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別讓心靈的天空籠上“霾”》閱讀答案

《別讓心靈的天空籠上“霾”》閱讀答案

《別讓心靈的天空籠上“霾”》閱讀答案

  有一次,兒子下班回到家,臉色陰沉著。看到兒子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我關切地詢問兒子遇到了什麼事,怎麼好像不開心?

  兒子聽了,向我說起他一個同事最近買了一套大房子和一輛小汽車,顯得十分氣憤。說著說著,還說到一個親戚,說那個親戚種種不是,好像那親戚阻礙了他的生活,讓他活得喘不過氣來。

  我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聽罷兒子的發洩,我輕輕地說了句,你不應該讓別人成為自己的“霾”,這樣下去,會影響到你的人生的。你有你的生活,他有他的生活,這兩種生活根本交匯不起來,何必讓他成為自己的“霾”?

  兒子一下子沒有聽懂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問道,什麼“霾”?

  我嚴肅地說道,霾,是一種天氣現象,那些懸浮在空氣中肉眼無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我們看不見周圍景緻,這種霾,對人的身體健康十分有害。在生活中,也有一種 “霾”,這種“霾”其實並不存在,可是由於自己心胸狹窄,讓別人成為自己的“霾”,長期下去,必定影響自己心態和情緒,人為地給自己造成了一種心靈傷害。

  聽了我的一番話,兒子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彷彿陷入到一種深深的思考中……

  過了好幾天之後,一次,吃罷晚飯,兒子坐到我身邊,一臉認真對我說道,爸爸,您上次講的那句話,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思考著,我覺得您說的很有道理,我不應該讓別人成了我自己的“霾,”別人有別人的生活,可有時,我卻從他們的生活中,看到了種種不是,覺得他們應該像我想象的那樣去做,其實,這隻能是一廂情願。

  兒子說罷,臉上綻出真誠的笑容。那笑容,有一種豁然開朗的美好和清澈。

  看到兒子漸漸消除了縈繞在自己身邊的“霾”,我伸出手,摟住兒子的肩膀,深情地說道,孩子,你能有這種醒悟和認識,我感到很高興,這是你人生的一種成長和進步。人生中,有的人之所以感到活得很累、很壓抑,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他看不得別人的好,內心產生了嚴重的羨慕嫉妒恨的心理。這樣使得自己心靈的天空籠上了“霾”,壓得自己透不過起來。

  兒子靜靜地聽著,忽然,他也伸出一隻手,緊緊地摟住我的肩膀,眼睛裡閃爍著一絲晶瑩,他激動地說道,謝謝爸爸,您說的太好啦,簡直說到我心裡去啦!我們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生活,誰也不可替代。只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倆的手互相摟住彼此的肩膀,那一刻,我感到周遭縈繞著一脈濃濃的化不開的溫和甜蜜,在纏綿著,漣漪著……

  (選自《好家長》2015年第4期)

  18.通讀全文,理清文中“兒子”的情感變化過程。(3分)

  ▲ ▲ ▲ 激動感謝

  19.根據具體內容,按要求答題。(5分)

  (1)閱讀第六段,展開想象,寫出兒子當時的心理活動。(2分)

  聽了我的一番話,兒子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彷彿陷入到一種深深的思考中。他在心裡想道:“ ▲ ”

  (2)第八段“兒子說罷,臉上綻出真誠的笑容”,運用神態描寫,有什麼好處?(3分)

  20.請分文章最後一段在結構上和內容上的作用。(2分)

  21.文章以“別讓心靈的天空籠上‘霾’” 為標題,有什麼好處?(2分)

  22.本文與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都是寫兒子在父親的影響下成長的故事。請比較這兩篇文章在選材、立意、寫法這三方面的不同點。(3分)

  參考答案:

  18. (3分)氣憤鬱悶;疑惑不解;釋然醒悟。(每點1分)

  19. (5分)

  (1)(2分)示例:哎,我還是不明白父親這番話的用意。(“不解”1分)難道是我心胸狹窄,自己的心態不好?(“反思自省”1分)(想象合理,語句通順,意對即可。)

  (2)(3分)傳神刻畫出兒子當時懂得深刻人生感悟的興奮喜悅的心情,從而寫出我對兒子的讚賞與欣慰。

  20. (2分)結構上:總結全文,收束全文。(1分)

  內容上:深化主旨,寫出父子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我的教育讓兒子領悟到了為人處世之道內心的欣慰之情,並告訴讀者“只要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寶貴的財富”的人生感悟。(1分)(意對即可)

  21. (2分)新穎獨特,吸引讀者閱讀興趣;(1分)運用一語雙關(比喻),形象告訴人們“只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要羨慕嫉妒別人的好”這一人生感悟。(1分)

  22.(3分)示例:

  選材不同:本文選擇的是“兒子在生活中自我感悟去克服心理障礙”的材料;而《走一步,再走一步》選擇的是“我勇敢地面對困難在父親指引下走下懸崖”的材料(1分)

  寫法不同:敘述角度不同:本文是從父親角度敘述事情,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從兒子角度敘述事情。(1分)

  立意不同:本文表現的主題中心是“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嫉妒別人”;而《走一步,再走一步》表現的中心是將生活中的大困難分解成一個個小困難去獨立面對解決。(1分)(其它答案合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