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通用15篇)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通用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伊索寓言》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

  最近我讀了一本厚厚的《伊索寓言》,裡面的故事數不勝數,其中,使我深有感觸的是《螞蟻與屎殼郎》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夏天,別的小動物都悠閒地生活著,只有螞蟻在田間跑來跑去,蒐集大麥和小麥,給自己儲存冬天吃的食物,屎殼郎問它為何要這般勤勞?螞蟻只是笑了笑,並沒有馬上回答它。

  冬天來了,大雨沖掉了牛糞,飢腸轆轆的屎殼郎來向螞蟻乞討糧食,螞蟻對它說:“喂!夥計,如果在我勞動之時,你不是在諷刺我,不是在嘲笑我,而是加入我的隊伍一起去做工的話,現在就不會忍飢挨餓了!”

  是啊!如果屎殼郎當時和螞蟻一樣,也都在儲存食物的話,它就不會捱餓了。看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如果是用不勞而獲的財富去過生活的話,我認為,那一定會不開心,如果是用不勞而獲的財富的話,那麼即使是小康,我認為,那家人一定會很快活。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童第周爺爺,他第一次考試因不及格,學校準備開除他。可在他的再三要求下,他還是進了級,但他必須考及格,從那以後,他更加努力,當別人都睡覺時,他在看書;當別人在踢足球時,他在背單詞;當別人放假回家時,他在汽車上也在複習。他總比別人勤奮,總比別人努力,他的考試成績終於及格了!後來,他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

  天道酬勤, 就是偏愛於勤奮的人。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2

  我今天讀了《伊索寓言》,知道了《伊索寓言》大多是講的動物的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事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後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出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鬥爭經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伊索寓言》透過描寫動物見的關係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係,主要是壓迫和別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農夫和蛇》的故事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告訴人們要善於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裡,作者揭露當時政權掌握在貪婪與殘暴的統治者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伊索寓言》中有些故事還總結了古代希臘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其中有的長期被後人引用,成為人們熟知的典故。如《龜兔賽跑》、《狐狸與葡萄》等等。但是《伊索寓言》中也摻雜著一些消極的思想,如宣傳樂大知足的故事由《說馬幸福的驢子》向強者妥協的故事有《蘆葦與橄欖樹》等等。

  因為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3

  我在暑假中讀過不少好書,惟獨覺得《伊索寓言》最好看。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個故事都會有一段深刻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伊索寓言透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

  其中,《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得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和小羊狡辯。揭穿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龜兔賽跑》這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

  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於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北風和太陽》也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北風和太陽要比賽,比誰能讓路人脫掉衣服。北風颳著猛烈的風,可是路人沒有脫掉衣服反倒把衣服裹緊。而太陽則散發出一陣一陣的熱度,讓路人覺得很熱,於是脫下衣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勸說勝過強迫。這本書教會了我們不要自私,不要虛榮,不要瞧不起別人。我相信,這其中的故事,就算很久以後我仍然會記憶猶新的。世界上各種人的缺點,優點都在此書中一一展現了,如果世界上沒有壞人,那也就不會有好人。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

  文學的世界充滿無窮的魅力,就像浩瀚的宇宙神秘迷人。如果寓言是宇宙中的一座星球,那麼《伊索寓言》一定是這座星球中最耀眼最輝煌的宮殿。寓言還是一座連線生活和藝術的橋樑,橋的這端是我們,橋的那端是善良、智慧和勇氣。

  大家看過《伊索寓言》這本書後,也許會想世界上還有像書中故事裡這樣愚蠢的動物嗎?可正是小故事中一個個愚蠢動物的表現,才使我們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伊索寓言》中有“狼與老太婆”這樣一個故事:一頭餓狼嚎叫著四處覓食,他來到了一座農舍,聽見小孩在哭鬧,老太婆在嚇唬孩子說:“別再哭了,再哭我馬上把你扔給狼去吃!”狼聽了老太婆的話信以為真,便眼巴巴地站在那裡等了好長時間。到了晚上,狼又聽見老太婆哄騙小孩說:“孩子,要是狼來了,咱們就把他殺了。”狼聽了此話拔腿就走,一面嘴裡嘟噥著:“這個莊戶人家說的是一碼事,做的又是一碼事。”這個寓言說的就是言行相悖者,那些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人。

