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題> 《鴻門宴》習題精編及答案

《鴻門宴》習題精編及答案

《鴻門宴》習題精編及答案

  一、選擇題

  1.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沛公則車騎之坐上

  B.乃令張良留則與鬥卮酒。噲拜

  C.樊噲從良因擊沛公於

  D.距關,毋諸侯交戟之衛士欲止不

  2.下列對各句加粗詞按其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沛公欲關中②項伯殺人,臣之③沛公旦日百餘騎來見項王④沛公霸上⑤范增數項王⑥常以身蔽沛公⑦交戟之衛士欲不內⑧吾得事之

  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

  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  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A.竊為大王不取也

  B.亞父者,范增也

  C.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D.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魯迅評價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B.賈誼是西漢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文章以《過秦論》和《論積貯疏》最為著名。

  C.《鴻門宴》中“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句中“河”指黃河。“沛公居山東時”句中“山東”指崤山以東,也就是函谷關以東的地區。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間的排列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季”為老三,“叔”排在最後。“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是說項伯是項羽的三叔。

  5.下列對省略成分的補充,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再拜獻(之於)大王足下B.豎子不足與(之)謀

  C.沛公安在(軍中) D.度我至軍中,公乃入(謝)

  6.明知“鴻門宴”殺機四伏,不是一次真正的宴會,善於應變的劉邦為何還要“赴宴”呢?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從宴前形勢看,項強劉弱,劉邦必須“赴宴”。

  B.仗著和項伯有“婚姻”關係,項王講感情,不會殺劉邦。

  C.項王一向自高自大,劉邦會見機行事,投項王之所好,以滿足其虛榮心,躲過這一關。

  D.不去“謝項王”,會立即遭受全軍覆滅之災。

  7.在項王即將來犯,形勢萬分危急之時,張良見了劉邦,既不提議備戰,更不主張退軍,卻只要劉邦“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這是為什麼?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兵力懸殊,土氣不同,“戰”必敗,“逃”必潰。

  B.從項伯的通風報信中可以看出項伯這人十分重“義”,有恩必報,確信項伯可以利用。

  C.張良瞭解項伯與項羽的關係,分析劉邦只要利用項伯和項羽的這層關係,必能獲得效果,尤其是看準了項羽的致命弱點和雙方矛盾的焦點,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項王”將會解項羽來戰之憂。

  D.張良才智過人,有未卜先知之明。

  二、填空題

  8.俗話說:“既來之,則安之”,劉邦去赴鴻門宴,為什麼“既來之,則走之”呢?請用課文中一成語回答。

  答:

  9.劉邦為入關辯解的一番話,明明是一派謊言,在文中卻重複了三次。一次是對項伯說的“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他這樣說是希望項伯。第二次是直接對項羽說的:“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他這樣說是企圖。最後是讓樊噲闖帳,第三次重複這一謊言。不過樊噲的`重複與劉邦不同:他先說“懷王與諸將約”表明劉邦是。先入關而不為王,“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可見功高義重。樊噲的話既是劉邦的謊言的重複與補充,又與項伯說的“ ”相呼應。

  三、閱讀語段,完成文後問題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10.下列句中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沛公已去,間至軍中間:從小路

  B.張良入謝謝:告罪

  C.再拜奉大將軍足下再:第二次

  D.聞大王有意督過之督:監督

  11.下列句中的“之”字,指代物件相同的兩項是( )

  A.聞大王有意督過之B.置之坐上

  C.置之地D.吾屬今為之虜矣

  12.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與“拔劍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B.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C.外連橫而鬥諸侯D.項伯殺人,臣活之

  13.對文段中的四個人物及其言行,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良和范增分別是劉邦和項羽的謀士。

  B.張良的話,明為道歉,實為指責項羽,項羽沒聽出他的意思。

  C.項羽接受劉邦的禮物,這說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禮節。

  D.范增看出了劉邦是項羽最大的敵人,所以他把劉邦的禮物打破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2.B3.A4.D 5.C6.B7.D

  二、填空題

  8.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不走處境危險

  9.回去作傳聲筒欺騙項羽用感情打動項羽,掩蓋自己的野心遵約入關“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三、閱讀題

  10.D 11.A、D12.D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