做到自帶杯具,保持乾淨。不得將個人杯具轉借他人。
五、教育學生不飲生水,提倡喝開水,少喝或不喝飲料。
商橋鎮中心小學
20xx年9月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4
一、食品採購及保管制度
1. 食堂要由專職管理人員負責食堂物資的驗收、出入、儲存、保管等日常工作,認真做好出入庫登記。嚴禁採購腐敗、變質、過期及標識不全的食品。
2. 食堂物資實行“先進先出”的原則,並按物資類別決定物資的儲存方式及擺放位置。
3 .食堂管理人員每週對食堂內的物資進行檢查,對地面、貨架、門窗、牆壁進行全面清潔。發現變質、破損、過期等物資要立即進行處理。
4 .入庫幹雜調料要分類整理,嚴禁食品與非食品混放,堆放的食品隔牆(大於30釐米)、離地(大於20釐米),整齊存放,並標明品名及入庫的時間。檢查生產日期和有效期(保質期),按照“先進先出”發放原則予以發放。
5.食堂內所有的貨架、貨墩、貨櫃都必須貼上標籤,在標籤上註明品名及規格,並在進出標籤備註欄上註明進貨批次、數量、日期及發貨的數量、日期。
6. 嚴格控制食堂內的溫度,隨時對食堂內的溫度進行檢查,保證通風良好,防止因溫度過高或受潮而引起庫存物質過早過期黴變。
7. 食堂內嚴禁存放任何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汙染的物品及原材料。禁止在食堂記憶體放私人物品及從事與食堂貯藏無關的活動。
8. 採購食品時必須向商家索要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檢驗合格證明等資料備案存檔。
9. 定型包裝食品和食品新增劑必須有產品說明書和產品標識,標出品名、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
10.運輸包裝、容器應符合衛生要求,運輸車輛應專用清潔,不得與有毒物、汙物混運,防止交叉汙染食品。
11.食品新增劑存放在固定場所或櫥櫃並上鎖,包裝上應標示“食品新增劑”字樣,專人保管。新增劑的使用須由專門製作加工人員操作,嚴禁其他人員擅自取用,對其使用種類及數量須由專人記錄在案。
12.食品冷藏、冷凍貯藏的溫度應分別符合冷藏和冷凍溫度範圍的要求,冰箱(櫃)宜設外顯式溫度(指示)計,以便於對其內部溫度的監測。
13. 食品冷藏、冷凍應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嚴格分開存放,應有明顯區分標誌。
14. 食品在冰箱(櫃)內貯藏時,應做到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和水產品分類擺放,使用時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變質和過期食品應及時清除。
15. 用於冷藏、冷凍食品的冰箱(櫃),應定期除霜、清潔和維修,以確保其溫度達到要求並保持衛生。
二、食品加工烹調製作管理制度
1. 操作人員更衣、洗手後,方可進入操作間進行加工,防止二次汙染。
2. 加工前認真驗收加工原料是否符合質量,嚴禁加工不合格原料。
3. 待加工原料進行清洗後,分類存放,按存放時間進行先後加工,防止交叉汙染。
4. 加工植物類原料,應根據菜品及烹調的具體來定。對蔬菜原料進行撿摘剝削等加工處理;對容易去皮氧化的蔬菜要及時浸入水中,瀝乾水分,存於相應盛器內。
5. 水產品和肉類產品加工應除盡汙穢雜質,按用途進行原料加工,加 (文章轉自實用文件頻道20xx09) 工後嚴禁落地存放。冷凍食品應解凍後進行粗加工,加工時避免損傷鮮活水產品肉質。
6. 活禽類加工應放血完全、褪毛乾淨、取內臟徹底;肉禽類清洗後無血、無毛,魚類清洗後無鱗、鰓、內臟,保持清潔衛生,不同原材料進行分開加工,防止汙染。
7. 配備有蓋的汙物桶、臊水桶,每日工作後垃圾日產日清,汙物桶、臊水桶存放點隨時保持乾淨整潔,定期進行消毒殺菌。
8..烹製前,必須對烹製材料進行檢查,嚴禁烹製變質食品及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及原材料。
9. 熟食品應存放在專用的經過消毒的用具、餐具中。
10. 剩餘熟食品放入熟食箱存放,存放超過四個小時的熟食品,回鍋後應徹底加熱煮透方可供應。
11. 工作結束後,調料加蓋,調料瓶、炊具、工具、用具、灶上、灶下、檯面清潔整理乾淨,地面清掃拖淨。
12. 廚房管理人員下班時,應檢查各功能區域的衛生狀況,並做好記錄。
三、餐具清洗消毒保潔制度
1. 餐廳每日用完後的菜墩、菜刀必須放在適量的消毒液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15—30分鐘;不能進行浸泡的不鏽鋼桌、不鏽鋼架等用具必須定期用適量濃度消毒液進行擦拭。清洗餐具、用具時,應做到“四池分開”,並在水池的明顯位置註明標識。
