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歸家的閱讀答案

歸家的閱讀答案

歸家的閱讀答案

  我們在外工作的都有一個願望,那便是歸家。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歸家的閱讀答案,歡迎喜歡的朋友來看下。

  歸家

  聚在弟弟家吃過晚飯後,我們一行人踏著暮色駛上了回家的路。

  最後一抹紅霞慢慢淡去直至消失,夜慢慢暗了下來,關了空調開了車窗,因了一百多的時速,本是徐徐的晚風,可那風聲從車窗和天窗灌進來卻變得跟亂吼的北風一般樣只敲耳膜,風裡沒有寒氣只是有點涼茲茲的,這刺耳的風吼聲和涼茲茲的感覺讓我有種自虐的舒服感。

  音響裡反覆的放著幾首經典老歌,此刻費翔正深情的唱著“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飄泊/我已是滿懷疲憊/眼裡是酸楚的淚/那故鄉的風和故鄉的雲……"不知為什麼,許許多多莫名的情緒就這樣不由分說的盤纏上心頭來。想想離世不久的母親,想想孤獨守候在我們極少回去的家的老父親,眼淚很不爭氣的就漲上了眼眶,用手背抹了抹,握緊了方向盤,踩了踩油門,不管是否已超速,只覺得非這樣心口那團狂燥的鬱悶才可以得以宣洩掉。

  駛出了城區已經很遠了,車外青山和田野隱隱約約的靜臥在夜色裡,夜慢慢深了,深了,彎彎的月牙兒和滿天的星星高掛在乾淨的天空上,抬頭看看天窗上的星星,再低頭看看高速路上那一直綿延不斷在車燈的照射下像星星一樣閃耀的反光漆 ,加上飛快的車速,突然有種在浩瀚宇宙穿行的感覺,有種找不著方向只管一路向前的感覺。

  回到老家已經十一點多了,一向習慣九點多就睡覺的爸爸和叔叔嬸嬸居然還沒睡,開著亮亮的燈光守著電視等著我們歸來,心裡莫名的被感動。

  把我簡單的行李拎進房間,再和叔叔嬸嬸一起幫堂弟把他帶回來的電腦、還有五、六把小椅子和一些吃的用的搬到叔叔家放好,在叔叔那吃過早就做好等我們回來吃的宵夜,已經很晚了,可爸爸還沒睡坐著客廳裡等著我們。

  望著爸爸,我一下子突然不知該說什麼好。

  弟弟望著光著膀子只穿了條沙灘褲的老爸突然問:“爸,你的兩個肩膀怎麼都磨破皮了?”

  爸笑笑摸了摸自己的肩膀說:“前些日子,承包我們村的山嶺種樹的人見樹長大了就大批伐了去賣,我去撿些他們不要的樹枝樹丫回來當柴火,挑重了被扁擔磨破了點皮,現在好了,沒事了。”

  我和弟弟聽了頓時無語。

  爸爸是個站了三十多年講臺的退休老教師,他不是農民,家裡有電飯鍋、煤氣灶還有太陽能熱水器,他平日裡要弄吃的和洗澡根本不用燒木柴,而他卻砍和撿了堆滿兩三個空房間那麼多的木柴,這讓我越想越覺得心酸,越想越忍不住想流淚。

  在我們農村老家,兒女回來團聚,還有逢年過節都要殺雞殺鴨或殺鵝,殺了後不能砍碎必須整個煮熟拿個大盆裝好先捧去祭拜列祖列宗,拜完回來後才能砍來吃,這必須要用大鐵鍋才好弄;還有燉粽子、炸扣肉用煤氣灶也不好弄,在老家大家都習慣用木柴大鐵鍋弄;特別是辦酒席,一下子弄幾十甚至幾百人的飯菜,在農村沒木柴沒大鐵鍋那根本弄不了。

  爸爸弄那麼多木柴,一是兒女不在身邊太寂寞,多幹點活好消磨時間,二是盼我們能多回家聚聚儘量多預備著,三我猜想是他擔心有一天自己太老了爬不了山砍不了柴,所以趁現在還爬得砍得多砍些備著……

  深夜了,躺床上睡不著,不知誰家還在放著《 常回家看看》,是思兒盼兒常常回來看看白髮老人睡不著在放嗎?還是思家遠遊歸來的遊子深有所觸睡不著在放呢?是誰在放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聽著落淚了……(有刪改)

  閱讀問題

  5、“歸家”題目的作用是什麼?(4分)

  6、選文中 、 兩端運用的`什麼表達效果?並做簡要賞析。(3分)

  7、“眼淚很不爭氣的就漲上了眼眶,用手背抹了抹,握緊了方向盤,踩了踩油門,不管是否已超速,只覺得非這樣心口那團狂燥的鬱悶才可以得以宣洩掉。”這句話運用了什麼描寫?“那團狂燥的鬱悶”又指什麼?(3分)

  8、根據文字,分析文中兩次寫到“我”落淚的原因。(6分)

  閱讀答案

  5、(4分)(1)“歸家”貫穿了全文的線索。

  (2)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3)是表達了“我”對老父親的牽掛和感恩以及對家鄉的思念和懷念之情。

  (4)作者呼籲天下所有在外的遊子要經常回家看看,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6、(3分)答:這兩段都採用了環境描寫的表達方式。從段中可以看到我急切回家的心情,體現了我對家、對父親的思念以及即將回家的喜悅之情。

  7、(3分)動作描寫。“那團狂燥的鬱悶”是指自己一直在外打拼,以至於母親離開了,父親孤獨地一個人在鄉下生活,而無法盡孝流露出愧疚之情。

  8、(6分)第一次落淚是看到年邁的父親為了不讓兒女操心而辛勤的勞動感動了“我”,也為“我”不能盡孝幫助父親而內疚。

  第二次落淚不僅是“我”觸景生情,更是那些不能渴望兒女在身邊去無法團聚以及長年在外不能與家人團聚而感到傷心。同時,也為自己能與父親團聚而感到激動。