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一、 預習

  1、 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 思考課後練習一、二、三題。

  二、 匯入:上節課,我們已經翻譯了全文,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的主要內容,主題和寫作特色。

  三、 正課 分析討論課文第一段,提出論點,分析論證。

  1. 前面我們說過,《孟子》的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透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麼這篇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解說: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拔。回答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的內容進行質疑,教師應儘可能地引導學生透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2.論點提出以後,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捨生取義”的論點後,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苟得,惡死有所不闢”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儲存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人即使在飢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後,陡然一轉,“鄉為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又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為了“義”可以“捨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這段是說,能做到“捨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3。這篇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4、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1).用類比論證法提出論點。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2). 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設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後兩種不同的態度作對比,然後得出結論,使讀者心悅誠服 、

  3)、總結:第一段首先用喻證法提出論點,然後進行分析論證,運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證、假設、因果三個層次進行說理,邏輯嚴密,善於借題發揮,因勢利導;最後用層進式作結。全段緊緊圍繞中心論點進行論證。在我們將要寫的議論文寫作中,要學習這些論證方法和段的結構形式。作文題:淺談義與利。還可回顧借鑑一下前些時大學生關於“義大於利”還是“利大於義”的電視辯論大賽。質疑。

  附板書: 第一段:提出論點,分析論證。

  〈1〉 起始:提出論點:捨生取義。①設喻:所欲→魚、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義→取義 〈2〉 展開:分析論證,對待生與死的不同態度方法。 一步:辨證分析〈正〉 生,欲→甚於生(義)→故不苟得 ( 即,為了“義”可以

  死,惡→甚於死(不義)→故不避患 捨生。 )

  二步:假設分析〈反〉

  由是則生→不用 (結果)→有甚於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為 →甚於死者

  三步: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於生(最喜生)→何不為(不擇手段求生)

  所惡→莫甚於死(最惡死)→何不用(不擇手段避禍)

  〈3〉結論:層進法。非賢者有→人皆有→賢者勿喪

  四、延伸思考並佈置作業

  1.思考、討論: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說: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2.背誦全文。

  3.你過去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