  《牛和蛙》的故事則告訴了我們另一個道理。這則寓言講述了一個青蛙看見牛以後,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誰大,最後把肚皮都撐破了,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胡亂爭強好勝,如果他跟牛比的是誰嬌小,那麼就不會出現這樣悲慘的結果了。

  《烏龜與老鷹》透過一隻烏龜非要讓老鷹教會它飛翔,結果從高空中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悲劇。它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律性,決不能違背這個規律。從這個寓言上又讓我想起了《拔苗助長》這個故事,一個農夫覺得他的莊稼長得慢,便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把自己地裡的秧苗一株株拔高了許多,結果秧苗全死了,這個故事也讓我懂得一切事物都要順其自然,不能違背事物的生長規律。

  《伊索寓言》是一座神奇的宮殿,這座宮殿裡珍藏著無數充滿魔力的故事,折射出許多生活與做人的道理,使我們終身受益。我將好好珍藏這本《伊索寓言》,讓書中的小故事伴隨我成長。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5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樑,透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樑之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樸實。

  大概大家都聽說過《烏龜和老鷹》的故事吧!透過寫一隻烏龜非要讓老鷹教它飛翔,結果從高空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悲劇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自已的規律性,決不可違背這個規律。這篇寓言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故事,那就是《拔苗助長》。《拔苗助長》講述了一個農民嫌自已的莊稼長得太慢,便想出了一個自以為很聰明但實際上很笨的方法。他花一上午的時間把自已地裡的秧苗都一個個的拔高了許多,這樣看起來,他的苗子確實長得很快。可家裡人聽說這事之後,就又馬上跑到菜地裡看了看,只見地裡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長高了,而是全都積萎了。這個小小的成語和《老鷹和烏龜》意思相同,它讓我們懂得,一切事物都要順其自然!

  因為《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良莠不齊,因此不必一定要從一個寓言獲得什麼教訓,僅僅作為消遣的小故事略讀一遍即可。看完後,我也覺得我的確太鑽牛角尖了,而《伊索寓言》可能只因為作者怕讀者太難理解所以在最後加上這說明XXX,我感覺不好,但總之它還給我很多啟迪,所以我很喜歡這書!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6

  《伊索寓言》是我最愛讀的書之一。這些寓言故事我都很喜歡。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狐狸與老山羊》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說的是:有一次,狐狸不小心掉到了井裡。狐狸看見老山羊走來,就把山羊騙到井裡,然後自己登著山羊的背跳出了井。狐狸不遵守諾言,不但沒把山羊救出來,還反而對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鬍鬚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有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我讀完這個故事以後就想:無論做什麼事,首先要去考慮事情的結果,然後再去做。也就是說,不能盲目地聽信別人的話。要是不考慮結果,盲目地去做的話,就容易上當受騙。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很大危險。世上有很多心口不一的人,不能隨便聽信這些人的話。還有許多壞人,用甜言蜜語誘騙人們,所以更要認清這種人的真面目,時時刻刻提防他們,否則到時候就會追悔莫及。

  讀書筆記:

  書名:伊索寓言。作者:李林主編閱讀時間:1小時。

  主要內容:裡面寫了許許多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一個小男孩想從罐子中拿出堅果,他一下子抓了許多,可卻因為太多而卡在罐口,取不出來,便哭了起來,路人見後便笑著說道:“一次少拿一點你就很容量取出堅果了,不是也很開心嗎”後來男孩一點一點的拿,終於品嚐了堅果的美味。

  對主人公的評價:小男孩——-開始真是貪心,一下抓那麼多堅果,所以卡在那裡,後來總算明白了不要太貪心,吃到了堅果。

  細節描寫關注:路人見後便笑著說道:“一次少拿一點你就很容量取出堅果了,不是也很開心嗎”

  結局:後來男孩一點一點的拿,終於品嚐了堅果的美味。

  有意思的句子或語段:狗銜肉過橋,看見水裡的影子,以為是另一隻狗也銜著肉,因而放棄了嘴裡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搶影子銜的肉,結果把嘴裡的肉都丟了。

