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天籟》閱讀答案

《天籟》閱讀答案

《天籟》閱讀答案

  你仰頭、仰頭,耳朵像一對空空的盅兒,去承接由高無窮盡的天空滑下來的聲音。然而,你什麼也聽不到。人的耳朵不是聆聽天體而是聽取俗也的;所以人們說茫茫宇宙,寥廓無聲。

  這宇宙天體,如此浩,如此和諧,如此寧靜,如此透明,如此神奇;它一定有一種美妙奇異、勝過一切人間的音樂的天籟。你怎樣才能聽到它,你乞靈於誰?

  你仰著頭,屏住氣,依然什麼也沒聽到,卻感受了高懸頭頂的天體的博大與空靈。在這浩無際涯、通體透徹的空間裡,任何一塊去彩都似乎離你很近,而它們距離宇宙的深處卻極遠極遠;天體中從來沒有陰影,雲彩的影子全在山地山川上緩緩行走,而真正的博大不都是這樣無藏於任何陰暗的麼?

  當烏雲彙集,你的目光從那尚未閉合的雲洞穿過極力望去,一束陽光恰好由那裡直射下來,和你的目光金燦燦地相撞,你是否聽到一種這激動人心的燦爛的金屬般的聲響?當然,你沒有聽到任何聲音,還有那湧動的濃霧,不安的流光,行走的星球和日全食的太陽,為什麼全是毫無聲息?而塵世間那些爬行的螻蟻、動的鼻翼、輕微擦紙面的筆尖為什麼都清晰作響?如果你不甘心自己耳朵的愚蒙,就去聽取天上那些雲彩——

  它們,被風撕開該有一種聲音,彼此相融該有另一種聲音,被陽光點燃難道沒有一種聲音?還有那風狂雨驟後漫天舒捲的雲,個個擁著雪白的被子,你能聽到這些雲彩舒暢的聲嗎?

  噢,你聽到了!閃電刺入烏雲的腹內,你終於聽到天公的暴怒;你還說空中的風一定是天體的呼吸,否則為什麼時而寧靜柔和時而猛烈迅疾?細密的小雨為了叫你聽見它的聲音,每一滴雨都把一片葉子做為碧綠的小鼓,你已經神會到雨聲是一種天意!可到頭來矇昧的仍舊是你!只要人聽到的、聽懂的,全不是天體之聲。

  遼闊浩蕩的天體,空空洞洞,了無內容,哪來的肅穆與莊嚴?但在它的籠罩之下,世間最大的陰謀也不過是瞬息即逝的浮塵。人類由於站在地上,才覺得地大而天小;如果飛上太空,地球不過是宇宙中一粒微小的物質。每個星球都有自己的性格,每個星球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它們在宇宙間偶然邂逅,在相對時悄然顧盼,在獨處中默默遐想,它們用怎樣的語言來相互表達?多麼奇異的天體!沒有邊際,沒有中心,沒有位置,沒有內和外,沒有苦與樂,沒有生和死,沒有晝與夜,沒有時間的含義,沒有空間的計量,不管用多巨大的'光年數字,也無法計算它的恢宏……想想看,這天體執行中的旋律該是何等的壯美和神奇?

  你更加焦渴地仰著頭——

  不,不是你,是約瑟夫。施特勞斯。他一直張著雙耳,傾聽來自宇宙天體深處的聲音,並把這聲音描述下來。儘管這聲音並非真實的天籟,只不過是他的想象,卻叫我們深深地為之感動。從這清明空遠的音響裡,我們終於悟到了天體之聲最神聖、最迷人的主題:永恆!

  永恆,一個所有地球生命的終極追求,所有藝術生命苦苦攀援的極頂;它又是無法企及的悲劇性的生命境界。從蠻荒時代到文明社會,人類一直心懷渴望,舉首向天,祈盼神示以永恆。面對天體,我們何其渺小;面對永恆,我們又何其短暫!儘管如是,地球人類依舊努力不棄,去理解永恆和走進永恆。我們無法達到的是永恆,我們永遠追求的也是永恆。

  聽到了永恆之聲,便是聽到了天籟。

  1.文章第二段作者說“它一定有一種美妙奇異勝過一切人間的音樂的天籟”,你認為作者這樣說的依據是什麼?(4分)

  2.作者為什麼說“只要人聽到的,聽懂的,全不是天體之聲”?(5分)

  3.結尾處“聽到了永恆之聲,便是聽到了天籟”,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5分)

  4.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從聲音入手,放眼整個宇宙,充滿激情地歌頌了“天籟之聲”,並指出“天體之聲最神聖,最迷人的主題便是永恆”。

  B.文中第六段作者說“可到頭來矇昧的仍舊是你”,這句話分明是表現了作者對社會上反面人物的抨擊與夷。

  C.作者在文中字裡行間流露出了對遼闊宇宙的神往崇拜,對渺小人類的同情憐憫,表現出了一種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這正是文章最令人感動之所在。

  D.都市林立的高樓已把廣袤的天空肢解得狹窄而破裂,那是文明的悲哀,作者呼喚“天籟之音”正是對大自然的深切呼喚。

  E.文章倒數第二段作者說“它又是無法企及的悲劇性的生命境界”,表現了作者對人類未來的悲觀失望。

  參考答案:

  1.這宇宙天體,如此浩,如此和諧,如此寧靜,如此透明,如此神奇。

  2.人的耳朵不是聆聽天體而是聽取世俗的,天體之聲,只可神會。

  3.因為天體之聲最神聖、最迷人的主題就是永恆。人類渴望永恆,那麼就走進自然,傾聽宇宙,領悟天籟之聲。

  4.AD(B“對社會上反面人物的抨擊與夷”文中無依據C“崇拜”“憐憫”“悲天憫人”用錯E作者無“悲觀失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