2. 餐具、用具在清洗消毒過程中須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沖洗”,不得減少任何環節。
3. 清洗時,在水池裡放入5——10/1000的洗滌劑,注入熱水,將洗潔劑攪拌均勻,水溫控制在40C;在將餐具、用具內的雜物刮掉,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鐘後進行清洗。
4. 洗淨後,凡能用蒸汽消毒的餐具、用具、器皿等,均應放入蒸車內進行消毒,蒸汽溫度大於或等於95C,蒸煮時間為15——30分鐘;凡不能用蒸煮的塑膠餐具、用具、器皿等,須用藥物浸泡進行消毒(藥物濃度參照說明書),浸泡時間為15—30分鐘。
5. 對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須收回洗碗間用清水沖洗,進行消毒後,方可再用。消毒後的餐具、用具、器皿等乾燥後,應放入指定的位置,並加蓋封閉,防止細菌浸入。
6. 洗碗間及消毒間必須保持整潔、衛生、明亮,不得存放有毒物品、有毒氣體、汙物、易爆物品等。
7. 下班時,專職管理人員應鎖好餐具間及洗碗間的門窗。
四、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及衛生知識培訓制度
1.員工須參加基礎衛生培訓、持有效健康證後方可上崗,健康證時效為一年。
2.員工(待聘人員)辦理健康證須統一組織在指定地點進行體檢。
3.員工(待聘人員)健康證辦理須本人進行,嚴禁代檢、代查;嚴格遵守體檢注意事項。
4.健康證到期再行體檢的員工,檢查未合格的應立即停崗,停崗期間禁止進入加工間、禁止與原材料接觸。經複查仍不合格的將予以解聘,複查合格者則恢復原崗位工作;待聘人員體檢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5.員工在崗期間,健康證原件交個人保管,其影印件交食堂、餐廳統一存檔管理,以備查閱。
6. 健康證到期而未辦理的員工,應立即組織辦理,直至領取新的健康證後方能上崗工作。
7.衛生監督管人員及各部門負責人須經常對員工個人健康、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
8.新員工須經崗前紀律、安全、衛生培訓後方可上崗;如因特殊事由未能參加崗前培訓的,單位應另行安排時間為其進行“補課”。
9.每年對員工進行兩次以上系統的衛生知識培訓,每年至少有一次由衛生監督部門指導的培訓。
10 .單位結合季節特點,每年組織開展突發性的傳染病、腸道疾病及其他季節性多發疾病專題知識培訓。
11. 待聘人員參加崗前培訓後,經考核未合格的',不能上崗,直至考核合格後方能上崗工作;在職員工參加衛生知識培訓,考核成績將與年終考核掛鉤。
五、衛生檢查及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1 .衛生管理人員每天不定時的對食堂及餐廳的大廳、外廳、後堂、用具、設施裝置進行抽查,並對存在的問題作好記錄,及時向食堂及餐廳負責人提出改進意見。
2 .抽調相關衛生管理人員組成專項衛生檢查考評小組,每週五對食堂、餐廳及部門衛生狀況進行全面檢查,並作好衛生檢查記錄。
3 .食堂、餐廳及各部門衛生狀況經多次通報仍未落實和完善的,衛生管理人員有權對相關負責人進行批評和相應處罰;衛生執行情況將與年終考核掛鉤。
4 .所有檢查資料須在部門主任簽字確認後交與中心辦公室存檔備查。
5 .餐廳衛生由專人負責,定崗、定人、定區域。
6.餐廳每日清潔1—3次,每週定期進行衛生大掃除,並用殺蟲劑、消毒劑全面殺蟲及消毒。殺蟲劑要與消毒劑分開放置,並指定專人進行管理。
7.員工在工作時,著裝要穿戴整潔,不得留長髮、長指甲;不得用雙手接觸或沾染所盛裝食物的容器內部及食物成品,儘量使用專用的夾子、勺子等用具進行採用。
8.餐廳工作人員在上班前和入廁後,要徹底清潔、消毒雙手,保持雙手清潔衛生。
9. 擺放在餐廳的保潔設施應清潔衛生,非食品用具不得與食品用具混放。
六、食物留樣及食物中毒報告制度
1.提供的每餐每樣食品都必須由專人負責留樣。每樣食品必須留足100克,分別盛放在消毒的餐具中。留樣食品取樣後,必須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內,以免被汙染。
2.留樣食品冷卻後,必須用保鮮膜密封好(或蓋上),並在外面標明留樣時間、品名、餐次、留樣人,貼好標籤後必須立即存入專用留樣冰箱內。每餐必須作好留樣記錄,便於檢查。
3.留樣食品必須保留48小時,時間到滿後方可倒掉。
4.留樣冰箱為專用裝置,留樣冰箱內嚴禁存放與留樣食品無關的其他食品。
