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愛心志願者心得體會4篇

愛心志願者心得體會

愛心志願者心得體會4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心志願者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心志願者心得體會1

  又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回望過去,我已在青年志願者協會工作了一年半的時間。想想這麼長時間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青年志願者協會在漫長的前進路上又增添了一段輝煌!

  在中學的時候,我就知道有青年志願者協會,當看到志願者們為社會為人們服務的時候我真的很羨慕。所以在踏進大學校門的時候,在眾多的學生組織中我毅然選擇了青年志願者協會,很榮幸我能成為“青年志願者”中的一員,我決心為了我的夢想努力幹好工作,服務校園服務社會。

  4月5日清明節我們在主席的帶領下來到東北烈士陵園掃墓,瞻仰烈士陵墓,緬懷不滅英魂。當我們踏入陵園時,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立即縈繞在我們左右,大家由原來的歡聲笑語變為沉痛的哀悼。驕陽下的烈士陵墓,寧靜中透著肅穆。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蹟以及當代烈士的捨己為人,都使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青年志願者我更加強烈的意識到自己肩負的使命。我們應學習先烈,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生命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儘管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會努力多為同學為社會付出一份愛心。

  經過了一年的工作,很多人剛來時的熱情已經沒有了,一部分人退出了青年志願者協會,但還是有很多優秀志願者堅持了下來。有的人對我們的工作很不理解,但我們自己卻樂在其中,因為我們熱愛青年志願者工作。經過一年的洗禮,我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東西,有了許多從未有過的體驗,青年志願者活動讓我長大了。

  新學期青年志願者協會又有批大一新同學加入,青協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看到他們不禁想到了一年前的自己。這學期學校要進行本科教育教學水平評估,所以任務比較重。這些學弟學妹們剛來就要迎接新的挑戰,不知道他們能否堅持住。評估是學校的一件大事,評估期間全天校園裡都要有人巡邏值班,晚上要到十點。十月份已經開始冷了,特別是早上和晚上更是寒冷。要安排志願者值班,每個志願者都毫無怨言,特別是大一的新成員工作更是認真努力。有的志願者由於課少而排的值班時間很長,但他們都克服困難堅持著沒有一句怨言,更沒有擅離職守。評估期間志願者們團結協作,工作完成的非常細緻,充分體現了我們青年志願者的團隊精神。同時大家也加深了對彼此的瞭解,今後開展工作也回更容易。

  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工作,我學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對自己更有信心了。我對青年志願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青年志願者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從大一新加入的志願者身上我看到了過去的自己,看到了我們青年志願者協會的明天,我相信在我們老志願者和新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青年志願者協會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愛心志願者心得體會2

  在11月17日我們漢教一二班班的青馬班同學一起組織了去敬老院做志願者活動。我們早上八點出發,經過了20分鐘左右的路程,到達了頤歡老年公寓。

  連續的陰雨天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晴天。敬老院裡有些老人坐在花園裡曬太陽,有些在散步。在詢問了老人們的意見之後我們開始了活動!

  我們先把各處的老人們集合起來,安排他們坐在向陽的地方。簡單的招呼之後,部分同學開始分發我們帶來的禮物。隨後開始同學們分成幾組一邊表演我們準備的節目,一邊和老人們聊天。其餘的同學找到清潔工具自發打掃起來。同學的發自內心的表演換來了老人們舒心的笑容。

  也許,有些老人聽不清我們唱的什麼歌曲,但他們可以聽出我們認真的投入;也許有些老人看不懂我們的舞蹈,但他們可以看出我們的真心的微笑;也許有些老人理解不了我們的表演,但他們一定能感受到我們真誠的愛。

  也許,今天我們做不了什麼。我們不能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我們不能驅散他們的孤獨與寂寞,我們甚至不能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我們能做的只是讓他們住的更乾淨,只是給他們打來短暫的微笑,只是嘗試著去傾聽他們內心,他們的情感。但是,明天,我相信。當我們真正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中的一部分人,一定會記得今天的感受;記得有這樣一群人需要我們去關注,關心,關愛;記得他們的在心中暗暗立下的誓言。等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一定會想方設法去改善我們今天不能改變一切。

  作為當代大學生,每天所面對的不僅僅只是課堂與知識,而應當有較多的接觸社會實踐。此次活動不僅給敬老院裡因各種問題而失去家庭溫暖的老人送去了溫暖,也鍛鍊了自己。看著老人那落寞的眼神,那被歲月摧折的脊背,那被時光的車輪碾過留下歲月痕跡的臉龐,都激發了我們愛心。這也許就是我們此行最大的收穫。

  有時候我在思考,到底是這個社會的殘酷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導致很少有人去關注去幫助那些弱勢群體?也許都不是,是大眾沒有機會。是他們沒有幫助弱勢群體的意識,或是沒有機會去幫助別人。這就涉及到資訊傳播,溝通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大眾有幫助他人的意識,又把這種意識轉化為行動。而這些行動又可以直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呢?

