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雨巷》讀後感600字
引言:正如葉聖陶所說,《雨巷》是“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雨巷》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雨巷讀後感600字(一)
猶記得初次遇見她的那天,雲淡風輕。如煙花般的三月,稍縱即逝。丁香爛漫的綻放,香氣一陣陣撲到她那流淚的臉龐。
細雨淅瀝。青石鋪就的悠長小巷,望也望不到頭。自那次初見,我的腦海裡時時浮現出她的模樣。撐著油紙傘,念著她那憂傷的目光,默默彳亍著,靜靜尋覓著,多希望在這寂寥的雨巷,逢著這位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若不是家族恩怨,若沒有家人的歇斯底里,我們,或許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苦。或許我們也可以像其他的情侶一樣,在一個飄香的季節結成連理。可如今,這一切都變成了幻想。
我們,可不可以不勇敢。這樣就可以懦弱地藏匿在巷子裡,不顧他人的閒言碎語,不管他人的指手畫腳。只有我們,相互攙扶著,在這浪漫的小巷裡攜手到老。
明明知道你已隨父母離去,明明瞭解你已經不會再出現在這條小巷裡,明明千遍萬遍地告訴自己忘記你。已經不能和你呼吸同一城的空氣,已經感受不到你的氣息。丁香花又開,婆娑的花影裡,你憂愁的目光在我的記憶裡投影,湮染了往事的靜謐。如果可以,願人生只如初相相遇。
走在落雨的小巷懷念你,等待著相遇。
溼面的,已經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油紙傘聚雨,也凝住了我對你的每一次思念。夜漫漫,月落烏啼。
我似乎還能看得到,你帶著愁怨向我走近,默默吐出一句----今生君負我,來世亦念君。你太息般的眼光灼傷了我,我聽到風雨都在悲泣,你靜靜的遠了,遠了。我向著你的背影,喃喃道,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記著你,記著你丁香一樣的臉龐,記著你的高潔美麗。
只恨那些時光,太匆匆。
只怨那條雨巷,夠不得地久天長。
雨巷讀後感600字(二)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詩人會遇見一個結著仇怨的姑娘嗎?
淡雨蕭煙,從那個朦朧的,飄渺的縫隙之間緩步朝前,纖細的手裡握著一把油傘,冷冷的印著你發愁的容顏,憂鬱的眼神彷彿苦丁香一般開落,你尋著那條幽長的巷子離我越來越近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遙臺月下逢。”你讓我想起了捧心而蹙的瀟湘妃子,但她的悲涼遠不及你的悽美。
雨還是細細地將柔情撒在巷子裡,模糊了我的視線,我害怕錯過你這朵苦丁香,於是,張開水袖散盡迷煙,在我漸漸接近你的時候,我發現你擁起一捧落紅,像黛玉的憔悴,像玉環的嬌媚,像昭君的無奈,一個向上拋起的動作瞬間定格。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點點滴滴,點點滴滴,打在你的傘上,催破了巷子的寧靜。
忽然地,你丟開了傘,數起了打在青石板上的雨珠,或者是過於惆悵了吧,你竟沒有絲毫注意到我的存在,我一直尾隨你的腳步直到與你間隔只剩三米。看著你,彷彿飄過一陣低吟“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煙雨迷朦處”和著雨的輕調一起進入我的視聽。
雨停了,現在的我被束縛在離你很近很近的地方,那距離是一步之遙。而你,像朱漆剝落的大門緊閉著,就算如此,我依然從你那雙湖藍的窗幃中透徹了你,熟悉了你,好似我們五百年前就註定了一段情愫,那種似曾相識,那種莫名其妙就能黯然而生的情感流露,不知你是否也有體會?
你的髮梢被雨打溼了,巷子中角落裡那幾株枯敗的落紅竟然發了芽,待我回眸想要與續寫前緣,你卻如一朵雲般在我眼前朦朧,可惜的,我喑啞的喉嚨倏的叫不出你的名字,只記得你那暗香盈袖的青莎衣,哀怨的“窗”和圖滿油彩的傘。
美麗的邂逅鋪散於逝去的繁花,心在此刻沉澱,雨在此刻昇華
雨巷讀後感600字(三)
讀罷《雨巷》。我掩卷深思,詩中的每一句,每一行,每一節,都給我心靈強烈的震動。我覺得詩中表達的意境並不朦脫,從詩中我窺見詩人的苦悶和追求,沉淪和探索;窺見詩人在洶湧的`人生海洋中駕馭自己生命之舟,奮勇拼搏的心理軌跡。
從五光十色的幻想中回過頭來。面對變幻莫側的社會現實,詩人難免有所消沉。“撐著油紙傘,獨自/仿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大革命的失敗,使“以天下為己任”的詩人受到巨大的打擊,局囿在這樣一個小天地裡(雨巷),詩人滿腔的革命熱情無所依附。才能無處施展。無法為自己的抱負而奮鬥,一時感到惆悵,感到前路茫茫。這種惆悵與茫然,實際上正是詩人熱切追求的潛在表現。
追求受挫,詩人消沉了?絕望了?對革命失去希望了?不,並不是這徉。詩人雖然感到一時的失落,但他並沒有就此一暇不振。在這個狹窄、優愁的小圈子裡。詩人還在追求。追求理想。追求與他志同道合者。“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就是詩人的追求。“在雨的哀曲裡”,“丁香姑娘”也是“獨自撐著油紙傘”,“默默行著”,行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樣優愁的姑娘”,不正是壯志未酬的詩人理想的精神化身嗎?她的前行不正代表著詩人的嚮往與追求嗎?“靜靜地/遠了,遠了”,“到了頹紀的籬牆”後,前面等待著她(他)的又將是什麼?誰也不知道,也許是另一條“悠長的雨巷”。也可能是一條直達革命勝利的康莊大道。但無論怎樣,已經看到新的希望,只有這樣勇敢地走下去,去奮鬥,才能迎來革命勝利的曙光。
從這首詩中,我感到。詩人殖含於淡淡的敘述中的。並非是理想的幻滅,而正是不滅的理想火花的進發。我隱隱感到詩人最終會在“雨的哀曲裡”重新站起來,在沉默中爆發,撕破一切黑暗的帷幕。因為,勝利,永遠只屬於執著、不息的追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