5.經營場所發生食物中毒,應立即向衛生部門報告,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
6.停止食物銷售,保護現場,封存可疑食品,關閉有關通道,控制員工和外來人員進出、接觸。
7.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如實回答調查人員的詢問,共同尋找中毒原因。
鎮西小學
20xx年2月1日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5
一、清潔區環境管理
1.每天按規定時間打掃(起床鈴響後各班安排3---5人把各班的顯眼垃圾簡單清理一下,早餐後再組織學生全面打掃),每星期二各班要進行一次大掃除,班主任必親臨指導,對沒到場的班主任扣當月津貼5元,對不打掃班級一次扣班級量化分3分。因班主任督查不力,衛生打掃不徹底而給學校聲譽造成負面影響的,學校責令限期重掃外,並一次扣該班班主任津貼10元
2.課間操、早上、中午及下午飯後派小組對清潔區衛生進行維護,發現不乾淨及時打掃,若不維護、打掃者發現一次扣1分。
3.地面乾淨,無紙屑,雜物,積水,發現一處扣0.5分。
4.廁所要衝洗乾淨,池內雜物及時清理,隔牆要洗乾淨,違者一處扣0.5分。
5.打掃完畢後應檢查是否還有垃圾未撮,檢查發現一處未撮垃圾扣1分。
6.每班每天派1-2名衛生監督員巡視本班清潔區,若發現別班扔垃圾者經查實,要求在丟垃圾處巡視10—20分鐘,在這時間內保持地面的乾淨,若未按要求做,扣除丟垃圾者班級2分。不派人巡視或整改不到位的,抽查時發現有垃圾扣除該班1分。
7.花壇在規定時間內應及時擦洗乾淨,包括花壇牆壁、宣傳牌、雕像並注意保持,不擦或擦不乾淨一次扣0.5分。
8.每天早上清掃的垃圾應倒在指定的垃圾池中,不得倒在垃圾道內,不按規定亂倒者一次扣0.5-2分。
9.溝渠內的雜草、汙物應及時清理,不清理或清理不徹底一次扣0.5分。
二、教室環境管理
1.講桌及課桌擺放整齊,桌上物品收拾有序,不按要求者一次扣0.5分。
2.教具、學具及張貼物規範,否則每一處扣0.5分。
3.地面(含走廊)打掃乾淨、灑水適量,地上無亂扔亂丟棄物(包括粉筆頭),若發現一處扣1分。
4.門窗、玻璃乾淨無破損、無灰塵,否則一處扣0.5分。
5.牆壁(包括走廊)無劃(畫)痕、無蜘蛛網,發現一處扣0.5分。
6.每班備一字紙箱,由專人負責,所有廢紙扔在箱內,若丟在箱周圍,發現一處扣0.5分,字紙箱內不得倒水、剩飯菜及瓜果皮等,檢查發現一次扣1分。
7.掃把、簸箕、鐵鍬擺放在教室左後角且擺放整齊有序,學生桌椅擺放整齊,擺放不規範一次扣0.5分。
8.黑板下方不得積有粉筆灰,否則扣0.5分。
9.不得在教室內就餐,違者一次扣0.5分。
10.學生每人要有一塊抹布,沒帶者一人扣0.5分。
三.寢室管理
1.每天早上起床至上操為收寢室時間,不按時收者扣2分。
2.寢室每天打掃,確保牆上無灰塵、蛛網、地面無雜草、無雜物、無果皮、無積水、床上無雜物等,發現一處扣0.5分。
3.盆、桶內無汙水,發現一處扣0.5分。
4.床鋪平整,被子統一疊放整齊,違者一處扣0.5分。
5.鞋子、口缸、牙刷、毛巾、盆子、雜物擺放統一。不按秩序一處扣0.5分。
6.下晚活動後15分鐘內及時到寢室內就寢,不得在校園內打鬧、遊逛,違者一次扣0.5分。
7.到寢室後,各寢室長應迅速清點人數,發現少人及時向班主任報告,隱瞞不報扣2分,並撤消寢室職務。
8.打熄燈鈴後不得說話,違者一次扣0.5分,夜間上廁所不得跑步,更不得喧譁,違者一次扣1分。
9.不提前起床,違者一人扣0.5分。
10.洗欶時倒水時要小心,不得灑在樓下和走廊上,違者一次扣1分。
四、教師辦公室及公寓
1.值日教師及各室負責人每天早飯後,提前20分鐘到辦公室、各室及對應的走廊進行衛生清理工作。凡被檢查小組檢查或抽查視為不清潔者,一次扣該各室負責人5元。
2.教師負責所屬樓道內各種衛生,凡被檢查小組檢查或抽查視為不清潔者,一次扣該戶主5元。
3.腳踏車、摩托車、雜物要放在指定位置,亂放者一次扣5元。
4.嚴禁在公共聲所涼曬各種衣物、被單,違者扣當事人5元。
5.嚴禁從樓上向樓下亂扔雜物、倒汙水,違者一次扣10元。
五、學生食堂及各處的衛生
1.學生食堂、菜食部、代銷店的衛生,經校檢查小組視為不清潔者,一次扣當事人各5元,當月兌現。
2.學校不定時或突擊檢查學生伙房、菜食部、代銷店的飲食衛生和購進食品情況,發現有黴爛變質的視情況罰50-100元現金,造成嚴重後果的有關責任人承擔一切責任。
3.必須堅持檢查記載食品衛生制度,具體負責人為後勤主任,負責對菜店所購蔬菜的質量,菜店的熟菜成品、代銷店的副食等進行檢查,一天一次,成品飯菜一餐一次,代銷店每週一次,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若一次不檢查扣其10元,若不檢查或檢查不嚴而造成惡果的檢查人應承擔20%的責任,具體責任人承擔80%的責任。