  新學的.詞語:事必躬親:表示事情只有自己親自去做才能做好。

  前程似錦:形容前程像錦布一樣美好。

  我的感想:男孩之所拿不出堅果,是因為他過於心急,急於求成。就像在學習中,一下子學了許多知識,因為內容多,我們記不牢,也就像在罐中的堅果一樣,想要拿出全部堅果,要獲得成功,必須從中一點一滴地吸取,一點一點地積累,最後定會取出全部堅果。

  推薦理由:它可以讓我們知道許許多多的道理,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美好。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7

  書是一片海洋,那我便是這片海洋中的一條小魚,任憑我在書海中自由自在地遨遊。有一天,我發現了一顆閃著璀璨琳琅般光澤的珍珠,這顆珍珠便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透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惡作劇,狼來了,狐狸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範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來和小羊狡辯。揭穿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於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

  《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麼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麼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

  燒炭人與漂布人

  燒炭人在一所房子裡經營,看見有一個漂布人搬遷到他的旁邊來住時,滿懷高興地走上去勸他與自己同住,並解釋說這樣彼此更親密,更方便,還更省錢。漂布人卻回答說:“也許你說的是真話,但完全不可能辦到,因為凡我所漂白的,都將被你弄黑。”

  這故事說明,不同類的人難相處。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8

  爸爸送了我精裝書,厚厚的封面非常精美,上面幾個燙金大字《伊索寓言》。我一把就奪了過去,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來。

  伊索是古希臘人,長得很醜陋,有一次他觸怒了國王而被關進了監獄,於是他就給別人講自己編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生動有趣,講述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就成了我手頭的這本好玩的故事書。

  真不愧是講故事的高手,兇惡的獅子、善良的綿羊、忠厚的老馬……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的眼前,讓我懂得了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大道理,比如:一隻貓捉住了一隻雞,要找個理由吃掉雞,就說:“你竟然來擾亂我午睡,我要吃了你”,“可當時我正在曬太陽阿”公雞小聲說道,“那就是你爸爸乾的!”貓怒吼,“可我爸爸早就被狼吃了”公雞膽小地說,“反正你就是得罪我了!”貓邊說邊撲向公雞,一下子就把公雞吞到肚子裡。這個故事讓我明白:有的壞人幹壞事是不需要理由的。

  《伊索寓言》讓我說服人的口才大有長進。

  有一次,我們在三峽遊玩,晚上逛街時我和爸爸看到一家農家樂飯莊,爸爸說:“吃了一天的麵包正好可以進去解解饞”,可媽媽沒胃口不想吃,還非得讓我們回旅館吃泡麵,我對媽媽說:“我來講一個寓言吧,有隻狐狸睡在牛吃的草料上,這時,牛要來吃草,狐狸又抓又吼,想把牛趕走,老牛發話了:“自私的傢伙!自己吃不了還不讓別人吃。”媽媽聽了“撲哧”一笑“你這個臭小子,還敢諷刺我,好了好了不掃你們興了,我請客!”

  看!《伊索寓言》還幫我賺了一頓好吃的。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9

  這天,我看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則寓言是《鷹和屎殼郎》。

  講的是一隻鷹在追逐一隻兔子。這時兔子看見了一隻屎殼郎,於是他叫屎殼郎救自我。屎殼郎安慰兔子後,便向鷹懇求不要傷害這隻兔子,但是,鷹根本沒有把小小的屎殼郎放在眼裡,直衝下來把兔子吃了。屎殼郎深感不快,覺得受到侮辱。從此以後,他便不斷地盯著鷹巢,只要鷹生了蛋,他就把鷹蛋從巢裡推下去。鷹無可奈何,只好四處躲避。之後,鷹飛到宙斯那裡,請求給它一個安全的地方生兒育女。宙斯答應讓他在自我的膝上來生。屎殼郎明白後,就滾了一個大糞團,飛到宙斯的上面,把糞團扔到他膝上。宙斯立刻起身抖掉糞團,無意間把鷹的蛋都砸了下來。據說,從那兒以後,屎殼郎出現的時節,鷹就不孵小鷹了。