  我想到了幾點。一是多開展些類似組織同學去敬老院的活動,樹立幫助他人的意識。二是開展一些,可以切實改變弱勢群體的活動。比如進行一些募捐(校內校外)。三是鼓勵同學做一些義務勞動,義務宣傳。

愛心志願者心得體會3

  做志願者這一年多以來,我一直為可以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開心。因為我一直覺得既然可以做志願者應該都是看透了,人世間很多功利才會來做這些,在旁人眼裡覺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麼在我的眼睛裡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的區別。

  志願者的管理其實是一門科學。其實現實的情況也不一定和想象的那樣單純。不知道我是不是該說,其實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所謂的志願者人群有大部分是來湊熱鬧的,甚至有些人是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來的。但是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帶著什麼目的加入進來。只要做的事情是對志願服務有幫助,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不對志願工作大方向有影響,我們就應該學會包容。

  現在的志願者工作其實是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透過熱鬧的20xx年。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20xx年為志願者元年的說法。這其實對志願者事業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其實現在是更需要的是對志願者工作進行規範的時候了。只有進一步規範化管理,將來才可以做到真正實現志願者,可以真正服務於社會的目的。可是現在志願者團隊可以說是窮出不層,很多時候,穿上一件寫有志願者字樣的衣服,掛上一個牌子就說自己是志願者;扯起一個旗幟就稱自己是一個團隊。很多自稱為團隊的,其實就那麼一兩個人。

  在這裡當然並沒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說句心裡話。這樣的情形對將來志願者工作其實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謂的不規範的志願者的行為,其實也給將來志願者工作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所以我有幾個想法:一、探討和總結什麼是真正的志願者精神和文化。人們到底為什麼要來做志願者?是應該引發更多人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段時間,我和北京的志願者楊濤夫婦一直在合作策劃一個叫“聚源入川”的活動。也就是由此思考引發出來的一個人文公益活動,我們把志願者精神和水文化相結合。水是生命的源頭,志願者精神也應該和水一樣,是人們的生活狀態達到一定境界後,一種人性最質樸的迴歸。汶川、北川一帶原本就是傳說中大禹的故鄉,也是中國水文化的發源地。地震在這裡發生後,把那麼多人心裡面如水的情懷都震發了出來。大家不顧一切奔往四川做志願者。那麼我們不應該讓人們心裡,已經引發出來的善心隨著地震的過去,而又隱藏回去。我們應該把這種每個人心裡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煉,讓已經離我們遠去的生命不至於白白的犧牲。

  二、完善志願者考評認可機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給予志願者發自內心的認可,志願者的心其實是很敏感。如果面對的人不是真誠的,會被很快覺察出來。他們當面不會說什麼,但是現實中會採取用腳投票的.態度。只有當各個部門真正把志願者當朋友,當兄弟看待時,志願者也自然會認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規範志願者培訓機制,設計確實可行的志願者培訓課程。讓每一個剛剛來做志願者的人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可以做什麼,怎麼去做。

愛心志願者心得體會4

  幾次去名人館做志願者,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去都會有新的收穫。遇見不同的人,為不同的人講解,看到他們嘴角微微上揚,心裡總有一點點的自豪和滿足感。

  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我們儘自己的所能去幫助需要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傳遞自己的快樂和愛心的同時,收穫著我們自己的快樂和信念,並且讓志願者的奉獻精神傳承下去。有人說 ,志願者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確,加入歷史名人館講解志願者不到一年,我受益匪淺。

  首先,豐富了我的個人閱歷。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不單單要學習,還要進行全方面的素質拓展,在學習中成長,在實踐中成才。而現在我肩負著不單是普通大學生的責任,而是一名志願者。作為一名志願者,我跟普通人一樣,但是我邁出了第一步,我比普通人更多的是激情、熱心和奉獻精神。只有做更多的志願服務,才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才能收穫更多的快樂。

  其次,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作為一名志願者,我們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去換取學校沒有的體驗。

  然而,做志願者要求我們能夠協調好自己的工作與學習時間,很多時候工作與學習時間是有衝突的。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不能只顧工作將學習落下,又不能只顧學習而不工作;所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登上峰頂。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留下的足跡雖然會漸漸消失,但是卻教會了我們學會積累。無論做什麼事情,態度最重要。我們會逐漸從中獲得很多。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我學會了充分協調好工作與學習的關係,兩者兼顧。

  更重要的是:我明確了做志願工作的意義。作為一名志願者,我們應該明白自己做的都是無償義務活動,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是一筆無形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用心服務,傳承志願者的無私奉獻精神,讓這精神像陽光一樣灑滿社會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