4.所有從事副食供應人員、標米廠工作人員和炊事人員必須自覺地接受學校的監督檢查,做到鼠藥及毒品、毒具不進店,若發生食物中毒等衛生安全事故,經營者負全部責任。
5.炊事人員必須身體健康,持健康證上崗,應穿戴衛生衣帽上崗,一次不穿戴衛生衣帽的罰款5元/人次。
6.食堂各部要每天三掃,每週一大掃,做到桌面,四周無垃圾、水溝暢通,廚房內外保持乾淨整潔,碗櫃乾淨無灰塵,食品要加蓋加罩,有防蠅裝置。發現不合格者扣5元/次。
7.門衛對所分管的衛生轄區,每天清早起床後打掃乾淨,以後隨髒隨掃,經常保持學校大門內外10米範圍內的乾淨整潔,否則一次扣款5元。
四、衛生維護制度
1.各班每天監督好本班的衛生區,凡發現別班同學在清潔內扔垃圾的,可將扔垃圾者舉報到學生會,政教處經過核實後扣除該班量化1分,並獎舉報班級0.5分。並且該同學要負責巡視全校衛生,舉報3個亂扔垃圾者,但不獎分。
2.凡互相作假,扔垃圾後串通別人再拾垃圾者,騙取獎分或扣分的,經查屬實的雙方每人扣5分。
3.看到前面有垃圾,主動拾垃圾者,一次獎0.5分,不拾者全校通報批評。教師安排撿垃圾的不獎分。
4.積極舉報亂扔、亂丟、亂吐的同學,舉報的同時並主動拾垃圾一次獎0.5分,並扣除扔垃圾的同學所在班級0.5分。
五、獎懲制度
1.各處的衛生搞的好的受到校級表揚的教職員工每次獎5—10元,班級獎1—3分,其班主任獎5元;受到鎮級表揚的教職員工每次獎10元,班級獎3—5分,其班主任獎10元;受到市級及省級或更高階的表揚教職員工每次獎30元,班級獎5—10分,其班主任獎30元。
2.各處的衛生若在各級檢查中出現問題的將實行罰款的辦法,校級的:教職員工每次扣5元,班級扣0.5—4分,其班主任扣5元;鎮級的:教職員工每次扣10元,班級扣4-7分,其班主任扣10元;市級及省級的或更高階的:教職員工每次扣30元,班級扣5-10分,其班主任扣30元。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6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提高師生身體素質,創造一個整潔、優美、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根據上級有關要求並結合學校實際,特訂本制度。
一、教學衛生
1、教師應保障學生每天學習的時間,適當安排課內外作業,儘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2、學生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廣播操,上好體育體活課,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3、教師要準時下課,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休息。夏季班主任可組織學生進行半小時左右的午睡。
4、班主任每週要調整學生座位,矯正學生視力。
5、各科教師要嚴格培養學生正確閱讀坐姿、握筆、聽講的姿勢。
二、保健衛生
1、學校應明確學生個人衛生的要求,各班班主任要切實做好學生的晨檢工作,加強學生個人衛生檢查,及時上報因病缺勤學生的名單。
2、班主任及相關任課教師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學生的計劃免疫工作。
3、班主任教師要做好衛生保健工作指導,並透過班主任加強學生對常見病的預防進行教育,並確保得病(傳染病)學生按規定時間進行休息,防止傳染病在校內蔓延。
4、班主任、體育教師要根據分工組織好學生的體質測試工作,並及時做好相關資料的記錄、上報工作。
5、學校在招生時應及時收取學生的《兒童計劃免疫接種證》,並要求學生進行健康體檢。
6、學校應組織師生員工進行定期體檢,建立學生和教職工健康檔案並做好保管工作。
三、環境衛生
1、學校設立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全校的環境衛生檢查考評工作。同時明確環境衛生的包乾責任範圍和衛生標準,確保日常環境衛生和突擊性環境衛生都有教職工負責。
2、學校建立衛生檢查評比制度。辦公室的日常衛生由行政值日人員負責。
3、全校教職工都應加強學生衛生習慣的教育與培養,幫助學生養成文明衛生習慣,以確保牆壁無手腳印,地面無痰跡,桌椅無刀痕,使校園真正做到淨化和美化。
4、教職工應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做學生的表率。
四、除滅害蟲
1、學校要落實除“四害”的兼職人員,根據“四害”發生的不同季節,採取不同的方法,開展殺滅“四害”的工作。