  讀完後,我覺得《伊索寓言》妙語連珠、說理深邃,還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就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為再弱小的人,當他受到侮辱也會奮起報復的。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0

  《伊索寓言》是我最喜歡看的書。

  《伊索寓言》裡有許多我喜歡看的寓言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故事是《受傷的狼與羊》。故事的內容是一直狼被一隻牧羊犬腰,傷勢非常嚴重,只有痛苦的躺在地上,不能外出覓食。這時狼看見一隻受傷的羊,想吃掉它,於是狼說:“可愛的小羊,請你去小河邊取一點兒水來,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受傷的羊說:“如果我真把水送到你面前,那麼我就會成為了你的美食了。”說完受傷的羊就走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千萬別上那些偽善的惡人們的當。

  《伊索寓言》這本書裡面有許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我們以後多看書哦!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1

  這是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一本書,它對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最大。東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伊索寓言》來自民間,所以社會低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較突出的反映。如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韃;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對懦弱、懶惰的諷刺;對勇敢鬥爭的讚美。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生活和鬥爭的概況、提煉和總結,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人的一筆精神遺產。

  《伊索寓言》,文字凝練,故事生動,想象豐富,飽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其中《農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等已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

  《伊索寓言》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爆發出機智的火花,一號著深刻的寓意。它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醜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它為寓言創作奠定了基礎。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為說理論證時的比喻,或作為抨擊與諷刺的武器。此書中的精華部分,至今仍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在歐洲寓言發展史上,古希臘寓言佔有重要的地位。它開創了歐洲寓言發展的先河,並且影響到其後歐洲寓言發展的全過程,寓言本是一種民間口頭創作,反映的主要是人們的生活智慧,包括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現傳的《伊索寓言》根據各種傳世抄本編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則,其中有些寓言膾炙人口。

  《伊索寓言》中的動物除了有些動物外,一般尚無固定的性格特徵,例如狐狸、狼等,有時被賦予反面性格,有時則受到肯定,透過把動物擬人化來表

  達作者的某種思想。這些動物故事無疑是虛構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這與後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徵是不一樣的。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2

  《伊索寓言》給我了諸多感受,在黑暗處給予我啟發,這本書的每一段小小故事,都蘊含著無限的哲理、寓意,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它是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文學作品之一,對人類文化,尤其是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深遠,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我從《伊索寓言》中看了一則寓言故事,故事名叫《小偷和他的母親》讓我印象深刻。

  故事中講道:有位孩子放學回家,一副慌里慌張的樣子,到家後頭都不敢抬一下,吞吞吐吐地說道:“媽媽,同學有一塊非常漂亮的寫字板,我趁他不注意,就偷偷放到自己的書包裡,我知道這是偷,但我太喜歡了”。媽媽竟然笑著打斷他的話,說:“這怎麼能算偷呢,這隻算是借,媽媽怎麼可能怪你呢?有這麼一塊漂亮的寫字板,媽媽表揚你還來及呢”說完就領著孩子去吃飯了。 過了一星期,孩子從外面帶回來一件外套,說:“媽媽這是孝敬您的,人家正在晾衣服,我順手拿了一件,你穿穿看合適嗎?”。

  母親拿過來一試,大小正合適,便對兒子說:“好孩子,乖孩子,你真能幹,拿了一件這麼好的衣裳,真暖和真舒服,下回多拿幾件回來”。說完,把住孩子甜甜地吻了一下。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從小時候的小偷小摸到長大後的大盜。在母親的慫恿下,他的膽子越來越大,到後來竟然去盜金庫的財寶,被抓住判了死刑。

  在行刑的時候,刑部的人問他,你還有什麼願望?大盜說:“我要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母親趕緊上前去,把耳朵湊上去,兒子二話沒說,就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狠狠地說:“當初我偷寫字板時,如果你把我打罵一頓,叫我改正,我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

  從這個故事中,我懂得了,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小偷小摸,作為家長的不制止,並且慫恿他這麼做,長大後就會從小時候的小偷小摸到長大後的盜賊,後果不堪設想。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3

