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雨巷> 《雨巷》教案設計範例

《雨巷》教案設計

《雨巷》教案設計範例

  引言:《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雨巷》教案設計範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本詩的寫作背景。

  2、認識作者。

  3、識記生字詞。

  過程與方法

  1、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

  2、感知詩歌的意象及特徵,從而把握詩歌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雨巷、油紙傘、丁香和我這些意象,體味詩人感情。

  教學重難點

  深入意境,把握詩歌中意象的象徵意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

  戴望舒,現代詩人,中國 現代 派 象徵主義詩人。戴望舒為筆名,原名 戴朝安 ,又名 戴夢鷗 。筆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縣(今杭州市餘杭區)人。他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意思是說屈原上天入地漫遊求索,坐著龍馬拉來的車子,前面由月神望舒開路,後面由風神飛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美麗溫柔,純潔幽雅。曾赴法國留學,受法國象徵派詩人影響。1927年寫的《雨巷》,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這本詩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徵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篇就是《雨巷》,葉聖陶稱《雨巷》“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戴望舒也因此詩獲得“ 雨巷詩人 ”的稱號。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

  2、寫作背景:

  1927年,蔣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共產黨員和革命人士進行大肆屠殺與追捕。詩人戴望舒也受到了國民反動派反動派的追緝而被捕。從獄中被放出後隱居杭州,松江避難。在當時血雨腥風的年代裡,白色恐怖籠罩了全國,革命轉入了低潮。戴望舒和當時一部分知識青年一樣,感到大革命失敗以後幻滅的痛苦。心頭沉重的憂鬱壓抑,極度的苦悶彷徨,使詩人寫下了這首抒情詩。

  3、字音積累

  彳(chì)亍(chù ): 走走停停的樣子。

  頹圮( pǐ ): 坍塌,破敗。

  二、分角色朗誦,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男生1):你說你曾一度迷失在無邊的詩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個撐著油紙傘的女孩,只因傘下那雙透明閃亮的雙眸,嘴角輕含的淡淡憂鬱,呵!結著丁香一樣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許久不曾開啟的心房,如花般靜靜地綻放。

  (男生2):哦,女孩,你難道真是從雨中翩然而至,在這寂寞的`雨季來喚醒我沉睡已久的心靈。要我怎麼形容你的清純與美麗,如果你瞬間消失,我也不會驚奇,因為你的出現已是奇蹟。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會於古朝的畫中尋你,於幽幽的池邊畫你,儘管我色彩的筆無法勾勒你丁香花一樣的心事。

  (男生3):輕輕的,我穿過雨巷,穿過綿綿的情詩,就這樣來到飄浮著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驚訝,也不要多問,我只想跳出發黃的詩頁,我只想在丁香花盛開的雨季,重溫在深巷中徘徊的憂鬱。儘管它只會存在於這個雨季。

  (集體):是誰,曾經用美妙的文字,敘我成溫柔憂鬱的佳人;是誰,用甜甜的木蕭,奏我出丁香一樣的芬芳;是誰,用流音的古箏,彈我成千年的紅顏知音。

  (師):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轉身離去時的那一聲幽幽的嘆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層淡淡的憂鬱,它們已經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遠留在了每一位愛詩人的心裡!好,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展示課件。

  三、“走進雨巷”——初讀詩歌,總體感受

  1、詩歌鑑賞技巧介紹:

  1).挖背景 2).探作者 3).找意象 4).抓詩眼

  2、學生自由朗讀、默讀都可以,之後讓學生說說自己感受。

  師(引導):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生:這是一首抒情詩。

  師: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麼?

  生:憂愁、哀怨…….

  師: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

  生:低沉的,感傷的。

  四、感悟雨巷——再讀詩歌,感悟意象

  1、認真聽讀flash朗誦後思考。

  師: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採用了哪些意象?

  生:油紙傘、我、雨巷、丁香、姑娘。

  師:對這些意象詩人用了哪些詞語來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