2、定期做好廁所、垃圾箱等地點的消殺蚊蠅工作。
3、每學期要求投放藥物1—2次(食堂使用專門滅鼠工具――粘鼠板)。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7
一、全心全意為師生保健服務,加強師德修養,堅持服務育人。
二、學生進衛生室必須保持安靜,講文明,懂禮貌,聽從衛生保健老師的指揮。
三、學生小傷口可由衛生員動手處理,如果傷面大、出血多,則必須由家長帶往醫院就診。
四、衛生室服務範圍基本上只限於在校內發生意外的師生,學生就診必須由衛生員或班主任陪同。
五、學生服藥應該講究衛生,必須自備茶杯。
六、學生髮病當天可由衛生室進行治療,次日起,外科包紮可由衛生室繼續處理,內科疾病由家長帶其到醫院就診。
七、學生髮生骨折、大量出血等緊急傷害事故後,必須及時通知家長並送往醫院進行急救。
八、學生借用體溫表量體溫,必須留下學生證,損壞物品照價賠償。學生亂拋紗布、棉球,輕則批評教育,重則由學校進行處理。
九、衛生室有責對學校進行環境衛生的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同時配合學校做好採光照明及各類教育設施的監督管理。
十、衛生室應積極積累和完善學校衛生健康資料,做到資料積累檔案化。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8
1、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根據季節和學生生理特點,開展防治疾病的宣傳。
2、發現傳染病疑似病情,及時向學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3、及時處理食物中毒和意外傷害事故,需要送醫院救治的進行護送。
4、做好食堂食品衛生的監管工作,每天至少抽查一次食堂食品衛生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政。
5、嚴格執行消毒藥安全放置制度,防上中毒事故的發生。
6、加強師生飲用水供應的衛生監督、管理,督促有關人員及時清洗飲水裝置,防止汙染。
7、學校舉辦大型活動,根據應急預案,做好相應的安全防範工作。
8、醫務室對不適應某種場合或活動的特異體質學生與班主任配合,進行安置,做好學生因病缺課工作。
9、協助接種單位做好各類疫苗接種的宣傳發動工作,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有無接種禁忌症,及時反饋給接種單位;督促遺漏接樸學生(通知家長)進行補種疫苗。加強藥品管理,嚴禁使用過期、黴、潮、變質、變色、沉澱渾濁的藥品。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9
一、食品衛生“五四”制度
1、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制度:
(1)採購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
(2)保管員不驗收腐爛變質的原料。
(3)加工人員不用腐爛變質的原料。
(4)服務員不賣腐爛變質的商品。
2、成品(食物)存放實行“四隔離”:
(1)生與熟隔離。
(2)成品與半成品隔離。
(3)食品與雜物、藥物隔離。
(4)食品與天然冰隔離。
3、用(食)具實行“四過關”:一洗、二刷、三衝、四消毒。
4、環境衛生: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乾負責。
5、個人衛生必須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髮;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
二、個人衛生制度
1、杜絕“三長”,即長指甲、長頭髮、長鬍須,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髮;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
2、每名員工必須兩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帽整潔乾淨。
3、工作時間不準吸菸、赤腳,不準穿拖鞋、背心,不準穿工作服進衛生間。
4、上崗前洗手,便後洗手。
5、必須持證上崗,每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持有健康證(當地區縣級以上衛生防疫站檢查)。
三、操作間衛生制度
1、地面保持清潔,門窗潔淨明亮。
2、各種炊具、用具操作檯擺放整齊,生熟分開,成品存放實行“四隔離”並有明顯標記。餐具做到:一洗、二刷、三衝、四消毒、五保潔。