  暑假我讀了很多的書,其中我最喜歡《伊索寓言》。每一個故事雖然很短,但很生動、很有趣而且教會了我們不同的道理。

  很久以前,在廣闊的大草原上住著一個牧羊人。一天傍晚,牧羊人正趕著羊往回走,突然,他發現羊群裡混著幾隻野山羊,他也不聲張,一起把它們趕回來關在羊圈裡。第二天,草原上下起大雪,無法放牧,羊只能呆在羊圈裡。頗有心機的牧羊人餵羊時,特別厚待幾隻野山羊,給它們很多精飼料,而對其他羊,只給一點剛夠充飢的飼料。他打著如意算盤,希望能收服馴化這幾隻野山羊,這樣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幾隻羊,多划算!過了幾天,雪化了,天晴了。牧羊人又把羊群趕到牧場去吃草,幾隻野山羊恢復了自由,立刻撒腿就跑。牧羊人氣得大罵,說野山羊忘恩負義,一點也不念及下雪天他的恩惠。一頭野山羊回敬他說:“我們要離開你正是這個原因,那些羊和你在一起那麼久,你卻冷落它們而厚待我們,如果我們留下來了,你豈不是馬上冷落我們?”牧羊人留不住野山羊,同時也讓跟隨他很久的山羊感到心寒,兩頭不討好。這個故事同樣耐人尋味……

  這故事說明,喜新厭舊的人的友誼是不可信的。因為即使同他相交很久,他一有新朋友,便會冷落舊朋友,所以我們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4

  《伊索寓言》有一個故事叫《農夫和他的兒子們》,讓我印象深刻。

  故事說的是一個農夫,他有好幾個兒子,但是,這些兒子們天天吵鬧,農夫為了他們好好相處,想盡了辦法,最後,決定用事實來說服他們,他叫兒子們去拿了一捆木棒,讓他們折斷,可是他們竭盡全力也沒有辦到,然後,農夫又給他們每人一根,他們輕輕一掰就斷了,農夫就對他們說:你們要像這捆木棒一樣,緊緊的團結在一起,才不容易被打垮。

  團結,在一個班集體中、一個戰場上、一次比賽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完成任務。

  有一次,我們班要參加一個合唱比賽,真希望能得獎呀。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們每天放學後便去認真地練歌,沒事時就找幾個夥伴一起唱。當有一個人出差錯時,其他同學就熱情地給他指導,讓他立刻改正。有時動作不恰當,老師就給我們做示範。我們天天辛苦地練歌,當然要注意保護嗓子了。有一天,我沒水了,就問王梓懿有沒有水,恰巧她也沒了。但她讓我彆著急,便幫我去找。不一會,就幫我把水借來了。當別的同學向我借水時,我也熱情地倒水給他們,大家互相幫助,人人都很快樂。到了比賽那天,我們人人信心十足、滿臉笑容地登上了舞臺,用嘹亮動聽的歌聲來展現我們的實力,來告訴所有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是的,我們勝利了,我們用滴滴汗水贏得了掌聲、贏得了榮譽。

  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在一位同學有困難時,別的同學去幫助,不僅能成功,還可以讓友誼更深厚!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5

  我讀過許多書,但唯有《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學到了、懂得了不少令人醒悟的道理。

  《伊索寓言》主要通過了一個個簡短的小寓言來體現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清意明,富有哲理。有對富人那貪婪自私自利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描述;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認可;對社會不平等的批評。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事,如何去做人。還教我們怎樣分辨是非好壞,怎樣變得開心,快樂,聰明。

  如書中的《狐狸和鶴》這篇寓言,狐狸請鶴吃飯,但他並沒有真心準備什麼飯菜來招待鶴吃飯,僅用豆子做了一碗湯,把湯裝在一個很平的盤子中,鶴沒喝一口湯,湯便從他嘴裡中流出來,怎麼也喝不到。到後來,鶴又請狐狸吃飯,他在長頸小口的瓶子中放進飯菜,鶴很容易地把頭頸伸進去,從容吃到了飯菜,而狐狸卻一口也嘗不到。這個故事就如我們生活中一樣,自己若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自己呢首先要去尊重別人,這樣別人才會尊重你;同時,也告訴我們,對待那些不尊重別人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這是一本好書,更是一本值得我們典藏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