3、灶臺清潔,調料盒放置有序。炊具經常洗刷,做到木見本色,鐵見光。
4、所有機械用完後及時進行保養、擦拭,並保持清潔。
5、冰櫃專人管理,經常檢查,定期除霜,生熟食品分開存放,櫃內無異味。
6、生菜上架,先洗後做。
7、水池保持清潔,素池葷池分開,上下水道暢通,排水溝無垃圾、無異味。
8、門窗有防蠅、防塵、防鼠設施。室內通風,光線好。
四、環境衛生制度
1、食堂周圍環境衛生區乾淨、無雜物、無死角。
2、食堂周圍的牆壁乾淨,無亂貼亂畫、亂搭亂掛。’
3、洗碗池清潔,上下水暢通。
4、剩菜倒入殘食回收桶,每天三餐及時清理。
5、垃圾及時清理,做到一日三清,垃圾倒到指定位置。
6、環境衛生採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清分工,包乾負責。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10
為防止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員工身體健康,根據《食品衛生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食品衛生
1、不收、不用、不做不新鮮或已腐爛變質的原料。
2、洗滌整理原料時,汙物雜質和廢料必須清除乾淨。
3、各種幹、鮮原料應按其性質不同有秩序地在貯藏室或冰箱記憶體放,不隨地亂放,以免交叉汙染。
4、原料的取用、發放,應本著先進先出先用的原則,以防止日久變質。
5、存放在冰箱內的食物或半成品,要生熟分開,有腥味的與沒有腥味的也應分開存放。
6、冰箱應經常清洗,保持清潔乾淨。
7、熟食品、滷菜等應妥善保管,經常檢查,以免變質。冬天放在外面,應用潔淨白布蓋住,夏天放在冰箱裡。
8、剩飯菜應保管在通風冰爽的地方,隔餐隔夜的飯菜要回鍋燒透後才能食用。
9、直接入口食品不得手直接拿取,包裝紙的食品,應使用各種工具拿取。
10、調料器具應加蓋,防沾染灰塵。醬油、醋過濾後,再倒入瓶內或調料器具內使用,並要保持潔淨。
11、發現飯菜不新鮮時,應妥善處理,不準分發腐爛變質的菜點,以防食物中毒。
二、餐具衛生餐具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否則會直接影響全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餐桌上撤下的餐具應分別刷洗消毒。
1、菜盆、湯盆、盆具、湯碗等用餐後,先將裡面的殘存物清理乾淨,加洗潔精洗滌,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再放入消毒櫃內進行消毒,消毒後取出放在餐車上並保持乾淨,用白布蓋好,以防灰塵。
2、餐具櫃和點心櫃應經常用洗潔精洗滌乾淨,餐具擺放整齊,關緊櫃門。
三、環境衛生
1、周圍環境應打掃乾淨,陰溝要常疏通,泔水桶加蓋,廢物袋扎口。
2、積極貫徹除四害要求,消滅蒼蠅、蚊子、老鼠、蟑螂等害蟲,在食堂周圍早晚打滅蠅藥水,晚上要將食品蓋好以防蟲咬。
3、餐廳和各操作間地面保持乾淨,四壁無塵,窗明地淨。
4、不亂倒垃圾,不亂倒汙水。
5、門窗應有防蠅設施,室內經常保持通風。
四、個人衛生
1、常洗澡、理髮、刮鬍須、剪指甲。
2、上班前應整容,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做到儀容整潔,不得佩戴首飾上班。
3、上廁所應脫下工作服,出廁應洗手。
4、定期檢查身體狀況,如患有傳染性疾病,及時調整工作崗位。
五、飲食衛生“五四制”
(一)由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制度”
1、採購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2、保管員不收腐爛變質的原料;3、廚師不用腐爛變質的原料;4、服務員不用腐爛變質的食品。
(二)成品(食品)存放實行“四隔離”
1、生成熟隔離;2、成品與半成品隔離;3、食品與雜物,藥物隔離;4、食品與天然冰隔離。
(三)用餐具實行“四過關”
1、洗、 2、刷、 3、衝、 4、消毒(蒸汽或開水)(四)環境衛生採用“四定”辦法1、定人、 2、定物、 3、定時間、 4、定質量,劃片分工,包乾負責。
(五)個人衛生做到“四勤”
1、勤洗手、剪指甲;2、勤洗澡、理髮;3、勤洗衣服、被褥;4、勤換工作服。
六、發生食物中毒或疑心食物中毒事故後,應採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及時向學校領導、教育行政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裝置和現場。
(四)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五)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採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範圍。
七、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服從學校規定的就餐時間按時開餐。
八、對違反本規定,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節特別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11
1、公共場所衛生要求:每天有專人打掃,保持公共場所清潔,做到無果殼、無紙屑、無雜物、無汙水、無蛛網。
2、教室、辦公室衛生要求:
①教室清潔衛生要做到淨化、美化,桌、凳排列整齊,地面保持無紙屑、無果殼、無痰跡,牆壁、門、窗、凳、桌保持無蛛網、無灰塵汙跡。
②值日教師要履行自己職責,每天打掃和整理好辦公室,保持辦公室清潔、美觀、舒服、大方。
3、學校要加強衛生條列教育,每學期組織好學生的預防接種及身體健康檢查,要落實預防措施。
4、個人衛生要求:學生要做到“五不”、“四勤”。
①“五不”: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亂丟果殼紙屑,不亂吃零食,不喝生水。
②“四勤”:勤理髮、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洗衣服。
5、校園綠化工作要求,做到綠化有計劃,有專人負責,人人有美化校園的好風尚。
6、對學生儀表、衛生進行監督檢查,作為星級班集體評比條件之一。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12
為確保師生飲食衛生和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學生集體用餐監督辦法》和《陝西省中小學安全工作暫行規定》等法規、條例,結合我校實際,現制定本管理制度:
1、學校要強化師生飲食衛生和安全,建立健全師生飲食衛生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分工負責,明確責任,層層落實到人,分管領導要把此項工作當作一項重要內容,防止師生飲食中毒事件發生。
2、學校食堂由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即炊事人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不收腐爛變質原料,不用腐爛變質的原料,不向師生賣變質的飯菜。成品存放採取“四隔離”,即生、熟隔離;成品與半成品隔離;食品與雜品隔離;食品與天然水隔離。用具實行“四過關”,即一洗、二刷、三衝、四消毒。環境衛生採取“四定”,即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乾負責。個人衛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髮、勤換洗衣服被褥、工作服。
3、安排好每週的飯菜,每天的飯菜核價要合理,不得向師生出售剩飯、剩菜和變質飯菜,同時按規定做好飯菜的留樣和試嘗。
4、搞好廚房和食堂衛生,做到:無灰塵、無蛛網、無油垢、無蒼蠅、無鼠害,炊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5、炊事人員要堅守崗位、態度熱情、服務周到。
6、所有炊事人員必須持證(健康證)上崗,並做到每年進行一次查體,嚴禁病人進入食堂。認真搞好烹調,做到精打細算,飯菜要花樣多、味道好,要確保熱飯、熱菜,要燒足開水和稀飯。
7、文明服務,對待師生要一視同仁;要耐心、和氣、熱情、關心,儘可能給師生方便。同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工作積極主動。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13
一、採購制度
1、主食大米、麵粉、食油的採購必須做到有校領導參與對對方的資質進行審查,嚴格把握購物渠道,並親臨察看,以確保大宗食品質量的安全可靠性。
2、把握好質量關,主副食的購置應有專人質檢,做到幾查、幾看,對過期、發黴、變質、腐爛要拒之入庫,對所採購的食品要從外觀、質量、包裝、標籤等嚴格把關,並與對方簽訂責任書,拒無qs標誌食品於校外。
3、季節(時菜)菜、小吃的配料等應實行採購招標等形式建立供貨單位,責任人的信譽檔案,不讓農藥殘留或超標的蔬菜購入,從源頭控制,確保質量,防止中毒事件發生。
4、採購數量要適量,主食不得超過十天;副食不超過三天;時菜不超過二天,做到進庫放心,出庫放心。
二、保管制度
1、保管有專人,庫房位置應安全、通風、乾燥。
2、每項食品的存放應離地12公分,離牆8公分,並做到不混放,地面、牆面保持乾淨。
3、貨物存放和使用先後要有序。定期檢查,並做好滅鼠、蠅、蟑螂等的消毒工作,對非保管人員不得隨意入庫房,以防帶毒、下毒,保障食品衛生安全。
4、嚴格出庫交貨手續,對每項出庫要登記,並對從業人員的使用過程實行監管,加強責任意識。
5、做好防火防盜,建立每日、每週、每月對食品衛生的檢查與記錄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上報、消除隱患。
三、衛生制度
1、每個從業人員必須持《健康證》和培訓後方可上崗。
2、每個工作臺、崗每天必須乾淨無汙染物並落實到每個組負責。
3、每個器具使用前後應檢查,用84消毒液消毒,清洗乾淨,要存放在消毒櫃裡,擦抹要衛生;也可用高溫蒸氣消毒的方法進行消毒。
4、對患有病者(流感等)傳染性的從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上崗,治療痊癒方可上崗。
5、嚴禁工作時談話,嘻鬧,以防疾病傳染。
6、建立食堂食品衛生聯防機制,並與衛生、公安部門密切配合,並制定和落實有效的防範措施,做好記錄,確保學校師生安全。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14
1、學校公共廁所務必切實加強管理,廁所管理有專人負責,並進行定期檢查。
2、三、四樓學生公共廁所每週一至週五安排班級輪流值日、保潔。納入流動紅旗評比。
3、值日班級公共廁所應每一天中午、放學前各打掃一次,持續地面、便槽、洗手池內無垃圾雜物,垃圾桶每一天清理一次。
4、每週一次對公共廁所進行消毒除臭處理。蒼蠅、蚊蟲孳生季節用心採取滅殺措施。
5、小便要到指定地方要入槽,便後要及時沖洗。
6、禁止在廁所裡隨地吐痰、亂扔果皮、果核、紙屑等廢棄物。
7、持續洗手池、地面小便池的清潔乾淨,做到無積水、無尿鹼、無汙物、無異味。
8、學生不能隨便進入教師衛生間小便。
9、加強對學生禮貌衛生教育,注意衛生、禮貌如廁。
10、學生違不禮貌條例者應及時教育指正。
小學衛生管理制度15
1、加強食品衛生制度組織建設,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食品衛生管理小組,建立主管校長責任制,由總務處負責食堂食品衛生管理工作,伙食團長做兼職食品衛生管理員。
2、建立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由辦公室負責檢查,督促執行。
3、學校食堂不搞承包,集體經營,並以服務師生為宗旨。
4、學校食堂必須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後,方可經營。並主動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5、建立健全食品衛生從業人員崗位職責,並予以公示,接受用餐者監督。
6、學校食堂從業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勤洗手,必須每年體檢一次,並持有有效合格的健康證後方可上崗。
7、學校在衛生行政部門指導下,定期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制知識培訓。
8、加強食堂清潔衛生,做到每天兩打掃,每週一大掃,
9、保持食堂所有器具表面的清潔衛生,餐飲用具要專櫃存放,用前要消毒洗淨,每週做消毒工作一至二次。
10、食品存放要分類,存放場地清潔衛生,嚴禁與有毒有害物品和個人生活物品混放在一室。
11、搞好操作間衛生,保持倉庫整潔,食品應做到有分類、有標誌,離地離牆保管。
12、及時處理垃圾,垃圾桶應有蓋和標記,搞好“三防”工作。
13、加強食堂安全保衛措施,夜間必須安排專人值班,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原料存放間和加工操作間,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師生用餐安全。
14、建立健全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報告制度和預案,此類事件一旦發生,立即按有關程式向上級報告。同時啟動緊急預案,做好事態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